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热点0302

如何区分甲流和感冒?这种情况需就医

2023-03-02人民网

曾琴兵表示,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简称甲流。

他介绍,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性比较强,容易形成季节性流行,一般是由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流感病毒又分成甲型、乙型和丙型等多种亚型,甲型最为多见,大家熟知的H1N1就是甲型流感病毒的一种。而普通感冒是由鼻病毒、腺病毒等普通病毒引起的,传染性比较弱。

曾琴兵建议,如果怀疑自己患有甲流,需要重视,尤其是儿童、孕妇和患有其它疾病的老年人,需要及时就医。

最后,曾琴兵表示,在治疗方面,除了一般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外,目前针对甲流的治疗还有早期的抗病毒治疗,尤其是在48小时以内应用,可以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我国疾控系统加快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建设

2023-03-02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记者顾天成)记者从中国疾控中心获悉,纳入我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重大工程项目中国疾控中心二期工程3月1日宣布开工建设。该项目建成投用后,将为提升我国疾控系统科研创新能力提供重要支撑。

推动我国疾控体系改革发展,既要提高人才队伍“软实力”,也要提升实验室及科研平台建设“硬基础”。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表示,中国疾控中心坚持以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国家级疾控机构的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水平。

据介绍,中国疾控中心二期建设内容包括覆盖慢性病、营养、妇幼、环境、辐射、职业卫生等多专业的科研楼、病原微生物大楼、实验动物中心等。发挥传染病防控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重点加强各专业实验室扩建,建成后实验室建设总面积增加一倍以上,与已投用的一期工程合计达到17.1万平方米。

其中,病原微生物大楼将进一步增强我国病原微生物检测能力,提升传染病防控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基础支撑;环境所科研楼将设有品种齐全、类型多样的环境暴露模拟仓、理化检验实验室和组学技术平台,围绕环境危害因素、消毒与感染防护等开展科学研究。

高层动向

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23-03-0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统筹推进《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和《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之合理膳食行动的实施,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聘请营养健康有关部门和行业、专业技术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在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导下,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工作会议于2023年2月15日在北京召开。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司长刘金峰、副司长田建新,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副书记周宇辉,国民营养健康专家委员会216名顾问和委员通过线上及线下的形式参会。会议分别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副所长张兵主持。

刘金峰司长、田建新副司长和周宇辉副书记共同为与会顾问代表、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代表、秘书长颁发了聘书。专委会王加启副主任委员和邵薇副主任委员分别为营养法规政策标准专业委员会等13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代表颁发了聘书。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调整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成人员的通知

2023-03-01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

国卫办医政函〔2023〕4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2015年7月,我委成立了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以下简称指导组)。自成立以来,指导组协助政府承担了防聋治聋技术支持和指导工作,为我国耳与听力健康工作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8年指导组进行了第一次换届,目前任期已届满。为更好地发挥指导组的技术指导作用,充分调动领域专家的积极性,我委决定对指导组组成人员进行调整。经各地推荐并结合专家意见,确定了调整后的指导组专家名单(见附件)。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依据本通知尽快对省级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进行调整,并于2023年6月1日前将调整结果报送我委。

联系人:医政司周缘、易乐来

传真:010-68791423

附件: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专家名单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2023年2月24日

(信息公开形式:主动公开)

疾控动态

河北省疾控中心召开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媒体沟通会

2023-03-02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提醒公众和重点机构深入了解流感、诺如病毒、手足口等常见春季传染病的特征和传播途径,及时做好科学防控,省疾控中心组织召开了春季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媒体沟通会。河北电视台、河北日报、河北青年报、长城新媒体、河北新闻网等10余家省、市媒体记者参加。

什么是诺如病毒?流感如何预防?针对当前前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心病毒病防治所专家韩旭、苏通在媒体沟通会上一一解答。

韩旭提醒,预计未来2周内我省流感病毒活动会持续上升,公众在日常生活中一是注意防寒保暖,加强体育锻炼,营养均衡,保持充足睡眠,提高自身免疫力;二是加强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新鲜,定期进行预防性空气消毒;三是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四是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上臂或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五是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应居家休息,及早就医。

苏通提醒,诺如病毒感染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预防诺如病毒感染除勤洗手、多开窗通风,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外还应做到外出就餐、旅游时注意饮食饮水卫生;加工贝类等海鲜类食品时生熟分开,煮熟煮透。

科研动向

南牡蒿素可抑制肝癌细胞活性

2023-03-02科技日报

肝癌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全球每年肝癌新发人数超过84万。

在此项研究中,该团队首次发现药用植物南牡蒿提取物对3株肝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以抗肝癌活性为导向,该团队利用多种层析方法,首次从南牡蒿活性部位分离出9种结构类型的36个新颖的倍半萜二聚体——南牡蒿素,并确定了其化合物结构,其中7个化合物结构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

论文第一作者之一、昆明植物研究所博士后何小凤介绍,研究表明在南牡蒿中,倍半萜二聚体具有很高的结构多样性,这进一步丰富了倍半萜二聚体的结构类型,为深入其活性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据了解,该团队已从南牡蒿、暗绿蒿、中甸艾、牛尾蒿和蒙古蒿等植物中,共分离鉴定得到了122个具有抗肝癌活性的新颖倍半萜二聚体,占全世界蒿属植物已报道的234个倍半萜二聚体总数的52%。

抗肝癌活性筛选表明,其中11个化合物对3株肝癌细胞具有抑制活性,其中南牡蒿素活性最好,与临床一线抗肝癌药物索拉非尼相当。南牡蒿素G7对正常肝细胞显示出较索拉非尼更好的选择性和安全性。同时从细胞迁移、侵袭、周期阻滞、凋亡、靶点、网络药理学和信号通路等方面,该团队开展了抗肝癌药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南牡蒿素G7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诱导肝癌细胞凋亡,阻滞肝癌细胞分裂周期,从而抑制其增殖,发挥抗肝癌活性。

每天快走11分钟,降低早逝风险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记者张梦然)英国剑桥大学领导的一项最新大规模分析证实,如果每个人的身体活动量至少达到推荐水平的一半,那么十分之一的早逝是可以避免的。2月28日发表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的这项研究称,每天11分钟(每周75分钟)快走等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足以降低患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的风险。

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体育活动,尤其是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运动。

研究发现,从广义上讲,每周超过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在降低疾病或早逝风险方面的额外好处几乎微不足道。但每周累积75分钟的适度运动,却足以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17%,患癌症风险降低7%。对于某些特定的癌症,风险降低幅度更大,如头颈癌、骨髓性白血病、骨髓瘤和贲门癌的风险降低14%—26%。对于肺癌、肝癌、子宫内膜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其他癌症,观察到的风险降低了3%—11%。

研究人员表示,适度的活动并不一定是人们通常认为的运动,例如跑步。有时只需要改掉一些习惯,例如尝试步行或骑自行车,而不是开车去工作或学习地点,或者与孩子一起积极玩耍也可以。做喜欢的活动,且很容易将其纳入每周例行活动中,这是让身体变得更加活跃的绝佳方式。

以毒攻毒”:肿瘤治疗新策略

2月28日,科技日报记者从浙江理工大学获悉,由该校生命科学与医药学院李恭楚教授团队研发的治疗实体瘤的“GC001溶瘤痘苗病毒注射液”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该团队研究发现,通过调控一系列细胞内信号途径,可显著提升溶瘤病毒在肿瘤细胞的靶向复制水平和溶瘤活性。

李恭楚介绍,溶瘤病毒疗法是一种新型免疫疗法,可通过直接溶瘤作用和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特异性地杀死肿瘤细胞并豁免正常细胞,为不同类型的肿瘤患者带来临床获益。相较于CAR-T等细胞免疫疗法,其生产成本低,治疗费用少。

