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办规文件

各乡镇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办、局,有关单位:

《密山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业经2024年5月14日市政府九届三十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执行。

?

密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7月8日

密山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加快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步伐,全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根据《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的通知》(黑政办规〔2023〕3号)、《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鸡西市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鸡政办规〔2023〕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对我省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推动粮食精深加工,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构建4567产业体系,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结合鸡西市“十大经济”“十城创建”和密山市“四大主导产业”工作,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转方式调结构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为核心,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支持龙头企业做优做大做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业,优化结构布局,强化科技支撑,促进融合发展,着力构建“5678”产业发展格局,即做大做强5大产业,做精做优6个特色产业,落实落细7项工作任务,着力实施8大工程,为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支持。把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尊重企业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完善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针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强化政府服务,加大扶持力度。

坚持绿色加工、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色生态理念,实施全产业链质量控制,加强绿色清洁生产,健全产品可追溯体系。加强农副产品循环利用、全值利用和梯次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科技支撑、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产业发展的第一动能和第一竞争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生物、数字等技术赋能农产品加工业,引导产业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坚持融合互动、利益共享。围绕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和加工园区集聚,有效链接产加销各环节,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完善企农利益联结机制,保障农民获得合理的产业链增值收益,实现多重增收。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力争全市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达到69亿元,比2022年增加19.90亿元以上,三年增幅28.8%以上。其中,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53亿元,增幅8%以上;2024年达到58.80亿元,增幅11%以上;2025年达到69亿元,增幅15%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2%以上,比2022年提升6个百分点。

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33家,至少培育1个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达到1个,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1:1。

二、做大做强五大主导产业

立足资源优势,以玉米、大豆、水稻、乳品、肉类5大加工产业为重点,科学谋划加工布局、重点方向、发展目标,引领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快速增长。

(一)玉米加工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全市玉米种植面积202.38万亩,总产量约17.80亿斤,目前玉米企业均为收储企业。

2.区域布局。以密山经济开发区为重点,发展玉米精深加工,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功能,提高玉米加工业项目承载能力。建设多链条衔接、分点式集聚、上下游配套的玉米深加工产业集群。

3.重点方向。依托我市玉米生产能力和周边可利用资源,锚定国内玉米加工企业,重点推进饲料产业发展,做优做强饲料产业链。支持玉米胚芽、玉米油、玉米浆、淀粉等系列产品发展,做大做强食品产业链。

(二)大豆加工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全市大豆种植面积79.94万亩,总产量约2.31亿斤。

2.区域布局。以密山经济开发区、5个农场为重点,培育规模以上大豆深加工企业,打造大豆食品产业集聚区。

3.重点方向。以建链补链为主攻方向,重点发展豆油、人造肉、蛋白质保健品、豆粉、豆浆、豆奶饮料、休闲食品等食品产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裂变升级,大力发展非转基因大豆食品加工。

(三)水稻加工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211.30万亩,总产量约21.65亿斤。

2.区域布局。充分利用兴凯湖优质水源和地标品牌,在16个乡镇和域内5个农场推进高端米(鸭稻、蟹稻、富硒稻)、中端及普通优质稻米产业发展。

3.重点方向。鼓励水稻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大力发展品牌精米,实现优质优价,重点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高品质产品,延伸发展糙米、留胚米、膳食纤维、休闲食品系列产品。

(四)乳品加工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全市奶牛存栏量约2.80万头,生牛奶产量9.50万吨。

2.区域布局。重点在8511农场、855农场等奶牛养殖优势区发展乳制品加工集聚区。

3.重点方向。加快推进重点企业、合作社扩建工程建设。重点推动企业提升产品知名度,力争在我市建设奶业加工基地。

(五)肉类加工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密山市猪牛羊禽肉产量约3.20万吨。

2.区域布局。在密山经济开发区建立生猪生产加工基地,在黑台镇、知一镇、杨木乡发展肉牛养殖产业基地,提升繁育和养殖能力。

?3.重点方向。根据我市的消费需求,大力发展肉类加工,优化产品结构,创建知名品牌。全力推进优质安格斯肉牛养殖基地建设,在全市范围内打造安格斯肉牛集约化产业的发展格局。

