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0~5.5×10的12次/L(400万-550万个/mm3)。
女:3.5~5.0×10的12次/L(350万-500万个/mm3)。
儿童:4.0~5.3×10的12次/L(400万-530万个/mm3)。
[临床意义]
)
男:120~160g/L(12-16g/dL)。
女:110~150g/L(11-15g/dL)。
儿童:120~140g/L(12-14g/dL)。
血红蛋白增多常见于身体缺氧、血液浓缩、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气肿等。
成人:4~10×10的9次/L(4000-10000/mm3)。
白细胞分类(DC)英文缩写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
中性秆状核粒细胞0.01~0.05(1%-5%)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0.50~0.70(50%-70%)
淋巴细胞L0.20~0.40(20%-40%)
单核细胞M0.03~0.08(3%-8%)
50~300×10的6次/L(50-300个/mm3)。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见于牛皮癣、天疤疮、湿疹、支气管哮喘、食物过敏,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100~300×10的9次/L(10万-30万个/mm3)。
纸片法:1~5min。
1:白细胞(参考值:4~10),(单位:10-9/L)
2:淋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8~4),(单位:10-9/L)
3:中间细胞绝对值(参考值:0.10~0.90),(单位:0-9/L)
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参考值:2~7),(单位:0-9/L)
5:淋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20~42),(单位:%)
6:中间细胞百分比(参考值:3~7),(单位:%)
7: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参考值:50~70),(单位:%)
8:红细胞(参考值:3.5~5.5),(单位:1-12/L)
9:血红蛋白(参考值:110~160),(单位:g/L)
10:红细胞压积(参考值:35~50),(单位:%)
11:平均红细胞压积(参考值:80~100),(单位:fL)
12: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参考值:27~34),(单位:pg)
13: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参考值:320~360),(单位:g/l)
14:红细胞分布宽度(参考值:10.6~15.5),(单位:%)
15:血小板计数(参考值:100~500),(单位:0-9/L)
16:平均血小板体积(参考值:7.4~12.5),(单位:fl)
17:血小板分布宽度(参考值:12~18.1),(单位:fL)
18:血小板压积(参考值:0.108~0.282),(单位:%)
血红蛋白测定的趋向是自动化。目前国际上已广泛使用自动化血红蛋白测定仪器,其体积不大,准确性和重复性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