“目前,至少已有分属10个病毒家族的溶瘤病毒进入临床试验,如麻疹病毒、疱疹病毒等。”李恭楚解释,“其中减毒处理后的痘苗病毒作为天花疫苗已应用多年,安全性较高。同时,痘苗病毒在细胞质内复制,不会整合到基因组上,稳定性强,没有突变的风险。所以我们选择痘苗病毒作为研发对象。”

他介绍,溶瘤病毒可以有选择性地在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会对正常细胞产生作用,当肿瘤细胞裂解之后,会释放出更多病毒继续感染周边的肿瘤细胞,直到肿瘤被完全破坏,以此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癌症晚期的患者,通常因为肿瘤的耐药性而没有其他的治疗方案可选。”李恭楚说,“GC001溶瘤痘苗病毒注射液”因其不存在耐药性,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癌症晚期患者治疗手段上的空白,给予患者新的治疗方案选择。

上海完成极低体重在内的早产儿供肾移植手术

2023-03-01上海仁济医院

早在2021年8月,仁济医院肾移植团队为一名孕29周出生、体重仅1.07kg,因先天性心脏病不幸离世的早产女婴成功实施捐献后肾移植手术。该早产儿双肾总重仅24g,肾动脉细如牙签,这对手术操作技术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手术由仁济医院泌尿科副主任、肾移植亚专业负责人张明主任医师主刀,从肾脏修整到移植总共历时近10个小时,手术顺利,这对如鹌鹑蛋大小的双肾被成功移植进一名罹患尿毒症的34岁女性体内。在移植术后9个月的随访中,该患者肌酐逐步下降到130umol/L,目前已接近正常人的范围值(正常人肌酐水平:男性通常是50-110umol/l,女性通常是40-100umol/l)。

新生儿供肾肾移植是一个极限冲锋的手术,仁济医院肾移植团队一直在不断探索攻关。去年1月,一名妊娠29周零5天出生的早产女婴因严重的缺氧性脑病离开人世,经父母同意,她的双肾被捐献给一位患有终末期肾病的25岁女性。患儿体重仅有1.17kg,双肾长径均小于3.0cm,双肾总重27g。术后该受者的肌酐逐步缓慢下降,在接受移植手术的5个月后血清肌酐水平逐渐下降至129umol/L。截至目前,移植术已过去1年多,患者最近一次随诊复查的检验结果提示,她的血清肌酐水平逐渐下降至100umol/L。

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报道的最低体重捐献者的肾移植成功案例。张明介绍,临床观察中早产儿或者新生儿供肾在术后早期无法快速恢复功能,但其生长潜力巨大,其功能代偿和恢复过程常常持续两年之久,本研究中的两名受者肌酐目前仍在持续下降过程中,相当比例的女性受者在手术两年后肌酐低于40,表明孕30周以下、体重1.2公斤以内的低体重早产儿供肾肾移植具有可接受的短期至中期预后,可见这样的供肾从功能角度并非边缘供体。目前仁济医院已成功实施了22例(夭折)新生儿供肾肾移植。

仁济医院泌尿科主治医师李大伟和武昊宇为该论文第一作者,仁济医院泌尿科副主任张明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贝斐为共同通讯作者。

O药辅助治疗黑色素瘤在美国、欧盟申报上市

2023-03-01医药魔方

2月28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FDA已经受理了PD-1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Opdivo,nivolumab)单药辅助治疗IIB或IIC期黑色素瘤患者的补充生物制剂许可申请(sBL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经验证了相应的上市申请。在美国,PDUFA日期为2023年10月13日。在欧洲,EMA对该申请的验证确认了提交材料的完整性,并意味着开始EMA的集中审查程序。

这些申请是基于关键的III期CheckMate-76K研究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与安慰剂相比,纳武利尤单抗使完全切除的IIB或IIC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实现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显著获益。

CheckMate-76K是BMS研究纳武利尤单抗及其组合在癌症早期阶段(辅助治疗、新辅助治疗和围手术期)的开发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涵盖了7种肿瘤类型。迄今为止,基于纳武利尤单抗的疗法在新辅助或辅助治疗4种肿瘤类型中显示出更好的疗效,包括非小细胞肺癌(NSCLC)、膀胱癌、食管/胃食管交界处癌和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可能是一种毁灭性的疾病,IIB期或IIC期黑色素瘤患者往往具有高复发风险。大约三分之一的IIB期患者和一半的IIC期患者在手术后5年内复发。”BMS开发项目负责人副总裁GinaFusaro博士表示:“CheckMate-76K研究的数据证明了纳武利尤单抗能使患有这种早期癌症的患者获益。我们期待与FDA以及EMA合作,为IIB期或IIC期黑色素瘤患者一种可能有助于防止复发的治疗选择。”

NSR:季红斌/陈洛南/陈海泉合作揭示肺腺鳞癌转分化分子机制及治疗靶点

2023-03-01生物世界

临床上将肺腺癌和肺鳞癌病理学组成均超过10%的肿瘤定义为肺腺鳞癌,是一种较为少见但恶性程度较高的非小细胞肺癌亚型。肺腺鳞癌不是肺腺癌和肺鳞癌的简单混合。相比于腺癌或鳞癌,肺腺鳞癌的恶性程度更高、淋巴结侵袭性更强、脑转移频率更高、预后更差。

该研究全面绘制了目前最大规模人肺腺鳞癌的多组学分子全景图谱,利用动态网络标志物临界理论揭示了调控肺腺鳞癌转分化的关键分子机制并提出了潜在的治疗靶点。

研究团队利用109例中国人肺腺鳞癌的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数据,绘制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肺腺鳞癌分子全景图谱。研究通过对显微切割样本突变和亚克隆的分析,证实了肺腺鳞癌的单克隆起源,发现了肺腺鳞癌是从腺癌到鳞癌的转分化而来。

研究通过关键通路的分析发现,ALK融合事件与RAC1基因的扩增的频率显著高于腺癌和鳞癌,是驱动腺鳞癌转分化的潜在分子事件。

研究结合转录组数据的无监督聚类以及动态网络标志物(DNB)分析发现,肺腺鳞癌可分为三个分子亚型,其中炎症亚型是接近临界点的关键中间状态。在腺鳞癌转分化过程中四个谱系转录因子(NKX2-1、FOXA2、SOX2和TP63)形成相互拮抗的调控网络,其失衡会经过免疫细胞高度浸润的状态最终实现腺鳞癌转分化。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等的资助,并获得分子细胞卓越中心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化学生物学技术平台和动物实验技术平台的支持。浙江大学爱丁堡大学联合学院的科研人员参与研究。

创新单片双药HIV治疗药物多伟托稳定转换适应症首张医保处方落地

2023-03-01GSK

2023年3月1日,葛兰素史克(GSK)创新单片双药HIV治疗方案多伟托(通用名:拉米夫定多替拉韦片)稳定转换适应症中国首张医保处方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落地,距离2022年4月这一适应症获批不到一年,令人瞩目的“医保速度”体现了国家对艾滋病防治及用药的高度重视。未来,北京、广州、杭州、沈阳、深圳、长沙、昆明、成都、南京、郑州等全国多地将相继开启新适应症的医保供药。

当前,HIV感染已从致死性疾病逐步转变为可防可控的慢性传染病,而这也带来了新的挑战:HIV感染者需要终身用药,抗病毒药物长期治疗中可以预见的副作用,包括血脂异常、肾功能下降、骨质疏松等;同时,随着感染者年龄增长及基础疾病的出现,服用药物种类或将逐步增加。因此,降低长期服药所带来的副作用及药物相互作用、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感染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是当下治疗的关键之一。

在此背景下,以多伟托为代表的创新双药简化疗法应运而生。它能在实现与传统三药疗法相似疗效的基础上,通过减少一个药物的成分降低药物治疗负担,提升安全性及HIV感染者的治疗满意度。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主任医师张仁芳表示:“长期用药的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治疗经济负担,一直以来是HIV治疗中的难题。可以说,创新双药治疗药物的出现、及其医保覆盖范围的逐渐扩大,给了我们解开难题的钥匙。很高兴看到多伟托稳定转换适应症首张医保处方在我院开出,这意味着更多处于不同治疗阶段的HIV感染者都有机会从创新疗法中获益,拥抱更有质量的简单生活。长远来看,这也将推动我国艾滋病整体防治水平的发展。”

“多伟托稳定转换适应症医保首处的落地,是GSK积极践行‘不放弃任何一位HIV感染者’使命的又一里程碑。”副总裁、GSK中国总经理齐欣表示,“作为中国艾滋病防治事业的深度参与者与同行者,GSK将继续致力于为感染者提供更具创新性、更安全、更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并通过《HIV持续关怀倡导项目》,积极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向‘终结HIV流行’的目标迈进。”

性、食物和水,大脑会如何抉择?

