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住建部在十个城市开展深化城市体检工作制度机制试点工作,同年11月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2024年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清华同衡城市更新与治理分院依托院内城市数据资源、数据监测与评估、规划技术等优势,横向联合院内外部所,面向全国提供城市体检与评估服务。本文以河北省为例,介绍了我院在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机制、内容方法设计、监测评估、成果转化应用等方面的探索。
PART/1
工作背景
在2023年11月印发的《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提出2024年在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从住房开始,到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开展城市体检,查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有针对性地实施更新改造。
河北城市体检经历了探索初创期、经验积累期和扩面提质增效期,积极探索城市体检、城市更新、城市设计三位一体统筹推进,为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办实事。2021年组织8个市县开展省级体检试点工作,2022年组织39个试点市县开展体检工作,实现了设市城市体检全覆盖,2023年全省116个市县开展“住房、小区(社区)、街区、城区(城市)”深度城市体检探索,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图1河北省城市体检发展历程
PART/2
工作构思
省级体检具有承上启下作用,发挥传导反馈、指导引导、总结应用功能。承上即传导住建部城市体检要求,同时结合本省实践探索,向国家层面输出有益经验。启下即结合本省实际,一方面做好省内市县城市体检工作组织,指导市县科学高效开展城市体检工作。另一方面发挥省级第三方体检校验总结功能,辅助省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和经验推广。
河北省结合2023年城市体检工作要求变化大、试点城市多且工作基础不一、城市差异大、治理要求高等特点。围绕省级体检工作框架,立足做好省级深度体检高效引领城市更新行动,着力在省级深度体检制度设计、体检内容方法设计、监测评估体系、成果转化应用四方面探索。
PART/3
特色探索
(一)事必有法,建立省级深度体检制度
为精准把握政府的工作重点,满足人民需求,保障体检质量,河北省运用“五有”工作法,建立省级深度体检制度。一有法规。推动立法,将城市体检纳入城市更新条例。二有模式。统筹推进,建立上下贯通的工作模式。三有抓手。有据可依,形成有支撑、有评价的政策标准体系。四有人才。筑牢支撑,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共建人才库。五有平台。科技驱动,建设融通四个信息化平台。在省级深度体检制度设计中,联合技术服务团队承担技术研究、技术培训指导、联动纽带功能。
做好技术研究,及时优化完善政策标准。面向深度体检,联合服务团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标准、城市体检工作导则、市县两级体检技术指南、体检平台技术标准、工作衡量标准、社会调查指导手册等政策标准研究和修订工作,为全省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提供政策标准支撑,分级分类、全流程、精准指导市县规范开展体检工作。
解疑惑促提升,做好市县技术培训指导。配合开展城市体检工作交流会、培训会、推进会、督导调研座谈会等10场会议,组建全省城市体检技术答疑群,编制答疑手册,建立了住房、社区、街区、城区、基础空间信息数据、社会调查六大答疑小组,实时答疑,组建11支省级技术服务小分队,服务省级样板43个城市和设区市统筹的73个城市,全覆盖定向包联帮扶,解决市县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
图2河北省城市体检大学生调查员工作内容
(二)做实做细,优化省级深度体检内容方法设计
特指标,首创市县两级城市体检指标库。统筹考虑河北省以中小城市为主、市县差异大、工作基础不一的实际,确立了“库上兜底、特上发力、专项突破”的指标构建思路,构建涵盖必选指标、专项指标、特色指标等全面系统评价河北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市县体检双指标库。“学分制”指标选取法,滚动实施,有效拉齐了市县体检评价内容。创新河北特色,基于既有问题追踪、河北省城市本底特色、民生工程、发展目标、燕赵宜居县城建设分别创建市县特色指标,年度更新,切实增强城市体检功效。专项突破,基于全省重点工作、城市创城、本底特色三方面,分别构建了排水防涝、完整居住社区、生态园林城市等六大专项体检指标体系,深挖病根病因,助力更新项目生成。分类构建市县指标评价标准,精细化确定评价间断点,支撑城市优势长板和问题短板识别。
图3河北省城市体检市县指标库
图4河北省市县第三方体检评价标准确定思路
