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最低价”“全网最低价”真的靠谱吗?自贡网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购已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随着一年一度的“双十一”来临,各大平台、直播间相继推出各种各样的促销活动,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目光。

一台同品牌同款电烤箱,某主播在直播间宣称领券后下单为“最低价”,但某平台自营店的售价相比这个“最低价”还便宜205.5元;一品牌胶原炮(美容产品),某电商平台宣称“双十一”特惠价4599元,而去线下某会员店购买只需要2999元……

今年“双十一”,可能是有史以来价格竞争最激烈的“双十一”。在大量“低价”“最低价”等宣传语下,不少消费者却反映:不知怎么辨别是不是“最低价”,跟谁比的“最低价”等,一些促销活动看得人一头雾水。

受访专家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有知情权,经营者不应当做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在“双十一”促销中,部分商家对“最低价”的比较方式和计算方式的介绍并不清晰,保价服务的除外规则标注不醒目,非常容易造成误解,难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涉嫌违反诚信经营原则。

平台直播间拼低价

消费者傻傻分不清

“‘双十一’马上就要开始了,哪个姐妹还没找到组织?”

“不允许任何一个姐妹买贵了,虽然做攻略很累,但能为姐妹们服务是我的快乐!”

消费者已经准备好,接下来就是比拼谁家的商品更便宜更实惠。

全网最低价、实打实的真低价、尾款85折起、跨店满减、消费补贴……各大平台、直播间、商家纷纷铆足了劲儿吆喝,释放着拼低价的决心。一些主播对带货商品价格大喊:低低低低低……也激发了不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各个平台、直播间,都说自己是‘最低价’乃至‘全网最低价’,但到底谁最便宜,我也搞不清楚。”生活在北京的32岁宝妈刘婷说,自己每年“双十一”都要囤点货,今年“最低价”的口号确实吸引人,但花里胡哨的玩法、不清晰的比较方式等,让人买得很累,还不一定能买到“最低价”甚至“低价”商品。

记者注意到,很多参与促销的商品在前期预售公告中并不标明活动价或者到手价,这种留悬念的做法被业内评价为:不仅可以勾起消费者的好奇心,还可以很好地让平台或者商家找准时机拿下“全网最低价”。

“毫无疑问,同一款商品价格越低对消费者越有吸引力。所以,比价格一直是商家的主要竞争手段。尤其是在当前的背景下,消费者更加注重商品的实惠和性价比。很多人都说今年的‘双十一’主题就是拼价格。”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介绍说,“全网最低价”的说法其实由来已久,以前在线下销售时叫“全渠道最低价”。所谓的“全网最低价”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指平台采购商品,将商品全部买下便是全网最低价;另一种是限价,限制商品在其他平台卖更低的价格,或平台商家通过补贴的方式实现最低价。

“‘全网最低价’通常是一个营销的说辞,用来吸引消费者,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用户很难全网全平台去比价,而且,限价本身违反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庄帅说。

对于这一问题,住在北京市西城区的王女士深有体会。她打算今年“双十一”为自家宝宝购买一些婴幼儿用品,在两个电商平台上搜索同款婴儿连体保暖衣,发现价格分别是219.9元和239.9元,而在某直播平台上搜索的价格是219.7元。

“这些平台和直播间都宣称自己的商品是‘低价’‘最低价’,那么谁又能保证219.7元是最低价呢?”王女士疑惑道。

在记者调查中,有如此困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有受访者指出:商家拼价格,推出“低价”“最低价”,消费者自然欢迎,但期待是“真低价”,透明清晰的“真低价”,而不是一种营销噱头。希望商家多点真诚、少点套路,让消费者真正得实惠。

“一品多价”差价大

“低价”买得看缘分

两台手机,不同平台不断“快闪”,旁边还有一支笔、一张纸做记录。

即使如此,北京市民赵爽也没抢到心仪产品的“最低价”。

儿女一人一件羽绒服,是赵爽今年“双十一”的必购商品。但令她焦躁的是,五六百元的羽绒服,不同平台、直播间都说是“最低价”,但价格相差不小,有的平台有领券优惠,有的直播间限时优惠,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比对、计算,她才确定了“最低价”,可准备下单时,商品已显示“无货”。

同款商品在不同电商平台甚至同一平台的不同商家“一品多价”且差价较大,这一现象屡屡被消费者吐槽。

记者随机选择5款商品,包括护肤化妆品、女士睡衣、婴幼儿保暖衣、运动鞋和脱毛仪,于11月2日至5日观察其在不同电商平台上的价格发现,虽然各平台都号称是“低价”“最低价”,但这5款商品在各平台之间均有差价,差价最大的达上百元。

比如某款女士睡衣,不同平台上同一天的价格分别为440元、439元和358.9元。而某款脱毛仪产品,在某直播平台显示“到手价1??9元”,选购页面,该产品价格显示为1899元,而在某电商平台旗舰店的价格为1730元。

而天津市民张娴的遭遇更“离谱”——同一商品在同一电商平台上的不同店铺也存在较大差价。这是一款电视机,在某电商平台该品牌官方旗舰店售价为2069元,标注了“双十一”促销活动。张娴下单后,第二天去该平台自营店发现,这款电视机只卖1867元。