外侧下丘脑(LateralHypothalamus,LH)通过多个异质神经元群驱动食物和水的摄入。外侧下丘脑(LH)是否受到饥饿或口渴的控制,是否将营养奖励与社会奖励一起编码,还是将社会驱动力与营养需求整合在一起,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近日,德国科隆大学的研究人员在Cell子刊CellMetabolism上发表了题为:Complementarylateralhypothalamicpopulationsresisthungerpressuretobalancenutritionalandsocialneeds的研究论文。

为了了解大脑如何对饮食、社交和交配等先天行为进行排序,研究团队对小鼠外侧下丘脑(LH)的神经元进行了研究,这是大脑中与饮食有关的区域,表达瘦素和神经紧张素的受体,这些激素介导饥饿和口渴的信息。

研究团队比较了三组老鼠的行为,一组饮食充足,可以无限获取食物,一组是适度饥饿,已经一夜没有进食,第三组是长期饥饿,已经五天没有进食。

该研究还发现,即使在饥饿状态下,表达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s)的外侧下丘脑(LH)神经元(NtsLH)也会优先编码对喝水的需求,同时还会降低社会需求。

因此,饥饿和口渴是以互补的方式开启外侧下丘脑(LH)神经元,以实现多种基本需求的灵活满足。这项研究将外侧下丘脑与进食、喝水和社会行为(交配)联系了起来。

论文通讯作者TatianaKorotkova教授表示,我们一次只能追求一种行为,所以我们的大脑必须以某种方式计算出什么是最有回报的行为,或者什么是我们最迫切的需求。

激活瘦素受体神经元会让适度饥饿或口渴的小鼠优先考虑社交活动,这在生物学上是合理的,因为身边并不是一直有可交配对象,因此在有交配对象的情况下,必须忽略饥饿或口渴,才能进行交配。

最后,TatianaKorotkova教授表示,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团队打算进一步探索在肥胖和饮食失调过程中表达瘦素受体的神经元和表达神经降压素的神经元的活动变化。

胡文辉团队开发稳定mRNA并促进其表达的新技术

随着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以mRNA和蛋白质为基础的药物,例如mRNA疫苗和抗体,已经大规模进入临床应用,并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大放异彩。然而,相比于传统药物,这类新型大分子药物制造起来既费时又昂贵,且产量往往不高。因此,如何低成本生产足够数量的mRNA和蛋白质,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一大挑战。

近日,美国天普大学胡文辉研究人员在MolecularTherapy期刊发表了题为:Proteinexpression/secretionboostbyanovelunique21-mercis-regulatorymotif(Exin21)viamRNAstabilization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了一种神奇的短核苷酸序列——Exin21,它能够增强mRNA的稳定性,从而将其在细胞中的蛋白质产量提高数百倍。这将带来一种通用的蛋白质生产助推器,用于以mRNA和蛋白质为基础的生物制品、药物和疫苗的开发。

蛋白质在所有生理过程和病理条件中都起着关键作用。在过去的三十年里,医药领域对生物制品的需求一直在稳步增长。然而,在许多情况下,mRNA和蛋白质的大规模生产一直因成本高昂而十分具有挑战性。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想方设法找到一种可以提高蛋白质产量的普适性方法,例如优化启动子序列,引入增强子元件,密码子优化以及添加Kozak序列、核糖体进入位点(IRES)等等。然而,即使采用了这些策略,一些蛋白质仍然保持低表达水平甚至完全不表达。

因此,开发新的、简单的、通用的、能以较低成本显著提高蛋白质产量的方法,特别是在需要大规模生产蛋白质的情况下,仍然是当前的一个研究重点。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新的突破集中在Exin21上,这是一个由21个核苷酸组成的短序列,编码一种被称为Qα的短肽。Exin21具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当它被被添加到目标基因的编码区时,可以极大地增加目标蛋白质的产量。

研究团队将Exin21插入到SARS-CoV-2的包膜蛋白(E蛋白)编码序列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之间,并显著促进了E蛋白的表达,平均增强了34倍。Exin21中的同义和非同义突变都降低了其增强能力,表明这21个核苷酸具有独特的组成和顺序。

进一步研究表明,除了E蛋白,添加Exin21也可以促进多种SARS-CoV-2结构蛋白(S、M、N蛋白)和辅助蛋白(NSP2、NSP16、ORF3)以及宿主蛋白(IL-2、IFN-γ、ACE2、NIBP)的产量。

此外,Exin21/Qα还可以提高假病毒和标准慢病毒的包装效率,在人抗SARS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和轻链上添加Exin21/Qα可显著增加抗体的产生。这种增强的程度因蛋白质类型、细胞密度和状态、转染效率、分泌信号和2A介导的自切割效率而异。

那么,Exin21/Qα增强蛋白表达的具体机制是什么呢?研究团队发现,Exin21/Qα可以增加mRNA的合成,以及增强其稳定性,从而促进蛋白表达和分泌。这些结果表明,Exin21/Qα有潜力作为一种通用的蛋白质生产助推器,这对生物医学研究和生物制品、药物和疫苗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通讯作者胡文辉教授表示,这一发现无疑非常令人兴奋,这有可能增加蛋白质的生产,从而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这对于生产治疗性蛋白质,例如抗体和mRNA疫苗,应该非常有用。

目前,研究团队正在进一步优化Exin21和类似基序的使用,以增强不同类型的抗体和mRNA疫苗。尽管全面的潜在机制尚待阐明,但类似的编码基序,如Exin24或Exin27,可能会在未来被发现。

舆情信息

适老化改造成效需要多检验

2023-03-02人民网-人民日报

要持续提升适老化改造的广度、精度与温度,需要多回顾多检验,巩固成效

近年来,随着适老化改造专项行动在全国范围有序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大字模式、语音播报、远程协助……这些看似简单的微改造,关系老年用户的切身感受,尤其步入智能化社会,其成效好坏更直接影响老年人及未来步入老龄群体的生活质量。可喜的是,648家老年人常用网站和APP完成适老化改造,“一键呼入人工客服”累计服务超过2.2亿人次,老年人面对智能技术“不能用”“不好用”“不会用”等难题得到有效解决。

但同时也应看到,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在持续推进过程中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比如,部分软件在版本更新后,适老化功能无法同步升级;一些手机应用在优化迭代中,出现一些新问题……相较于其他行业,移动互联网应用形态变化多样、产品更新频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使得服务动态变化,这就决定了适老化改造不仅需要灵活应变向前走,更要巩固成效多检验。前不久,工信部部署了巩固成效专项行动,对已做工作进行检验。

检验,要检什么?

