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补充剂是以维生素、矿物质及构效关系相对明确的提取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口服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生物活性物质,达到提高机体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风险的目的,一般以片剂或胶囊剂等浓缩形态存在。添加了营养素或生物活性物质的传统形态的食品,如袋泡茶、软饮料、酒、乳品等不以补充营养物质为主要目的,不属于膳食营养补充剂。
一、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现状
目前经注册批准的保健食品功能分布不均衡,部分功能过于集中,其中增强免疫力功能最多,占32.13%;其次是缓解体力疲劳,占12.66%;排名前10位的保健功能依次是辅助降血脂、抗氧化、改善睡眠、辅助降血糖、通便、对化学性肝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促进消化、减肥。
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向好发展趋势未变,虽然2019年因为权健事件带来一定影响,但多数上市企业的实现增长,行业总体向好趋势未变,其中广药白云山、健安喜、飞鹤营业收入分别是649.5、146.9、137.2亿元。
2019年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上市企业营收情况
二、膳食营养补充剂进出口情况
在出口市场上,美国、中国香港、日本、缅甸和泰国是我国膳食营养补充剂主要出口地区,出口额分别为:3.0亿美元、2.9亿美元、1.1亿美元、0.9亿美元和0.8亿美元。美国是全球最大的膳食营养补充剂市场,2019年出口美国金额为3.0亿美元,占总出口总额的15.9%;中国香港作为全球重要的贸易中转地,也是膳食营养补充剂主要出口目的地,2019年出口额为2.9亿美元,同比增长71.8%。
从品类上看,主要出口产品为维生素类、鱼油软胶囊等品类,出口额分别为7100万美元和5324万美元,受美国市场拖累,同比分别下降5.9%和7.1%。出口额较大的省份仍以江苏、广东、山东、上海和浙江等传统医药大省为主,江苏艾兰得、仙乐健康和四川欣美加位列公司出口三甲。
2019年中国膳食营养补充剂行业出口十强
在具体品类上,维生素矿物质类、燕窝产品、鱼油软胶囊、补钙类、蛋白质粉、胶原蛋白和益生菌等产品位列前茅。2019年中国维生素矿物质类产品依然是进口的最大类别,达6.7亿美元,其次为燕窝类产品进口额达3.8亿美元,另外DHA类产品进口额为1.8亿美元,益生菌类产品进口额达1.8亿美元。
三、膳食营养补充剂品类分析
1、维生素类产品
从膳食营养补充剂类别看,维生素矿物质类产品市场规模占比过半,其次为中草药(滋补类)产品,另外儿童产品占比为7.5%,体重管理类产品占比为4.7%,运动营养品占0.7%。
2019年中国维生素类产品的进口额为52864.4万美元,增长5.8%;其中澳大利亚进口额为16776.94万美元,占比32%;其次美国维生素类产品进口额为8855.4万美元,占比17%,加拿大排在第三位。据统计,进口维生素类产品片剂占主导地位,占比65%,其次为胶囊剂型,占比19%,滴剂占比12%,颗粒剂和口服液分别占比1%。
2、DHA类产品
3、益生菌类产品
近年来,益生菌市场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的态势。2019年全球益生菌补充剂行业规模61.0亿美元,美国是益生菌补充剂最大消费市场,占比36.9%。其次是中国10%、日本7.6%、英国0.7%。2019年中国益生菌补充剂行业规模42.4亿元,同比增长18%。
2019年中国益生菌类产品的进口金额为18000万美元,比2018年同比增长了91%,其品类呈现出细分化、个性化的趋势,按照使用人群可分为婴幼儿、成年、老年人群:按照作用效果又分为肠道、妇科、孕妇、瘦身等不同类别。
中国不同剂型益生菌的进口情况
4、氨糖类产品
5、滋补类产品
从燕窝类的产品来看,燕窝在中国一直具有广泛的使用。2019年进口燕窝的金额为38041.2万美元,同比增加58.4%。主要来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进口额分别为22063.9万美元、10271.1万美元和5706.2万美元,占比分别为58%、27%和15%。
从国内的销售情况看,即食燕窝在燕窝市场的占比逐年提升,呈现巨大的市场潜力。如2019年双11,小仙炖进入天猫亿元俱乐部,同比增长302%。
2019年天猫双十一传统滋补营养品品牌排行
《2025-2031年中国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市场经营管理及发展规模预测报告》共十四章,包含2025-2031年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投资机会与风险,口服临床营养补充剂行业投资战略研究,研究结论及投资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