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再次在这个南宁曾经的地标式建筑周边走了一圈
也不禁感受到了它的日渐老去……
中华路的两边铺面推倒了不少
下一次,会是哪里呢?
南宁火车站建于1951年
火车站的广场是南宁市较早的广场
记忆里,它的样子总是在改变
①在1978年,为了庆祝自治区成立20周年,南宁火车站进行第一次改造--旧站房被全部推倒重建,新建起来的站房框架沿用至今。
②2000年10月20日,车站的主体站房又历经了一次旧貌换新颜的变迁。装修后的主体站房宽敞明亮,与软席候车室、售票大厅融为一体,成为首府南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③2004年,为迎接中国-东盟博览会,南宁火车站再次进行装修。这次装修主要包括两个候车室的改造,对售票大厅、天桥进行全面装修改造和整个站区环境的美化和相应的配套系统建设。
④2013年5月,为了修建地铁1号线,南宁火车站门前广场再次施工,广场部分“缩小”了,同时进站安检区也移到了广场,中华路-华东路段封闭施工长达30个月之久。
不管火车站怎样改变,每当路过中华路
南宁人的心底,都会泛起最深的回忆
1
火车站的别离和梦想
别离,是为了下次更好地相聚
南宁市火车站,那是很多人对这个城市最初的记忆:这个城市曾经如此的小,在南宁长大的我们,几乎每周出门都会路过火车站门前。有人从这里离开故乡去寻找诗和远方,也有人从这里来到南宁开启她的人生,也有很多人,在这里来来往往,短暂停留来了又走.....
在火车站广场合影,曾经很流行
火车站的广场是南宁市较早的广场,每当遇上过年或者国庆等隆重的节日,火车站门口广场上的主题花卉造型都会吸引市民纷涌前往观赏。在那个户外娱乐场所有限的年代,许多南宁市市民都热衷郑重其事地打扮一番,然后全家人一起前往火车站买买气球,赏赏花,再一起步行逛到朝阳广场去买袜买衫。
▲图为1997年的火车站大门,那个时候的奶奶真是年轻。
在过去,若是能够有机会坐一次火车,简直是相当滴风光。每次送远行的亲人朋友上火车,人们都喜欢郑重其事地在门前合影,纪念这珍贵的旅程。很多年以后再次翻开旧照片,总能通过火车站面貌的变化感慨时光的流逝。
一个城市的情绪,都在火车站了
火车站是一个联系家乡与梦想的地方。如果说菜市场是可以体会到一个城市市井味道的大厨房,那火车站就仿佛是这个城市的真实电影院,在这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会在这里循环上演,人们释放了自己最真挚的情感。
▲2005年目送孙女去上大学,奶奶忍不住掩面而泣,一晃眼13年又过去啦,90岁的奶奶现在看到照片都觉得那次别离仿佛就在昨天呢!
▲火车站广场目睹了旅途中人们深深的乡愁
背着大包小包从外地来到南宁寻找梦想的人,从火车站里满怀憧憬地走出来,先在第一站填饱肚子,再找个落脚的地方见见老乡,打听打听找工作的消息。火车站是很多异乡人在南宁叙写故事的开始。
@小野马:记得我读大学时是2002年,那个时候没有网络购票,也没有银行卡支付,过完年我妈就会给我1000块现金从武鸣跑来南宁买票去北京和大连,回想自己一个女孩子居然敢端着那么多现金在火车站通宵排队,真不可思议啊。当票从窗口递出来的那一刹那,我想哭都没空哭,就被身后的下一个人给挤出了队伍。
@Jimmy:南宁的摩的司机真是太厉害了,从不走大路,眯着眼睛他们都能找到最快捷的小巷子,虽然坐摩的有点怕怕的,但是在快要赶不上火车的时候,是摩的救了我.....
@阿柒超人:2011年,我参军,跟着部队从这里离开家乡,一群朋友组团在门口目送我,虽然我有纪律不能离开队伍去拥抱他们,但那一幕永远停在我心里了,火车站,见证了我人生中最真挚的友情。
2
南宁火车站周边的他们
摩的车、出租车、特产店、快餐店......