要看到适老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国信息无障碍建设起步相对较晚、基础相对薄弱,适老化改造对多数企业而言仍是新事物,部分企业对老龄社会及老年人需求的认识不够深刻,使得产品研发设计缺乏老龄视角,未将无障碍体验相应的功能优化纳入产品升级迭代,导致适老化改造多为一次性,难以可持续。多检验,就是要发现并提醒各类产品及时优化更新,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信息交流需求。

也要看到适老化改造中涌现出的新经验新做法。经过多年努力,一些企业先行先试勇于探索,一批优秀的适老化产品服务竞相落地,在出行、购物、通信、娱乐等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助力老年人更便利地享受智能化服务。多检验,就是要发掘并激励这些走在前、做表率的优秀案例,让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更快向互联网应用推广,在全社会形成适老化改造的强大合力。

长远看,多检验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当前,适老化改造工作逐渐深入,需要各方在资金支持、技术支撑、社会共建等方面协同发力,形成良性产业循环;也需要各方不断破解新问题新挑战,激发新成果新作为,持续提升适老化改造的广度、精度与温度,真正让老年人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

春季带状疱疹高发这些治疗误区要远离

2023-03-01新京报

带状疱疹的疼痛是神经受损导致的,单纯用止痛药并不能止住疼痛。

北京世纪坛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周平介绍,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临床表现为簇集水泡,沿一侧周围神经作群集带状分布,伴有剧烈的神经痛。这种病毒不能被彻底清除,初次感染消退后,病毒会潜伏于黏膜、血液以及局部感觉神经节和多数器官内“伺机而动”。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会导致两种疾病,早期感染容易引起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潜伏在神经中,待到成年后引起带状疱疹,也就是说带状疱疹缠绕的患者在早期一定感染过水痘,或是潜伏感染过水痘而没有发病。”周平解释道。

老年人、病人、亚健康人群等抵抗力较差,更容易感染带状疱疹。除接种疫苗预防外,可以通过增强抵抗力来减少诱因。周平认为,保持心情愉快、作息规律和饮食清淡营养,适度体育锻炼,积极治疗原本的基础疾病等也有一定预防作用。

带状疱疹治疗主要以抗病毒药物治疗为主,常用的抗病毒药有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此外,也可使用一些营养神经的药如维生素B1、维生素B12、甲钴胺等。“患者并非专业人士,当出现疱疹时,患者无法对疱疹类型作出准确判断,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诊治。”周平提醒。

“神经痛是很多带状疱疹患者会出现的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带状疱疹的目的是避免出现后遗神经痛。”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付中学曾提醒,长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吃止痛药对抗疼痛,这些都是治疗带状疱疹的误区。

付中学表示,导致带状疱疹的病毒是一种自限性病毒,就算不治疗,也会自己消失;带状疱疹的疼痛是神经受损导致的,单纯用止痛药并不能止住疼痛,止痛药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没有多大作用,仅仅是让患者一时舒服而已。

学会这三招也能“坐”着说话不腰疼

2023-03-01北京青年报

久坐不但会伤害脊柱,还会对神经、消化等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数据显示,约有60%至80%的成人有过腰痛的症状。到医院就诊时大夫经常会交代“注意不要久坐!”可是在现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人们能做到“不久坐”吗?

因此,抛开“不要久坐”的空洞告诫,如果不得不久坐,学会这三招,也能“坐”着说话不腰疼。

诀窍一:挑一把好椅子

市面上的椅子五花八门,哪种适合腰疼的患者呢?请注意“好椅子”的几个要素。送给大家选择好椅子的秘诀:腰椎局部有弧度;椅背讲究有高度;身体后仰一百度;轮子扶手保风度。

椅背。特别注意,我们选椅子的时候要选择有椅背的。人体坐着的时候,上半身的重量都集中在腰部,导致腰椎间盘所受压力至少是站立位的150%,椅背则可以有效承担一部分负荷。

好的椅背要兼具“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是指椅背要有个向前的弧度,呈现优雅的曲线美,这样才能与同样有弧度的人体腰椎相契合,实现“人椅合一”。

“内在美”则是指椅背的软硬要适中,使得坐着的时候能够身体微微后仰。因为腰椎间盘内的压力随着坐位角度的不同而变化,当坐位角度在95°~105°之间且局部有支撑时,间盘内压力最小,自然也最舒服。

扶手。跟椅背的功能相似,扶手也可以有效分担一部分负荷。扶手应该有合适的高度,最好能够让上肢放松地搭在上面,而不会因为过高或者过低而牵拉到颈肩部或者胸背、腰背部的肌肉、筋膜等软组织。

轮子。我们坐着工作的时候可能需要随时转身取资料或与人交流,轮子在这个时候就突显出了它的作用。没有轮子的情况下,人们很容易因为转身而对腰椎产生剪切应力;而有了轮子,这个动作就安全多了。

诀窍二:调整好姿势

所以,在坐位工作的时候,最好把椅子尽量前移,使身体前方距离桌缘保持一拳的距离,这样能够把我们限制在好位置上的姿势,才是真正的好姿势。

诀窍三:搞点儿“小动作”

听课、开会等场合,不得不坐很久却又没有办法挑椅子或是调整好姿势,又该如何?教大家两个小动作,每个动作连续做5-10次,立刻就会感觉轻松一些。

坐位挺身。身体坐直,双肘屈曲呈90°,向后抵住椅背,感觉整个后背绷紧,维持姿势10秒之后放松10秒为一次。

坐位猫式伸展。后背紧贴椅背,双手向前伸出,腹部用力向后缩,就像猫在伸懒腰,维持姿势10秒之后放松10秒为一次。

虽然教了大家几个“坐”着说话不腰疼的小妙招儿,但要知道,除了脊柱之外,久坐还会对人体心肺、神经、消化等各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所以,作为大夫,最后还是免不了要啰唆一句:“尽量不要久坐”!

细菌超标3700倍!百年温泉旅馆被曝半年不换水!原因竟是……

2023-03-02央视财经

日本西部福冈县一家老字号温泉旅馆的老板2月28日向公众致歉,承认明知违反公共卫生条例却一年只给大浴池换两次水并伪造消毒记录,导致军团菌超标3700倍。他说,这样做只是因为自己不喜欢消毒味。

依据福冈县公共浴池管理条例,循环式浴池每周必须至少完全换水一次并加氯消毒,且水中残留氯浓度不得低于每升0.4毫克。

福冈县卫生部门去年8月检查时发现,大丸别庄的大浴池军团菌含量超标两倍。这家旅馆当时声称定期换水消毒,后来报告称去年10月下旬自行检测已达标。

军团菌可以引发军团病。这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寒战、头痛、倦怠和肌痛等,严重者会因呼吸系统及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据东京电视台报道,去年3月在日本兵库县“有马温泉”旅馆,一名70多岁的男子因感染军团菌死亡。

撤销口罩令,香港全面复常,港媒:满街笑脸情景将重现

2023-03-02环球时报

市民自行选择是否戴口罩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2月28日表示,数据显示疫情受控,没有大型反弹迹象,香港也已建立广泛及全面的防疫屏障,医院、安老院及学校等重点人群没有出现暴发、病毒变异,没有出现重大的变坏情况,加上传统冬季流感及呼吸道感染高峰期接近尾声,“所以认为是适当时候全面撤销口罩令”。3月1日起,市民在室内、户外、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学校等场所,均不需要戴口罩。他说,香港今年会全面拼经济、拼发展,不同盛事及国际活动将重返香港,经济及社会活动更提速,香港会“活起来、动起来、热起来”。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说,全面撤销“口罩令”代表所有社交距离措施正式结束,期待明天会更好。

3月1日,香港旅游发展局迎接复常后首个内地旅游业考察团访问香港,接待120名来自内地38个城市的旅游业代表,让他们前往香港多个崭新景点,推广香港旅游。

“口罩令”解除的第一天,记者发现很多市民仍然不敢松懈,在大堂、车厢内还是戴着口罩。记者的朋友张先生说,他一直认为戴口罩很麻烦,但之前没有选择,现在有选择就是好事。还有的人采取“一戴一露”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把口罩拉低到下巴的位置,在地铁车厢等拥挤的地方再戴上。

