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目的]探讨爱心宣教卡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科2007年4月一一2007年6月使用爱心卡宣教产妇8O例为观察组,2007年1月一2007年3月未使用爱心卡宣教产妇8O例作为对照组;对产妇对宣教形式接受和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等4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对护士满意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爱心宣教卡发放是一项可行的健康教育改革措施,值得推广。
1制作健康教育爱心卡
2爱心卡的应用方法
2.1由责任护士对病人实施爱心卡宣教孕妇人院当天,责任护士进行人院宣教时发放A卡,A卡为责任护士联系方式和住院期间氧气吸人和计数胎动重要性的介绍,建立护患间合作的首要信任。对进人产程或择期剖宫产孕妇发放B卡,B卡由两组组成,正面均为病区护士支持孕妇分娩的鼓励话语,让孕妇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支持,Bl反面是产房无痛分娩技术介绍,B2为剖宫产术前注意事项,责任护士根据病人情况发放。产妇分娩返室后责任护士发放C卡,C卡分3组,正面统一为母乳喂养好处宣教,反面C卡1是自然分娩产妇产后须知,C卡2是剖宫产产妇产后须知,C卡3为母婴分离产妇产后须知,为便于护士宣教时选取,3组卡片以护理级别卡颜色为背景色,组1为红色,组2为黄色,组3为绿色。产后第2天责任护士发放D卡,n卡内容为产后保健操、产妇治疗药物告之及哺乳姿势和技巧,责任护士现场演示产后保健操并指导喂奶。产后第3天责任护士发放E卡,E卡正面为计划免疫指导,反面由责任护士填写告之产妇的个体注意事项,并完成出院宣教。
3健康教育方法及观察指标
选择我科2007年1月一2007年3月分娩产妇8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按照医院产科宣教常规进行宣教,2007年4月一2007年6月使用爱心卡宜教产妇80例为观察组,从产妇对宣教形式接受和掌握情况、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并发症的发生率、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进行比较。
4结果
结果显示,两组接受宣教内容的有效率、对护士综合满意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母乳喂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3.91,39.54,10.92,6.72,P均<0.O1)。提示观察组的健康教育效果优于对照组。
4体会
4.3增加护士工作满意度医院护理质量检查对健康教育评价指标通常遵循:以对影响健康危险因素的认识和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为主Csl。对照组宣教方式往往因产妇对宣教内容不能或复述不全面而评定宣教低效,甚至因产妇个体原因而否定护士宣教工作,影响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满意度是指个人所表现出来的喜欢其工作的程度U7,唯有提高员工的满意度才能提高其工作质量Csl.爱心卡宣教模式为护士正确宣教与否提供了客观依据,当产妇不能准确复述时会取出卡阅读,给予护士工作的肯定,提高了护士工作满意度,增加了护士宣教的积极性。
【关键词】健康教育处方表设计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教育活动,使人们自觉地采用有利于促进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并对教育效果作出评价。它在临床整体护理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促进患方配合护理工作。临床宣教方法有许多种,例如传统的有口述、黑板报和剪报、操作示教、视频等,但都不能举证,证明护士的工作行为,患方难以理解记忆。怎样才能有效地满足患方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又能举证护士的护理行为和措施,是如今护理工作中值得探讨的问题。我科室自2008年4月以来,尝试建立表格式健康教育处方,用文字与表格结合进行宣教,并由患者或家属保存,及时宣教、检查、评估,体现了护理专业水平,促进护患沟通,增加患者满意度,记录方便清楚,一目了然,出院后回收保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资料与对象
1.1对象
选择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本科室住院治疗的五官科患者60例,小学文化25例,中学文化30例,大专文化5例,大学文化0例。意识清楚的脑外科患者20例,小学文化5例,中学文化8例,大专文化5例,大学文化2例.口腔科患者40例,小学文化7例,中学文化17例,大专文化15例,大学文化1例。
1.2设计表格
1.3健康教育处方表(反面)
①健康教育处方表的反面可设计图示例如我科曾选择一护士的图画,加以“长沙市八医院祝您早日康复”的艺术字,让患者和家属感受到医院以及护士对他们的关怀,体现科室温馨护理的思想与护理文化,使健康教育的方式更加生动温暖。②可根据科室情况设计各种温馨提示,例如我科曾制定多项温馨提示细则,其中包含的科室收费疑问询问处、用水用餐处、出院结账流程、如何使用遥控器、微波炉等。每项细则重点可使用各种方法特别标示,使其突出醒目,易查询记忆。