优问卷,调查问卷设置和分析。以住建部社会调查问卷为框架,紧密结合河北省城市体检指标体系,优化调查问卷和城市改善建议设置,并结合年龄、性别优化问卷答题对象,提高居民答题感受。针对2022年居民关切领域和年度民生热点,设置交通和基础设施、环境保护、教育和医疗资源、社会安全、自定义等12项城市改善建议,问需于民。制定社会调查数据计算及分析方法和调查报告编制要求,形成社会调查指导手册,助力市县主客观结合识别城市问题和推动民生工程实施。
图6河北省2023年城市体检城市改善建议领域分布
汇数据,搭建省级体检数据收集框架。面向深度体检,探索形成以市县现场调查数据、基础空间信息数据、省直部门数据、社会大数据、市县上报数据采集数据五类数据组成的省级第三方体检数据框架。其中住房、社区、街区维度以市县现场调查数据为主,城区维度在社会大数据、社会调查数据等大数据收集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基础空间信息数据、省直部门数据、市县上报数据收集,加强不同数据校核比对,切实保障第三方体检数据质量。
多报告,助力省市县科学决策。探索形成总分结合、类型多元的省级第三方体检成果体系,一是服务市县决策,从更大区域和横向比较的视角研判43个城市问题和诊疗方案,强化结果和目标导向,形成43个城市第三方体检报告、联评联审、意见、问题清单与治理清单。二是服务省级决策,从宏观角度对河北省城市人居环境建设进行综合研判,形成河北省城市体检白皮书、省级第三方体检总报告、省级社会调查报告和省级城市体检工作报告,明晰全省城市共性问题短板、民生关切,制定管理、规划计划、专项行动、建设项目、纳入更新等细化治理建议,便于全省统一治理和分区施策。
(三)务求实效,探索省级深度体检监测评估机制
强校验,创新开展四维度体检校核复验。2023年河北省第三方体检在多源数据校验城区维度基础上,通过现场抽查对住房、社区、街区维度指标数据、台账表单、成果结论等进行复核,形成了住房、社区、街区、城区维度第三方体检与自体检校验复核内容框架,实现省级第三方体检与城市自体检四维度校核全覆盖。
图7河北省2023年第三方体检与自体检四维度校核复核
重审查,全力做好联评联审。配合制定联评联审提示卡,规范上会成果和专家组成和数量要求,成立由省城市更新促进中心领导、联合技术服务团队专家高工组成的联合把关组,严把联评联审意见质量,深入开展与自体检校核互验,通过专家和行业多部门联审,多角度审视城市发展长板、短板和治理对策,有力地保障了扩面后全省市县体检成果质量,提高地方政府重视程度,推进了体检成果进入政府决策流程。
图8河北省2023年联评联审工作开展模式
后评估,开展问题整改和推送落实双评估。助力市县开展上一年问题整改评估,明确评估框架和要求,总结整改成效与存在问题,归纳整改经验和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优化建议。创新开展市县推送意见落实评估,系统评价推送成果落实机制、整改方式及进展、整改经验和不足等方面内容,并从优化推送内容,完善整改机制、优化整改方式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确保推送成果落到实处。
(四)转化应用,强化体检更新衔接转化
问题链接更新重点领域,总结省级层面适用更新建议。深入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指导意见》要求,把城市体检发现的问题短板作为城市更新的重点。根据体检结果和居民关切,明确既有建筑更新改造、进城镇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完整社区建设、活力街区打造、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修复等九大更新重点,总结省内外分领域城市更新经验,明确路径方法和更新目标,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城市温度和人民满意度。
图9河北省2023年城市体检细化城市更新建议
细化方法路径指引,一城一策更新建议反馈。在市县联评联审意见中明确提出城市更新项目建议和工作建议,总结适宜的更新经验做法,建议市县利用自体检结果和第三方体检结果,谋划城市更新项目,落实到建设管理一张图,并积极录入省级城市更新项目管理平台,推动更新项目实施。此外,结合体检结果,提出重点更新片区建议,推动片区集成式更新。
PART/4
省级体检工作展望
在全面体检精准促进城市更新背景下,需着力提高城市体检功效,推进城市更新走实走深。一是做好专项体检和更新片区体检引导。专项体检突破,深度盘点资源和存在问题,精准谋划更新项目。发挥更新片区衔接体检更新优势,做好片区体检与规划设计。二是加强体检更新转化示范引领。开展省级城市更新范例评选,选树典型样本,总结市县一体化推进城市体检城市更新的典型经验。三是抓好全面体检城市数据资产利用。指导市县进一步加强城市体检成果应用,为政府决策、部门计划、专项规划制定和完善提供充足依据,发挥好城市体检指挥棒作用。努力利用体检结果为控规编制提供有力支撑。
项目编制组织单位
河北省城市更新促进中心
郁达飞、郑鉴、李玉熙、张琦
项目技术服务单位
清华同衡项目团队(联合体牵头单位)
总负责人:潘芳
分团队负责人:邢琰、盛况、王莹
工作总统筹:许可双
主要参加人员:李晓楠、冯延奕、闫家鑫、宋阳、侯建辉、王栎、冀开元、胡亮、李攀武、李菁、丁小玲、成子怡、李晓燕、程绍侠、杨淼、李鑫瀚、谢飞、张妍、李颖、谢盼、王廷山、芦一娜、高铭、胥光耀、杨庚林、赵桐、张灵、刘琪、曹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