头条日报网称,特区政府宣布维持959天的“口罩令”将取消的消息传出后,2月28日晚,不少市民和朋友相约在兰桂坊。3月1日凌晨零时一到,他们立即摘下口罩,非常兴奋。选委界议员江玉欢及丈夫也在其中,江玉欢说,她是专程到兰桂坊参加“倒数除罩”这个历史性一刻,更大赞李家超做得好。

“香港抗疫的‘最后一里路’”

港媒3月1日称,实施近3年的“口罩令”全面解除,不仅代表香港所有社交距离措施正式终结,更意味着香港走出新冠疫情阴霾,全面复常。特区政府在社交平台发文回顾“漫漫复常路”,感谢市民一直配合政府防疫抗疫措施,并向700多万市民致敬。特区政府自去年下半年起逐步放宽防疫措施,去年12月起相继撤销“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证及“限聚令”等社交距离措施,到新年前夕撤销入境强制核酸检测措施及“检疫令”,今年1月30日撤销“隔离令”。自2月6日起,香港与内地恢复全面通关,为本地旅游及经济复苏注入活力。而“口罩令”全面撤销,是香港抗疫3年的“最后一里路”,标志香港全面复常。

政府专家顾问、港大内科学系传染病科主任及临床教授孔繁毅3月1日在电台节目里表示,特区政府的决定是正确的,现在时机已成熟,而再过一个月左右,流感的反弹情况也会逐步减缓。他认为整个“公共卫生紧急状态”都可以取消,一些地方的快测要求可逐步放下。呼吸系统专科医生梁子超也说,相信新冠疫情未必会出现太大反弹,但流感病例反而可能增加,呼吁市民尽快接种新冠及流感疫苗,做好自我保护。

旅游界立法会议员姚柏良相信,解除“口罩令”对吸引旅客来港有正面帮助,能告诉全世界香港真正走向复常的状态,尤其海外游客对口罩较为抗拒。香港餐饮联业协会会长黄家和表示,相信撤销“口罩令”后,市民心情较放松,有助于带动消费意愿。

禁蒙面法不受影响

《星岛日报》3月1日发表社论称,防疫措施全面退场,特区政府是时候认真检视将口罩列为战略物资,不但继续保留一定数量口罩在本地生产,还要像大米般建立战略储备,要防患于未然,以应对疫情随时发生,并对闲置的防疫设施做好善后规划。香港《大公报》3月1日的社评称,全球局势仍然不明,但香港有足够的理由对未来抱以乐观,原因是香港拥有“内通外联”的独特优势,既重返国际舞台,又有祖国作坚强后盾。如今香港终于全面复常,社会各界要抓住大好机遇,把失去的时光抢回来,积极对接内地高质量发展,以加速共建大湾区为契机,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撤销口罩令,香港全面复常,港媒:满街笑脸情景将重现。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这份报告给出答案

2022年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如何?2月23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举办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2021—2022)》(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超过80%的成年人自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青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心理健康风险较高。

为了解当前国民心理健康状况并提供参考建议,《报告》基于近20万人次的调查,综合分析呈现了当前我国多个人群的心理健康基本特征,探讨了我国不同人群的心理健康现状、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并就进一步维护和改善国民心理健康状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报告》显示,不同职业群体呈现各有特征的心理健康状况,其中管理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最高,无业/失业人员心理健康水平最低。工作、人际、家庭和健康生活方式方面的因素均对心理健康产生显著影响。国民心理健康服务的便利性和满意度较之以往显著上升。

在此基础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报告》副主编陈祉妍建议,未来我国要继续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和规范性,推动心理体检普遍开展,同时,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心理健康资源支持,加强对低学历低收入群体的心理健康服务。

甲流进入高发期,症状与新冠有何不同

甲流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尽管其与新冠病毒感染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但是,新冠病毒感染还可能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患者中相对少见。

甲流指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发生在冬春季。

那么,面对来势汹汹的甲流,我们应该如何预防?我们能从症状上区分甲流与新冠病毒感染吗?甲流与新冠病毒感染会叠加吗?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感染科主任王宝增。

甲流发生合并感染概率较低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乙、丙、丁4大家族。甲流较为常见,每年会呈季节性流行。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2023年第7周中国流感监测周报显示,近期甲流的来势比较凶猛。

“甲流的潜伏期通常为1—3天,最主要的症状是发热、全身肌肉酸痛与头痛,也会有一些较轻的呼吸道症状,例如咳嗽、流涕、咽痛等。”王宝增说。

王宝增告诉记者,尽管甲流与新冠病毒感染在上呼吸道方面的症状相似。“但是,新冠病毒感染还可能带来味觉、嗅觉的异常,部分感染者会出现呕吐、腹泻与结膜炎的症状,这些症状在甲流患者中相对少见。”王宝增说,“特别是对味觉和嗅觉的影响,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特点。”

“从临床来看,非重症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发生肺炎的情况比甲流患者多一些,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高危人群而言,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出现肺部疾病等重症的案例比感染新冠病毒的少。”王宝增说。

“目前我国大部分人群都对新冠病毒有了免疫力,同时感染新冠病毒与甲型流感病毒的概率很低,即使出现两种病毒同时感染的情况,也不一定就会成为危重症。是否成为危重症与个人的体质有关,对于非高危人群,即使同时感染两种病毒,自身较强的抵抗力也会降低发生危重症的风险。”王宝增说,“但建议未感染过新冠病毒的群体,还要继续做好防护。”

王宝增告诉记者,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所产生的抗体有效期一般为半年。“近3年来,很多人没有接种流感疫苗,也因为较好的个人防护没有得过流感,所以流感的抗体水平偏低。近期人群聚集的情况增多,所以出现了较多关于感染的报道。”王宝增说。

接种疫苗能有效预防甲流。

王宝增表示,预防甲流,最有效的方式是接种流感疫苗。“推荐在甲流流行期开始之前进行接种,一般是10月。当然在流行期也可以去接种疫苗。”他表示。

除了注射流感疫苗外,预防甲流与预防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基本相同。

“可以尽量少去人员密集区域,如果去就戴好口罩,不揉眼鼻;在公共场所,如果需要咳嗽和打喷嚏,尽量用手臂、纸巾遮住口鼻。回家后换下外衣,家里定时开窗通风。居家消毒可以选择酒精和含氯消毒液。”王宝增说,“如果家中没有甲流患者,没有必要在家中进行大范围的消毒。”

如果感染了甲型流感病毒,也不必恐慌。“对于体质较好的群体而言,可以对症治疗,部分群体不经治疗也可自行痊愈。”王宝增说,“但对于高危人群,例如婴幼儿、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还是建议使用抗病毒药物,减少危重症的发生。”

“如果患者出现持续高烧、呼吸困难、严重呕吐腹泻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王宝增强调。

王宝增告诉记者,在感染甲型流感病毒后一定要注意休息,建议3—4周后逐渐恢复运动。

进化思维如何改变医学?

