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成可观:经营较好的每月可赚三四千元
一张“到家驿站站长招聘”显示,招聘人员为本小区的业主或住户,家里有空间存放生鲜餐饮百货商品、勤快有耐心的宝妈优先。负责代收配送本栋楼的生鲜餐饮百货商品或通知顾客到站自提,向业主住户推广宣传使用到家驿站商城消费购物。站长代收配送生鲜餐饮百货商品的报酬,为10%的业绩提成或保底3000元每月的工资收入。比如,站长所负责楼栋当月销售总额为5万元,则站长月收入为5000元;如果月销售总额为2万元,则月收入按保底3000元计算。
已经从事社区团购1年多的“团长”陈女士说,消费者最看重的就是产品质量,如果货源质量好,她肯定会继续进货。反之,如果进货时发现产品质量不好或者有瑕疵,她宁愿不进货、取消接龙,也不愿砸自己的口碑。
经记者了解,大家对社区电商平台销售的牙膏、球拍、作业本等这些日常用品比较满意,因为售价比超市便宜,而且平时还有秒杀价和优惠券,购物比较实惠;不太满意的主要原因在于生鲜类产品不够新鲜。
火爆背后的隐忧
社区团购存乱象消费纠纷频发生
记者近日调查了解时发现,社区团购火爆的背后,也隐藏着风险,产品质量、“团长”服务、售后服务等出现良莠不齐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消费纠纷也不断增多。
在海吉星市场水果区,来自横县的团购群“团长”“太阳花”(网名)正在挑选丹东奶油草莓
在冻品七区,每个冻品商铺前,牛肉串、鸡翅、牛排等冻品都放置在冰柜中。一家销售脆皮香蕉、香芋地瓜丸等速冻油炸半成品店铺的店员龙女士表示,如果有人进货,他们可以提供泡沫箱及冰块,用于保鲜冻品。林先生在明秀路从事冻品批发工作,当天他骑着电动自行车到冻品七区一家销售小龙虾的商铺进货。商铺自带一个冷库,店员打开冷库搬出两大箱小龙虾。林先生说,他不担心小龙虾会变质发臭,因为都是从冷库里搬出来,这些冰块可以保证他将小龙虾运回店铺后仍是新鲜的。
门槛较低:加入社区电商平台只需有门店和冰箱
社区团购竞争激烈,价格战在所难免。为了拉新,不少平台上线了1元秒杀、一毛钱小葱、9毛钱土豆等特价商品。个别新出平台以多款低价甚至是亏本方式引流。“0.01元鲜鸡蛋4枚/盒”“0.01元一级白砂糖300克/包”……在某新社区电商品台,“今日必拼”的产品吸引居民抢购,但部分产品的产地仅显示广西桂林或者广西南宁,商家为××公司,配送方式为社区自提,再无其他信息。
记者浏览了多个平台的产品链接发现,大部分产品的介绍比较简单,只有产品图片和简要介绍,原产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不齐全。一些显示了商家的产品,有的点击进去可以看到营业执照,而有的无法进入。
售后服务方面也不尽如人意。某平台显示,如果商品有问题建议联系“团长”,联系不上“团长”时则联系400开头的客服,或者需要在输入框上描述问题并获取自助服务。15日晚上,该平台显示“繁忙公告”,消费者可以自助服务,或者联系400开头的客服热线,但联系人工比较麻烦。
消费纠纷:多名市民向12315反映团购时“踩坑”
3月11日,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中心发布2021年第1号消费警示,并通报了多起消费维权案例。根据通报,多名市民反映在同一个小程序购物出现问题。2020年12月22日,兰先生通过小程序购买番石榴,支付40元,食用时发现果已变质生虫。张女士反映,2021年1月6日通过小程序购买一箱牛奶,消费49.9元,取货时得知牛奶已被人冒领,店长承诺赔付但一直未履行。吕女士反映,2021年2月通过小程序购买肉类,到取货地点时发现已被直接退款,她认为是商家违约,商家应双倍赔偿。
这些线上购物投诉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一是虚假宣传,部分直播主播夸大宣传,甚至隐瞒产品瑕疵;二是货不对板,存在销售“三无”或伪劣产品的情况,个别所售食品存在腐烂变质问题;三是商家未事先告知,单方面取消订单拒不承担任何责任,而消费者想取消订单却退款难;四是售后无保障,承诺不兑现,一旦出现消费争议,主播、平台与商家之间互相推诿;五是诱导消费,存在恶意刷单、刷消费者好评等不正当竞争嫌疑。
■社区团购流程
社区电商平台再通过物流配送,将订购的商品配送到社区门店,下单居民就可以到门店提货。
如果消费者发现商品存在不新鲜等问题,由平台负责售后。
■法规链接
此外,2020年1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2号),针对巨奖销售、虚假促销、不履行优惠承诺等不正当促销手段进行严厉打击。
■特别提醒
提前熟悉社区团购规则遇纠纷协商不成可起诉
编辑|陈钰榕
审核|周婵娟
(作者:韦薇宋延康)
手机客户端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330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45120170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桂)字第02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