1.2健康教育处方表(正面)
2实施
2.1健康教育的流程
2.2健康教育的方法
2.3加强健康教育的法律法规意识
3体会与讨论
3.1有利于举证
传统的宣教方法多以口述为主,有部分病人或家属,在违犯了医院的规定和医嘱后出现异常情况,指责护士告知错误。采用健康教育处方表格后,由于其中设置签字栏,病人出院后仍然保存,为举证留下依据,避免因口述患者理解错误引起的纷争。
3.2及时阶段性健康教育的实施,使病人或家属获得系统性康复指导,增强康复知识
促进患者理解正确的信息,使其获得相对应的知识,学会自我监测,促使及时发现异常问题,了护患关系,为举证留下了依据,尊重了患者的知情权,保护了护患双方利益。
3.3有利于防止护理缺陷
3.4提高了护士的心理护理知识与自身价值
护士与患者交流,采用各种方法使患方易接受,维护了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完成更多心理指导的实践。增加患方对护士的信任、理解、敬佩感,患者接受正确的宣教,配合锻炼与治疗,最终恢复健康,激发护士的潜能和对工作热情,使护士有成就感。
3.5提高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体现了科室文化特色
为能保持自身的良好工作形象,顺利完成宣教,护士的业务水平在学习和查找资料中不断提高。健康教育的实施体现科室文化素质,促使科室人文关怀的建设。
3.6有利于体现温馨护理的工作思想
表格与图示内容,能使患者感到心身受到重视,满足被尊重、安全、舒适、归属、信息等各种心理需求。护士在宣教中的良好语言沟通使患者减少陌生感与孤独感。适当的语言激励与人文关怀使患者对恢复健康有更强的信心和意志力,避免患者长期住院对医药过于依赖的心理,引发角色缺如。
小结
表格式健康教育处方不是独立的,表格需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同步配合,与口头宣教、床边演示或图片相结合,使宣教言文并茂,相得益彰,取长补短。护士应注意及时督促、指导患者练习宣教内容。以表格式健康教育处方的方式进行宣教是一种新方法,它丰富了整体护理的内容,可成就科室特色文化,体现温馨护理,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万惠,健康教育执行单的设计与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06,5(12):863
【关键词】健康宣教;妇科;腔镜手术
doi:10.14033/ki.cfmr.2015.18.085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6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确诊需腔镜手术(包括宫腔镜及腹腔镜)的100例患者为对照组,均为女性,年龄20~76岁,平均41.5岁,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31例,中专/高中学历42例,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27例。2014年7-8月,选取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确诊需腔镜手术的100例患者为试验组,均为女性,年龄18~73岁,平均40.5岁,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学历33例,中专/高中学历48例,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19例。两组患者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宣教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口头式健康宣教,试验组选择口头式和发放健康宣教手册相结合的宣教方式,在患者入院时、手术前、手术后、出院时进行宣教。
1.3健康宣教手册的形成
1.4健康宣教内容
1.6观察指标
笔者所在科室自行设计问卷,由患者出院时填写健康宣教掌握调查问卷。问卷包括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健康宣教内容掌握情况,针对健康宣教的内容进行评价,问卷包含5个维度,20个条目,效果可分为掌握、一般掌握、未掌握3个等级,为了解患者对健康宣教内容的掌握情况;第二部分为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包括5个维度20个条目,对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进行调查。
1.7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结果
传统口头式宣教与健康宣教手册结合口头宣教模式宣教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组患者病房环境、科室制度、辅助检查掌握情况、术前准备、术后须知及出院指导掌握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2本科室5-8月患者满意度调查
月份调查例数(例)满意度(%)
5月4592.11
6月5591.21
7月5698.00
8月4499.83
3讨论
3.1使用健康宣教手册能提高患者宣教效果
3.2使用健康宣教手册能减少护士的工作量
口头宣教后患者由于记不清宣教内容,会一遍一遍按呼叫器向护士询问,既打断护士的工作,又增加护士来回走动次数,无形中增加了许多工作量,健康宣教手册的使用,能够清晰的向患者展示所有的宣教内容,便于患者翻看和掌握,保证护士的工作顺利进行,避免重复工作。