“搭切么,靓仔!“
▲在南宁,摩的司机有摩的司机的小圈子,南宁市禁摩以后,大家又换成了电动车继续谋生。
乘客们一走出火车站,就会有很多三轮车司机向他们招手:“搭切嘛搭切嘛,去哪里靓仔~”虽然很多次都被人们无情地拒绝,但是三轮车司机脸上会再次泛起热情的笑脸对着接踵而来的人潮继续招呼......
来自东南亚的特产
火车站周边,很多特产店里都有来自越南、泰国、菲律宾的奇珍异果和民族服装饰品。来南宁旅游的游客,最喜欢购买泰国零食和越南咖啡做伴手礼带回去送给亲友。游客们在这里踏上归途,登上高高的火车站台阶,再次回首看一眼这个南方的城市,蓝天白云,绿树红花,是南宁送给他们最美好的记忆。
▲特产店里都能挑到称心又新奇的东南亚特产
▲一年四季都卖水果的便利店
火车站除了泡面,还有来自快餐的温暖
初来乍到的远方客人,大多数都暂时不能接受螺蛳粉和老友粉,因此他们多会就近选择一家快餐店解决温饱。但是对于常在此揽客的的哥的姐来说,要吃饭,就必须找到巷子里那些门口可以停车的快餐店!因此,开在小巷子十字路口的快餐店,就成了火车站周边的哥的姐们的“专属饭堂”。
▲小巷子的转角快餐店,是的哥的姐钟意的“饭堂”
▲在朝阳商圈开了很多年,曾拥有多家分店的天天丽快餐店里,客人买了票后自主选菜
▲快餐店的种类丰富的菜系让饥肠辘辘人们的垂涎不已
3
火车站的路,满地都是记忆
地洞口、华西路、华强路、中华路......
“我要迟到了,能载我快点到西大吗!!”
“怕咩嘢,从地洞口过去,10分钟!”
地洞口,不是秘密的小秘密
南宁人口中的“地洞口”,指的是在火车站的右边,高架桥下的那个涵洞,这里通道非常狭小,就像地洞一样。地洞口路全长两百多米,中间的是非机动车道,两旁是人行道,禁止小车驶入。地洞上方是火车轨道,地洞里光线昏暗,走在里面,就像走进了一条神秘的时光隧道。
▲手机真是地洞口的“标配”啊
地洞口从通车的那一天起,一直是南铁生活区、明秀生活区通往市中心的交通要塞,每天过往的人数以万计。每当来自外地的朋友向南宁人咨询南铁一带的交通路线,南宁人都会热情地推荐:“走地洞口啊!超快!”,哪怕这个地洞口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在南宁人心里,它似乎永远都像是个骄傲的“小秘密”一样存在呢~
▲快捷的地洞口,已经陪伴了南宁人六十多年!
因为地洞口的狭小,南宁人一种神秘的默契都在这里凝聚了起来。虽然遇上早晚班高峰时,狭小的地洞口总是被堵得水泄不通,但是一想到只要再忍一忍,从地洞口出来就柳暗花明了,人们心甘情愿在这里接受拥挤也不会抱怨连连。
着急去上班的电驴党,刚从交易场满载而归的商贩,悠哉散步买菜的老人,全都要从地洞口路过。从地洞口里走出来的那一刻,他们的脸上似乎都洋溢着一种“老南宁”市井味道的小快乐。
中华路,终于逆袭了!
火车站站前的交通在过去曾令人头痛万分,简直可以用“乱成一锅粥”来形容,许多人出了火车站就像无头苍蝇一样迷惘无助,“打的”难、等公车更难,身边还有无数的“热心群众”围着问你要不要坐大巴,要不要住宿......
▲南宁火车站门前的BRT站台夜景
2014年11月16日,南宁东西快速路开始动工,计划将在2018年11月底全线建成通车。届时,在这条全程立交、无红绿灯的城市快速路上,由南宁东面到西面,全程只需半个小时左右!
▲图为南宁火车站门前的南宁东西快速路高架桥底,行人从这里穿过马路
今天,中华路上拥有了BRT和地铁,人们出了火车站就能快速选择交通工具,实现了“无缝接轨”。整整改改很多年,这一次,火车站周边的交通终于有了完美的答卷,中华路的今天,堪称逆袭!