三、做精做优六个特色产业

根据我市农业产业发展实际,着眼地域特色和优势产区,积极发展食用菌和杂粮杂豆产业、林下食品、中药材、冷水鱼、鲜食玉米、预制菜6个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培育新增长点。

(一)食用菌和杂粮杂豆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全市食用菌规模200万袋,总产量406吨。

2.区域布局。重点在知一镇、双峰农场、密山镇等区域建设食用菌加工产业集群,带动杂粮杂豆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带动杂粮产业上下游集群发展。

3.重点方向。积极引进和大力发展食用菌龙头企业,搞好食用菌深加工,进一步提升食用菌产品附加值,延长产业链条,推进食用菌菌包厂、规模化棚室栽培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全市食用菌产业稳定发展。以提升价值链为重点,支持企业产品研发、品牌打造、市场营销等。积极发展复合菌饮品、即食食品、保健品等精深加工产品,推进黑木耳、猴头菇、平菇、香菇、金针菇、双孢菇等食用菌加工产品总量持续提升。积极开发豆沙、豆馅、糖纳豆等食品,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二)林下食品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全市林下种植面积达到24.73万亩。

2.区域布局。重点在各国有林场区域打造林果、林菜、林养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3.重点方向。根据本地资源禀赋,精准锁定招商区域和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敲门招商,特别是要组织、培养、发展一批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名牌产品,从而带动林下食品发展。积极发展刺老芽、刺五加、紫苏、蜂产品等优势品种,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质量,强化品牌营销,打造具有密山特色的生态森林食品产业。

(三)中药材产业

1.基础现状。2022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总产量0.50万吨,种植药材农户平均增收1.50万元。我市荣获“黑龙江省2022年中药材基地建设示范县”称号,目前已成功申请“兴凯湖梅花鹿”地理标志登记产品。

2.区域布局。充分利用林冠下、林辅用地等合规土地,以提升中药材质量为目标,重点发展刺五加、紫苏、月见草等品种规模化种植,通过中药材企业带动、促进中药材产业稳步发展。

3.重点方向。以药材精深加工为重点,以刺五加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支持企业开发中成药、生物医药、大健康产品等医疗健康养生产品,培育品牌,推动中药材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四)冷水鱼产业

1.基础现状。2023年推广兴凯湖大白鱼养殖面积10万亩,推广河蟹养殖面积1万亩,推广稻鱼综合种养面积1.80万亩。

2.区域布局。重点在青年水库、青山湖水库、柳毛水库、马家岗水库、小兴凯湖等大水面区域,布局筹划兴凯湖大白鱼大水面生态养殖示范区,兴凯湖大白鱼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产业,推进种质资源场项目建设。

3.重点方向。以扩大规模、提质增效为重点,以《鸡西市农业农村局印发鸡西市兴凯湖大白鱼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5年)白皮书》为指导,以“中国兴凯湖大白鱼之乡”品牌建设为抓手,支持鼓励企业发展兴凯湖大白鱼制品、休闲食品、特色风味食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借力密山冬捕节活动,培育壮大加工企业、餐饮企业、休闲垂钓产业,推进渔业领域三产融合发展,实现“一鱼多吃,一渔多产”。

(五)鲜食玉米产业

1.基础现状。密山市有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近1万亩,鲜食玉米产业集群发展已初具规模。

2.区域布局。以鲜食玉米重点加工企业为核心,在密山全域内打造鲜食玉米黄金产业带,充分发挥鲜食玉米重点企业产业集群带动作用。

3.重点方向。以提升价值链为重点,支持企业提高品质、打造品牌、扩大产能。积极发展真空包装、罐头食品、方便食品等产品,实现产业提档升级。

(六)预制菜产业

1.基础现状。我市农业生产具有独特的优势,土壤质地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高、通透性好,能很好满足作物生长发育,对氮、磷、钾、微量元素的需求有利于作物生长。

2.区域布局。利用经济开发区地块,建设加工企业,建设预制菜产业集群。?????????????????????????