“由于是不同的店铺,还不能申请价格保护,走退款流程,我又觉得太麻烦了,只能自认倒霉。”张娴说,看到“双十一”促销活动就以为是“最低价”,没想到要买到“低价”商品还得看“缘分”。

一款女士睡衣的价格同样存在变化。11月2日在某电商平台上的价格是439元,4日变成了429元,5日变成了379元。在另一家电商平台上,11月2日的价格是440元,3日变成了404元,4日和5日变成了401元。

她说,很多产品要想拿到“真正的低价”只能“蹲”平台或直播间,“红包雨”“定金红包”“积分兑换”等,消费者需要紧盯平台或直播间动态,哪怕拿到了“真正的低价”,也累得不轻。

先涨价再促销频现

折腾半天价格相等

在北京读大学的王帆今年“双十一”又经历了一次商家“先涨价再促销”。

“上午看的时候是20多元,晚上就变成了43元,经过满减后还是20多元,这还是号称‘双十一’活动大促销。”王帆说,她打算趁“双十一”买一些考研参考书,发现一些商品不停地调整价格,差价很大,有的差价达一倍甚至更多,“我就此问题找一店铺的客服咨询,对方说‘双十一’活动期间商品价格就是波动比较大,还送了我一张10元抵扣券让我别介意”。

“先涨价再促销”的现象并不少见。

对此,北京市民刘静也深有感触。她将自己的购物截图给记者看:一些平台或商家打着“促销”“优惠”“低价”的旗号算计消费者,大促开始前,将商品价格先抬高,然后通过秒杀、折扣、红包、优惠券等形式降价,到手价有的和之前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还高一些。

记者在今年“双十一”活动启动前,在某电商平台的一家店铺加购了一件护肤品,订阅时价格为253元,而“双十一”满减优惠开始前一天价格涨价到298元,满减过后的价格还是253元。在另一家电商平台店铺加购的面霜,加购时价格为209元,“双十一”满减活动开始前涨价到239元,满减后同样与日常价相同。

此外,记者在某平台一服装店的商品页看到,该商品“双十一”活动前搞“店铺优惠”,优惠后价格为329元,“店铺优惠”截止日期正好是“双十一”活动开始前,而“双十一”满减优惠后价格仍是329元。

还有受访者说,今年“双十一”活动,很多商品的价格不透明,只有一个券后价格,没有写活动售价,真降价还是假降价不得而知。

本以为预付定金就能享受“最低价”的王凯,也被现实“上了一课”。他购买了6袋狗粮(每袋1.5千克),按照“双十一”促销活动,在预售阶段付了60元定金,之后又付了471元尾款,可到了“双十一”活动第一波开售后,也就是11月3日(预售产品支付尾款截止日期为11月3日零时),同样的钱可以买6袋每袋2千克的狗粮,“这让我情何以堪”?

遭遇低价承诺欺诈

消费者可撤销合同

采访中,记者发现,其实很多消费者对预购商品到底是不是“全网最低价”、哪里能买到“全网最低价”心存疑虑。

“全网最低价”到底是如何产生的?消费者能不能便捷买到“最低价”商品?

对此,有业内人士称,实现“最低价”或“全网最低价”,一方面是靠平台予以补贴,以吸引消费者到平台购物;另一方面,品牌方为了去库存或者提高销售量而进行降价促销。

“电商的价格体系本身就比较复杂,首先和品牌的知名度、影响力、销售规模等有关,不同品牌的合作规模会影响品牌对渠道价格的控价能力。其次和平台的经营模式有关,经营模式分为开店模式和自营模式,品牌在平台上开店卖货给消费者属于开店模式,而自营模式是指品牌把货卖给平台,平台再将货卖给消费者。经营模式的不同会导致价格体系的不同。”庄帅分析说。

就产品定价权问题,某美妆品牌市场营销负责人陈璐介绍,一般来说,品牌方会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平台,形成相对稳定的价格体系,如果某个渠道的价格过低,会冲击其他渠道的销售。当同时出现两个“最低价”说法时,价格偏高的一方处境会变得很尴尬。“现在一些平台通过补贴的方式打造‘最低价’,大品牌还好一些,小品牌定价权被大大削弱,连带利润空间也被进一步压缩。”

“如果一些主播、平台利用自身所占有市场的优势地位,去限制其他品牌或商家自主定价的权利,这种操纵市场价格的行为涉嫌价格垄断。不仅会损害同类平台、商家或主播的合法利益,同时也会减少消费者获得物美价廉商品的购买机会,涉嫌伤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陈音江说,根据价格法的规定,除涉及国计民生、资源稀缺、垄断的商品外,经营者享有自主定价的权利,根据其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进行定价,定价要遵循公平、合法、诚信的原则。

“当然,在定价过程中需要注意:头部商家不能串通操纵价格市场;不能故意以低于市场成本的价格倾销、扰乱价格市场;不能故意捏造或散布涨价信息去哄抬价格;不能通过虚假或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欺骗和误导消费者。”陈音江说。

