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承办的《社会蓝皮书:201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发布会在京举行。
本书各篇分报告,以翔实的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资料为依据,分别讨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分析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生产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研究了居民收入和消费增长新形势,分析了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面临的挑战和难题;以老年人、青年人、特大城市新社会阶层以及一般社会公众为对象,调查研究了他们的工作、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状况,特别探讨了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认知和态度以及其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研究了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发展的新进展和新方向,探讨了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新问题、新挑战;分析了社会治安、网络舆情以及食品药品安全和环境质量的总体态势和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上,各篇分报告都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扩大
蓝皮书指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出现新的态势。总的来说,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长,但同比增速明显下降。2016年1~9月,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累计17735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6.3%。分常住地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37元,同比名义增长7.8%,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5.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98元,同比名义增长8.4%,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后实际增长6.5%。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2倍,比上年同期缩小0.01倍。
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社会的收入差距并不仅仅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一个维度上,行业差距、地区差距以及社会成员差距都对总体的收入差距有重要影响。总的来说,这些方面的收入差距近年来也不断缩小,加上国家对低收入和贫困人口的转移支付力度逐年加大,并且努力缩小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间的转移性收入的差距,中国社会的总体收入差距2009年以来不断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从2008年的0.491下降到2015年的0.462。收入分配差距缩小,从社会阶层结构来说,意味着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扩大。
如何界定中等收入群体,在国际上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如果把家庭人均收入在城乡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的75%以下、75%~125%、125%~200%和200%以上,分别作为界定低收入群体、中低收入群体、中高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的标准,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2015年开展的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5)数据来测算,结果显示,在所有被调查户中,不包括未提供家庭收入信息的被调查户,2014年低收入群体占39.9%,中低收入群体占18.9%,中高收入群体占18.5%,高收入群体占22.8%,若把中低收入群体与中高收入群体合并成中等收入群体,则中等收入群体所占比重为37.4%。
2016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继续提高,农村增速快于城镇
蓝皮书指出,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9308元,是2000年的5.2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实际增长8.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27088元,是2000年的3.9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实际增长6.6%;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9630元,是2000年的5.0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实际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水平增长快于城镇居民,特别是自2011年以来,较为明显。
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24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6.4%。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79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5.3%;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7017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实际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也快于城镇居民。
2016年前三季度,居民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较快,居民消费升级换代趋势明显
从一些实物指标看也能说明消费正在升级换代,比如居民家庭人均管道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抽油烟机购买量分别增长11.3%、19.3%和14.9%,说明居民使用能源更加清洁、烹饪方式更加环保;人均汽油购买量增长19.9%,说明居民以车代步出行增多;人均空调购买量增长19.4%,说明居民日常生活更加舒适。
消费环境存在隐患,影响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信心
2011~2015年,建筑业、教育业、金融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业四个行业吸纳1/3的毕业生就业
蓝皮书指出,从2011~2015届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分布看,就业的前十大行业基本保持不变,其中建筑业、教育业、金融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业始终保持在前四位,累计约占毕业生就业总量的1/3。这四大行业又各有特点,建筑业的毕业生就业量2011~2014年一直呈上升趋势,但2015届有一定程度下降;教育业自2012年起呈持续上升趋势,2015届相比2012届增长了3.9个百分点,涨幅较大;金融业和媒体信息及通信业2011~2014年呈持续下降趋势,2015年起又有较大幅度回升。
