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1.11.30
什么是金字塔原理?主要包含四部分内容:核心思想、达到效果、基本结构、具体做法。
达到效果(思考的逻辑):观点鲜明、重点突出、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简单易懂,让受众有兴趣、能理解、记得住。
基本结构(表达的逻辑):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MECE原则)、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金字塔原理在新媒体文案中的运用:
核心思想=内容定位(思考的逻辑)
达到效果=内容目的(思考的逻辑)
基本结构=内容划分(表达的逻辑)
具体操作=内容撰写(演示的逻辑)
政府关心: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安全、环保
媒体关心:新闻点、炒作点、领先性、独特性
用户关心:有趣、有料、性价比高
在新媒体也是如此,以用户为导向,用户需要什么,我们才写什么,但针对不同的用户,输出的内容也会不一样,当内容众多时,要以用户的主需求点为主:
生活用户:热点评议、生活乐享、娱乐八卦、心灵鸡汤(比如各门户类公众号)
文化用户:新闻资讯、文化传承(比如民国文艺等公众号)
这个内容有跑偏吗?内容本身价值观是否与平台定位相同?
如果这2个问题都能回答,那么定位一般不会有太大问题,以本篇内容为例,定位是专业用户,解决新媒体文案写作的套路需求,因此写作的方向是干货知识类。2、内容目的思考的逻辑,《金字塔原理》提出,在向领导汇报、写公文报告、做PPT演示的时候,最终要达到的效果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受众听得明白,能理解,记得住。也就是,我们必须知道想要说清什么,目的不同,行为就会不同!
活动互动:内容中要着重点出活动的参与方式、活动奖品等(比如抢红包活动、民宿试睡活动);
传播共鸣:内容中要不断刺激用户痛点,以对等聊天形式勾起用户共鸣(比如“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一文)。
还是以本篇内容为例,想要说清的是新媒体文案写作的套路,希望刺激用户痛点,引发行业共鸣。3、内容划分表达的逻辑,前文提到过,金字塔原理的基本结构是结论先行、以上统下、归类分组、逻辑递进。先重要后次要,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
运用到新媒体文案上,关于内容划分可以有两种结构:
自上而下法:以上统下,结论先行,先总结后具体,先框架后细节。
自上而下法举例:
咪蒙经常会使用自上而下的结构,在她的一篇《婚后如何保持恋爱感?跟老公搞暧昧!!》中就是如此:
首先提出一个结论:婚后保持恋爱感,要这么做;
接着以上统下,写出细节:被需要、保持暧昧、提供情绪价值、说废话、会任性。
自下而上法举例:
“新世相”对自下而上法运用的比较多,比如一篇《我20几岁,没家底,没背景,没学历,我为什么还要努力?》
本文运用的也是自上而下法,先总后细,每一层内容都是对上一层内容的展开说明,下图是本文的结构划分:
总结:运用金字塔原理可以套路新媒体文案写作
具体:定位、目的、划分、撰写四方面的具体运用
S:situation(情景),由大家都熟悉的的情景,事实引入
C:complication(冲突),实际情况往往和我们的要求有冲突
Q:question(疑问),怎么办
A:answer(回答),我们的解决方案是……
SCQA结果在新媒体文案的写作上,有4个公式:
标准式:情景S——冲突C——解决A
开门见山式:解决A——情景S——冲突C
突出忧虑式:冲突C——情景S——解决A
突出信心式:疑问Q——情景S——冲突C——解决A
作者强调,序言的第一个作用是直接点出主题;序言的第二个作用是使读者和你在同一位置上。
举一个很经典的案例:
得了灰指甲——陈述背景S一个传染俩——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冲突C问我怎么办——站在对方的角度,提出疑惑Q马上用亮甲——给出解决方案A,这是文案要表达的重点
SCA标准式,以本篇内容为例:
S:做新媒体经常要写稿——陈述情景
A:运用金字塔原理及金字塔原理的介绍——给出答案
ASC开门见山式,以“绍兴旅游”为例:
A:有些地方,存在就是浪漫,绍兴的秋天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给出答案
S:春天的羞涩……冬天的冷冽——陈述其他三季的情景
C:独特、坦荡,在不经意间到来——与其余三季对比下的冲突
CSA突出忧虑式,以“GQ实验室”为例:
C:对“阴柔之风盛行”表达忧虑(隐含疑问:生活不阳光了吗)——阐明冲突
S:认真观察了网络上和生活中占据主流的男性群体——冲突下制造情景
A:我们的生活充满了阳光——给出答案
Q:如果多一次选择,你想变成谁?——提出疑问
S:如果忍耐算是坚强,我选择抵抗;如果妥协算是努力,我选择争取;如果未来才会精彩,我也绝不放弃现在——列举情景
C:你也许认为我疯了,就像我认为你太过平常。我的真实会为我证明自己——情景下的冲突
A:诺基亚N9,不跟随——给出答案正文开场白之后,是正文的撰写,其实就是根据选择的结构,对各要点进行以场景制造、数据摆放、举例论证等方式进行描述,再以MECE原则进行检查确认。MECE是“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的意思,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藉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关于MECE原则,用一张图来表示,你大概就什么都明白了:
下一层是对上一层的穷尽,即CE,并列层之间相互独立,即ME。
结尾结尾其实是对整篇内容的总结概括,对要点重点的再次提醒,或抒情或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