华西路、华强路,记录着南宁的经典
很多人都以为,南方人过得很惬意,生活节奏很慢,但在南宁火车站来来往往的人,每个都那么忙。来到火车站,才会真正体会到南宁人特别“拼”的精神。
南宁火车站四周常年人流车流熙熙攘攘,火车站作为城市中心交通枢纽的条件,也带动起了华强路、华西路一带的批发行业:在火车站四周的批发商圈里,大家觉得到处都是发财机会,于是都不远万里来到南宁进货,然后带回家乡转卖,赚取差价,如火如荼的批发行让这个城市充满了动力。
▲来到华强路,像是走进了一个藏在森林里的童话小城
在中华路(西段)一带的批发行里,几乎都能找到关于饮食住行的商品,面向马路的商铺可以买到保险柜、厨具、电子秤、酒店餐具等等比较大件的商品,但因为2017年中华路西路段开始扩建修建东西快速路的需要,中华路上很多商铺都被拆了。
▲华西路上,红砖小楼和老树,是记忆深处老南宁独特的模样
在华强路和华西路上的批发行里,多以糖饼粮油干果,喜庆日杂用品批发店为主。来这里买东西的人除了专门来批发的老板外,还有“家里要办事”的南宁人,乔迁新居、新婚、百日宴......人生的酸甜苦辣的精神所需,都能在这里全部找到。
▲准备为年轻人操办结婚喜事的老人,都喜欢来华西路采购糖饼烟酒
▲批发店如果人手足够,还会提供包扎喜糖和送货的一条龙服务
已经在华西路上做了20年一次性餐具批发的曾姐说,”因为房子正好也是我家的,所以就一直做了批发。全家人一年四季都在忙,从早到晚都要守店,还要记货算账,管理工人,不容易滴呀!“
@口水天lang:小的时候我父母开了一个小卖部,所以他们经常跑来这里打货,很怀念有零食吃的童年。
@达文西吖:我结婚的时候就是去那里买的糖饼,比超市便宜了将近一倍!批发店伙计还帮包扎喜糖!
@咕咕的姑姑:很多年前我曾经一股脑热地要学烘焙,都不懂要去哪里找材料,那时候又不流行网购,后来问了很多人,才懂这里什么都有,奶油和打蛋器,蛋糕盒子,真是太好玩了。据说在这里批发奶茶原料,老板还会手把手教你做奶茶!
爱默生曾经说过:“城市是靠记忆而存在的”。关于南宁的记忆,也许是一个个口口相传的模糊故事,或是躲在林立楼宇之下的斑驳旧城里人们共同的“感觉”,或者是在市井小巷里四溢的老友味、牛杂味、粽子味……华西路的记忆,除了矮矮的居民楼和香樟树,大概还有这些在90年代随处可见的人力三轮车吧。
▲单行线的华东路和华西路上,电动车开得非常非常快
随着南宁交通的飞速发展,华西路上飞奔的三轮车是越来越快了,这里也越来越拥挤了,在中华路和华西路上,已经陆陆续续建起了数栋崭新的批发商场。因为有了更优越的场所,商场里的来自外地的批发代理公司越来越多,业务也越来越专业。
▲华西路上新建起的大和平华西商贸城
不过想想这样也好呀,至少来到这里的小面包车停车也有着落了,华西路拥挤不堪的交通也能有所缓解吧。
▲华西路上某小区正在被拆除中
▲2018年10月23日,华西路小学旧教学楼即将拆除
近日再次路过华西路,居然也看到有几栋居民楼在拆,无法不令人产生遐想:单行线的华西路还能陪伴我们多久呢?在华西路上的许多批发老板们都表示:“反正还没有拆到我们家,我们还是会继续做下去滴,能拼一天是一天!南宁人都这样!”
67年过去了,南宁从一个没有铁轨的江边小城,慢慢发展成越来越大的都市,南宁的发展变化我们有目共睹,南宁的记忆也藏在我们每个人心中。
随着城市的发展,火车站已经无法承载南宁日渐增长的客流量和出行需求。自从南宁东站建好了以后,南宁火车站也因为客流量的分流而显得落寞了不少。
如今城市中心早已随着密集起来的人口逐渐向东边转移,陪伴了一代人成长的火车站渐渐陈旧了,火车站周边的老城区也垂垂老去。在过去,能够拍一张照片是多么奢侈的事,现在人人都有了手机,随时可以拍下这个城市美好的样子,但我们心中,也会愈加怀念起那些我们再也看不到的记忆。
能多记录一点老南宁的面貌,便记录吧~待到岁月流逝,我们一起用回忆温热这壶老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