除了“底价”“最低价”,记者还注意到,今年“双十一”电商平台商家纷纷上线“买贵就赔”服务。不少购物平台表示,平台上所有补贴商品承诺“买贵必赔”,如果买贵了,平台将补偿差价等额红包。

陈音江说,消费者看到商家的价格保护宣传时,一定要仔细查看规则,看清保的是什么价,价格保护的具体范围、周期以及兑现方式等。否则,如果商家的政策设置了条件,或者价格保护的周期太短,则很难起到价格保护效果,事后维权也比较麻烦。

还有从事消费者维权的律师向记者表示,在“双十一”活动中,商家往往会在宣传海报或者商品主页上承诺为全年“最优惠”“最低价”等,消费者基于该意思表示购买了商品,若“双十一”价格比平日价格更高,那么商家的行为符合民法典的规定——以承诺低价的欺诈手段使消费者购买了并非优惠价格的商品,消费者有权撤销买卖合同,要求商家退货退款。

(受访消费者均为化名)

原标题:今年“双十一”,哪有“最低价”?记者调查寻找“全网最低价”商品

THE END
1.网上买狗粮靠谱吗网上买狗粮会买到的假的吗网上买狗粮靠谱吗 网上买狗粮会买到的假的吗 网上购狗粮是靠谱的,应该从有保障的店铺选购,好的犬粮能够给狗狗提供均衡的营养,同时也更加的安全;网购狗粮要观察狗狗食用期间的反应,如果狗狗有不良反应,就要及时更换。 网购狗粮应该从有保障的店铺选购 网购与实体店购买的最大差别就是没法第一时间判别物品的好坏,毕竟...https://mip.xiaokeai.com/dog/feed/18291.html
1.骂人不带脏字的话长句骂人不带脏字的短句(6篇)1. 自己的祖国不热爱,自己的祖先不祭拜,自己的宗教不信仰,我靠,你去哈日哈韩哈英哈美,你有资格么? 2. 你长的挺有创意,活得挺有勇气。 3. 这位大姐,出门右转公里有个猪圈,你妈喊你回家吃泔水。 4. 做人不能这样,缺狗粮才知道来找我? 5. 长的很无辜,长的对不起人民对不起党。 https://fw.chazidian.com/mip/fanwen1456261/
2.对话4位在小红书写诗的年轻人:卷不动后,写诗成为人生大事爸妈没有丢来一大堆恨铁不成钢的指责,相反,他们让我放心去做。前同事们和朋友们看到我能跳出陷入工作就停不下来的怪循环,都为我高兴,他们说,「谢谢你帮我做了我不敢做的事。」 我没想到一个“不靠谱”的突发奇想,竟然可以收到这么多的祝福,甚至可以给其他人带来一点生活希望,也让我正式开启了自己的写诗之路...https://www.digitaling.com/articles/922725.html
3.淘宝售卖的自制狗粮猫粮到底可不可靠★ 淘宝自制粮有多不靠谱——三无产品 一、原料不靠谱 购买原料的图,原料拍得很好看,但只是拍,常常可以看到不同店铺里出现一样的图。 真正从原料处理开始制作自制粮,需要耗费很多精力和时间,根本不可能批量生产出大量且保证质量的宠粮。 身为铲屎官的本人也尝试自制过颗粒狗粮。下午2点到晚上9点,7个小时,从处理...https://www.douban.com/note/631663600/
4.2024最全Orijen渴望狗粮选购指南(种类+成分+价格+喂养建议+购买...渴望是加拿大的狗粮,在进口狗粮爱WDJ狗粮推荐上面一直名列前茅,算是非常不错的进口狗粮了,而且适口性也不差,营养价值也很高蛋白质含量也很高。那么 Orijen渴望狗粮怎么选?哪里买Orijen渴望狗粮最靠谱?如何辨别Orijen渴望狗粮真假?今天小编这篇文章就详细为大家介绍下Orijen渴望狗粮选购指南及适合不同年龄段的狗粮推荐,...https://www.extrabux.cn/chs/guide/5843876
5.狗粮排行榜哪些产品更靠谱?入手符合狗狗饮食天性的更佳狗粮排行榜哪些产品更靠谱?入手符合狗狗饮食天性的更佳 说到选狗粮,很多铲屎官都表示有话说,有的朋友感觉自己家狗狗怎么吃都不胖,嘴刁挑食;有的铲屎官发现自家狗子肠胃脆弱,经常消化不良;还有的朋友家的狗狗光吃不动,体重超标,可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那如何为不同状态的狗狗选到更适合它们的狗粮呢?很多...https://news.iresearch.cn/yx/2023/11/484675.shtml
6.流浪狗直播骗局:录播循环放,爱心狗粮哪去了?一问就拉黑记者联系狗粮店铺,一家今年10月份取得营业执照的店铺则表示,狗粮是单独往基地发的,是做的专属链接。而另一家店铺客服则表示,后台会修改地址,所有狗粮都会直接邮寄到关联直播间的流浪狗救助基地,他们是有合作的。该店铺客服还表示,他家狗粮不单卖。如果想购买狗粮给自己家小狗,客服表示,“您去别家店铺看看”。记者问...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03/c8263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