3.3使用健康宣教手册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健康宣教内容包括患者的权利与义务,科室规章制度,科室环境及人员介绍,手术须知等等内容,当患者熟悉这些内容后,住院时能够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便于病房统一管理,由表2可见,使用健康宣教手册结合口头宣教模式能够使患者住院期间满意度明显升高。
3.4使用健康宣教手册便于宣传推广病房特色服务
许多患者出院后将宣教手册带回家,与亲戚朋友交流经验,帮助我们宣传推广科室的特色服务,便于有同样疾病困扰的患者积极到我科就诊。
研究结果显示,健康宣教手册值得推广应用,但医疗技术在不断更新,各科室规章制度也在不断变化,手术方式也在不断更新,优质护理服务已经普及,需要医护人员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更新宣教内容,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真正做到优质护理。
[1]张晖,乔永英.58266例已婚女性健康体检乳腺及妇科疾病检出情况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3,30(1):98-99.
[2]刘惠敏,周桂菊,李新玲.宫腹腔镜联合诊治妇科疾病的临床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7):761-763.
[3]ShokeirTA,ShalanHM,El-ShafeiMM.Significanceofendometrialpolypsdetectedhysteroscopicallyineumenorrheicinfertilewomen[J].JObstetGynaecolRes,2004,30(2):84-89.
【关键词】骨外伤健康教育体会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和身心医学发展,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医学模式的成功转型,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向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已成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健康教育对住院的人来讲就是宣传教育,教会病人有关疾病的知识和如何配合治疗护理及怎样进行自身保健,是我们的职责。重视健康教育,运用不同的宣教方式、技巧和语言艺术,反复强化宣教,结合有效的质控,才能达到宣教的目的。下面对我科自2008-2009年共收治的270例骨外伤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2009年共收治270例骨外伤病人,其中胫腓骨骨折103例,股骨骨折52例,锁骨骨折48例,肱骨骨折39例,六桡骨骨折28例。
2健康教育
2.2因人而异,灵活运用健康教育技巧对不同文化程度的病人,根据其接受能力运用不同的宣传技巧,如运用体态语言、画图、示范等,以达到病人对自己疾病的有关知识有所了解。如牵引治疗的病人,护士向病人说明为什么牵引,牵引治疗中的注意事项,牵引后的效果,这样使病人明白,易于接受治疗。对老年人和文化程度低的病人,要用通俗的语言或方言进行宣教。
2.3观察患者的神情,反复强化健康宣教在宣教中注意观察病人的神态、表情,以此来判断病人是否明白。在宣教中发现病人出现茫然的眼神或心不在焉,说明病人不明白或没注意听,则需改变宣教的用语与技巧。另外有的病人说一遍就懂,教一遍就会,但有的则不然,我们应采取反复强化宣教以达到目的。
2.4真诚相待、耐心负责宣教要达到宣教的目的,必须对病人真诚相待,耐心负责。
首先应取得病人的信任,向病人讲解骨折后的治疗方法,配合治疗的护理事项,饮食护理及预后等。
2.5加强护士宣教培训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组织健康宣教示范研讨会,逐渐提高护士们的宣教能力和技巧。在现场示范后共同讨论,从中得到启发,找出差距,互相学习,从而提高每一位护士的宣教能力和技巧。
3健康教育内容
3.1入院介绍骨外伤病人是意外伤,常有恐惧、焦虑等心理倾向,应做好心理护理,并向病人及家属介绍病区环境、制度、负责医生和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等,使其尽快熟悉环境,消除恐惧心理及陌生感。
3.2检查前教育说明各种检查:如化验、心电图、CT及X线拍片等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取得配合。
3.4术后病人的生活护理指导长期卧床病人要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局部受压过久,定时擦浴、按摩。预防因石膏绷带或牵引引起的皮肤损伤和压疮。长期卧床病人肠蠕动减慢,应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鼓励病人多饮水,防止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
3.5功能锻炼它是骨外伤后的重要环节,在医生指导下鼓励病人促进及功能的全面康复或达到最佳状态。早期伤后1-2周进行肌肉的舒缩活动。中期,伤后2-3周后,除继续做肌肉舒缩活动外,活动范围可扩展到各大关节,动作要缓和,范围由小到大。伤后6-8周,骨折愈合较牢固,外固定已去除,应加强全身各部位肌肉及关节活动。
4采用“三查”方法进行质控
