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癌症患者会有疑问:“我每年都体检一次,做一次肿瘤的诊断,没有发现肿瘤标志物,怎么还会得癌症”
体检不等于早期癌症筛查。
肿瘤标志物虽然升高到一定水平时能提示某些肿瘤的存在,但不代表一定患有肿瘤。而肿瘤标志物正常,也不能排除体检者就没有肿瘤,有的肿瘤从始至终肿瘤标志物都不会升高,有的肿瘤标志物在早期正常,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升高。
除了恶性肿瘤,引起肿瘤标志物升高的其他因素包括:
生理变化:妊娠时AFP、CA125、HCG会升高;
不良习惯:吸烟、酗酒;
检查引起:屡次进行直肠指检后,PSA值可升高;
饲养宠物;
此外,抽血过程中的污染、抽血引起的红细胞破裂、标本保存不当、试剂差异及检测欠规范等因素也会干扰检查结果。
那查肿瘤标志物有意义吗有些肿瘤标志物的升高往往早于临床症状的出现,因此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早期发现肿瘤迹象,早诊断、早治疗,从而提高疗效。一些体检者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了,有时可以明确哪个部位的肿瘤,但多数不能单凭肿瘤标志物来明确,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肿瘤的诊断不能单靠肿瘤标志物,而需要由临床、影像、内镜检查或手术探查等综合判断,病理诊断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关于肿瘤标志物几个常见知识
1.肿瘤标志物不是确诊的依据,需要结合胃镜、肠镜、CT,MRI等检查。
2.肿瘤标志物阳性的可能性:
a)身体中有肿瘤存在
b)身体中有癌前病变存在
c)身体中有利于某系统癌症生长的环境存在(如抽烟的人也可以有CEA的升高,甚至阳性)
d)有同系统的其他疾病存在
3.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往往用于多个系统的肿瘤或疾病,但最常用的是:AFP对于肝脏疾病,PSA对于前列腺,CEA对于胃肠道,CA125对于女性生殖系统,CA15-3对于乳腺,CA19-9对于胰腺疾病。
4.晚期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升高程度和阳性率都高于早期。
5.单纯性的肿瘤标志物升高或阳性,但各个系统检查未发现疾病,需要做的是定期复查跟踪和正常年度体检。
6.肿瘤标志物更多用于肿瘤治疗效果监测和手术后复查跟踪。
肿瘤标志物筛查结果判读
肿瘤标志物检查阴性:
如有家族史、癌前病变或有症状,仍需定期复查,结合其他检查;
肿瘤标志物检查阳性:
检测可能有假阳性或患良性疾病;
优先考虑复检,复检仍阳性者进一步检查;
指标轻度升高,不要轻下结论,持续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如进行性升高,患恶性肿瘤的概率比较高;
中重度升高或多项指标持续升高,提示肿瘤发生的可能性很高,必须尽快做医学影像学和细胞病理学等检查;
不同医院检验科仪器、试剂各不相同,参考值不一定一样,因此,不能随意比较不同医院测量值的高低。
需要注意体检中的四个误区!
误区一:未发现肿瘤标志物=健康
体检中,不难看到肿瘤标志物检测。40岁以上的体检人群,大多会选择肿瘤标志物检测。而绝大部分人认为,检测肿瘤标志物就可以直接查出肿瘤,如果肿瘤标志物在正常范围内,那就说明肯定没得肿瘤。各种肿瘤标志物仅仅只能作为辅助诊断的指标之一,肿瘤的诊断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的确,很多癌症发生时,肿瘤标志物的标准会升高,比如前列腺癌、肝癌等,它们属于特异性较强的癌症,肿瘤标志物会反映癌症存在,但一些特异性不强的癌症,如肺癌、胃癌、肠道肿瘤等,往往肿瘤标志物显示正常值,但患者已经患上了癌症。
在我国,胃肠道癌症不仅发病率高,而且恶性率也比较高。很多国家将内镜纳入标准体检套餐。在日本发现的胃癌,40%以上是早期胃癌,而国内发现的胃癌,只有10%为早期胃癌。几乎很少有人把胃镜、肠镜检查纳入到个人体检项目中。
胃镜、肠镜检查多少都有点儿痛苦,吓退了不少人。很多患者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没症状就一定不会患上胃肠道肿瘤。
因此查胃肠镜的患者几乎都是有腹泻、腹痛、便血等症状的,主动要求检查的几乎没有。但实际上,早期的大肠癌往往没有任何症状,即使有些腹泻的症状也常被当成是普通腹泻。
误区三:X光检查可查出是否患肺癌
X光拍完胸片没事,是不是就不会有肺部肿瘤肺部肿瘤筛查,还得依靠CT检查,X光检查并不准确。很多X光检查出来的肺癌,实际上已经到了晚期。
误区四:妇检合格=未患妇科肿瘤
忽视哪些体检细节会出大错!
