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学生个人现状分析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Abstract:ThispapermainlytakesthethirdgradefemalecollegestudentsofInformationScienceastheresearchobject,investigatestheirmainemploymentconfusionandthemostanticipatedemploymentguidancemodeandcontent,andpracticescopingstrategies,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sforcollegeemployment.
关键词:信息学科;就业;困惑;指导
Keywords:informationscience;employment;confusion;guidance
0引言
本次调查,笔者选取了150位信息学科大三女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147份,有效回收率达98%,调查结果真实有效。下面将结合调查结果开展具体分析。
1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存在主要就业困惑
2当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原因分析
2.1对专业认同感不高
从调查结果看,被调查的147位信息学科女大学生中,有81人、55%的学生表示“当年填报信息学科专业志愿”是因为父母意见、或专业调剂、或其他原因才选择该专业,63%的女生不喜欢本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大部分的女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没有提前进行自我分析,了解专业、选择专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从而导致入学后对专业认同度不高,大学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专业学习的效果。
2.2职业方向不明
在对于她们“是否了解所学专业、行业;是否清楚自身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调查时,147人中,有72人,49%,即近一半的女生对于自身所学专业及对应行业的发展不了解;61%的大三女生同学对于马上要面临的职业方向很茫然。
2.3学习表现不突出
在调查她们的学习情况时,有4%的女生表示学习很好,有8%女生的学习不好,剩下88%的女生都表示还行或者一般,这说明女生在大学学习中,处于一般中等水平的居多。
2.5自我认知偏差大
在调查女生对于自身综合素质表现同男生比较时的评价结果显示,34%的女生认为男女生一样,18%的女生认为女生比男生强,当然,认为不如男生、不清楚的占48%,可见有48%的女生对自身是不自信的,在意识上就认为自己不行,带有较强的“女性意识”;同时,有21人,14%的女生认为在自己所学的专业领域中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也可以,89人,61%选择“比较符合”,还有25%的女生认为性别差异,认为男性能做好的女性不可以;这说明,女生内心很矛盾,对自我定位不清晰,对自我认知偏差较大。
2.6性别歧视仍然存在
受行业及岗位工作性质的影响,信息行业、某些单位中一些需要常出差、常到现场的岗位在招聘本科生时,确实存在性别歧视,只要男生不要女生,以上调查也显示,有82%的同学认为在就业和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女性会受到歧视。
2.7就业压力大
由图3可以按照加权平均的算法算出,大三年级学生就业压力值为7.6,就业压力大。
2.8就业期待高
同时,在调查“你期待选择的就业单位是”,结果显示:有95人期待能进国有企业,80人想进入事业单位,选外资企业的有65人,选公务员的达43人,有自主创业期待的达32人,期待进入合资企、民营企业、基层就业分别有26人、25人和13人,还有14人选择了其他。由此可见,女生还是倾向于稳定、工资高的工作。如图5。
3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调查
3.1最有效措施
3.2最想要的学校就业教育
4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应对策略研究
4.2探索女生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做到就业教育精细化
通过对毕业生及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女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及所属行业不甚了解,对社会需求了解不充分,目标不明确,导致女生学习目标不明确、个人能力提升不足,就业信心不足,影响就业。对此,高校可以探索就业教育接受机制,在就业教育上可采取以下措施:
二是教育形式多样化。整合校内外资源,高校开展就业活动应搭建涵盖行业、企业、组织、岗位等内容的第二课堂活动平台,通过就业能力提升训练营、工作坊、就业讲座、应往届毕业生交流会、行业学长学姐交流会等学生喜爱的方式进行就业教育。教育内容可以涵盖行业分析、职业规划、职场发展路径、求职技巧、公务员考试,考研辅导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教育方式也是从我们调研的数据中挖掘而来,学生喜欢了,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就好了。
三是实现教育过程闭环化。建立起就业教育满意度调查反馈机制,活动期间,开展活动的满意度调查,然后根据反馈的需求、建议等不断提升活动质量、丰富教育内容。
5结论
随着我国“互联网+”计划的推行,我国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大,但信息学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并不理想,这其中有学生自身的问题,学校专业教育的问题,但更多的是学校就业教育体系针对性不强、专业性不明、有效性不突出导致,这对学校就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方向。文中从就业帮扶和教育出发,实践探索了应对信息学科女大学生就业困惑的干预措施,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希望能对各高校从事就业的专业老师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时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孔德惠.当前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1).
[2]赵波.地方高校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11).
[3]朱军.理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力培养路径探索[J].黑龙江教育,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