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瞒大家说,我小时候也挺爱吃零食,尤其是饼干糕点类。后来学了营养才对零食里面的营养健康问题重视起来。
其中最让人担忧的就是含有精制糖的问题了,毕竟WHO、中国营养学会等很多权威机构都建议限制精制糖的摄入,精制糖的危害数数也是一箩筐(在这里就不具体展开了)。总之,在这种大背景下,好吃又“0糖”的产品自然更受期待。
所以最近逛超市看到了这款奥利奥“0糖”饼干,我是又惊喜又好奇,尤其好奇它真的做到“0糖”了吗?毕竟对于饼干产品来说,糖往往是必不可少的成分,一方面带来了风味,一方面也带来了一定酥脆感。不过,我仔细研究了其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半天,还是经得起考究的呢。
1、0糖是什么意思?
0糖,远远≠0蔗糖,范围更广。
根据《营养名词术语》(wS/T476—2015),“糖”的定义为:所有的单糖和双糖。如葡萄糖、果糖、蔗糖、麦芽糖等。
所以“0糖”远不只是没有蔗糖。市面上还有很多产品仅仅是声称“0蔗糖”,言外之意就是还有其他的精制糖的,需注意区分喔。
2、“0糖”就是糖含量一丁点都没有吗?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无糖”或“零(0)糖”有相应的标准,糖含量“≤0.5g/100g(固体)或100mL(液体)”可称为“无糖”或“零(0)糖”。
3、淀粉算不算这里的“糖”?
小麦等谷物中的淀粉,虽然经过消化吸收后会产生麦芽糖、葡萄糖小分子糖,但是并不能说淀粉=糖。国家规定的“0糖”食品的糖,是不包括淀粉的。
但无论糖还是淀粉,都属于“碳水化合物”大范畴。
4、“0糖”为什么还有甜味?代糖/甜味剂安全吗?
无糖却有甜味,是因为里面有代糖(甜味剂)成分,主要是麦芽糖醇和三氯蔗糖,以及罗汉果糖苷成分。
代糖≠糖,代糖不含能量或能量较低,不会迅速升高血糖,降低吃糖导致的龋齿风险。
代糖(甜味剂)主要品种包括三类:
合规使用批准的代糖(甜味剂)是安全的。
5、配料表里的麦芽糖醇是啥?添加量不算少,它不是糖吗?跟麦芽糖不是一回事吗?
就像上文所述,麦芽糖醇属于糖醇类代糖,是由淀粉水解成麦芽糖浆加氢还原反应而制成。
麦芽糖醇有一定的甜味,产生的能量却比较低(约2.4千卡/克),对控制血糖有利、且不会导致龋齿,在日常食品与饮料中应用比较广泛,且安全性高,像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都认可其安全性。
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规定,除了冷冻鱼糜制品外,其他允许添加麦芽糖醇的食品,都可以“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
不过糖醇类甜味剂都存在一个小小的“bug”,就是吃太多可能会引起渗透性腹泻,麦芽糖醇也不例外。不过麦芽糖醇的致使腹泻情况相对木糖、甘露醇、山梨醇要好一些。
这种腹泻并非疾病,通常都只是暂时性的,有点类似乳糖不耐,不过也需要重视。那么引起腹泻的量是多少呢?
按《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2011)等建议,麦芽糖醇每日摄入量不应超过100g。不过,不同个体对于麦芽糖醇的耐受量差异较大,根据之前日本的一个研究显示,有到人可能十几克就hold不住,有的几十克也安然无恙。所以具体到不同个体、到底多少量会引起腹泻并不容易精准确定,有文献指出每天28-32g的麦芽糖醇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还是可耐受的。
所以这款0糖饼干也明确标注了麦芽糖醇的添加量“不低于23.8g/100g”。对于耐受较差的朋友来说,每天食用量控制在50克以内问题不大,对于一般人群不超过100克也没有太大问题。大家日常吃的时候可以根据个体差异留意一下吃的量,避免过量食用。
6、配料表中的聚葡萄糖是啥?跟葡萄糖什么关系?
聚葡萄糖,顾名思义就是由葡萄糖随机交联而形成的聚合体,它的本质并不是糖,而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延缓血糖上升、增加饱腹感等健康益处,还具有益生元的特点。
这款饼干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8.3g/100g(0糖原味)和8.8g/100g(0糖花漾玫瑰味),已经符合“高膳食纤维食品”的标准,主要就是聚葡萄糖的功劳啦。
7、“0糖”为什么热量还是比较高?
例如这款饼干中的小麦粉、食用植物油等都会产生热量(430-440千卡/100克),所以也不能因为“0糖”就放开肚皮吃咯。
8、每次吃多少?
9、“0糖”的事情可算搞明白了,那么口味是不是变化很大?还有之前奥利奥那么好吃吗?
几款我和家人都尝了下,0糖原味这款味道和经典的基本一样,我因为看了成分心里有数了,他们几乎尝不出差别,但是大家都觉得挺好吃。
参考资料
1、营养名词术语(wS/T476—2015)
2、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8050)
3、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8.(7)Guideline:Sugarsintakeforadultsandchildren.
4、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5、食品甜味剂科学共识(2018)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
7、聚葡萄糖制备工艺的研究(2018)
8、麦芽糖醇发展状况(2005),全国淀粉糖及其衍生物生产与应用技术交流展示会论文集
9、营养功能成分应用指南(主编杨月欣、李宁)
10、麦芽糖醇的功能特性与应用(2009)
11、Suppressiveeffectofpartiallyhydrolyzedguargumontransitorydiarrheainducedbyingestionofmaltitolandlactitolinhealthyhumans(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