拍胸片加拍一个侧位
有一位女性体检,因为内衣的肩带上有金属扣,正好在胸口附近,导致拍胸片时出现阴影,体检医生于是怀疑是否是肿瘤或者炎症,吓得这位体检者出了一身冷汗。
由于现在的常规体检只是拍正位胸片(正面面对拍片机),一点小阴影都可能会让体检医生提高警惕,怀疑是肿瘤。
专家提醒:女性在做体检时最好穿不带金属扣的内衣,如果早上忘了,那就在拍片前跟医生说明一下内衣上有金属扣,避免医生对阴影产生怀疑。
其实,解决这个问题有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加拍一个侧位的胸片,这样医生就能清楚地分辨是体内的阴影还是体外的阴影。
一秒后的尿就算中段尿
如果取的尿不是中段,最明显的误差就是会让尿液的pH值偏高或者偏低,还有一些数据也会有轻微的浮动。但这些并不会有“质”的变化,比如没有炎症会测出炎症来,或是有炎症测不出来。
专家提醒:可以人为控制一下排尿的速度,尽量让它慢一点,这样就比较容易取到中段尿液。在取尿的时候也别太紧张,中段尿液还是比较容易取得的,正常人在排尿一秒后的尿液基本上就可以算是中段尿液了。
体检前三天别吃油腻
都知道体检当天要空腹,最多前一天晚上吃得清淡些。但到医院体检的人,有80%以上都不知道自己在体检之前的三天里都应该控制饮食,不能吃油腻的东西,尤其不能喝酒。
专家提醒:体检前三天都要吃清淡的东西,多吃蔬菜,肉类只要适量就可,让身体保持一个良好的状态。不要过度喝酒,尤其醉酒会给肝脏带来很大负担。
癌症在早期的可感知病理特征非常隐蔽,所以很多早期癌症患者根本不认为自己的身体存在隐忧,等到身体出现大的问题,往往已经是癌症中晚期。所以,在平时除了做好检查外,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预防工作。
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应该通过均衡膳食、戒烟限酒、适时筛查、规范诊疗、快乐生活等,对癌症进行有效防治。
化痰软坚。用于癌症的辅助治疗。
苗医:布苯怡象,麦靓麦韦艿曲靳,怡窝雄访达用于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精神不振。中医:解毒散结,补气养血。用于中晚期癌症的辅助治疗以及癌症放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属气血两虚者。
解毒,消肿,止痛。用于中、晚期肿瘤,慢性乙型肝炎等症。
补硒药。适用于低硒的肿瘤、肝病、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或其他低硒引起的疾病。
扶正祛邪,软坚散结。用于消化道恶性肿瘤,乳腺恶性肿瘤,肺恶性肿瘤见于气血瘀阻证者。
广谱抗肿瘤药,用于胃癌、食管癌、贲门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以及消化道盒呼吸道肿瘤围手术期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用药,并可用于抑制各种胃癌、食管癌、肠癌等的癌前病变。
补气养血,健脾益肾。适用于癌症应用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及因放、化疗引起的头晕头昏,倦怠乏力、消瘦、恶心呕吐等症。
补气养血、健脾益肾。适用于癌症应用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及因放、化疗引起的头晕头昏、倦怠乏力、消瘦、恶心呕吐等症。
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肺、肝、胃等多种癌症引起的疼痛。
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用于控制肿瘤性麻风反应症。
补五脏虚劳;抗衰老;抑制肿瘤。
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如放射性、抗肿瘤药物等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症。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且有镇痛,解热作用,用于风湿性或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止痛及肿瘤血液病退热。
用于治疗某些抗生素难以控制的病毒性或霉菌性细胞内感染;对恶性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剂;免疫缺陷病。
本品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1.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2.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3.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1.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2.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3.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本品为非甾体抗炎药,仅在至少一种其他非甾体抗炎药治疗失败的情况下使用。可用于慢性关节炎(如骨关节炎等)的疼痛、手术和急性创伤后的疼痛、原发性痛经的症状治疗。
用于缓解轻至中度疼痛如:关节痛、肌肉痛、神经痛、头痛、偏头痛、牙痛、痛经,也用于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