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以功能性BOPA薄膜产品为中心,纵向覆盖上游聚酰胺6领域,横向以双向拉伸共性技术为基础向新型膜材领域拓展,成功实现了生物降解BOPLA薄膜的产业化生产。目前,公司已构建了“聚酰胺6-功能性BOPA薄膜”产业链一体化战略布局,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凭借领先的技术水平、稳定成熟的业务模式,公司成功占据BOPA薄膜产品市场龙头地位。同时,公司正利用在环保降解领域的深度布局,将生物降解BOPLA薄膜打造为公司重点发展的业务板块和未来重要的利润贡献点。
凭借优异的研发创新实力和柔性高效的智能制造体系,公司已成为国内及全球各大知名厂商和终端企业的重要合作伙伴,包括丸红株式会社(MarubeniCorporation)、蒙迪集团(MondiGroup)、安姆科集团(AmcorGroup)等跨国集团,璞泰来(603659.SH)、永新股份(002014.SZ)、顶正集团、双汇集团等国内知名企业;公司产品已进入中粮集团、益海嘉里、宁德时代(300750.SZ)、比亚迪(002594.SZ)、康师傅集团、联合利华、宝洁公司等国内外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供应体系,深受客户广泛认可。产品主要覆盖国内市场,同时销往欧洲、美洲等全球五大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主要产品
公司主要产品为功能性BOPA薄膜、生物降解BOPLA薄膜及聚酰胺6(PA6),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医药及软包锂电池等领域。
(1)功能性BOPA薄膜
公司的功能性BOPA(Biaxiallyorientedpolyamide(nylon)film的英文简称)薄膜,即双向拉伸尼龙薄膜,是一种基于双向拉伸工艺技术生产出的一种综合性能良好的功能性膜材。公司生产的功能性BOPA薄膜主要用于与其他通用材料(PET、PP、PE等)复合形成软包装材料。根据产品工艺,公司的功能性BOPA薄膜可以划分为通用型BOPA薄膜和新型BOPA薄膜。
①通用型BOPA薄膜
通用型BOPA薄膜,是指以聚酰胺6切片为原材料,经过专用设备熔融挤出铸片,再通过双向拉伸工艺生产出的一种功能性薄膜产品。相比其他BOPP、BOPET等塑料薄膜,通用型BOPA薄膜在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环保性能等方面均有较为突出的表现,具备优异的阻隔性、抗穿刺性、抗拉伸性且能同时兼顾产品美观性,在中高端食品饮料软包装、药品包装、日化用品包装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并能够充分满足生鲜、即食食品、预制菜、宠物食品等新兴食品领域的锁鲜、高温蒸煮、易撕裂等需求,在我国消费升级的趋势中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新型BOPA薄膜是指在原有BOPA薄膜基础上,通过不同配方调配及工艺技术的优化,使得部分性能得以大幅提升以适应不同新型应用场景的BOPA薄膜产品。目前,公司生产的新型薄膜主要包括PHA锂电膜、EHA锁鲜型薄膜、TSA秒撕型薄膜和MATT消光型薄膜,能够广泛应用于软包锂电池、高端食品、医疗、日化产品等领域。
(2)生物降解BOPLA薄膜
生物降解BOPLA薄膜,即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Biaxiallyorientedpolylacticacidfilm),是指以聚乳酸(PLA)为主要原材料,通过双向拉伸工艺制成的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薄膜材料。因其原材料源自植物,所以生物降解BOPLA薄膜不仅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能,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在工业堆肥条件下2-3月内即可完成完全分解,环保特性突出。作为一种新型环保功能性膜材,BOPLA薄膜正逐步取代传统塑料薄膜应用在食品饮料、日用品、消费电子等下游包装领域,是目前全球最具发展前景的绿色新型包装膜材之一。
在全球材料市场向环保化发展的大趋势下,伴随着国内可降解材料环保政策的逐步实施,生物降解BOPLA薄膜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公司已成功攻克生物降解BOPLA薄膜生产的技术瓶颈并成功将产品产业化,生物降解BOPLA薄膜产品将有望对传统材料在各领域的应用实现深度替代。未来,随着募投项目高性能膜材-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膜材产业化项目的开展,生物降解BOPLA薄膜有望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贡献点。根据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出具的说明,BOPLA薄膜技术门槛较高,市场前景广阔,公司作为全球极少数能够批量生产BOPLA薄膜的企业,有望优先受益于未来行业成长。
