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行业三十余年,国内钢铁加工龙头。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国际领先的金属材料加工及高端制造服务供应商。目前其累计服务客户超过70000家,覆盖了超过30个下游制造业终端行业。公司现有十大加工服务中心,同时自有制造配套基地和物流及采购平台。2010年12月1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钢铁加工服务商。
营业额大幅增长,营运能力显著提升。2021年公司经营良好,业绩大幅增长,营业收入较2020年增长了近32个百分点。2020年来,钢材价格迅速上涨,至2021年底增速放缓。受此影响,公司的净利润增幅在2021年有一定的下降,但仍然保持稳定的增长,同比增速达36.7%。2021年公司的营业周期远超行业水平,资产周转方面公司的表现同样优秀。
钢材加工为基,加速发展高端制造。不锈钢和碳钢的加工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公司首先从钢材生产厂商处采购原材料,之后进行各种加工服务。除钢材加工类业务外,公司正加大力度发展高端制造类业务,可分为零部件加工和高端制造。2021年,公司零部件加工业务及高端制造业务分别贡献了13.6和14.45亿元的营收,增长迅速。
加工厂商赋能上下游,减轻库存压力、降低加工成本、提升用材效率。钢铁加工行业最主要的优势在于,既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上游普通钢材生产企业的生产线压力和运输压力,又能降低下游制造业的库存和加工成本。除此之外,各地分布式的工厂,也能在辐射范围内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同时提升配送效率。
风险提示:
政策支持和经济发展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业务拓展不及预期、投资风险、人才缺失等。
一、公司简介
1.1发展历程:专注行业三十余年,中国钢铁加工龙头
逾三十年行业经验,十大加工服务中心组成钢材“连锁超市”。大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后简称“公司”或“大明国际”)成立于1988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家国际领先的金属材料加工及高端制造服务供应商。目前其累计服务客户超过70000家,覆盖了超过30个下游制造业终端行业。公司现有十大加工服务中心,分布在无锡、天津、太原、杭州、武汉、靖江、淄博、泰安、前洲和嘉兴等地,能够辐射500KM内的范围。同时自有制造配套基地和物流及采购平台,提升采购和运输效率。公司立志将自身打造为全国的“制造业钢铁加工配供中心”和“不锈钢、碳钢现货连锁超市”。多年间,公司连续入榜中国制造业500强,与多个国内外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不断开拓业务、拓展下游应用行业,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服务。2010年12月1日,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钢铁加工服务商。
多家大型钢厂入股公司,合作稳定优势互补。公司的股权主要集中在董事长周克明与其夫人手中,二人名下的联好集团持有公司62.25%的股份。自创立起,周克明先生便开始执掌公司发展方向,对公司情况的了解和行业的理解都颇深,相对更集中的股权能让其更好得制定和实施公司的发展战略。第二大股东则为公司的长期合作伙伴宝武集团,其通过子公司宝钢和太钢分别于2015年和17年入股公司,稳固了公司的原材料供应保障和双方的良好合作关系。日本阪和兴业在2021年8月底也对公司进行了战略参股,实现了双方优势的互补。其还参与投资了浙江大明阪和,工厂开业一年即实现赢利,势头正盛。公司流通股份占比为19.18%,低于联交所规定的最低25%的比例,公司正考虑配售方案的实施。
1.2财务状况:营业额大幅增长,营运能力显著提升
费用控制良好,助力稳定利率。随着公司的业务、产品范围的持续拓展以及客户的进一步增长,公司的各项费用也有相应的增加。同时,公司的营业收入也保持着较快速度的提升,因此其各费用率仍然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营业周期下降,周转率提高,营运能力显著提升。营运能力方面,由于公司的业务模式不同以及公司对存货和票据支付等的控制,其营业周期有较大的改善。2021年公司的营业周期仅31.8天,而港股市场钢铁行业内企业的平均水平为156.3天,远超行业水平。资产周转方面,公司2021年的总资产周转次数为4次,行业平均水平为1.4次,公司的表现同样优秀。
