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今年上半年,消费者投诉总体呈上升态势,其中涉及消费安全问题,如食品安全、医美安全、预付安全等;买房置业消费问题,如商品房、物业服务等;公共服务问题,如电信服务、航空客运等;精神层面消费问题,如在线培训、网络游戏、宠物消费等。
网购生鲜食品不新鲜。如用死鱼、死虾冒充活鱼活虾,用冷冻肉冒充新鲜肉,以及因快递超时、延误、未通知或未经同意放置快递柜等原因导致生鲜食品腐烂变质等。
同时,网购进口食品标签存在问题。如网购进口商品无中文标签、中文说明书,无国内卫生许可证号等。
此外,部分社区团购生鲜食品进货渠道不明,质量堪忧,存在安全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预制菜菜品标识不详细,外卖、堂食中使用预制菜未告知,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受到损害。
案例一:
消费者张女士向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投诉称,2022年4月17日,其在某APP上花费199元团购了4斤五花肉和排骨,宣传图片标注“崇明原产农家猪,世界级生态岛的美味”“新鲜直送”等字样,收到的却是产自湖南长沙的冷冻猪肉,且食用后出现呕吐腹泻等情况。
案例二:
2022年5月6日,消费者向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反映在中山市红山路某商铺购买到一条进口夹心果汁软糖,糖果成分超范围添加了维他命B6和维他命B12,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GB14880-2012的规定,且没有中文标签。消费者投诉要求商家依法退赔消费者1000元。经调解,双方达成和解。
沿着省内最美公路自驾游快进,漫游绝美风景在路途
比亚迪,不只世界500强
美女创二代两次创业变身“斜杠青年”
凝结几代学人研究成果,汉学家苏立文《中国艺术史》全新修订出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