本报记者郝大钊通讯员黄晓燕邢鹏飞袁圆
今年,万全区鲜食玉米再获丰收,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尽收眼底,收获着颗粒饱满的希望。
近年来,口感鲜甜软糯、营养丰富的鲜食玉米受到消费者喜爱。随着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万全区鲜食玉米产业加速发展,初步形成集专业化育种、标准化种植、集群化加工、多元化销售以及秸秆综合利用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鲜食玉米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是全国唯一一处育种、种植、加工为一体的鲜食玉米加工区。截至目前,全区鲜食玉米产量超6亿穗,位居全省第一位,年加工鲜食玉米6亿穗,加工能力排名全省第一,实现产值10.2亿元,带动当地233户种植大户、1.8万余农户增收,鲜食玉米产业已成为万全区农民增收、企业创效的“黄金”产业。
优良品种成就核心优势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玉米好不好吃,种子是关键。在品种选育方面,万全区鲜食玉米企业下足了功夫。
20世纪90年代,万全区就是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高峰期全区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0万亩。现有河北华穗种业有限公司和张家口市万佳种业有限公司两家鲜食玉米专业制种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种38个,常年制种基地面积2000余亩,制种产量49万公斤,制种面积、育种水平位居全省、全国第一。
“公司年制种面积1万余亩,产量280万公斤,‘华穗’牌鲜食玉米良种已远销全国29个省区市。”河北华穗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守斌介绍,自1998年成立以来,华穗种业科研团队瞄准消费需求,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从众多种子材料中种植筛选、自交提纯,量身打造了最适宜当地气候特点和加工企业及市场需求的万糯2000、万糯2018、万糯188等品相品质兼优的品种,万糯2000更是国内首个通过国家四个生态区审定的大穗型白糯玉米品种,具有口感好、产量高、适种性广的特点,是全国白糯玉米市场的主栽品种,目前种植面积占全国白糯品种的70%。
标准化种植夯实产业优势
近年来,万全鲜食玉米种植基地面积逐年增加、生产加工水平不断提高、带动辐射能力日益提升,逐步形成了以万全区为核心,辐射怀安、宣化等周边县区,延伸晋蒙的跨县域、跨省区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群。
“标准化种植基地全覆盖,为生产优质鲜食玉米提供了有力保障。”万全区政协副主席田树平介绍,在种植上,万全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行机制和“公司管两头、农户管中间”的田间管理模式,按照统一整地播种、统一水肥管理、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病虫防治、统一机械收获的“五统一”技术路线。
据了解,各龙头企业全部推行订单生产,聘用专业的基地技术员全程指导农户种植,种子、肥料、地膜等农资全部统一调配,病虫害防治、定期管护、收获和秸秆处理统一组织实施,特别是近年来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采收、社会化服务,农民只需要配合技术人员做好玉米生长期的管理就行。
双重发力确保极致“锁鲜”
近年来,万全区各大玉米加工厂不断更新生产设备,提升加工工艺,创新发展理念。机采机收的迅速推广、玉米剥皮机的全面普及以及快速高压蒸煮隧道冷冻、生物保鲜等技术的研发应用,使得鲜食玉米从种植基地采收到工厂加工入库,严格控制在5小时以内,实现快速锁鲜,保留了玉米99%以上的营养。
通过电商平台,一穗穗小小的鲜食玉米摆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2019年开始发力线上销售的穗康鲜食玉米公司,已成为拼多多鲜食玉米电商头部品牌。公司总经理李向前介绍,随着入驻电商平台,穗康鲜食玉米的销售量开始翻番,与农民签约种植的面积也越来越大,有了稳定的订单式生产。
过去,万全鲜食玉米企业依赖的销售渠道依次是出口、线下、线上,如今转向电商渠道销售后,企业直接与消费者建立联系,更有利于品牌价值的培育。全区年网销鲜食玉米1亿穗,平均一天销售量近30万穗,年网络平台销售额超过3亿元,助推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