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来临相信许多家长已经列出清单趁此机会给孩子买买买了!
这其中一定包括各种“儿童食品”很多人觉得食物只要打上“儿童”二字就“更健康”“更适合孩子”
但小编提醒您有些产品可能只是商家噱头要谨慎入手小心掉入消费“陷阱”哦!
注意儿童奶酪
很多是再制奶酪
奶酪种类繁多,不过整体可以分成两大类:天然奶酪和再制奶酪。
天然奶酪就是用生牛奶经过凝乳后、脱掉适当的乳清制作而成的奶酪。按照制作工艺不同,又可分为新鲜奶酪、软质奶酪和硬质奶酪。
再制奶酪则是用上述奶酪添加了其他成分后重新制作出来的奶酪。
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关阳表示:
很多“儿童奶酪”是再制奶酪,会加上大量脂肪、奶油、糖以及其他添加剂,来迎合孩子的口味。
另外,它的含盐量一般会比较高,除极少数新鲜奶酪含盐量较低外,其他大部分奶酪在发酵过程中都需要加入大量的盐。
某品牌的儿童奶酪棒的配料表中,排名第一的是水,其次才是干酪,此外还加入了不少添加剂。
医生表示,如果孩子喜欢,可以作为正餐间的小零食,每天吃一两支没问题,但多吃无益。
注意儿童酱油
与成人款无太大区别
不少商家在推出的“儿童酱油”产品中,打出了“减盐减钠”“无添加盐”“有机”等卖点,让家长颇为青睐。
但对比市面上的“儿童酱油”与普通酱油的配料表,产品成分均基本涵盖水、有机脱脂大豆、有机小麦、食用盐等,并未发现明显的区别。
在钠含量上,部分标示有“减盐减钠”的“儿童酱油”却与普通酱油相差无几,一些产品的含钠量甚至高于普通酱油。
目前,国内未设置“儿童酱油”这一分类,而对于“儿童酱油”市场的监管,则主要参照普通酱油的通用标准《GB/T18186-2000酿造酱油》,并未设有专门的监管规范。
北京大学营养学博士、北京市营养学会秘书长张召锋表示:
注意儿童牛奶
可能加入较多甜味剂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买各种水果口味的儿童牛奶,但相较于纯牛奶,这类饮品有两个特点:
第二,添加了糖、炼乳、食用香精等调味剂。这无形中增加了宝宝发生肥胖和龋齿的风险,长远来看,也不利于宝宝养成远离甜味饮料的良好膳食习惯。
至于儿童牛奶在营养成分中标榜的DHA、钙、铁、锌、益生元、膳食纤维等等,含量其实是微乎其微的。
注意贵价“婴儿水”
和普通饮用水没区别
近年来,一些商家推出“适合婴幼儿饮用”的水,不仅包装更加精致,售价也比普通饮用水高。
不少家长重视饮用水水质问题,认为给孩子补水要慎重,多花钱买个安心。
但今年9月,上海市消保委购买了数款标注“适合婴幼儿”的水,将其与同品牌普通水对比,结果显示:两者的成分含量并没有显著区别。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专家、教授厉曙光表示:
在中国,除了婴幼儿配方奶粉,其余绝大多数标称“适合婴幼儿”的食品,都为商家自封,都是商业“噱头”。
所有的水分子结构都是HO,没有区别。水中矿物质含量差别,仅仅是产品的地域、水质的差异而已。
注意无糖零食
无糖并非不含“糖”
随着儿童超重肥胖率呈上升趋势,网上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无糖零食”。
但无糖食品中的无糖是指不额外添加白砂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
四川省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营养科营养师余婉婷表示:
细看其配料表会发现,无糖食品虽不添加蔗糖,却可能添加了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而这些物质在水解后同样会产生葡萄糖,热量一点也不会少。
而且为了改善口感,有些“无糖食品”可能还添加了大量油脂,热量也不低。
学会看配料表才不会被套路
为了避免买到并没有什么优点却贵得多的所谓“儿童食品”,家长们一定要学会看食品配料表,确保对商品加以鉴别之后再选购。
1配料越排在前,含量越多
配料表的各种原料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列出,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含量最高的原料,选择天然原料排在前面的食品(如牛奶、鸡蛋、水果等),调味品顺序越往后越好(如白砂糖,食盐等)。
2配料表越短越好
由于配料表里食品添加剂也必须全部列出,因此要尽量选择配料表更短的商品。
同时,“双十一”期间,小编还要提醒各位家长,
理性消费的同时,更要提高防骗意识,切莫掉入骗子的“圈套”。
警惕虚假红包诈骗
“双十一”期间,各大电商平台都会以派发红包的形式为促销活动预热。
于是,有不法分子借机在朋友圈、聊天群等社交平台派发虚假的“双十一”红包,诱骗消费者点击,以此套取银行账号等个人信息。
民警提醒:红包领取链接一定要慎点,尤其是当页面跳转,甚至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应立即关闭。
如果不慎点开,要尽快修改网银、支付宝等重要账户的密码,并对设备进行病毒查杀。
警惕购物退款诈骗
下单后,
要警惕冒充客服、物流的诈骗,
根据以往案例,
不法分子会通过不法途径,
获取消费者的订单信息,
之后冒充商家或者快递公司,
谎称消费者购买的物品,
出现了质量问题,
或者快递件损坏、丢失,
主动要求给予多倍的赔偿。
这个时候,
不法分子往往会“指导”消费者
操作银行卡信息,
或者要求消费者点击
由其提供的“钓鱼网站”链接,
从而通过诱导转账,
或截取短信验证码等方式,
套取钱款。
民警提醒:
谨慎对待自称客服、物流
不要泄露银行卡账户密码,
动态验证码等信息,
任何售后退款,
一定要通过官方平台操作,
可在官方渠道
查找官方联系方式回电验证。
警惕中奖免单诈骗
“双十一”后,有些人可能会收到商家的中奖短信,当中附带的网站链接,点进去却有可能是不法分子伪装的“钓鱼”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