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潍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抓落实求突破拼经济”(安丘专场)主题新闻发布会。安丘市委副书记、市长乔日升,安丘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郑红岩,安丘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局长王玉平,安丘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王伯进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一句话,看发布会重点
1-4月份,安丘的工业用电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居8县市第1,工业增加值、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乔日升
新规划建设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健康食品产业园、环保建材产业园、现代智慧物流产业园、金鸿新材料产业园5个特色产业园区。每个园区定位高远,功能完备,协同发展,优势明显,通过招大引强、育苗培强等一系列措施,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进一步凸现产业集聚效应。
——郑红岩
紧盯当前项目施工黄金期,把牢年初确定的总投资999亿元的176个重点项目,严格落实领导包靠、专班推进、集中开工、项目会战等机制办法,一项目一台账,分类梳理问题,逐一明确项目推进路径,全面做好跟进服务、对上争取和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快达效。
——王玉平
截至目前,我市已涌现出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省瞪羚企业10家,省隐形冠军企业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5家。
——王伯进
安丘市“拼经济”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以来,安丘市聚焦聚力市委、市政府“七个加力突破”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气神、决战决胜的真担当、真抓实干的硬作风,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争一等争第一”,拼出了“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新攻势、新态势、新气势。1-4月份,安丘的工业用电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居8县市第1,工业增加值、本外币存贷款余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力拼目,扩投资、强后劲上提速攻坚
全力拼项目,在扩投资、强后劲上提速攻坚
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主抓手。扎实开展新经济新产业“双招双引”突破年,在思路定位上,发挥交通区位优势,主动融入潍坊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打造潍坊第二高新区;在产业布局上,围绕食品加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四个主导产业,每个产业配套一个园区,一链一策、逐链突破;在招引方式上,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走出去精准招商;在深圳、苏州设立招商办事处,派驻专业招商队伍定点招商;召开首届安丘发展大会,集聚300余名精英翘楚亲情招商,先后引进汇源果汁加工全产业链、中新能配棉智能产业园等过亿元项目37个、总投资243.6亿元。在项目推进上,对108个省市县重点项目落实领导包靠、专班推进、亮屏督导,每月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年内竣工投产40个以上,为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劲势能。
全力拼产业,在抢赛道、育集群上提速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拼经济就是拼产业。坚持工业立市不动摇,全力以赴决战工业。重点打造四个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龙头企业为引领的高端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规划建设投资100亿元、占地6000亩的中日韩高端预制菜产业园,已有中冷集团等7家企业签约,30余家预制菜龙头企业达成入园意向,正大360万蛋鸡全产业链、中粮粮谷、今麦郎饮品、双汇胶东半岛基地、汇源果汁加工全产业链等一批央企名企项目相继落户、陆续投产。
以歌尔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深化与歌尔集团合作,共建总投资221亿元的怡力(歌尔)智能硬件制造产业园及配套产业园,以歌尔集团为龙头,强链延链补链,已签约上下游配套项目6个,园区全部建成后产值预计突破200亿元,成为北方最大的智能硬件制造基地。
以专精特新企业为主体的新材料产业集群
通过实施企业倍增行动,金鸿新材料、蓝想环境科技、埃尔派粉体科技等一批新材料高成长企业加快行业拔尖、产业领军,1-4月份产值实现翻番增长。
以苏州(安丘)科技产业园为代表的产业转移高地
联合苏州工业园管委会、苏州山东商会,新建苏州(安丘)科技产业园,打通苏州向安丘的优质产业转移通道,已有7个项目签约入驻,全部建成后产值突破100亿元。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打造“三个模式”升级版。重点抓六个赋能:
平台赋能
积极争取潍坊国家农综区开放发展示范区、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海关技贸评议基地等5个“国家级”平台,通过平台争政策、争项目、争试点,集聚国内农业头部资源,在农产品加工出口、质量安全监管、国际贸易通关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经验做法在全国推广。
融合赋能
精准培育安丘大姜、辉渠小米、柘山蜜薯等特色产业,精心布局日世果酱深加工、源清田现代产业园、歌尔庄园、合力牧场等一批精深加工和农旅融合项目,一季度农业产值达23.1亿元(2022年农业产值达122.7亿元),农业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
金融赋能
新建极优惠农服务平台,为大姜种植户提供仓储、预售服务,大力推广“保底+分红”订单农业模式,把大姜打造成金融产品,农民可通过平台直接融资。
科技赋能
发挥农业科技引领作用,与江南大学共建健康油脂科技创新中心,以新型低温冷轧技术撬动安丘花生产业发展;与斧创集团合作,推广抗性姜苗培育、自动化移栽等新技术,推动大姜产业二次革命;与华大基因合作,改良适宜火山灰土壤种植的小米品种,进一步提升辉渠小米品质;汇源果汁加工项目新建25万吨智慧冷库,依托低温冷链智能仓储技术,带动大桃、草莓等不耐储运水果产业发展。
数字赋能
规划建设宠物食品产业园,精准引进国内宠物食品头部企业,建成投产后可形成500亿级产业集群。建成全省唯一的以农产品为主的跨境电商B2B交易平台(中国农创港跨境电商产业园),已入驻企业402家,跨境电商交易额累计突破5.9亿美元。
监管赋能
安丘蔬菜出口货值常年占全省的七分之一,我们坚持以农业开放倒逼农产品质量安全升级,新建以食用农产品“电子安全码”为核心的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对大姜、大葱等70余种农产品开展“从土壤到餐桌”全链条检测追溯,有力保障了农产品走出去和农民增收。
以文旅产业为突破口,全力恢复和扩大消费。组织召开“沿着天路看发展”等系列主题活动,整合天路沿线文化旅游景点,打造了独具特色、主题鲜明的南部山区民俗文化游,带动文旅产业强势复苏。仅五一假期,全市就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全力拼务,在优环境、增活力上提速
拼经济,归根结底拼的是预期、拼的是人心、拼的是服务。通过开展“干部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常态化举办“比干劲、比服务、比项目、比贡献”擂台赛,形成了敢于争先、实干争先、人人争先的浓厚氛围。坚持主动服务、精准服务,研发“安易办”小程序,群众办事像网上购物一样方便;全面推行项目“拿地即开工”,最快拿地当日“四证齐发”;创建为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典型市,优越的软环境成为了安丘发展的硬支撑。
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刚才乔市长的介绍,无不释放出安丘市全力以赴“拼经济、拼发展”的强烈信号。请问安丘经济开发区作为安丘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排头兵,下一步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将如何精准发力?
潍坊新闻广播记者:拼经济、拼发展关键还是要靠项目建设来支撑。请问下一步安丘市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将如何发力、持续赋能?
中宏网记者:“十四五”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强调高质量发展,请问安丘在技术改造方面是如何推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