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万里梯田感受愚公精神,游览石头世界品味传统文化
王金庄研学旅行基地
一、研学前言
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研学
正日益成为当下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
方式。青少年游学四方,广交师友,
增长见闻,开阔眼界,锻炼意志,增
强素质。
研学兼顾了诗和远方
在异乡不断流动的风景中,学员
有机会更真实地重新梳理自己和世界
的关系。美丽景色的作用可不仅仅在
于让人心旷神怡,它会不时给人一些启发,让孩子迅速成长。
研学为孩子打开了一扇窗
启示孩子:学习不一定只发生在正襟危坐的课堂里,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里,学习而是有更多元的面貌,更丰富的途径。
研学为孩子提供了一所梦想充能站
在现阶段学习的基础上,增长见识、拓宽眼界、提升自我素质、丰富精神世界,亲手为自己种下更多的梦想。
二、活动背景
王金庄梯田,作为太行梯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誉为“中国的第二万里长城”,2014年被评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现正积极
申报“世界重要农业文
化遗产”,是北方旱作
梯田的典型代表,是以
王全有为代表的王金
庄人民敢于战天斗地、
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
典型代表。其极为丰厚
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底
蕴有待大力开发。基于县教体局“大语文”教育战略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和“研学旅行”设想的稳步推进,结合县“三五”教育实践活动精神以及“王全有精神”的学习弘扬和传承,特对“旱作梯田文化”在校园中的学习与推广做进一步地深入开展。希望通过研学旅行,使参观梯田的孩子更加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使区域内和区域外的小学生能更好地享用大自然馈赠的资源,能够在梯田文化的参与中认识美,发现美,感受美,表达美,并在活动中培养坚强,勇敢,坚持的美好品格,能感悟劳动改变自然,劳动创造生活的哲理。
三、目的意义
参观涉县最美村落王金庄,近距离接触
“中国最美梯田”,学习劳模精神。穿过石头
斗,在石头缝中生存的不屈精神以及王金庄
梯田所体现的自然美、人文美、竞生美,体
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跨过“石板街”,感受前人高超的建筑工艺。在石屋,石磨、石槽、石路、石凳怀抱中,一起品味“石头世界”中古老传统的民居气息和太行山石头民居所蕴含的厚重的民族传统文化,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强“大语文”观念。
四、研学内容
王金庄
梯田总长度
为4860多公
里,几乎和
中国万里长
城一样长,
堪称第二个
万里长城,是中国农业的旱作农耕梯田的代表,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中唯一的旱作梯田系统。
王金庄村党支部书记,历任
二街党支部书记兼邯郸地委
委员、涉县革命委员会副主
任等职。1969年赴京参加国
庆观礼,1975年和1978年先
后两次当选为第四届和第五
届全国人大代表。数度赴京
参加会议。一生率民栉风沐雨,餐山宿岭,种植花椒树19000余棵。《河北日报》数次赞誉为“林业战线实干家”,中共涉县委员会,涉县人民政府于1983年悬匾授勋“林业功臣”。他为家乡人民发展致富做出巨大贡献。
五、培养目标
1、通过研学,让学生感受王金庄梯田的自然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的意识,增强表达美的能力。
2、通过研学,让学生体会王金庄梯田所体现的新时代愚公精神,培养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操。
3、通过研学,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语文,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增强“大语文”观念。
4、通过研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综合社会实践能力。
5、通过研学,让学生体会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六、研学路线
路线1;王全有广场艳阳天广场石板街古兵寨小南沟梯田
路线2:王全有广场岩凹沟梯田艳阳天广场
石板街王金庄北院古民居古兵寨
路线3:王全有广场石板街王金庄北院古民居
大南沟梯田团结水库艳阳天广场
路线4:王全有广场岩凹沟梯田艳阳天广场
石板街王金庄北院古民居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西坡“太行山高速”药王庙
七、各景点简介
1、王全有广场
王全有广场是
为了纪念时代愚公
全国人大代表王全
有所建,广场上有以
王全有为代表的王
金庄治山专业队劳
模群像雕塑。
2、艳阳天广场
艳阳天广场也叫
大碾坡,因元代在此建
的大石碾而得名,七八
十年代在此取景拍摄
了电影《艳阳天》《笨
人王老大》《浴血太行》
等电影,2016修建为广场并命名艳阳天广场,广场上有艳阳天电影雕塑,石壁上有时代愚公王全有带领治山专业队修筑梯田事迹展览,对面是王全有林业功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