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城市取消常态化核酸的决策,是基于本地疫情防控现状考量的,所以略有不同。但基本可以达成一致的是,在疫情基本稳定或动态清零时,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没有必要。
核酸回归“自费”“降频”
成都:取消免费,愿检尽检
上海:免费核酸延长至9月底
上海自6月1日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后,已多次延长免费检测服务。8月14日,上海宣布延长至9月30日,目前,市民应每周至少进行1次核酸检测,后续将根据疫情风险研判进行相应调整。
天津:7日内免费一次,其他自费
自8月20日起,天津市将以每7日作为一次常态化核酸检测的周期,7日内为群众提供一次免费的核酸检测,其他需求则需自费。9月3日开始,将在全部各类设置有场所码的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启动查验工作,未按要求检测人员不得进入。
实际上,从5月底开始,陆续就有部分地区取消常态化核酸检测或查验核酸证明,但近两个月以来,部分地区又出病例,随着疫情反复,部分地区近日又“重启”全员核酸检测。例如,江苏海安市6月13日起曾暂停开展区域核酸检测常态化巡检,8月15日发文进行全市全员“三天两检”。
常态化核酸发挥预警作用
“常态化核酸在此前各地病例筛查和发现中起到不小的作用。”武汉大学健康学院院长、新发传染病专家于学杰表示,常态化检测在部分地区确实发挥了“预警”作用,例如曾在深圳疫情防控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于学杰认为,常态化核酸检测保障了健康弱势群体和重点人群的健康。尽管,当前新冠病毒的毒性减弱,但是不排除病毒继续突变,并在某些免疫力差的群体中进行继续变异,即便是接种疫苗也可能发生免疫突破,造成老人、儿童、患病群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增高。所以,在有规模性病例出现时,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防控措施。
查验核酸不该成为常态
“核酸检测可以常态化,但不意味着是一种常态。”于学杰表示,当前,一些城市取消常态化核酸的决策,是基于本地疫情防控现状考量的,所以略有不同。但基本可以达成一致的是,在疫情基本稳定或动态清零时,常态化的核酸检测没有必要。
由此可见,在疫情平稳的情况下,常态化核酸检测应该被叫停。此前,国家卫健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在6月9日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指出:“没有发生疫情,也没有输入风险的,查验核酸不应该成为一种常态。”
2~4天做一次相对合理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中,以附件形式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同场景下区域核酸检测策略》,划分了不同地区的核酸检测策略:
大城市:省会城市和千万级人口以上城市,只有跨区传播、大范围社区传播同时发生,才能全市核酸检测。其余情况,则根据社会面病例调整。
一般城市:中小型城市城区范围有限,国家允许进行临时的全员核酸检测。但城区周围的县城、乡镇等地,因为和城区有一定的间隔,不必进行全员核酸检测。
农村地区:县、乡、村是疫情防控的薄弱环节,全员核酸检测也就成为必要手段。但全员核酸也有限度,没有社会面感染者,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全员核酸。
对每个人来说,到底多久做一次核酸更合适?
于学杰认为,应依据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建议进行核酸检测。取消了常态化核酸,并不意味着今后再也不用做核酸了。低风险地区、低风险人群,的确没有必要频繁进行核酸检测。若本地区尚未清零,存在少数零星病例,最好2-4天做一次核酸,由于变异毒株潜伏期很短,7天一次核酸不利于发现。
欢迎留言、讨论、转发,同时,我们也向业内人士长期征稿,点击主菜单下方“联系我们”,获取方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