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包括两种类型,即:城镇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两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了北京市全体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含一老一小)。
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包括:门(急)诊待遇和住院类待遇,两者分别设置了起付标准、支付比例、最高支付限额。
1)起付标准——也称“起付线”,是指参保人员在享受医疗费用报销之前需要自己先行支付的费用额度。
2)支付比例——指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医保基金对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
3)最高支付限额——也称“封顶线”,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医疗费用的上限。超出最高支付限额以上的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不再支付。
一、北京城镇职工医保
01)基本医保
2023年起,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内发生的符合本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规定的门(急)诊费用:
温馨提示:下图为最新的北京城镇职工医保的报销标准,黄色部分从2023年1月1日开始执行(也就是说2022年门诊报销上限仍为2万元)。
02)大病医保
自2022年度起,职工大病保障起付标准:由39525元降至30404元。
参保人员在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后,一个年度内门诊和住院累计的个人自付医疗费用:
二、北京城乡居民医保
北京城乡居民医保包含“一老一小”、新农合,这点大家一定要注意了。
注:①上表住院起付线特指本年度首次住院,老年人和劳动年龄内居民本年度第二次及以后住院,起付线减半。
②学生儿童的住院起付线均减半。
③区属三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为78%。
北京市城乡居民医保和城镇职工医保的参保方式、筹资方式、筹资标准、保障水平均有所不同。职工医保筹资标准由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按月缴纳;居民医保筹资标准由政府补助和个人缴费构成,政府补助多,个人出资少,按年度缴费。职工医保缴费多,享受的待遇也要比居民医保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