(3)聚酰胺6(PA6)
3、主要产品和业务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为功能性BOPA薄膜、生物降解BOPLA薄膜及聚酰胺6(PA6)。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公司主要产品生物降解BOPLA薄膜及聚酰胺6(PA6)分别属于“3.3.5”之“3.3.5.7其他新型膜材料制造”及“3.3.1.1PA6聚酰胺树脂(PA6)(工程塑料和双向拉伸薄膜用)”,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公司主要产品中用于医药领域的功能性BOPA薄膜和生物降解BOPLA薄膜分别属于“十三、医药”之“3、生物医药配套产业:特殊功能性材料等新型药用包装材料与技术”和“十九、轻工”之“2、生物降解塑料及其系列产品开发、生产与应用”,为鼓励类项目。公司主要产品其他功能性BOPA薄膜及聚酰胺6不属于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
综上,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4、主营业务收入的构成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业务类别构成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知,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197,793.74万元、225,977.42万元和231,173.15万元。其中,2022年较2021年增加28,183.68万元,增幅14.25%;2023年较2022年增加5,195.72万元,增幅2.30%。
二、发行人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及竞争情况
(一)公司所处行业
三、行业情况
1、塑料薄膜行业发展概况
塑料薄膜分类如下图所示:
(1)全球塑料薄膜行业发展概况
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不断显著,全球软包装市场整体呈现稳步增长态势。根据Arizton数据,全球以塑料薄膜为主的塑料软包装市场规模将由2022年的1,455.80亿美元增长至2028年的1,984.00亿美元,下游市场有望持续增长,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在国内市场,伴随我国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居民消费不断升级以及我国软包装行业工业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我国软包装市场规模不断扩张,塑料软包装占据市场绝大多数份额。根据Arizton数据,2022年我国塑料软包装市场规模为163.48亿美元,至2028年,我国塑料软包装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45.95亿美元。
2、BOPA薄膜行业发展概况
双向拉伸聚酰胺(BOPA)薄膜,是一种透明性良好的无色、无嗅、无味、无毒的功能性薄膜,相较于其他生产工艺的PA薄膜,采用双向拉伸工艺制造的BOPA薄膜具有更加优异的机械性能以及更强的稳定性、均匀性、美观性。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BOPA薄膜凭借其更为优越的高阻隔性、高耐磨性、抗穿透性、透明性和环保性等性能优势,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包装膜材高端化、轻量化、定制化、环保化等新需求。
在高端化的需求下,具备哑光效果、朦胧美效果或高透明度能够反映内含物清晰光泽的包装,逐步成为人们青睐的新品类;随着消费者健康饮食及少量多餐等消费偏好不断增强,易于分装、便携的独立小包装需求显著提升,小包装的趋势也带动BOPA薄膜的市场的扩大;此外,消费者的需求也愈发多样化、定制化,给各式各样不同的新型薄膜带来广阔的成长空间;加之消费者对包装的环保性能也愈发重视,市场对功能性薄膜产品的认可度和需求度将不断提升,更环保节能的、能够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薄膜新材料、新产品将成为未来薄膜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全球BOPA薄膜行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伴随下游市场消费升级趋势,全球BOPA薄膜需求量也在快速攀升。2016-2020年期间,全球BOPA薄膜需求量从27.13万吨增长至38.1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91%。未来,在消费升级的利好趋势下,BOPA薄膜具有良好的需求增长空间。根据卓创资讯数据,预计到2025年全球BOPA薄膜需求量为57.9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8.37%。