资产稳定增长,债务结构持续改善。公司近年来的资产保持着较高速的持续增长,2021年的资产总量达119.6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1个百分点。此外,公司也正不断优化其资产负债率,2021年资产负债率为68.65%,相比2018年时近72%的负债率最高点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改善。另一方面,公司的净资产增速回升,2020和2021两年的净资产增速超过13%,资产健康状况持续提升。
收益能力加速提升,ROE大幅增长。长期看,2017年受到钢材价格影响,盈利能力大幅下挫,之后受公司业绩提振,盈利情况加速回暖。其中,公司的ROE增速较快,2021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为15.54%,ROA及ROIC增速相当,也保持着稳定的提升。对比行业情况,钢铁行业平均ROE、ROA水平分别为7.5%和5.7%,公司的盈利能力在行业内名列前茅。
二、主营业务:钢材加工为基,加速发展高端制造
2.1不锈钢和碳钢的加工与销售
一站式服务平台型企业,加工工序齐全。不锈钢和碳钢的加工是公司的主要业务模式,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公司已成为一家“一站式”金属材料加工服务平台型企业,是全国领先的金属材料加工和高端装备制造配套服务商。公司首先从钢材生产厂商处采购原材料,之后进行各种加工服务,包括裁剪、焊接、切割、热处理、坡口预制、喷涂、研磨、机加工、成型、总装等十道工序。公司旗下设有十个加工中心,位于无锡、杭州、天津、武汉、太原、淄博、靖江、泰安、前洲和嘉兴。
2.2不锈钢和碳钢产品的制造
高端制造订单量增长,业务加速发展。除钢材加工类业务外,公司正加大力度发展高端制造类业务,可分为零部件加工和高端制造。制造类业务较加工更为复杂,也能为客户提供更高的附加值,因此其利润也更高。
2.3业务优势
2.3.1产品质量和生产技术优势
诸多资质认证+专利,生产设备先进,业务实力雄厚。公司资质齐全,拥有众多技术资质认证。同时,历年的积累之下,公司产出了140余项专利证书,业务实力雄厚。此外,公司于2021年成立了位于意大利米兰梅拉泰的工业自动化与机械设备制造研发中心,从底层加强公司的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助力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的发展。
生产方面,公司拥有先进的欧美设备集群,能够承载多样化、不同体量的加工和制造需求。
2.3.2服务网络和合作优势
与各大钢厂合作关系稳定,降低风险提升效率。多年的积累不仅打造了公司行业一流的技术优势,也让公司形成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服务网络。公司通过其服务中心和制造配套基地,以及自有的进出口、物流、采购平台等服务单位和机构,形成了高效、健全的业务辐射范围。同时,与多家国内外钢厂、商社合资建厂,也使得公司能够更好地获得上游厂商的支持。公司与太钢、宝武、酒钢、东方特钢、马钢、北海诚德、本钢、宁钢、承钢、包钢等的联合营销前移库协议,亦在降低公司自身资产风险的同时提高了加工和制造效率。另一方面,根据公司2020年报,公司前五大供应商和最大供应商的采购比例分别为84%及46%,且签订了原材料采购价格调整惯例,稳定的供应商关系有效降低了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
三、行业现状简析
3.1上游及原材料价格:钢材价格趋稳,保障行业利润
3.2钢材加工行业现状简析
3.2.1商业模式:赋能上下游,减轻库存压力、降低加工成本、提升用材效率
基础钢铁生产企业规模普遍较大,行业由个别巨头领导,业内的利润大多被巨头覆盖。对于下游制造业来说,大型钢铁生产企业的议价能力非常强,制造业的利润受钢材价格影响程度较高。同时,大型钢企受矿石类、能源类原材料价格限制,其利润率同样偏低。并且,由于铁矿石主要依赖进口,煤炭的进口量也在逐年上升,此类原材料的价格受国际价格影响较大,基础钢铁行业承受着较大的行业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钢铁加工行业作为一个新增环节,能够很好地缓解原材料价格的传导,在提升钢材的生产、运输和利用效率的同时赋能上下游企业,降低其库存压力。
3.2.2竞争情况:行业集中度低,具规模企业少
