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千亿赛道,“它经济”该如何掘金?
新趋势,往往孕育着新机会。
在消费赛道,除了传统消费,近年来也出现了诸多方兴未艾的新趋势,包括宠物消费、医美消费等。
为助力大家掘金,我们特推出“消费新趋势”专题,深入分析当前消费新赛道背后的市场空间、增速以及竞争格局等问题。
今天是我们系列专题的第一篇,为大家聚焦宠物经济领域,供您参阅。
本期作者
—01—
宠物行业发展概述及分类
基本概念及发展历程
宠物指人们为了精神目的,而非经济目的而豢养的生物。传统的宠物是指哺乳纲或鸟纲的动物,养着用于玩赏和作伴。实际生活中的宠物包括鱼纲、爬行纲、两栖纲、昆虫,甚至植物、虚拟宠物、电子宠物等,但大多数国家的法律还是把宠物限定在动物范畴内。
从宠物类型来看,猫狗占比较高且已形成了一定市场规模,本文中分析的宠物经济主要指猫狗市场。
我国城镇宠物中狗猫占比较高
1980年我国狂犬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
(单位:1/10万)
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1980年,中国卫生部发布《关于控制和消灭狂犬病的通知》,规定县级以上城市等区域禁止养犬,直至1990年左右部分地区才转为“限养”。
进入21世纪后,政策基本放开,仅对部分重点区域实行严格管理。我国宠物行业发展进入孕育期,宠物数量快速增长,角色也由“看家护院”逐步转变为“家庭成员”,国内开始出现一些宠物用品的制造企业。
中国宠物产业发展历程
宠物行业特征及产业链
绝大多数常规消费中,决策者、购买者和使用者相同,而宠物用品的使用者和决策者是分离的,因此它经济可分为满足宠物基本生存需求和满足宠物主高阶精神需求两类消费行为。
从产业链角度,上游产品主要满足日常所需,下游服务为宠物提供医疗、培训、美容、保险等一系列的服务,也成为上游产品展示和宣传的渠道。且伴随着消费者的需求升级,宠物产业链不断迭代和完善,食品创新及生产工艺提升,用品品牌化、智能化,医疗规范化,服务内容和方式更加多样化和人性化。
宠物产业链上全景图
宠物食品消费相对刚性,在产业链中地位突出。
宠物食品是专门为宠物提供的食品,介于人类食品与传统畜禽饲料之间的高档动物食品。
从国内宠物消费结构来看,宠物食品是产业链中占比最高的子行业。按照功能划分为宠物主粮、宠物零食和宠物保健品等。其中主粮按照产品形态和加工方式不同分为干粮和湿粮,提供维持体能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宠物零食可分为肉质零食、宠物咬胶、洁齿骨等;宠物营养品可分为矿物质营养品和维生素营养品。
宠物食品解决的是“宠物吃什么”的问题,按照需求层次理论主要解决最基础的生存需求,使得其消费相对刚性。同时食品消费可贯穿宠物抚养的整个生命周期,具备高频、价格敏感度不高等特点,是本文重点分析和挖掘的赛道。
我国宠物行业各类消费占比
宠物各细分领域消费频次、价格敏感度分布
—02—
它经济中长期发展潜力巨大
多因素推动它经济快速扩容
我国宠物市场处于高速成长阶段,未来或将超过美国市场。
2010-2020年我国城镇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增长近9倍,复合增速超过28%。当前我国宠物经济市场规模超两千亿,与起步较早的美国相比仍有一倍以上增长空间。
未来宠物市场需求旺盛,供给侧产业链不断延伸,细分领域市场不断完善,以“市场规模=户数×宠物渗透率×户均养宠数×单只宠物消费金额”为标准推算,它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规模有望超过美国宠物市场。
我国宠物消费市场规模快速增长
2015年我国人均GDP超过8千美元
(单位:万元)
我国人口保持增长,家庭小型化成为趋势。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于今年五月发布,我国总人口为14.12亿人,近十年平均增长率为0.53%。生育政策也有优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有助于保持我国人力资源禀赋优势及改善人口结构。我国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城镇人口占63.89%,较2010年上升14.21个百分点。
同时,受我国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和住房条件改善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2020年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比2010年减少0.48人。
在总人口数稳定、城镇人口增加、户均人口数下降的背景下,城镇居民户数将持续增加。
我国城镇人口持续增长
我国家庭小型化趋势延续
宠物渗透率及户均宠物数均有较大提升空间,人口结构变化加剧养宠需求。
我国城镇犬猫数量仅1亿只左右,宠物饲养家庭占比及户均宠物数量均远低于英美日韩等国家。“十四五”末我国将达到高收入国家标准,预计宠物数量将提升一倍。