“进化”一词似乎只有在谈论历史长河时才出现,但实际上,它每天都在影响着人们的健康。

举例来说,抗生素耐药性的演变,其实就属于进化范畴的问题,而肥胖等现代健康问题的增加,也可追溯到进化原理。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丹尼尔·布鲁姆斯坦则表示,当今的目标正是推动生物医学创新并让公共卫生措施更为有效,范围将涵盖从传染病、流行病到癌症、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所有领域。

克服化疗和抗生素耐药性

耐药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全球性健康威胁。由于细菌和癌细胞自然适应了药物治疗,新的耐药变体不断出现。目前只有通过生产新的抗生素和开发癌症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都是临时且昂贵的解决方案。

受进化启发的策略可打破这个循环。

例如,“反进化”药物可阻止细菌相互共享耐药基因,“抗抗生素”则是另一种创新策略。在医院里,当给予血液的抗生素接触到肠道中的无害细菌时,通常会发生抗生素耐药性感染,导致抗生素耐药菌株进化和传播。而在肠道中阻断这些药物的口服“抗抗生素”可预防这种情况。

就癌症而言,称为“灭绝疗法”的进化分支可帮助解决化疗耐药性问题。布鲁姆斯坦解释说:“消灭一个种群的有效方法是首先通过生态灾难大量减小其规模,就像流星撞击恐龙一样;然后用第二次灾难杀死剩下的人,就像流星之后的饥荒。”

“灭绝疗法”将这一原则转化为临床策略。患者先接受高剂量的一种抗癌药物以减小肿瘤大小。但在耐药性有机会出现之前,第一种疗法将被另一种疗法取代,以杀死剩余的癌细胞。

利用生物多样性推动创新

“长颈鹿的血压是所有动物中最高的,但它们不会遭受高血压损害,大象和袋獾也很少得癌。”霍洛维茨说,“保护这些动物免患人类绝症的生物学原理是什么?人们还没有充分洞察和利用其中的奥秘”。

布鲁姆斯坦呼吁对自然界中疾病脆弱性和抵抗机制进行系统的映射,创建这样的一个数据库,可在10年内帮助人们识别其独特特征,并最终导致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改善公共卫生措施

进化原则还可指导更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霍洛维茨指出,心血管疾病、低生育率和其他常见的现代病症通常被视为“生活方式”疾病,目前倡导的是将责任完全推给个人的干预措施,例如锻炼和饮食改变。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总是奏效。科学家认为,基于进化的公共卫生政策将侧重于改善生态条件。

布鲁姆斯坦则认为,不要在一个人40岁时去治疗糖尿病,而是要在童年时期进行“投资”。生命早期干预的政策,可对一个人未来的健康和福利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

以进化为灵感的“健康路线图”

进化论观点已进入公众和政治议程。一些国家限制抗生素的使用并对含糖饮料征税。然而科学家强调,实现进化医学的全部潜力需要更大的投资和跨学科合作。

关于进化的见解,其实具有巨大但尚未实现的潜力,其可帮助人类更好地去理解和应对各种生命及环境威胁,科学家们如今的努力,正为基础生物学、生物医学、创新生物学和更行之有效的公共卫生措施的诞生,提供宝贵的路线图。

自主创新“定制”骨骼助患者挺直脊梁

目前,3D打印定制化假体在骨科临床上已有广泛应用,如3D打印人工髋臼假体、肩胛骨假体、骨盆假体、胸腰椎人工椎体及个性化假肢等。3D打印的各种不同形状的内植物,也帮助医生解决了脊柱肿瘤、严重创伤等疑难重症的治疗问题。

开辟3D打印骨骼国产化道路

椎体置换应用于颈椎病、颈椎肿瘤等多种需要切除椎体进行治疗的患者。目前,国内外颈椎椎体切除的修复技术通常采用钛网加钛板和螺钉的方法,即切除椎体后,用一种圆柱状钛网结构放置在切除椎体之后的骨缺损区,再将一块钛板放在钛网前方,钛板的上、下端用螺钉固定在相邻椎体上。因为装置需要组合,所以固定强度有所减弱。同时,起固定作用的钛板覆盖在手术椎体的前后两端,而颈椎前方即为食道,钛板的突出部分易对食道造成挤压。

“‘自稳型’3D打印钛合金微孔结构人工椎体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改进,去掉了给患者造成挤压感的钛板,直接将螺钉和椎体组合,植入体与颈椎表面平齐,实现了‘零切迹’。”作为上述植入“自稳型”3D打印钛合金微孔结构人工椎体患者的手术医生,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研究所所长、骨科教授、主任医师,医用增材制造技术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专家组组长刘忠军指着人工椎体模型说,前期研究证实“自稳型”3D打印钛合金微孔结构人工椎体生物力学性能较以往使用的钛填充物更好,且使手术更加简洁。他介绍,这款“自稳型”3D打印钛合金微孔结构人工椎体已在国内上市1年多,医疗单位使用反馈很好,未来将逐步推向国际市场。

在90%以上高端医疗器械依赖进口的背景下,3D打印人工椎体的国产化道路并不容易。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骨科个性化植入假体增材制造关键技术及临床应用”牵头人,刘忠军坦言,这款“自稳型”3D打印钛合金微孔结构人工椎体是“一点点摸索出来的”。

最开始,刘忠军想利用3D打印做出人工枢椎。但医生和工程师的语言并不在同一个“频道”上。医学专用术语和解剖名词,工程师听不懂;计算机和工程专业语言,医生也难以理解。

“后来我用橡皮泥捏了一节枢椎椎体模型交给技术人员,让他们先照着打印出来。”刘忠军说,然后双方再就着模型反复沟通修改,靠着这样的“笨方法”,刘忠军研究团队最终打印出3D人工枢椎。

3D打印与骨科应用“一拍即合”

3D打印又称增材制造技术,是制造技术的一次革命性突破。近年来,这个来自工业领域的技术在医疗领域也作出了不小贡献——制作医学模型、辅具、假肢、手术导引装置等。当然,还有3D打印骨骼。

刘忠军告诉记者,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有独特的应用优势。“一方面,骨组织CT扫描图像可便捷地转化为3D打印的数字文件;另一方面,骨骼解剖结构复杂且为硬组织,形态相对恒定,这恰恰也是3D打印技术产品的特征。”

早期,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多应用于制作骨骼模型,为医学教育、临床诊治和医患沟通提供便利。2010年前后,随着金属3D打印机面世,3D打印技术制作金属材料人体内植物成为可能。以脊柱外科为例,3D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制造手术操作导板,提高术中穿刺或螺钉拧入的精准度,还能制作出有利于修复、重建骨结构及功能的钛合金内植物。

“目前3D打印骨科内固定物多采用钛合金。钛合金也是3D打印最常用的金属材料之一。钛合金和人体组织的相容性很好,不会出现过敏等免疫排斥现象。近年来,钛合金在骨科领域的应用已非常成熟。”刘忠军介绍。同时,他表示,钛合金椎体还可以设计成像海绵一样的微孔结构,这样,人体相邻正常椎体的骨细胞就可以长入其中,最终实现融合,大大增强了牢固性。“这在医学领域属于非常重要的性能。”他表示。

“但3D打印能够定制患者需要的复杂人体骨骼,为骨科手术从‘削足适履’到‘量体裁衣’的治疗模式转变提供了契机,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个性化’与‘精准化’治疗。”刘忠军说。=

全链条自主创新需久久为功

这是未来3D打印骨科应用材料创新的一个方向。能不能设计出更好的3D打印内植物,使其和患者体内骨组织更快结合,缩短疾病治疗周期?能不能在内植物表面附着促生长药物,让骨头长得更快?能不能在内植物微孔中放上缓释药物,在起到支撑作用的同时治疗疾病?这些都是值得科技工作者进一步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此外,尽管3D打印人工椎体已迈出了关键性的国产化脚步,但在刘忠军看来,3D打印人工假体领域实现全链条自主创新还需久久为功。

“虽然我国已经拥有了自主生产3D打印人工椎体的技术,但其应用范围仍不大。”刘忠军说,大部分3D打印设备和材料依赖进口,目前国产的3D打印设备和医疗原创材料仍非常少。

“这也是中国骨科科技创新从追随、并跑向引领转变的重要机遇,我希望看到3D打印技术和骨科应用更紧密的联合,实现更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刘忠军说。

口区~吃到一根卷曲毛发…边角料食品,薅到羊毛还是翻车现场?

2023-03-01网易健康

最初,最常见的食品边角料,还是在面包店里。

面包片的边边、缺角的提拉米苏……这些从正装裁剪下来或者外观有瑕疵的边边角角,除了卖相稍差,质量和正装别无二致。

也是当天新鲜出炉,味道同样美味。买的人很多,比正装还抢手。

之后,边角料食品迅速走红,成为了各大自媒体平台的流量密码。

吃到爽、几块钱还要什么自行车、试错成本低、终于实现零食自由啦、便宜又大碗………………

电商平台的销量也很客观,一水的月销量10万+。

但慢慢地大家发现一些问题:

怎么零食边角料,比正装还贵?