竞争格局方面,钢铁加工行业集中度较低,多为中小型厂商,产品线单一、规模小。专注于加工环节的规模以上企业较少,且拥有各自独特的发展方向,部分普通钢材龙头企业也拥有深加工产品线,但种类偏少。行业的进入壁垒不高,核心竞争力为加工的成本、效率和产品质量,因此企业想要形成明显的竞争壁垒难度较大。大型钢铁制造企业没有全面的钢材加工产品线,在这类细分领域内的成本优势也不比专业的小型厂商,更换产品线也面临一定的风险。此外,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运输成本的影响会更大,因此中小型厂商的地域性较为明显,更广泛的地域分布也是一项重要的竞争力。
3.3下游行业及需求简析:中国钢材消费占比持续提升
3.3.1机械类:复工和政策协同提振需求
3.3.2石化类:国际价格升高,需求同步提升
3.3.4汽车及运输类:疫情后出行需求或将恢复,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渐高
3.3.5建筑和可再生能源类:房地产增速放缓,绿色发电装机量持续增长
四、公司增长分析
4.1行业未来发展简析
解决上下游痛点,增厚各方利润。钢铁加工行业的商业逻辑之根本在于对上下游的赋能。加工环节既能解决上游钢厂辐射范围和运输的问题,又能应对更多的下游应用行业,同时降低订单需求的门槛。下游制造业若进行自加工将加重资产和库存压力,抗风险能力相应降低。钢铁加工厂商即时的供应能够满足精益生产模式,免去中间加工环节,帮助下游企业降本增效。另一方面,不论是钢铁加工行业还是制造业,小型企业都缺乏全面的加工能力,大型企业丰富的产品线对中小型企业更加友好。从行业利润角度看,钢材供求信息的不对称降低了交易效率,利润也受到分销的削弱,而加工厂商能够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
长期看,钢铁需求的稳定增长为钢材加工行业提供了充足的市场空间和持续性。零散的行业竞争格局叠加较大的市场空间,使得行业内存在整合大部分产能的可能性。目前钢铁加工行业内的企业估值偏低,若未来有更多的市场参与者意识到深加工行业的价值,将给行业带来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增长。
4.2公司发展战略
多战略线并进,打造“钢材连锁超市”。公司立志将自身打造为全国的“制造业钢铁加工配供中心”和“不锈钢、碳钢现货连锁超市”。在继续完善服务网络和更新设备、提升加工服务能力的基础上,公司还将对现有生产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此外,公司将继续加强与上游钢厂和下游行业龙头客户的战略合作,在资源保供、供应链服务、行业重点项目开发等方面通力合作,共同开拓市场、提升双方效率。
图:公司智能工厂系统
逐步提升高端业务占比,完善产业地理布局。公司的钢材加工服务是稳定发展的基础,同时持续提升深加工和高端制造业务的占比,从而进一步加速公司的增长。公司正筹划增建湖南、江苏、山东、重庆等地的加工中心,用以增加差异化的服务内容以及强化公司在区域市场内的影响力。同时,公司正持续完善长江沿江制造基地的建设,包括部分生产车间和码头。未来,公司将在全球多地设置海外事务所,推动公司出口业务的发展以及对全球钢铁行业环境的掌握。
4.3公司增长动力简析
解决上下游痛点,行业发展可持续。行业因素方面,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收窄,有利于公司利润的稳定。国内经济恢复和技术发展,叠加各重点项目的推进及政策的发布,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等旺盛的需求,使得我国对钢材的整体需求不断增长,为钢铁加工行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此外,钢铁加工行业赋能上下游,较好地解决了辐射范围、产品线单一、订单门槛、加工效率和成本以及交易效率等一系列问题,从商业逻辑角度看拥有可持续的增长。
五、风险提示
经济发展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应收账款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人才缺失、原材料价格波动等。
本文由浙江同花顺云软件有限公司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但本公司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且预测方法及结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刊载的意见、预测不一致的报告,但本公司没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更新本报告所涉及的内容并通知客户。
以上观点和分析过程仅供参考,不构成对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证券买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