(2)我国BOPA薄膜行业发展概况
鉴于我国塑料加工行业整体走向绿色化发展道路、居民消费不断升级带来的高端化、轻量化、定制化需求以及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等众多积极因素,BOPA薄膜凭借其高阻隔、抗拉伸、耐穿刺、高透明度、温度适性范围广、耐酸碱、耐油脂等重要特性,在我国需求量亦快速增长。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16-2020年期间,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从10.45万吨增长至17.36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53%。未来,伴随下游终端市场不断发展,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有望持续攀升。根据卓创资讯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BOPA薄膜需求量有望达到30.45万吨。
(3)BOPA薄膜应用领域
从应用领域看,BOPA薄膜是生产各种复合包装材料的重要材料。BOPA薄膜自20世纪70年代日本研制成功以来,凭借其阻隔性能、耐磨性能、抗穿透性、透明性和环保性等方面的优势,是近几年来发展较快的新型包装材料之一,目前已成为继BOPP、BOPET薄膜之后应用比重第三大的薄膜包装材料,广泛应用于食品、日化、医药、消费电子、软包电池等众多领域中。
目前,食品、日化领域是BOPA薄膜的主要终端应用领域。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20年全球应用于食品领域的BOPA薄膜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70.00%,是当前BOPA薄膜应用最为普遍的终端应用行业;其次是日化行业,占比为18.00%;在医药、电子以及软包电池行业的占比分别为5.00%、3.00%和2.00%。
聚酰胺(polyamide/Nylon,简称“PA”)俗称尼龙,是指主链上含有酰氨基(—CONH—)重复结构单元的聚合物。脂肪族聚酰胺是聚酰胺材料中最主要的一类,主要包括PA6、PA66及PA11等。其中,PA6的化学名称为聚酰胺6,又称尼龙6,是尼龙材料中最主要的产品之一,可以加工成单丝、衣用纤维、工程塑料、塑料薄膜等制品。按照下游应用领域来划分,PA6可分为尼龙薄膜级、工程塑料级以及尼龙纤维级。报告期内,公司生产的聚酰胺6(PA6)产品主要为尼龙薄膜级产品,用于下游BOPA薄膜的生产。
近年来,薄膜级PA6产量随着BOPA薄膜等聚酰胺薄膜的市场规模扩大而同步增长。根据卓创资讯数据,2018-2022年期间,我国PA6行业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市场需求由339.10万吨增长至449.8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7.32%;产量由292.80万吨增长至443.30万吨,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0.93%。
(1)食品饮料软包装市场不断增长,轻量化、定制化、高端化包装需求将刺激BOPA薄膜市场需求增长
经过多年发展,日化行业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体系不断丰富。除传统的洗涤清洁产品外,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趋势不断加强,化妆品、护肤品、面膜等个人护理用品及健康护理类产品成为日化行业发展的增长引擎。随着电子商务等商业模式快速发展,由于硬质包装在物流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大、易受撞击造成漏液以及包装废弃物污染等原因,软包装凭借突出的便携性、美观性、环保性特点受到市场的青睐,推动日化行业包装向轻量化方向发展。
通过采用薄膜材料以及复合材料进行软包装,能够有效降低包装产品的重量,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从而在降低包装、物流运输成本的同时,有效降低包装废弃物对环境产生的压力。未来,随着环保政策不断趋严,日化产品配方不断创新,消费者消费水平提升以及消费者追求个性化、差异化需求不断增强,日化领域对包装需求将不断提升,从而为BOPA薄膜等高端软包装材料提供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根据Arizton数据,2022年全球个人护理及健康护理软包装领域市场规模约为266.70亿美元,预计将于2028年增长至372.50亿美元。