呃……吃起来味道怪怪的……

吃到一根卷曲毛发…口区~~

那么,边角料食品

1.真的“便宜又大碗”吗?

2.真的和正装的品质一样吗?

3.真的干净卫生吗?

4.还能买吗?怎么辨别品质?

为了一探边角料食品的真实面目,SGS携手网易健康一起用实验数据,为大家揭秘!

边角料食品真的“便宜又大碗”吗?

真相:不一定。

边角料食品本来指的是,制作正装食品时切割、裁剪下来的零碎材料,理论上应该是比正品的价格便宜很多。

但现在“边角料食品”已经成为了一种营销思路。

我们买到的所谓边角料食品,实际上可能并不是“边角料”,而是一些商家借着边角料食品的噱头售卖的一些正品。

因为很多商家打着“边角料”的名义,会给消费者一种“很便宜”的心理暗示,很多人就会忽略比价。

我们购买了一箱雪米饼,包装破破烂烂不说,换算了下价格,竟然比正品还贵。

瞬间感觉被“零食刺客”刺中。

所以,小S建议大家,购买边角料食品时,不妨算一算单价再下单。

边角料食品真的和正装的品质一样吗?

一种情况是,有些边角料食品确实来自于正装产品。

但因为包装和储存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正装的保质期也就没有了参考价值。=

即便是相同的食品,如果包装材料不同,就会导致食品包装的气密性有所不同。

储存环境的温度稍高,食品包装气密性较大的食品容易被氧化的概率就更高,也有可能会吸潮、吸附异味等,从而导致食品的口感、味道发生变化,甚至已经过了赏味期或是已经变质。

还有商家钻空子,将报废下架的食品改头换面,再出售牟利。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觉得“边角料食品吃起来怪怪的”的原因。

另一种情况就是,一些边角料食品根本就不是来自于正装,而是假冒伪劣产品。

因为很多正规的食品大厂出于品牌保护的目的,会有专门的渠道处理边角料,或者直接销毁,根本就不会在市面上流通。

所以市面在售的大量边角料食品,是哪里来的呢?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之前有网友在“猪肉脯边角料”中吃出了鸡肉、鸭肉,还有的网友购买的“进口牛排碎肉”,已经变质发臭。就很离谱……

边角料食品真的安全卫生吗?

为了验证边角料食品是否安全卫生,SGS携手网易健康,购买了火腿、牛肉干、火腿碎头、碧根果碎、注芯饼干、碎米饼6款边角料食品进行了实验室测试。=

测试项目及结果如下:

总结来说,此次测试的6款边角料食品都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

但这只是抽样检测,而且样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带有包装的。别的产品就不一定了。

那边角料食品还能买吗?

真相:能买,但要辨别品质。

毕竟我们买边角料食品,牺牲的是它的品相,而不是质量。千万不要觉得便宜或自认占了便宜就忽略质量问题。

那怎样才能买到高品质的边角料食品呢?

1.买带包装的

没有包装的食品相当于三无产品,在储存和邮寄过程可能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食用后很可能会导致腹泻等症状。

作为食品,不管是卖多少钱,它都应该遵守国标,有正规的包装。

千万不要被商家“因为是边角料,所以没有完整商业包装”的解释所忽悠。

购买时,还要注意查看包装上是否有产品名称、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产品执行标准和SC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这样可以避免买到三无产品。

2.买日期新鲜的

即使是正规厂家出售的边角料,如果改变了包装、储存、运输等方式,也可能影响原来的保质期,增加变质风险,所以买边角料产品,最好买生产日期新鲜的。

网购时,记得咨询客服,产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尽量不要购买临近保质期的产品。

3.查看产品配料表

4.从正规渠道购买

从正规、信誉好的商家处购买产品,安全卫生更有保障。而且如果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有正规的投诉渠道。

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中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党组

2021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更可靠、更充分的保障,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将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开展深入学习研讨,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科学系统、立意高远、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指导推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不断加深理解,在实践中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努力实现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充分认识社会保障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意义

社会保障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社会经济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社会保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深刻揭示社会保障与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之间的深层逻辑,把社会保障的重要性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社会保障能够有效维护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与生活,具有显著的收入再分配功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同舟共济、互助合作的公序良俗。社会保障可以平衡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收入分配关系,缩小贫富差距,还可以改善居民消费预期,提振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发展。这要求我们从践行党的性质宗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升治国理政能力的战略高度,提高政治站位,把准工作定位,增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积极助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使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需要把握的重大原则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动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取得重大成就。在丰富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形成了一系列规律性认识,需要长期坚持、不断完善。

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集中力量办大事,推动社会保障事业行稳致远。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关系社会方方面面,涉及深层次的重大利益格局调整,其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都非常突出。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优势,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体现在社会保障工作的全过程和各方面。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资源和力量,破解社会保障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坚持人民至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人民至上,坚持共同富裕,把增进民生福祉、促进社会公平作为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这要求我们始终站稳人民立场,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推动民生保障方面持续用力。要求我们聚焦群众在社会保障方面反映强烈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题,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时时处处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一方面,党和政府承担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责任,必须主动担当作为。另一方面,民生改善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两个方面辩证统一、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这要求我们统筹需要和可能,根据经济发展和财力水平谋划实施社会保障政策举措,健全待遇合理调整机制,循序渐进、久久为功,避免一些国家盲目“福利赶超”“泛福利化”导致制度难以运行、社会动荡等弊端。

坚持科学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已经进入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新阶段。随着社会保障改革进入深水区,面临环境的复杂程度和解决问题的难度明显加大。人口老龄化、新型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数字化等加快发展,也带来许多新情况新挑战。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要求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紧密结合工作实际,使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具有前瞻性、富于创造性。要求我们强化系统观念,更加注重制度、体制、经办、监管、服务全链条的统筹衔接。要求我们兼顾效率与公平,全面落实社会保障基本权利,健全缴费激励约束机制,发挥社会政策的托底功能,实现效率与公平相统一、权利与义务相对应。要求我们从增强国家层面社会保障制度统一性和规范性出发,呈现出活力与秩序的有机统一。要求我们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始终牢牢守住保障群众基本生活这一民生底线。

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这是新征程上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鲜明主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再上新台阶,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积极力量。

深化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明确的任务,成熟一项、出台一项,扎实做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有序推进个人养老金制度实施和职业伤害保障试点,继续提高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统筹层次。强化精准扩面,把更多的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者等群体纳入保障范围。强化待遇发放,完善落实筹资和待遇调整机制,健全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制度体系,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强化基金安全,健全监管体系,完善政策、经办、信息、监督“四位一体”的风险防控机制。强化便民服务,完善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推行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管理服务新模式,持续改进系统行风,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精细高效贴心的服务。强化法治保障,健全社会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增强制度的规范性、统一性、约束性。

