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蛋白饲料资源短缺是制约饲料工业和畜牧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微生物蛋白由于其蛋白含量高、营养物质丰富、生产效率高、产量高等特点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饲料行业,是解决蛋白饲料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之一。产朊假丝酵母是一种生产微生物蛋白的优良菌种,可作为添加剂应用于蛋白饲料的生产。本文对产朊假丝酵母在蛋白饲料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进行综述,并对产朊假丝酵母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产朊假丝酵母在蛋白饲料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饲用蛋白酶具有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改善生长性能等特点,成为饲料酶制剂中重要的一员。本文总结了饲用蛋白酶提高饲料中营养物质消化率、改善饲料转化率、促进动物生长、改变饲养动物血液生化参数、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调节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提高动物产品品质等的作用机理,并阐述了固定酶技术和饲用包衣蛋白酶在不同动物养殖中的应用,以期为饲用包衣蛋白酶在饲料工业及动物养殖中的高效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肠道干细胞是一类具有无限的或者永生的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维持肠道的稳态和肠道疾病的发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肠道干细胞受到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和BMP信号通路的共同调控。在日粮中添加不同的营养物质对于肠道干细胞具有干预作用,从而影响肠道的健康与稳态。本文就肠道干细胞功能调节作用机制及其营养干预来展开综述,以期为肠道稳态的维持和肠道疾病的治疗提供一定的思路。
为阐明小檗碱对小鼠感染犊牛源生物被膜阳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的体内抑菌作用,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确定41株分离株的MIC值;采用改良结晶紫染色法,确定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采用血常规检测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四环素、氨苄西林、甲氧苄啶、磺胺嘧啶耐药率较高,对阿米卡星、米诺环素、头孢西丁较为敏感;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无、弱、中、强的菌株数分别为14、10、7、10株;生物被膜阳性大肠杆菌耐10种以上药物的菌株占比73.9%,且多重耐药菌株占比66.7%;生物被膜强阳菌株中的多重耐药菌株占比80%;小檗碱高、低剂量组及联合给药组可不同程度降低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的含量,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数目,并升高血红蛋白浓度。犊牛源大肠杆菌形成生物被膜可增强自身多重耐药性,且小檗碱具有成为临床治疗由生物被膜阳性、多重耐药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腹泻病药物的潜力。
本试验旨在构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不同发育时期的小RNA文库和预测筛选miRNA的候选靶基因。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构建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小RNA文库;采用荧光定量PCR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验证;利用miRDeep2软件对miRNA(长度为20~24nt的小RNA)进行鉴定;利用Targetscanv7.0、RNA22v2.0和MiRanda三个在线靶基因预测软件对miR-1-3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分析。成功获得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次级毛囊生长期、退行期、休止期小RNA纯净reads分别为10279515、11712215和10926258。分别基于荧光定量与高通量测序的5个mi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趋势基本一致。从次级毛囊生长期、退行期和休止期分别鉴定获得miRNA1250、1304个和1266个。确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4(FGF14)和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受体(IGF1R)为miR-1-3p的候选靶基因。研究结果为后续靶基因验证及确定调控乾华肉用美利奴羊毛囊周期性发育的候选基因奠定基础。