在医药包装领域,随着消费者对药品的安全、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新型药品包装材料得到不断应用。其中,医药泡罩包装由于具有较高的美观性、良好的阻隔性以及使用、携带方便等特性,在片剂、粉剂、胶囊、凝胶剂等剂型的剂型包装领域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由于传统的医药泡罩包装对人体及环境有损害且阻隔性不高,近年来行业内开始采用PP、PET、PA等材料替代作为泡罩包装材料。其中,BOPA薄膜由于具有优异的高阻隔性、抗穿刺性能以及易于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等特点,能够与流延聚丙烯薄膜(CPP)、铝基材料(Al)等复合后制成医药泡罩包装材料,从而达到高阻隔、避光、美观、便携等包装要求,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2020年全球医药包装材料市场规模约为693.80亿美元,预计将于2027年增长至1,249.30亿美元,其中塑料包装材料市场规模将由440.00亿美元增长至816.10亿美元。
在锂离子软包电池领域,BOPA薄膜凭借其在冲深性能、拉伸强度、柔韧性方面的优异性能,近年来开始逐步应用于软包锂离子电池铝塑膜的生产制造。铝塑膜是软包锂电池电芯封装的关键材料,单片电池组装后需用铝塑膜密封形成电池,从而起到保护电池内部电芯材料的作用。铝塑膜由PA层(外阻层)、铝箔层(阻透层)、CPP层(热封层)通过胶黏剂复合而成,其中外阻层由BOPA薄膜构成,位于电池最外侧,用于保护铝塑膜内层铝箔结构不破裂,并减少外部冲击震荡等因素对软包电池的损伤。铝塑膜在阻隔性、冷冲压成型性、耐穿刺性、化学稳定性和绝缘性方面有严格要求,是锂电池产业链中技术难度最高的环节之一,对软包锂电池的质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未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电化学储能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软包锂电池出货量有望持续增长,铝塑膜作为关键封装材料,市场需求亦有望同步增长,从而带动BOPA薄膜在该领域的市场需求增长。根据头豹研究院数据,2020年预计我国铝塑膜市场规模约为60.50亿元,2023年将增长至109.6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1.90%。另外,根据EVTank预测,2025年全球铝塑膜总需求7.6亿平方米,对应市场规模约为150亿元,具有良好的增长前景。
公司生产的BOPA薄膜产品在食品饮料、日化、医药及软包锂电池等下游领域均具有广泛应用,不同的下游细分领域对于BOPA薄膜及其特定性能方面均有不同的需求,其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1、行业地位
在产能规模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建有两个BOPA薄膜生产基地,拥有产线13条,其中4条运用磁悬浮线性电机同步拉伸工艺,合计总产能近12万吨/年,产能规模位居全球前列,并且产线全部处于正常生产状态。
在产品种类方面,公司依托自身领先的技术和产能优势,以终端消费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为导向,开发了“EHA锁鲜型”“TSA秒撕型”“MATT消光型”“PHA锂电膜”等一系列新型薄膜产品,且各类产品根据物理特性、功能特性再次细分多个产品型号,从而充分满足定制化、差异化、高端化的终端市场需求。
在生产设备方面,目前公司拥有业内先进的德国布鲁克纳7.4米生产线(单线设计产能约2万吨/年),并通过常年的经营积累,不断对生产工艺、设备进行优化、改良,在单位产品生产成本及产品品质方面形成了较为显著的优势。未来,公司将继续引进德国布鲁克纳的最新7.4米幅宽BOPA薄膜生产线,将进一步增强公司市场竞争力,推动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品牌影响方面,公司拥有的“长塑”“优耐膜”“佰恩丽”品牌市场影响力较大,全资子公司长塑实业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批国家级“绿色工厂”。目前,公司在研发能力、技术水平、品牌影响力和产业链一体化等方面均形成了核心竞争力,根据行业自律组织中国包装联合会资料显示,公司子公司长塑实业聚酰胺双向拉伸塑料薄膜产品2021年-2023年全球市场占有率达2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6%,处于国内功能性BOPA薄膜首位。
1、同行业可比公司选取标准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功能性BOPA薄膜,占公司主营业务当期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1.02%、87.02%和82.95%,主要应用于食品饮料、日化、医药及软包锂电池等领域。
