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在中国的体检市场,企业团检市场份额高达75%-85%。体检作为一种福利,已经成为众多企事业单位关怀和激励员工、提升团队凝聚力以及了解员工健康状况的重要方式。
然而,由于公司成本压力、员工需求差异、自身缺乏专业体检知识等原因,作为公司体检的组织者,公司HR或者工会安排体检往往面临很大挑战。怎样才能组织一次让公司放心、员工开心、自己省心的体检呢?下面将一一为你揭开谜底:
1、定目标:确定公司和员工需求
对员工来讲,身为公司成长和发展过程中的贡献者和伴随者,员工希望能够健康持久地工作,减少因为健康问题带来的就业风险、生存压力。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体检作为一种福利能够满足员工的安全需要、情感和归属需要、被尊重需要以及甚至更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要。
所以,无论从公司角度还是员工自身角度,都希望以更实惠的价格获得质量更好的服务。
2、赢支持:做好思想工作是关键
在安排员工体检时,公司是体检方案的购买者,员工是体检套餐的消费者。一般来说,这种福利员工应该比较乐意接纳才对。不过,实际情形并非如此。比如不少HR或者工会在组织体检的时候会发现,有的员工怕去做检查,担心检查出问题影响职业发展;有的担心自己的健康隐私遭到暴露,宁愿自己掏钱去体检也不接受公司安排;也有的觉得体检没有任何意义,自愿放弃体检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公司在组织体检前要对员工做好充分的思想宣传工作,从心理上消除顾虑。作为公司的HR,组织体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单靠行政命令可能行不通。要想获得大家的支持,某些互联网+体检平台建议做好以下两点:一方面,对于有意向去体检但有心理顾虑的,HR要充分说服上级领导,对员工承诺除非极其特殊的疾病案例,不会影响职业发展和晋升。即使健康方面有问题也没关系,公司和员工共同面对。健康隐私方面,建议企业从整体状况了解员工的健康水平,从宏观上把握即可。因公司要求需要了解极个别员工的体检报告详情的,应事先和员工打招呼。
另一方面,对于觉得体检没有意义的员工,要找到真实的原因。据某些互联网+体检平台对众多公司员工体检情况的统计分析,员工觉得体检没意义主要和检前套餐模式僵硬以及检后缺乏有效的健康干预措施有关。
在套餐选择方面,从企业角度看,员工体检是一项较大的成本支出。公司会根据年营业额、历年体检惯例以及对比同行福利水平,制定合理的体检预算。为体现公平性,需要针对不同性别、工龄、职位甚至贡献度的员工,设定不同的体检金额。这个体检金额,对应了一些基础的体检项目。鉴于公司的预算能提供的大多数属于基础体检项目,可允许员工进行体检项目的置换,超出预算范围员工自费即可。
有HR就担心了,如果放开这些限制,由此带来的工作量将会大大增加。比如检前体检信息的搜集,检中体检进度的查询追踪,检后健康档案的分类汇总、对比分析等工作。如果一家公司还停留在人工登记体检的阶段,员工通过线下排队挂号、线下支付以及现场咨询的方式完成体检,无疑工作量将非常大。
这类应用最大的特色在于它的垂直型、专业性,以高质量服务为保障,为企业或者个体体检者提供包括检前的体检机构查询、体检套餐定制、健康问卷调查、在线比价、预订支付,检中的体检进度跟踪查询以及检后员工健康档案的建立、健康管理等一站式服务项目。这种模式的时髦用语为O2O,即线上咨询、预订,线下体验的模式。目前这种模式在众多企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3、选套餐:众口难调一招解
小科普:不同年龄段体检项目
从40岁开始,衰老表现明显增加。40岁以上男性,要定期检查前列腺,留意检查心脑血管病。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病家族史、肥胖、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异常的人群,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增加,在基本体检项目基础上,应增加专病检查项目。50岁以上人群,机体各器官的功能均在逐渐退化,更应注意心脑血管病和恶性肿瘤高发。
关于职业病体检
由于部分行业的特殊性,长期从事该行业的劳动者经常会患上职业病,以制鞋、皮革、电子、五金、油漆、橡胶和印刷等行业为例,每年必须做一次体检。检查项目除了普通体格检查(血压,新,肺,肝,脾,淋巴结等)以外,还要做神经科,皮肤科,眼科检查,要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肝脾B超,心电图,神经肌电图检查,以及根据所接触的有机溶剂的种类,作相应的血尿化合物及代谢产物的检测。而采矿、冶金、建筑、棉纺、建材、装卸、宝石加工、机械制造等行业,需要重点做胸部X线照片检查,肺功能检测以及心电图检查。
体检套餐如何因人而异?
公司重视员工健康状况,还可以建议他们在公司安排的体检项目之外,根据自身健康状况增加一些体检项目,即体检套餐的'Y'部分。比如肿瘤高发地区人群、常与致癌物质接触的人群、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等人群应该定期做防癌体检,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要重点检查血脂和血糖。员工可以通过某些互联网+体检平台的个性化体检定制入口,量身定制自己的体检方案。这种定制模式除了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还将结合家族史、既往史、现病史和生活方式(是否抽烟、喝酒、熬夜等)等推荐合适的体检项目。
4、检中跟踪:体检进度随时查
5、检后健管:有始有终赢口碑
体检结束以后,HR需要对体检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快速出具相应的数据分析报告。对于公司各级管理层需要呈递的分析报告,可能包括参检率、体检异常情况报告、重大疾病专项报告、传染病概况、职业病情况等。这种分析可以分部门、性别、年龄段进行对比,有时需要将今年的数据和历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让公司管理层知道公司员工的整体健康走势。这种统计或可通过手工计算或者EXCEL表格来生成,但由于数据量大,难度高,很容易出错。某些互联网+体检平台提供HR专属的员工体检档案管理平台,轻松实现体检报告的发布、报告分类生成、体检报告打印、健康数据导入和导出等功能。
对于公司员工而言,体检后可能面临体检报告看不懂、没有提供有效的健康干预和指导等情况。体检报告看不懂,可以在线咨询某些互联网+体检平台医生,或者下载实用的体检类APP解读体检报告。对于有疾病风险的体检者,公司还需提醒员工及时就医,消除疾病风险隐患。同时注意改善生活方式、饮食方案、睡眠习惯,多运动,真正实现体检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