城市化使得人与人之间更加疏远,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饲养宠物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带来新的社交方式,人口结构变化将促进行业的发展。
一方面,老年人群增加、独居占比较大,将增强宠物陪伴需求。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18.7%,叠加预期寿命提升,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另一方面,单身人群增加将带动宠物渗透率提升。由于性别比例、婚姻匹配问题及单身主义等因素影响,我国结婚率持续下滑、离婚率上升,单身独居群体日益庞大,养宠人群和意愿均将增长。
我国宠物饲养家庭占比较低
我国人均宠物数量较低
宠物消费升级趋势显著,宠物主有实力和意愿为宠物买单。
我国单只宠物消费金额在2000元左右,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较低,与美国和日本相比均有一倍以上提升空间。
我国经济将稳健前行,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居民收入水平持续快速增长,推动宠物消费升级。宠物的角色从“看家护院”逐步转变成“生活伴侣”,一半以上宠物主人将宠物视为重要亲人,舍得为宠物花费。
同时养宠人群呈现高学历、高收入趋势,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宠物主占比连续三年增长,高消费人群超过20%,对优质产品的接受程度和购买意愿较强。
我国宠物平均消费额仍有提升空间
宠物主对宠物的态度
资本涌入助力宠物行业发展,满足更多宠物主需求。
同时也衍生出新产品、新业态,例如宠物食品结合天然、有机、定制理念,更有宠物主题馆及“云养宠”平台等,将它经济市场扩展到喜爱宠物但无法饲养宠物人群。
综合供需两端的分析,未来我国宠物市场延续高速增长。
假设我国未来总人口及总户数稳定在14亿人和5.38亿户,宠物渗透率及户均宠物数基本达到日本水平,单只宠物消费金额翻一倍。由此测算我国宠物市场规模将超过美国宠物市场,达到7700亿元。较2020年行业规模增长2.7倍,它经济高速增长态势大概率延续。
宠物食品行业具备优质赛道的特征
宠物食品渗透率提升,长期发展前景可观。
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规模为1129亿元,行业增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且企业发展相对成熟。
当前国内宠物喂养结构有较大调整空间,正规宠物食品具有营养全面、消化吸收率高、配方科学、质量标准、饲喂使用方便以及可预防某些疾病等优点,而剩菜剩饭的使用比例约30%,远高于海外成熟市场。
未来随着城镇化水平、居民收入及宠物主受教育程度提升,科学、健康宠物喂养理念更为普遍,将推动宠物食品渗透率提高,其消费人群也将由城镇居民逐步扩展到城乡居民。
以上述测算它经济总规模为基础并参考成熟市场的产业结构,宠物食品约占总体42%,长期发展空间或将超3000亿,增长潜力及增速十分可观。
我国宠物食品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中日宠物喂养结构对比
大行业小公司,国内品牌加速崛起提升行业集中度。
全球宠物食品市场集中度较高,玛氏、雀巢市占率约46%,在美国国内也几乎占据一半的市场份额。全球宠物食品排名前十的品牌基本都在玛氏、雀巢、高露洁等大型集团旗下,且过去十年变化很小。
我国宠物行业起步较晚,宠物食品市场增速快且竞争激烈,目前行业集中度较低,与美日韩相比有较大提升空间。
受益于海外宠物行业发展较早的先发优势、品牌影响力及上游畜牧业的原料优势,海外企业占据我国宠物食品市场较大市场份额。国内品牌市占率较低且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但随着国内宠物食品行业的快速发展、监管政策日趋严格,国内企业在新品类、新渠道方面占据一定优势,逐步抢占海外企业的市场。
全球宠物食品市场集中度高
我国宠物食品集中度有较大提升空间
我国宠物犬零食市场对国产品牌认可度增加
国内宠物食品销售逐步转变为线上为主
宠物食品行业成本压力可控,具备一定的定价能力和提价空间。
宠物食品行业的上游原材料占营业成本的一半左右,主要包含谷物、禽肉、牛羊肉、鱼肉等,行业分散度高。下游主要是电商平台、宠物店、宠物医疗机构、商超及宠物主。
—03—
它经济重点标的分析
它经济消费不仅包含宠物的基本生存需要,还包括宠物主的情感需求,因此产业涉及食品、医疗、零售、服务等多个领域。但由于整体起步较晚,上市公司较少。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降,疫情、地缘政治等出现超预期变化,政策法规趋严,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变化,贸易政策变化,行业竞争加剧,食品安全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