—————————————————————————————————————————————————————

THE END
1.POCKIT宠物荧光PCR仪(犬猫传染病检测)POCKIT宠物荧光PCR仪(犬猫传染病检测) 英文名称:POCKIT micro plus总访问:22641 国产/进口:进口半年访问:429 产地/品牌:POCKIT 瑞基海洋 (中国台湾)产品类别:定量PCR 型号:POCKIT micro plus最后更新:2022-8-8 货号:POCKIT micro plus 参考报价: 立即询价电话咨询 ...https://www.bio-equip.com/show1equip.asp?equipid=4296679
2.怎么检查猫咪是否得了猫瘟养猫的家长都知道猫瘟的可怕,这是一种死亡率高可达90%,急性传染病尤其多发于春秋季节。下面氧宠博士为你详细讲解怎么检查猫咪是否得了猫瘟。 标签: 猫瘟 相关症状:猫瘟 猫瘟临床症 如果你的猫咪还小,一定要特别注意,这是一种死亡率较高传染性极强的病毒,通常会出现番茄样血便。猫瘟会出现厌食、沉郁、体温升高...https://www.isdpp.com/xq-1255.html
3.猫咪常见三大传染病之首——猫瘟篇猫瘟(FPV)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以高热(双相热)、呕吐、腹泻、便血、脱水及白细胞严重减少为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 一、病原 病原是猫细小病毒(FPV),FPV也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虽然与犬细小病毒有抗原相关性,但是FPV只有一个血清型在1979年和1984年在美国发现了CPV的2个变种即CPV-2A...https://www.jianshu.com/p/3609d0cc9986
4.养猫需谨慎猫抓病杨晓阳医生文章海口市人民医院根据典型的临床特征和最近与猫或跳蚤接触的病史,做出可能的诊断。 应使用酶免疫测定 (EIA) 或间接荧光测定 (IFA) 进行血清学检测,以尝试支持临床。 然而,血清学检测存在严重缺陷,血清学检测阴性并不能排除具有特征性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患者存在 CSD。因此,对于有推测诊断的患者应开始经验性治疗。 https://baidupc.guahao.com/article/detail/oZazF315381355500290051
5.猫病情:2个月小猫需要体检吗2个月大的小猫需要体检,但是刚买来的猫需要更多的体检。 推荐体检的项目主要如下。 第一,在传染病检测中,猫带回家可能不会有明显症状,但如果环境改变,压力较大,抵抗力下降,就有可能感染传染病。 所以在家里养了三天左右就可以送医院做传染病的检查,比如猫传染病的检查。 第二,寄生虫的检查,主要是进行粪便检查...https://m.syt126.com/pet/2022/20221120193007_308430.shtml
6.猫进行检查是没有传染病的,会得病吗?即时问答问题描述: (女,19岁) 被朋友家养的小猫挠了,破皮但是未出血,及时用碘伏进行消毒,本人未打疫苗,猫打过疫苗,猫进行检查是没有传染病的,会得病吗? 医生回答 问题分析:狂犬病主要是通过被不明健康的动物咬抓伤后才有感染风险,抓伤你的猫如果确定健康,没有传染病,该情况下被其抓伤不会感染狂犬病,不用注射疫苗。https://mip.imask.xywy.com/question/3446239.html
7.孕期要不要查弓形虫感染?阳性怎么办?到底能养猫吗?今年(2022年)的一篇系统综述也同样认为,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晚期,除非IgG和IgM都是阴性(正常结果),否则解读报告是非常困难的;从大样本的数据也发现,对单纯性的胎儿生长受限或者羊水过多进行检测,并没有发现弓形虫感染病例,提示弓形虫感染比例很低。因此,除非有确切的需要怀疑弓形虫感染的病史并且有胎儿宫内感染的证据,...https://cont.jd.com/pccontent/11642527
1.传染病护理试题及答案14、(A)的单位,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A、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实验室和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 B、医疗机构实验室 C、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 15.对传染病菌种、毒种和传染病检测样本的(B)实行分类管理,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vs9d4.html
2.关于猫咪常见传染病———猫瘟你了解多少?如何正确面对猫瘟?你...猫瘟又称猫泛白细胞减少症,又称猫传染性肠炎,猫瘟是由猫细小病毒引起的猫及猫科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致死性病毒性传染病。尤其是1岁以下的猫咪特别容易感染患病,感染率可达70%,死亡率可达50%~60%,另外5月龄以下的幼猫致死率高达80%~90%! https://chongesheng.com/jibingbaike/18629.html
3.传染察速诊断检测SNAPfPLIdexx Laboratories/爱德士 传染病快速诊断检测SNAP fPL 兽用用于猫科动物脂肪酶 添加到我的收藏夹 添加到产品对比表 产品规格型号 应用 传染病, 兽用 病患类型 用于猫科动物 测试对象 脂肪酶 样本种类 实验室 规格 嵌入式 结果显示时间 10 min Idexx Laboratories 的其他产品...https://www.medicalexpo.com.cn/prod/idexx-laboratories/product-79218-901415.html
4.检测猫咪猫瘟的费用是多少(了解猫瘟检测的相关知识和费用)问检测猫咪猫瘟的费用是多少? 猫瘟是一种常见的猫咪传染病,病情严重的话会危及到猫咪的生命安全,因此及时检测猫咪是否患有猫瘟显得尤为重要。那么,检测猫咪猫瘟的费用是多少呢?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目前,市面上检测猫瘟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血清学检测,另一种是PCR检测。其中,血清学检测是一种基于猫咪体内是否有抗体来...https://m.fenzhua.com/mmzx/mmyl/84565.html
5.猫便血,便检说是梭状芽孢杆菌病,还需要再做传染病和猫瘟检测吗?医生说是这个病 便检图片 我的猫已经便血多天,一开始发现的时候以为是因为有虫,给它吃了内驱,但是依旧便血。然后我今晚送它去医院做了个便检。在咨询的时候医生是建议连猫瘟之类什么乱七八糟的一起检了,然后我没有听医生的建议,只是先做了便检,因为我只想弄清它便血的原因。后来开始抽便,由于猫咪过于紧张...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169162752/
6.猫咪体检项目有哪些猫咪体检一次多少钱→MAIGOO知识2、成猫体检一般检查的项目 寄生虫检测、传染病检测、 疫苗抗性检测、血常规检测、生化检测、X线片检测等。 3、老年猫体检一般检查的项目 基本体况检测、血常规检测、生化检测(十七项全项)、X线片检测、腹部B超检测、心脏彩超检测、血压检测、血气检测、眼部检测、心电图检测等。 https://www.maigoo.com/goomai/0zEMMTQx.html
7.杭州爱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宠物检测试纸巴贝斯虫杭州爱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立足于研发和生产宠物和动物疫病快速检测试纸及试剂盒产品的新兴科技型企业。公司拥有一支从业多年的胶体金产品开发团队,并与国内知名动物用诊断试剂团队合作,通过借鉴国际国内同行的市场方向,已逐步开发并上市了如猫艾滋(免疫缺陷综合症)试纸、猫传染性腹膜炎试纸、蜱虫传染病检测试纸、猫...https://www.aijinbio.com/
8.家里有猫有狗可能会感染弓形虫吗真实医生问答病情分析:不要担心了,不需要检测了,如果家里有猫有狗或者是兔子等小宠物,就可能会感染弓形虫。因为弓形虫一般是寄生在这些小宠物上面的。即使家里没有养这些小宠物,如果你在外面接触到这些小动物,也可能会有感染的。而且如果吃了没有煮熟的肉或者蛋类,或者是没有洗干净的水果,也可能会造成弓形虫的感染,三个月...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qa/xvLpBTCwxobq-98EckvmlA/
9.猫杯状病毒感染症状检测方法及治愈后表现猫杯状病毒感染(FCV)又称为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猫杯状病毒引起的猫科动物的一种多发性口腔和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上呼吸道症状,双相发热,浆液性和粘液性鼻漏,结膜炎,精神沉郁,有的猫可听到呼吸啰音,采食困难、流涎、口腔溃疡等。BIOG猫杯状病毒定量PCR检测试剂盒采用荧光PCR方法,可对口腔、鼻或眼结膜拭子...https://www.lascn.com/Item/81992.aspx
10.[感染与传染病学]猫抓病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是由汉赛巴通体(Bartonella henselae)经猫抓、咬人体后而引起的传染病。临床表现多变,但以局部皮损及引流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特征。病程呈自限性。 【病因】 病原体现已基本肯定,归属于立克次体目、巴通体科(Bartonellaceue)的巴通体属而命名为汉赛巴通体。曾用名为汉赛罗卡利马体(Ro...https://www.med66.com/html/2007/8/zh6454020414287002320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