公司同行业可比公司的选取标准包括:(1)属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中的“C制造业”之“C29橡胶和塑料制品业”;(2)主要或部分产品生产工艺技术与公司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情形;(3)主要或部分产品应用领域及下游客户类型与公司存在相同或相似情形。
根据上述标准,全球范围内,具备BOPA薄膜产能并能与公司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主要有沧州明珠(002108.SZ)、运城塑业、佛塑科技(000973.SZ)、尤尼吉可(3103.T)、晓星化学(004800.KS)和A.J.Plast(AJ.THA),具有可比性。此外,恩捷股份(002812.SZ)、国风新材(000859.SZ)虽然与发行人的产品类别及应用领域不完全一致,但同属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且部分产品在工艺技术上与发行人存在相似,均使用双向拉伸技术加工生产塑料薄膜,故具备一定的可比性。因此,在经营情况层面选取上述竞争对手作为发行人的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比较。
2、同行业可比公司经营情况对比
五、发行人报告期的主要财务数据及财务指标
2024年1季度2023年度
营业总收入(元)5.64亿23.52亿
净利润(元)5513.78万2.06亿
扣非净利润(元)5290.86万2.01亿
发行股数不超过过6,001万股,超额配售选择权:
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过于过于40,001万股
行业市盈率:23.81倍(2024.6..1数据)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21.48(沧州明珠)、18.18(佛塑科技)、15.31(恩捷股份)、-(国风股份)去除极值18.32
公司EPS静态扣非:0.50
公司EPS动态不扣非:0.55
公司EPS动态扣非:0.53
公司EPSTTM不扣非:0.49
公司EPSTTM扣非:0.47
拟募集资金227,270.00万元,募集资金需要发行价37.87元,实际募集资金:7.13亿元.
募集资金用途:1高性能膜材项目-高功能性BOPA膜材产业化项目2高性能膜材项目-新型生物基可降解膜材产业化项目3高性能聚酰胺材料产业化项目4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银行贷款
6月发行新股数量1支。5月发行新股数量3支。
是否有战略配售:
是否有保荐公司跟投:
(创业板)
行业市盈率:23.81倍(2024.6.1数据)
行业市盈率预估发行价:11.91元,可比公司预估市盈率发行价静态:9.16元,可比公司预估市盈率发行价动态:23.22元。
实际发行价:11.88元,发行流通市值:7.13亿,发行总市值:47.52亿
价格区间:25.54元,最高:33.64元,最低:13.45元.是否有炒作价值:
动态行业市盈率预估发行价:25.54元。
上市首日市盈率:21.6(动)、24.24(TTM)倍.行业市盈率是否高估:可比公司市盈率是否高估:
公司EPS动态不扣非:2.93公司EPSTTM不扣非:4.19
预计中报业绩:净利润1.000亿元至1.300亿元,变动幅度为-14.37%至11.32%EPS0.65PE
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估值(不扣非):24.45(沧州明珠)、53.70(佛塑科技)、61.16(恩捷股份)、105.78(国风股份)去除极值46.44
发行公告可比公司:中仑新材、沧州明珠、佛塑科技、恩捷股份、国风新材。
是否建议申购:估值没有问题,加上最近新股爆炸,不存在破发概率。
上市首日开盘价:溢价%,市盈率。是否破发:
行业:塑料薄膜行业、BOPA薄膜行业、PA6行业。
基础化工--塑料--膜材料
所属地域:福建省
(1)功能性BOPA薄膜①通用型BOPA薄膜②新型BOPA薄膜
具备BOPA薄膜产能并能与公司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主要有沧州明珠(002108.SZ)、运城塑业、佛塑科技(000973.SZ)、尤尼吉可(3103.T)、晓星化学(004800.KS)和A.J.Plast(AJ.THA),具有可比性。此外,恩捷股份(002812.SZ)、国风新材(000859.SZ)虽然与发行人的产品类别及应用领域不完全一致,但同属橡胶和塑料制品业,且部分产品在工艺技术上与发行人存在相似,均使用双向拉伸技术加工生产塑料薄膜,故具备一定的可比性。因此,在经营情况层面选取上述竞争对手作为发行人的同行业可比公司进行比较。
风险揭示: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投资建议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直接买卖建议,投资者须对其投资行为进行独立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