四、落实落靠七项工作任务

聚焦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突出发展精深加

工、提升产业质效、增强竞争能力等关键环节,重点落实七项

工作任务。

(一)优化农产品加工业结构布局

1.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布局。依托密山经济开发区,合理布局农产品加工业。依托我市资源禀赋重点发展粮油精深加工,畜牧业发展乳、肉等产品加工,特色农产品发展专精特产品加工,城市郊区重点发展主食、方便食品、休闲食品和预制菜加工,形成产加销衔接配套的上下游产业格局。

2.推动农产品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协调发展。积极发展农产品初加工,改善储藏、保鲜、烘干、清选分级、包装等设施装备条件,提升商品化处理能力。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发酵、高效分离等生物、工程、信息技术集成应用,提升精深加工能力。引导过剩初加工产能化解转移和短缺精深加工产能加快建设,推动初加工与精深加工合理配套、有机衔接、融合发展、互促共赢。

3.配套发展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主攻农产品及其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全值利用、梯次利用,加快推进秸秆、稻壳、米糠、畜禽皮毛骨血等副产物开发利用,不断挖掘农产品加工潜力,提升增值空间。

(二)加快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1.拓展精深加工领域。紧盯中高端市场,积极开发农产品加工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瞄准工程工艺新、发展潜力大、加工效益好的新兴产品,积极推进合成材料及生物工程、医药中间体、预制菜等产业发展,开拓新领域,培育新动能。

2.提升加工技术水平。改造升级传统加工业、壮大新兴农产品加工业,推动精深加工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积极引进吸收国内外一流技术,转化落地一批科技项目,促进企业提升生产效率和科技含量。

3.提高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食品安全控制、追溯等体系认证,促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产品研发、供应链优化等深度整合,提高企业规范管理能力和企业家素质,为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发展提供支撑。

(三)做强绿色食品加工业

1.大力开发绿色食品产品。坚持“稳增量、优结构、强主体、增效益”,立足我市资源禀赋、主导产业,引导开发一批品质高、品牌响的绿色食品产品。重点推动发展粮油等精加工高端系列产品,发展饮料、酒、休闲食品等深加工绿色食品,积极引导域内企业发展“小而美”“优而精”的特色绿色产品。

2.推进绿色食品加工项目建设。依据绿色食品加工业发展布局和方向,进一步梳理重点绿色食品加工产业链,谋划和储备重点项目。集中建设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绿色食品加工项目,谋划推进专业化绿色食品产业园区建设,提升绿色食品加工能力。

3.打造绿色食品加工示范样板。以绿色食品品牌为纽带,以绿色食品企业为载体,按照产加销一体、种养加循环、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模式,努力发展一批集生产加工、市场销售、消费体验、专业服务于一体的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示范样板,放大品牌综合效应,提升品牌增值空间。

(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绿色发展

1.推广循环发展模式。鼓励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各类资源,引导建立低碳、低耗、循环、高效的绿色加工体系,大力推进“资源—加工—产品—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3.提升资源利用率。引导加工园区加快应用节水、节能等环保技术装备,开展废弃物循环利用,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

(五)拓展农产品加工多种业态

1.支持农民合作社等向加工流通业态延伸。扶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建设烘储、直供直销等设施,发展“农户+合作社+企业”模式,引导农民以土地经营权、林权和设施装备等入股农民合作社和企业。探索粮食产后统一烘干、贮藏、加工和销售的经营方式。

3.创新模式和业态。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发展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现代农产品加工新模式。围绕90后、00后、城市白领等不同消费群体,重点发展休闲方便食品、都市快餐、个性化食品、宅食品等,并推出个性化营养定制食品。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农商直供、加工体验、中央厨房等业态,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

(六)全方位做好保障支撑

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对标黑龙江省支持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措施,围绕壮大精深加工企业规模、推进重点产业发展、鼓励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等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结合《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中药材种植扶持政策的通知》(鸡政规〔2022〕2号)、《鸡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鸡西市加快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鸡政办规〔2022〕17号)、《鸡西市人民政府印发鸡西市“两品一标”农产品认证登记奖励办法的通知》(鸡政规〔2021〕3号)等文件精神,为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有力支撑。

(七)加强垦地交流合作

1.加大垦地融合发展力度。充分发挥北大荒集团牡丹江分公司的先进农产品加工技术优势,辐射带动地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积极探索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模式,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场进行生产合作,实现垦地共建、共赢。

2.发挥好农业科技示范引领作用。农垦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支持,充分发挥各自领域内资源技术优势,推动域内农业向更高层次、更高领域发展。