金银花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主要的生理作用有解热、抗炎、抗菌、抗氧化等,现已被广泛的应用于动物生产中。本文主要综述金银花的解热、抗炎、抗菌和抗氧化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在动物(家禽、猪和牛)上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金银花提取物替代抗生素在动物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为研究日粮添加酵母多糖和沸石粉对猪生长性能、表观消化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体况健康,日龄、体重相近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60头,采取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分成5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不添加酵母多糖和沸石粉),试验Ⅰ组只添加0.1%酵母多糖,试验Ⅱ组添加0.1%酵母多糖和0.25%沸石粉,试验Ⅲ组添加0.1%酵母多糖和0.5%沸石粉,试验Ⅳ组添加0.1%酵母多糖和0.75%沸石粉,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猪。结果表明:试验Ⅲ、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9.68%、10.75%,各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间的养分表观消化率无差异显著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Ⅲ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补体C3、IgA、IgG、IgM显著提高(P<0.05),分别提高了39.69%、66.19%、49.64%、20.28%和22.17%,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补体C4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日粮添加酵母多糖和沸石粉联合使用可以提高猪免疫水平,以添加0.1%的酵母多糖和0.5%的沸石粉效果最显著,但两者联合使用降低了猪生产性能,对养分消化率无显著影响。
本文根据GB10648-2013《饲料标签》和农业部公告第2625号《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等标准和法规的要求,结合饲料产品检验工作,对饲料标签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整理,包括产品名称、原料组成标识、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引用字样、饲喂阶段和抗球虫药标识等方面,并且讨论了由于标签与企业标准不一致、跨阶段标识饲喂阶段、产品成分分析保证值标识不清晰、添加高锌的饲料标签与要求不符、添加抗球虫药错误标识等不合规的标识行为对饲料检测结果判定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后围绕饲料标签的设计、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为饲料生产企业和行政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强饲料标签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为研究自制大黄芩鱼泡腾片对养虾池中分离菌株的体外抗菌活性,试验采用鉴别培养、生化反应、PCR方法鉴定菌株,并用微孔-平板法测定体外抑菌活性。结果显示:具有致病性的菌株有副溶血弧菌(VibrioParahemolyticus,V.p)、弗尼斯弧菌(Vibriofurnissii,V.f)和泛菌属的Pantoeaeucrina(P.e)。大黄芩鱼泡腾片对V.p的MIC和MBC均为1mg/mL;对V.f的MIC为4mg/mL、MBC为8mg/mL;对P.e的MIC和MBC均为4mg/mL。由此表明,大黄芩鱼泡腾片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好的体外抗菌活性。
发酵豆粕又名生物肽,具有蛋白质丰富、氨基酸均衡、抗营养物质低等特点。作为饲料可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生长性能,被广泛应用在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中。本文综述了豆粕发酵的特点、发酵菌种、影响因素。着重介绍了发酵豆粕在饲料中的应用,并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为豆粕发酵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使发酵豆粕更好的应用在养殖行业中。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分和糖蜜添加对姬菇菌糠发酵品质和干物质消化率的影响。菌糠采用单独发酵,调节水分含量分别65%(T1)、70%(T2)和75%(T3),同时做无添加处理(Control)和2%糖蜜添加处理(M)。真空密闭发酵60d。发酵后分析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并做体外消化试验,分析干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酵参数。试验结果表明:发酵菌糠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为5%、0.96%和64%。随水分升高,pH有降低趋势(P<0.05),乳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糖蜜可以显著提升发酵菌糠中的乳酸含量,约提升20%(P<0.05),并显著降低挥发性氨态氮含量(P<0.001)。经过体外培养后,高水分发酵菌糠的产气量显著偏高(P<0.05),但干物质消化率没有受到水分的影响(P>0.05)。糖蜜添加处理的发酵菌糠显著提升了产气和约9%的干物质消化率(P<0.05),没有影响培养液的氨态氮浓度(P>0.05)。综上,姬菇菌糠具有作为反刍动物粗饲料资源利用价值。在发酵过程中,适当添加糖蜜,并且发酵环境的水分控制在75%为最佳。
