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明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肥城市汶阳镇地处汶阳田腹地,眼下正值夏粮丰收时节,村民们都在考虑如何安全储粮、如何在可能的情况下提高收益。今年,他们又多了一条新选择——将粮食存入“银行”。在农村,尤其是耕地面积较大的村庄,总少不了三个行当——收购粮食的,经营农机的,卖化肥农资的。最近,在肥城市汶阳镇,有三位从事这几个行当的地道农民,利用大数据,将这几个行业“三合一”成立了肥城市首家“粮食银行”——乐香粮食银行。农民可以把粮食像存钱一样存进银行,存取自由、保值增值。同时,“粮食银行”不断延伸产业链,逐步拓展大田托管、订单农业等,解决农村因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而造成的“386199部队”留守的困局。
改变传统方式,变“存粮在家”为“存粮到库”
夏粮收储在即,守着十几亩地的李翠梅家里没人干活却也不急不躁。“乐华,今年我们家那小麦还是你直接收了存‘银行’里去,还是按一年定存。”李翠梅来到贾南村村头的乐香粮食银行,找到了老板邵乐华,一句话便把今年的夏粮收储解决了。
长久以来,粮食丰收后,农民习惯将其存储在家。而如今,有了“粮食银行”,村民开始转变习惯。
“家里劳力都出门打工,我们上年纪了收不了这么多粮食,尤其是晾晒,马路不安全、平房上不去,存粮还容易招老鼠、发霉,他们‘粮食银行’有联合收割机,直接烘干进仓库,收多少粮食给我们开多少斤的存折。”说话间,李翠梅拿出去年粮食的存折,记者看到,存折里有4200多斤小麦,其中一半存定期,一半是活期。
“定期利息高,活期可以用来换点油、米、面和化肥等,还能直接折算成耕地、飞防、联合收割的费用。”邵乐华告诉记者,他过去也给村民开个手写的“存折”,村民拿小本可以换邵乐华代销的油米面等,换完折算后再人工写上余粮数。而如今,李翠梅拿着机打的“粮食存折”,要了一袋面后,工作人员通过扫价码,计算机自动计算扣除数,将“粮食存折”在机器上轻轻一刷,“存折”上便出现了交易结果。“过去手写的本儿,丢了就对不上账了,现在全部存入了电脑,丢了就补办一张存折,跟银行业务几乎一样。”工作人员介绍。在绿色的“粮食银行”存折上,记者看到,业务、品名、单价与规格、数量、折合原粮、结存数量等信息都一一列明,并分别有活期、分红、定期、入股等方式供粮食储户选择。
拓展“粮食银行+”,大数据、产业链强化为农服务
邵乐华从事粮食收购已经十多年了。“联合收割机、烘干塔、粮食仓库……这些年光这一套设备和场地投入就一百多万了。”邵乐华介绍,他年收储量在1500万斤左右,由于收储量大、质量稳定,他与地方粮库、食品加工公司等都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两年前,从网上看到外地有‘粮食银行’,我就想,我手写的‘折子’不就是‘粮食银行’的存折吗?于是便不断的出去学习、考察。”邵乐华走的地方越多,想法越开阔。年初,他和从事农机经营的宋绪刚、从事农资经营及植保服务的聂朋一拍即合,开出了肥城本地的“粮食银行+”。
“这电脑里可都是大数据,凡是加入‘粮食银行’的储户或储粮大户,他们种的什么粮食、该用什么肥料,都可以通过大数据生成。”邵乐华指着办公室的一台电脑说,这是他们“三合一”的基础——大数据共享。
邵乐华他们的“粮食银行”逐步拓展出了为农服务的全产业链。乐香粮食银行的运作模式有三种,一种是农户可将粮食存到当地“粮食银行”,“粮食银行”给农户一个存折,帮助农民实现落价保底,农民也可凭存折兑换商品;第二种是农户通过土地流转或托管,将土地租给或者委托给“粮食银行”,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售;第三种是订单农业,“粮食银行”提供农户种粮所需的种子和肥料,并负责回收生产的粮食,保障用户收益。“农民只要加入粮食银行,我们会给农民提供优质的服务,产前阶段的粮种供应、科学种植,产中阶段的田间管理、农机服务,还是产后阶段的机械收割、粮食加工等提供一条龙服务。”邵乐华说道,过去农民找农机、学技术、买农资、卖粮食都是通过不同的门店,如今,这些都可以在“粮食银行”实现,不仅方便,关键还省钱。储户可享受“粮食银行”提供的农资、农机服务等赊销政策,费用在来年储量“存折”中代扣。
聂朋介绍,过去农资产品需要经过厂家、县级代理、乡镇代理、村级代理然后进入农户家,而通过“粮食银行”,化肥直接从厂家进入农户家中,省掉至少两级代理。通过“粮食银行”将农资厂家及以粮食为原料的生产厂家与农户连接起来,省去层层中间商,农户购买更实惠,厂家更省时省力,节约成本提高利润。
除此之外,乐香粮食银行的订单农业也为农户节省不少支出。以一亩地的夏粮和秋粮计算,通过订单农业,乐香粮食银行可以保证农户有1200斤小麦和1400斤玉米的产量,统购统销每亩地可以分别多卖120元、100元,再加上一年利息60元、70元,农机价格节省120元,兑换商品享受折扣100元,一亩地全年可以多收益670元。
为农民打工,破解“386199部队”留守困局
除了粮食存储,“粮食银行”还提供土地托管、土地流转服务。一纸合同,从种子培育到耕种施肥到收粮入库,农户只需要在最后领一张存折就完成了全年收成。
“现在村里的壮劳力基本常年外出打工,‘粮食银行’解放了劳动力,也给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和便利。”贾南村党支部书记李振臣介绍,贾南村470亩耕地、760位村民,而因多数村民外出务工、求学,全村仅300人左右在家,留在家的是典型的妇女、儿童、老年人组成的“386199部队”。
如今,外出务工村民及老龄农户可将土地托管给“粮食银行”,不仅解决了农村土地闲置问题,还因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提高了粮食产量。
“粮食银行”以代农储粮为基础,绑定农民的土地资源、粮食资源、消费资源,形成了下联众农户、上接大市场、贸工农一体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最便捷、最集约的方式破解了企业与生产农户的关系难题,形成了对粮食产业链条的关键整合能力。
“我们现在只有15台联合收购机、飞防设备,今年只承接了3000亩地的大田托管,随着业务越做越大,我们会将每个村里的小卖部都发展成为‘银行网点’……”邵乐华憧憬着,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有一颗乡村振兴的种子是他们播撒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