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统计局

娄底市农副食品加工业主要以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加工以及其他农副食品加工为主,近年来发展加快,现已形成大米、油料、肉类制品的产业群体,私营及多种经济成分企业发展迅速,产品品种和深加工产品增加,行业集中度有一定提高。截至2016年10月娄底市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企业达54个,占全部规模企业的7.7%。资产总计为29.87亿元,从业人员达7911人。实现工业总产值72.85亿元,占全部规模企业工业产值的5.3%。其中园区企业11个,实现产值20.67亿元。

1、发展速度加快。

近五年来,娄底市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呈快速发展之势。成为吸纳劳动力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之一,规上农副食品加工业的企业总数由2011年的20家增加到2015年的48家,增加28家;工业总产值由2011年的34.56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77.22亿元,增长2.3倍;资产总额由2011年的12.71亿元提高到2015年的28.84亿元,增长126.7%,利润总额由2011年的1.5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6.47亿元,增长306.7%。全部从业人员由2011年底的3543人增加到2015年底的6683人,增长88.6%。

2、产量大幅增长。

伴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农副产品加工业的主要产品产量大幅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中,加工大米由2011年的13.42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21.36万吨,增长59.2%,年均递增11.8%;饲料由2011年的3.88万吨提高到2015年的15.03万吨,增长2.9倍,年均递增40.3%;食用植物油产量由2011年的462吨提高到2015年的9738万吨,增长20倍,呈年均倍增态势。

3、龙头企业不断壮大。

4、私营企业发展迅猛。

随着所有制结构的逐步调整,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经济类型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以国有企业为主导,其他经济类型共同发展的格局,转变成如今以私营为主导,国有、集体比重下降的格局。2015年,私营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46个,占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的95.8%,实现工业总产值87.35亿元,占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的72.1%。

二、存在的问题

1、精深加工较少。

2015年规模工业企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48家,其中谷物磨制企业10家,饲料加工企业6家,屠宰及肉类加工企业8家,豆制品加工企业9家,其它农副食品加工13家。娄底市农副食品加工业是“主食型”结构,以原始的米面加工、粮油为主,精加工的副食品比重小,技术结构不高,主要特点是初级、粗放、低档产品多,高级、精细、深加工产品少。

2、小微型企业居多。

2015年农副食品加工业中型企业5家,占10.4%,小型企业40家,占83.3%。微型企业3家,占6.3%。小微型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55.5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5.31亿元,分别占70%和82.1%。农副食品加工业企业虽有了长足发展,但对整体带动作用仍然偏弱,尤其表现在缺乏深加工的特大型企业。规模经营对食品行业来说至关重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规模小,难以抵抗市场风险。只有积极加大项目投资力度,以扩大规模来提高企业竞争优势。

3、品牌、名牌产品不多。

目前,娄底市已有9个农副食品产品获得湖南省名牌或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如湖南娄底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味博士”腐乳,新化县东岭田鱼有限公司生产的“东岭”田鱼,湖南天华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咂咂嘴”系列产品,但真正在全省和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企业很少。

4、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2015年,娄底市只湖南灯塔米业有限公司、湖南味菇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胜达田可可食品有限公司、湖南娄底百雄堂高科技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等4家企业有科技研发项目和科技经费支出,且投入的经费极少,大多数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对科技创新投入不足、重视不够,缺乏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48家农产品加工规模工业企业中,投入项目经费仅688万元。占整个农副食品加工收入的比重不到0.1%。

三、建议

1、继续鼓励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是直接连接第一产业、牵动第三产业,具有延伸作用的加工产业,虽然资金回报率不高,但投入较少,投资回收较快。从近年国家政策看,农副食品加工业符合国家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产业发展政策。从娄底市自身特点看:娄底多山地、多丘陵,光照充分,土地肥沃,是全国优质农产品之乡、国家和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双峰、新化、涟源多次荣获国、省粮食生产标兵县(或先进县)称号,并连续多年是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农产品原料供应丰富,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有利条件。

2、鼓励农副食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产品链。

农副食品加工业属于上游行业,生产的产品多属于上游产品,向下可以带动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等多行业的发展。娄底市应鼓励支持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加快研发下游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根本上改变历史上长期存在的农业生产什么,农副食品加工业就加工什么的状况,以及由此引起的农副食品加工程度低、产品品种少、技术含量低的落后面貌。

3、鼓励企业创名牌,提升品牌效益。

在产品日趋同质化的今天,企业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就必须提升产品的诚信度、知名度、美誉度。我市农副食品加工业由于资金匮乏,规模较小,容易受到国内外名牌的夹击,如涟源的富田桥豆腐、新化的白溪豆腐等一直只是本地小范围受欢迎的产品。因此各级政府要引导企业开展重质量、创品牌活动,制定企业创品牌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创新管理,积极推行ISO质量体系认证工作,打造品牌,打响名牌,营造市场,以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带动产业发展和集聚,以品牌推动产业集聚档次的提升。

[供稿:娄底市统计局?李荣健][审核:徐?林][责编:钟军德]

扫一扫

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统计联网直报平台咨询:0731-82213228统计违法案件举报:0731-82801000(自动接听)

THE END
1.2023年版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报告财富号2023年版农副食品加工行业现状及发展报告 炒股第一步,先开个股票账户 2022年农副食品加工行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53628.32亿元,相比2021年减少了1595.45亿元,同比减少2.89%。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1008100845151422780
1.食品加工调研报告(精选5篇)食品加工是一个涉及将农业原料如谷物、蔬菜、水果等转换成各种食品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食品加工调研报告(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食品加工调研报告1 一、调研目的 本报告目的是对食品加工行业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当前食品加工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决策参考...https://www.ruiwen.com/word/shipinjiagongdiaoyanbaogao.html
2.创建食品加工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产业发展规划依靠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形成,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产业集群和特色产业,增强产业集聚区发展潜力,力争经过5年的发展,集聚区食品加工从产业形成生产工艺先进、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产业格局,做到在省内创名牌,在行业树地位,在国内占市场。到2015年,小麦、玉米加工能力分别达到200万吨...http://www.chanyeguihua.com/285.html
3.中国食品机械行业市场运行状况市场监测及投资发展潜力分析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食品的需求也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对食品的口感、营养、健康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消费升级推动了食品加工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带动了食品机械行业的需求增长。此外,食品消费需求的多元化和个性化也促使食品加工企业不断更新设备,采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以...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0240657.html
4.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发展趋势工资待遇人才需求...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趋势怎么样?工资待遇高吗?据统计,中国食品行业47.5%的岗位拿¥4.5-8K取自664330份样本。按学历统计,中专工资¥6.5K,按经验,应届生工资¥6.8K。中国食品行业招聘哪些岗位?招聘职位有:销售经理,会计,销售代表,销售专员,城市经理等。想https://www.jobui.com/salary/quanguo-all/ind-shipin/
5.中国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及预测90年代后,食品工业继续稳定快速增长,据国家权威部门统计,近十年来,我国食品业的发展每年平均以10.2%的增速提升。 1999年,食品工业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317.86亿元(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统计范围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食品制造、饮料和烟草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9.38%;2000年全国食品工业完成销售收入7829.89亿元,...https://news.21food.cn/24/2806503.html
6.塔望食业洞察中国有机食品市场研究与发展策略思考目前,我国有机食品产业已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并形成了以有机豆类为主的东北地区、以有机蔬菜为主的山东省、以有机茶叶为主的江浙皖赣等几大集中生产区域。 三.中国有机食品行业发展现状 1. 中国有机食品潜力大,市场前景趋好。 https://blog.csdn.net/Tastewend/article/details/12380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