目前,中草药提取后剩余的中草药渣主要以堆放、燃烧等方式进行废弃处理,已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研究表明,中草药渣中含有丰富营养价值及多种活性物质,其经发酵处理后可作为一种健康的、新型的饲料替代品或添加剂产品应用到畜牧生产中。本文通过对中草药渣的发酵工艺、作用特点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为发酵中草药渣在动物养殖中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为探究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最佳加工工艺参数,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主要加工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利用Design-Expert8.0.6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得到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糊化度与调质加水量(A)、挤出温度(B)和螺杆转速(C)关系的二次回归方程:R=88.45-2.09A+2.2B+0.65C+0.93AB-0.75AC+0.3BC-2.8A~2-1.61B~2-2.47C~2经回归分析表明: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98.81%,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糊化度预测值为89.51%,经验证试验在最佳加工工艺参数条件(调质加水量21.4%、挤出温度123℃、螺杆转速326r/min)下,熟化软颗粒教槽料的糊化度实测值为89.33%,回归模型的相对误差小于1%,说明实测值与预测值间有较好的拟合度,回归模型可靠,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究肥牛草、肥牛树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分布,以提高综合利用价值。以肥牛草[Chiritahedyotidea(Chun)W.T.Wang]的嫩叶、老叶和根,肥牛树[Cephalomappasinensis(chunetHow)Kosterm.]的嫩叶、老叶为材料,分别对氨基酸、常规成分及矿物质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隶属函数分析法可知其常规成分营养价值呈现肥牛树嫩叶>肥牛树老叶>肥牛草根>肥牛草老叶>肥牛草嫩叶;肥牛树嫩叶和老叶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药效氨基酸总量和甜鲜味氨基酸总量显著高于肥牛草嫩叶、老叶和根,氨基酸总量最高肥牛树老叶与含量最低肥牛草老叶相差4910.5mg/100g,必需氨基酸含量最高的肥牛树老叶较含量与最低的肥牛草老叶高1926.8mg/100g;肥牛草根(1.15%)和肥牛树老叶(1.1%)钙(Ca)含量高于常见青绿饲料紫花苜蓿、空心莲子草、蕨(0.35%~0.47%)0.63%~0.8%;维生素C含量(12.2、68.2mg/100g)高于一般水果山楂(5.30mg/100g)、草莓(4.70mg/100g)。肥牛树嫩叶和老叶都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作为青草饲料推广及发展,肥牛草单位重量的营养价值并不是很高,根部可作为一种补充料适量使用。
为研究黑茶粉对秀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192只秀山鸡随机分为4组,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4%、0.8%和1.2%经超微粉碎的黑茶粉,饲养至48d,统计生长性能,测定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及肉品质。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黑茶粉对秀山鸡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料重比(F/G)等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对秀山鸡屠宰率、半净膛率、净膛率、腹脂率、胸腺指数、法氏囊指数、脾脏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黑茶粉均提高了秀山鸡胸肌pH_(45min),其中0.4%黑茶组公鸡、0.4%黑茶组母鸡和1.2%黑茶组公鸡分别提高了10.00%(P=0.059)、8.35%(P=0.098)、10.91%(P=0.057),对胸肌嫩度和滴水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日粮中添加适量黑茶粉不影响秀山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与免疫器官指数,但可提高胸肌pH_(45min)。
为研究发酵豆渣(FS)以及蛋白桑与豆渣混合发酵物(FMS)对初产蛋鸭产蛋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120日龄体重相近江南麻鸭母鸭300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添加10%FS,试验Ⅱ组添加10%FMS,试验期42d。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10%FMS可促进产蛋初期蛋鸭提前进入产蛋高峰期,较对照组产蛋率提高3.37%(P<0.05),平均蛋重提高2.50%(P<0.05),日产蛋重提高6.31%(P<0.05),平均日采食量提高2.48%(P<0.05),料蛋比降低3.21%(P<0.05)。FS及FMS对蛋形指数、蛋壳强度、蛋壳厚度无显著影响(P>0.05),FMS组较对照组哈氏单位提高6.11%(P<0.05),蛋黄a*提高25.37%(P<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10%FMS能改善产蛋初期蛋鸭的产蛋性能及蛋品质。
活酵母是反刍动物养殖中常用的益生菌,在提高反刍动物生产性能、改善胃肠道健康、提升产品品质等方面已被证明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就活酵母菌种与功能,及其在反刍动物上的应用效果和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活酵母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