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2022年中国辣条行业发展现状及驱动因素分析,市场消费群体不断壮大「图」
一、辣条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辣条行业存在的安全隐患
调味面制品的行业新标准已经发布并已于2022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新的标准将显着减少调味面制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品种数量及降低调味面制品的盐油含量,且有望提高行业参与者的进入壁垒。行业中具有更高运营标准的龙头企业将从不断提高的行业标准中受益,并在未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
三、辣条行业产业链
辣条行业产业链
辣味休闲食品的部分重要原材料包括大豆油、面粉等,由于大豆供给日益增加,2016-2018年大豆油价格呈下降趋势,2019-2021年大豆油价格有所回升;面粉的平均批发价格在过去五年之间保持相对平稳。
2016-2021年我国大豆油与面粉价格走势
四、中国辣条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休闲食品市场
2021年我国休闲食品细分市场份额(单位:%)
2、休闲食品零售额(按口味)
休闲食品按口味也可以分为辣味休闲食品和非辣味休闲食品两大类。辣味休闲食品是指原材料包含一种或多种辣味调料的休闲食品;非辣味休闲食品是指原材料中不含任何辣味调料的休闲食品。据统计,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1139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729亿元,2016-2021年CAGR为8.7%,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约为1804亿元。
2016-2022年我国休闲食品按口味划分零售额
辣味在中国饮食习惯中历史悠久。据统计,辣味休闲食品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与日俱增。随着近年来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发展,众多食品生产商持续开发新型食品以调节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偏好,推动了辣味休闲食品行业的增长。据统计,2021年我国辣味休闲市场中调味面制品市场占比为26.32%。
2021年我国辣味休闲市场细分市场分布(单位:%)
从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城市等级分布来看,低线城市占整体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的份额最高,按零售额计算,2021年低线城市辣味休闲食品市场占整体市场的63.6%,二线城市占比23.83%,一线城市占比12.55%。
2021年我国辣味休闲食品城市等级分布(单位:%)
3、辣条抽检情况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15年10月至2021年6月各地监管部门抽检共发现不合格调味面制品401批次,不合格原因涉及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其中菌落总数不合格是调味面制品的主因,占比29.2%,其次是脱氢乙酸及其钠盐,占比25.4%,再为山梨酸及其钾盐,占比11.4%,三者共占不合格比例的66.0%
我国调味面制品不合格因素Top10
五、中国辣条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1、市场份额
2021年我国调味面制品企业市场份额(单位:%)
2、国内重点企业
卫龙食品是我国领先的辣味休闲食品企业,拥有强劲的增长石头与颇具影响力的品牌。据统计,截至2022年上半年,卫龙食品营业收入为22.61亿元,同比下降1.84%,其中调味面制品业务收入为13.41亿元,同比下降4.26%,占比营业总收入的59%,近年来卫龙食品调味面制品收入占比呈逐年下降态势。
2018-2022年H1卫龙食品调味面制品收入情况
六、中国辣条行业发展驱动因素及发展趋势分析
1、经济的增长
我国人均可支配年收入于2021年已增长至3.51万元,预计2026年将进一步提升至5.11万元。经济增长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将显著增强消费者购买力,从而带动辣味休闲食品市场的增长。
2、消费群体的壮大
3、消费场景的丰富与消费频次的提升
4、新产品的持续推出
目前,辣味休闲食品已经开发了包括甜辣、酸辣在内的多种新辣味口味,以满足更广泛的消费者需求,进而推动行业的发展。另外,在辣味休闲食品行业内出现了若干有潜质的细分市场,例如海带、魔芋等辣味休闲蔬菜制品。得益于其健康的属性、优异的口感、现有产品的持续升级及新产品的推出,该等产品对消费者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其中,魔芋制品本身具备高膳食纤维、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健康属性,因而广受欢迎。
5、消费渠道的改善
以现代和传统渠道为代表的线下销售渠道的完善,尤其是线下销售渠道向低线城市的进一步下沉,提升了辣味休闲食品的可触达性。此外,由于年轻消费者在线购物需求的增加,在线渠道也在蓬勃发展。零售渠道的完善促进了消费者消费频次的提升,逐渐释放了低线城市的市场潜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