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从业者看来,零食连锁店对于传统商超产生了“降维打击”。无论在供应体系、运营管理、门店选址以及资金实力等方面都更具优势,传统商超难以与之抗衡。这也导致今年以来,传统商超的休闲食品的销售、利润普遍出现了双位数下滑。
想办法降价
“虽然去年开始,赵一鸣零食、来优品等零食店已经遍地开花了。但因为体量较小,加上春节期间,大量人员的返乡拉动了超市的销售,掩盖了零食店的影响。因此当我们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时,销售已经出现了断崖式下跌。”王鹏说道。
事实上,零食店在商品价格上的优势源于更低的经营成本。如商品源头直采、简单的门店装修、有限的服务等。因此,单靠压缩利润超市很难在价格竞争中取胜。除此之外,零食店多有资本输血,为抢占市场可以不考虑盈利问题打价格战,但利润是超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福建漳州是国内主要的食品生产地,全国30%的烘焙类产品均出自此地。据了解,这一地区拥有上千家食品生产企业,主要从事代工业务。因为聚集程度高,工厂可以共享供应链。因此,与其他地区的工厂相比,这些企业的生产成本会低出5%左右。
“同一款商品,在利润相同的情况下,一线品牌的售价是19.9元,我们则可以做到14.9元。”王鹏说道。
在王鹏看来,当前阶段零售商为了控制成本降低售价,在不断压缩上游供应商的利润。压力层层传导后,大量代工工厂面临缺少订单、没有利润的状况。因此,它们与零食商合作的意愿强烈。商超企业一次的订货量能够达到1吨以上,就可以选择与工厂直接合作。即便达不到这一体量,也可以选择与其他零售企业合作做集中采购。
打造商品吸引力
如何用不知名的品牌商品吸引消费者到店?王鹏将其归纳为“碰瓷”,并给出了三条具体思路。
其一,与一线品牌代工工厂合作,开发品牌的同款商品,并以低出品牌20%—30%的售价销售。通过价格优势吸引消费者到店。
事实上,正如母婴店不断蚕食了超市母婴品类的份额,零食店的存在也会逐渐分流走超市休闲食品的生意。从这个角度考虑,超市需要调整业务重心,通过其他品类的增长来弥补休闲食品销售下降带来的影响,并从中挖掘出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