北上广三地新社会阶层家庭总收入呈巨大差异,上海最高,北京次之,广州最少
蓝皮书指出,新社会阶层的高收入、高消费特征明显。从个人收入来看,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的平均收入达到166403元,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75184元,是其2.21倍;而在家庭收入层面上,新社会阶层过去一年的家庭总收入均值达到288826元,是社会平均收入147573元的1.96倍。
在北京、上海与广州三地,新社会阶层内部的收入也呈现巨大的差异化现象。从家庭总收入来看,居住在上海的新社会阶层的收入达到369131元,为三地最高;北京次之,为259978元;广州最少,为201772元。在工资性收入方面也呈现类似的特征。而在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方面,广州的新社会阶层的收入在三地中排名均为第1,达到38447元,这可能与广州的非公有制经济活力更强、重商氛围浓厚、有更多的人从事经营活动和财产性活动有关。
在消费水平与消费能力方面,数据显示,北上广三地新社会阶层在过去一年家庭总支出的平均数达到131459元,而三地居民的平均家庭总支出为76734元,新社会阶层家庭的支出总额是社会平均水平的1.71倍。在各分项的支出方面,新社会阶层的饮食支出为35433元,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25832元;服装配饰支出为14720元,比社会平均水平高92.8%;医疗支出为6778元,高于平均水平38.9%;教育支出与住房支出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分别是其1.68倍和1.40倍,说明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来说,新社会阶层自身的消费能力更强,也拥有更巨大的消费潜力可发掘。
注:本报告采用广义的“新社会阶层”界定,即中共中央统战部发布的《关于巩固和壮大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的意见》指出新社会阶层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择业知识分子组成。
2016年“小粉红”群体崛起,表现出“90后”强大的自我动员与组织能力
蓝皮书指出,2016年引人瞩目的现象是“小粉红”(网络爱国青年的泛称)群体的崛起。在微博平台中,数量庞大的“小粉红”凝聚在一批共青团系统官方微博周围,在“帝吧出征”反台独、表情包大战、赵薇电影《没有别的爱》争议、南海仲裁事件等涉及爱国表达的热点事件中,表现出90后强大的自我动员与组织能力。
“小粉红”是富有文化自信的一代,其在成长过程中享有改革开放的红利,目睹国力强盛,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而对此前所谓西方范本不以为然,对于国家模式和发展道路认同度更高,为国家几十年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乐于在网上传播正能量。
非法集资犯罪高发、社区安全隐患突出、物流寄递安全面临挑战成为新时期社会治安的三大“新困境”
蓝皮书指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口频繁流动以及物品流通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大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也形成了诸多“新困境”,如互联网金融滋生的“非法集资犯罪问题”、人口大量流动所带来的“社区安全问题”以及物品流通飞速发展导致的“物流安全风险问题”等。
非法集资犯罪高发:互联网金融业的快速发展在降低交易成本、激活民间投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一些网络借贷平台由于缺乏标准、规范和监管而存在巨大风险,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借贷、网上理财等名义,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大肆进行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活动,带来严重的社会治安隐患。公安部2016年上半年经济犯罪调查数据显示,非法集资犯罪立案数同比出现下降趋势,为近年来首次回落,但涉案金额却创历史新高。2016年,连续发生“大大集团”“中晋系”“望洲集团”等一批大案要案,上海“快鹿”等企业由非法集资导致的资金风险也逐步显现,而且可能引发“骨牌效应”,极易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社会风险的导火索,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给社会秩序和政治安全带来严重隐患。
物流寄递安全面临挑战:网络信息和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改变了社会大众的交易互动形式,跨越时空场域的流通网络承载了“货币”“科技”“文化”和“情感”等诸多时代意涵。在此背景下,物流寄递产业作为重要的联结纽带在吉登斯所论述的现代性“脱域”中发挥作用,呈现蓬勃发展的趋势。以快递业务量为例,其从2011年的36.7亿件增长到2015年的206.7亿件,增长了4.6倍,但增幅呈现逐渐下降趋势,2013年增幅为61.6%,2015年增幅下降到48.0%。说明物流寄递业开始从“急剧增长”进入“稳步增长”阶段。2016年上半年,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32.5亿件,业务收入累计完成1714.6亿元,同比增长43.4%。在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过程中,“物流安全”方面也产生了重要隐患,高危化学品的物流安全、寄递枪支刀具和毒品以及用户信息安全等问题开始显现。
从调查结果来看,与老友的线上交流是主要的方式。54.01%的中年人认为他们与老朋友的线上交流多于线下交流,另外有接近23%的中年人认为线上交流和线下交流差不多。而真正以线下交流为主、线上交流很少的比例只有17.14%。以前人们的社交集中于在场社交,而现在中年人的社交主要集中于“缺场社交”。
总体上,“90后”青年能够找到培养和发展兴趣的共同体和平台,58%的青年表示“我拥有一批有共同兴趣的朋友”,41%的青年表示“我能找到培养和发展这些兴趣的平台”。但是,调查也显示了青年发展个人兴趣的社会支持和社会环境不甚完善,只有18%的青年表示“父母很支持我的兴趣爱好”,14%的青年表示“男/女朋友很支持我的兴趣爱好”,并且30%的青年“觉得自己的兴趣爱好很边缘,不太好意思说出口”。“90后”青年的兴趣和文化比较个性化、多元化,社交网络提供了青年展示、交流和发展兴趣的平台,社会层面应当努力构建更为宽容的外界环境,支持青年将兴趣爱好发展成为自身热爱和追求的事业。
“四则混合运算式”推进医改目标的实现
蓝皮书指出,2016年末,新医改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在经历了七年的地方实践之后,在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分叉路口,新医改选择了前者。以福建省三明市等地的创新经验为基础,医改的路径更为明确,中央领导层也呈现前所未有的改革决心。
与其他大多数领域一样,中国的医改之路注定是一条绝无仅有的“中国特色”的道路。针对中国新医改争论的核心——“行政化”与“市场化”问题,我们其实应该这样理解:之所以会出现“看病贵”“看病难”,进而启动全面的新医改,并不是因为医疗领域的市场化,而是市场经济环境与计划经济时期延续下来的行政管控的制度惯性扭曲了医疗机构和药品企业的行为,是一种“行政化+商品化”的畸形发展。尽管目前评价医改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方向孰优孰劣尚为时过早,但是无论选择哪条道路,都不可避免地既要认可医疗服务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属性,又要面对市场化的外部环境。也就是说,未来更有可能是以某个方向为主的,政府主导与市场主导的结合,或者说,在医疗体系的不同领域,需要视医疗服务的具体特征,采取不同的资源分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