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赋能业务发展?
此次我们邀请了华住酒店集团共享服务中心负责人李焕先生,为大家带来华住集团在进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解决之道。
01
集团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及落地经验
(一)转型前
职能部门负责校企、招聘、绩效、培训、考核。
其他职能则分散在事业部中。所谓事业部,也有不同划分标准,如大型制造业,分区域工厂;零售企业,按地理位置甚至国别。
直线的职能部门向三支柱转型的经验:可以借助于数字化,来达成三支柱转型。随着架构的变化,以及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可以自然地把原来传统的职能部门的架构,切换成现在三支柱的架构。
为什么把数字化放在最后?因为数字化是一个笼统的概称,只有前面“五化”做得比较优秀的情况下,才能够建立数据仓库,进行大数据分析,数据中台,及数据整合。
02
数字化转型的实践
核心:HR提供专业的服务,人事管理,咨询。
第二层:核心管理平台,即大的数据平台,包括标准化接口,与外部系统对接。
03
数字化的应用支持
主要就是COE团队通过建立分析模型,帮助业务改善,找到问题点。
04
使用过程中的挑战与解决之道
业务部门之间的挑战。人事部门经常会被业务甩锅。一方面说招聘的人不行,一方面自己的人才还面临竞品挖角。此时,HR的破局之道就在于数字化转型。通过数据的多维分析,帮助业务部门分析实际问题所在,以便组织能够聚焦到实际问题之上。
人力资源部分如何争取资源。
从系统选型上,是自研好还是外包好,没有标准答案,主要看是否合适。
在判断自研还是外包前,不建议HR先考量预算,而是需要先与公司对目标达成一致。虽然有成本、人员、技术等诸多约束,但在系统选型的初期,聚焦目标才是最重要的。
比如企业的首要问题是人员招聘,那么选择招聘系统及搭建人才库就是你的首要问题。薪资、合同管理等,重要性可以往后。
在判断自研还是外购前,需要摸清企业的真实需求,以及哪些系统采购后,会对企业的HR管理造成较大影响,将你与供应商绑定在一起。
自研的优势是:适应性强,灵活性高,可控性强。能根据企业个性化需求灵活开发。同时更符合企业原有管理流程及特点,员工满意度也比较高。
劣势是:成本较高。同时需要建立较为庞大的管理规范,减少关键人离职,及关键数据管理及数据安全问题。
因此,要充分考虑迁移成本及供应商在数据安全上的保障能力。
2.加速业务发展,帮助企业通过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快速达成数字化。
3.灵活完善,快速反应。
如疫情之后,灵活用工需求猛增。此时可以寻求像易才这样的外包服务供应商帮助,获得他们全套解决方案,包括算薪,入离转调,外包资源,及政策咨询等。
总之,外购服务,能够加速企业内部的服务满意度,帮助HR团队提升员工价值。
然后最后还是一句话,作为我们今天的结尾:以数字化为基石推动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型,数字化只是基石,最关键的还是要认清楚企业所在的发展阶段。只有认清了发展阶段,才能知道要如何转型,如何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