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刷单炒信”典型案例,旨在帮助广大消费者提高对“刷单炒信”行为的警惕性和识别力,规避消费陷阱,主动抵制“刷单”行为,同时对从事“刷单炒信”的各类主体形成有力震慑,引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公平竞争。
近年来,“刷单炒信”广泛存在于不同电商领域,涉及消费者衣食住行方方面面,它扭曲了商品的真实评价,诱导消费者依据失真的评价消费。“刷单炒信”日益呈现出组织化、职业化、规模化、跨地域性等特点,出现大量刷单组织和为刷单提供虚假物流信息的组织,甚至形成互联网“刷单炒信”黑灰产业,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影响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对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造成负面影响。
一、利用员工、亲友等熟人“自刷”的方式进行刷单炒信
典型案例:苏州市吴中区某电器公司组织员工刷单炒信案
苏州市吴中区某电器公司主要从事清洁类电动工具的生产、销售,在天猫平台设立了两家网店扩展销售渠道。为谋求竞争优势,2020年9月至11月期间,当事人组织员工联系外地熟人实施虚假交易。订单完成后,订单交易信息记入当事人天猫店铺销售情况,货款由当事人返还购买人并给予一定数量的佣金。该公司通过该办法快速提升两家网店在同行业中的排名。经查证,2020年9月至案发,该公司共实施刷单274笔,占网店成交订单总数的73.9%,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110456.98元。
二、利用第三方平台或者成立公司组织刷手进行刷单炒信
典型案例: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刷单套餐”案
三、通过修改评价或“好评返现”等手段虚构好评
典型案例: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某饮品店“好评返现”案
四、利用“水军”虚假包装成“网红”“爆款”直播
典型案例:赖某利用直播间“水军”刷单炒信案
五、利用伪装成真实快递的“空包”进行刷单炒信
典型案例:江苏省江阴市某食品有限公司利用“空包物流”刷单炒信案
六、保健医美领域虚假宣传刷单炒信问题
典型案例:江苏省连云港某贸易有限公司虚假宣传并刷单炒信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