3.寻找垦地合作“突破口”。进一步发挥双方在政策、技术、资源等方面优势,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加强沟通,协调发展,共同谋划,共同争取,协力建设,实现双赢,为垦地共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五、着力实施八大工程

围绕实现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目标任务,聚焦育龙头、提质量、增品种、创品牌、扩产能,着力实施八大工程。

(一)精深加工企业培育工程。做大现有精深加工企业,以增加精深加工企业数量为核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传统加工企业向精深加工转型,增加企业数量。培育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好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以重点项目带动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依托集群和强镇项目建设撬动社会投资,加快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建设,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增加、实力增强,向精深加工方向延伸。(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信息科技局,各乡镇政府)

(二)绿色食品加工提升工程。扩大绿色食品加工规模,利用绿色有机、寒地黑土、非转基因等资源优势,加速发展大豆、冷鲜肉、冷水鱼、预制菜、森林食品加工等绿色食品,打造全国领先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提高绿色食品加工质效,依托域内大型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促进绿色食品加工向精品化、高端化发展,巩固提升绿色食品产业优势。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严格落实绿色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做好新版《绿色食品商标标志设计使用规范手册》宣传推广,指导企业主动用标、规范用标,不断提升绿色食品企业自身管理水平。加强绿色食品企业年检工作,推动绿色食品申报企业在国家和省农产品追溯平台开展主体注册,全市新认证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追溯平台进驻率达到100%。(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信息科技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各乡镇政府)

(三)科技创新升级工程。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精深加工技术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竞争力。建立“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推进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成果转化。充分了解企业农产品加工领域技术需求,组织企业人员参加省级以上线上线下技术培训,积极与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体系专家联系,发挥基层农业技术协会作用,攻克技术难题。

(五)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工程。依托密山经济开发区拓展园区功能,谋划加强农业加工园区道路、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推动厂房标准化建设,完善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体系,构建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加工、便利化服务网络,实现“一园多能、一区多业”,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依托现有资源,集中打造食品加工园区,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推动农产品加工园区发展与产业集群、产业强镇重点项目结合,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园区全产业链发展,吸引各类资源要素向园区集中,构建“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上下游企业延伸”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格局,形成集聚效应。

(六)市场营销推广工程。密切产销对接,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以消费需求为导向,以优质优价为目标,针对细分市场开发适销产品,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推动产销双方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关系。扩宽线下销售渠道,创造对接合作机会,挖掘“黑土优品”消费潜力,积极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参与绿博会、农交会、大米节、哈洽会等省内外大型展会活动,推动优质农产品进入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销售。搭建电商销售渠道,动员组织“黑土优品”企业在京东、天猫等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培育营销团队,围绕市场意识、产品销售、直播带货等方面开展专业培训,全面提高营销队伍能力素质,培育出一批懂市场、善营销的专业团队和扎根本地的网红团队,增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七)招商引资提升工程。提高招商引资质效,围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领域招商,持续延链补链强链聚链。全面梳理我市农业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围绕水稻、玉米、大豆、畜产品、大白鱼、中药材等优势特色产业积极谋划各类农业项目。编制农业招商手册、建立项目库,聚焦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先进发达地区大力招引农业优势项目,着力扭转我市农产品初加工比重过大等局面。

(八)标准体系建设工程。健全标准体系,围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建立完善对标国际、接轨全国,符合省情、市情的农产品加工标准。推进标准执行,加强标准宣传贯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鼓励引导企业使用先进标准。推动企业积极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质量认证,提升全程质量控制能力。按照上级开展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跟踪评价工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工业信息科技局、市卫生健康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市林业和草原局,各乡镇政府)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和思想认识,把农产品加工业摆在重要位置。要定期研究、部署、落实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成立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粮头食尾”“农头工尾”推进工作联席会议机构。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推进机构,同时乡镇政府要成立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双组长推进机构,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中共密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两头两尾”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

(二)健全落实机制。按照领导责任、工作推进、督导检查、考核评价“四个体系”,强化推动落实,制定全市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清单,对各部门和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明确目标任务、责任主体、推进措施和时限要求。(中共密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两头两尾”成员单位,各乡镇政府)