质控是保证做好健康教育的有效方法,是我们根据宣教内容制定出质控标准,采用“三查”的方式进行质控。其中“三查”是指自查、抽查和调查,由此可以及时补充宣教,找出宣教中的薄弱点,对护士进行督促及具体指导。
方法:选择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观察组采用健康卡片及口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对照组仅用传统口头宣教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认识水平(P
结论:健康教育卡片与口头相结合的健康宣教方法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满意度及治疗效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健康教育疗效观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颈、腰腿痛专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腰腿痛常见原因之一。80-90%病例可经保守治疗使症状缓解或治愈的。在我们基层医院,大多数患者选择门诊治疗,患者痛苦少,费用低,疗效显著。但如果在诊治期间,一次性将健康宣教内容灌输给患者,患者无法理解,而影响治疗效果,导致患者不满。因此,为了提高疗效及满意度,笔者对5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综合治疗的过程中,配合口头与健康宣教卡片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16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28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8岁,平均(45.53±11.48);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天;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9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31例;年龄最大73岁,最小20岁,平均(46.33±12.31)病程最长11年,最短2天;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1例,高中18例,大专及以上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及治疗用药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医务人员以传统口头宣教方式进行健康指导。
1.3评价方法。
治疗10天以后,采用自制的健康宣教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表内容包括4项:①护士对您的健康宣教是否及时;②护士对您的健康宣教内容是否可行;③护士对您的健康宣教方式是否满意;④您是否愿意按照护士的健康宣教内容进行。把同时回答3项“是”的满意。该问卷由专人负责发放,当场收回,由患者或家属以不记名方式填写。观察组发放58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100%,其中满意56份。对照组发放58份,回收有效问卷58份,回收率100,其中满意35份。
1.3.2疗效评价标准。参照文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痊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试验70°以上,能恢复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未愈:症状体征无改善。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
2.1两组患者对健康宣教知识的满意度及知识认识水平比较。(见表1)。
2.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两组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3小结
通过对患者进行口头与健康教育卡片相结合的健康宣教:
3.2由于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治疗疗程,减少了医疗费用,达到了患者的期望值,提升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患者的满意与认可是衡量医疗护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体现了现代医院“以人为本,以质量为中心”的经营模式[3],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也体现了护士价值。结果表明:健康教育卡片与口头相结合的健康宣教方法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满意度及治疗效果。其简便易行、费用低,在临床上也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值得推广应用。
[1]邬学斌.两种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比研究[J].辽宁中医大学学报,2012,14(1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