(四)强化人才保障。加快引进和培养农产品加工业领军人才、生产能手和技术人才。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组织企业与农业类院校对接,定向培养农产品加工职业技能人才,为推动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中共密山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农业农村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THE END
1.想做富硒食品贴牌代工代理就找中农科富硒食品源头工厂,靠谱!工厂...00:56 来中农科大健康食品源头工厂,百余款富硒特色食品供您选择! 00:14 客户千里迢迢来到中农科大健康食品源头工厂溯源参观。 00:14 中农科赋能经销商,客户带会员到厂参观溯源。 00:18 中农科年终冲刺动员会和户外拓展训练活动圆满结束~ 00:44 中农科富硒食品源头工厂面向全国诚招代理啦! 01:19 中农科再被采...https://www.163.com/v/video/VYFK58AJG.html
1.中泰携手聚焦食品加工产业合作近日,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举办以“中泰合作 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泰(广西—东盟经开区)食品加工国际合作产业园创建系列活动。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泰国代表团就投资环境、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达成了一系列合作意向。 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广西绿色食品特色产业园,食品加工及配套...https://gxxwfb.gxnews.com.cn/article.v2019.php?id=21673329
2....两岸农业合作再谱新篇市农科院召开龙台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7月6日,市农科院召开龙台农业和食品加工产业务实合作对接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谢军、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樊万波、中国(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凯、市农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门万杰、黑龙江省海峡两岸生态农业及绿色食品产业联盟理事长毛礼兴和台湾桃园地区农会交流参访团...https://mobile.my399.com/p/238614.html
3....将浪尖美食产业化到舌尖美味的食品科技工作者洞头是中国羊栖菜之乡,这里生产的羊栖菜占了全国约八成的量,是典型的海岛“富民菜”。因为藻类膳食纤维高、脂肪低、营养丰富,在日本特别受欢迎。在洞头的温州佳海食品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羊栖菜加工出口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的超市、学校、养老院等。 博士创新站合作签约仪式 ...https://www.wzu.edu.cn/info/1321/44284.htm
4.森隆药业三主粮璞梵创意等60家企业找合作啦FoodTalks供需...寻求可以合作经营或委托代工的客户。 详情及联系方式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广州佰灵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寻找牛皮纸袋厂家 【企业介绍】 成立于2017,集食用糖研究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食品企业中小型规模的红糖厂,广西贵港素有“中国第一糖城”、“甘蔗之乡”的美誉,创始人秉承纯手工零添加的宗旨,按...https://tech.hexun.com/2021-03-18/203224166.html
5.仙乐降嘉美包装三元生物等60家企业找合作啦丨FoodTalks供需...提供功能性食品、特膳运动营养食品全剂型OEM/ODM贴牌代加工 【企业介绍】 江西荔泽特医膳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世界脐橙之乡——江西省赣州市,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特医、特膳及功能性食品的OEM/ODM企业,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解决方案,曾为国内外百余家优秀品牌提供产品开发及生产供应服务。 https://m.jufair.com/information/37680.html
6.食品加工行业发展形势分析报告通过跨界合作,食品 加工企业能够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机会,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行业发展形势 (一)全球市场趋势 1、国际贸易和全球化:食品加工行业受益于全球化趋势,国际贸 易的增加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 MacroWord. 4 / 27 2、消费升级和品质要求:消费者对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的要求越来 越高,这促进了...https://doc.mbalib.com/view/a440dcfd98ea1393f395247edcc0323a.html
7.营养餐工作计划(通用17篇)1.开学初,我校召开专题会议,成立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制定《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为了履行好监管职责,我校按照教育局要求,层层签订责任书,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强化责任意识,并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了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 2.在日常工作中,分别从食品采购质量监督、财务管理、供应加工监督、宣传和档案管理四个...https://www.pinda.com/zhichang/gongzuojihua/411442.html
8.食堂运营方案(通用12篇)(五)建立利益调控机制,保证公司和经营者的合作关系长期有效。 四、经营管理措施 (一)强化食品安全措施,确保职工饮食安全。一是要建立安全责任制,食堂与公司签定安全责任状,按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和公司的要求条款组织生产经营,提供安全食品,确保饮食安全。二是建立企业内部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配备专一的食品卫生质量...https://www.unjs.com/fanwenku/395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