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患狂犬病过后的症状其实和狗狗差不多,也是分前驱期、狂暴期和麻痹期。在前驱期最开始几天,是大部分看不出什么异常的,接着猫咪会表现出一些性情的明显改变,如沉郁或者害怕,并出现一些神经过敏。有的猫异常黏人,对主人非常不友好,在轻微刺激下可能就会出现咬主人,并且主动攻击。
猫得狂犬病的症状主要分为以下四期,初期产生反常的一些举动。中期,这种阶段猫咪感染可能会到处游荡,无意识动作。终末期,会出现怕水、怕声音,对光线或异味特别敏感,全身肌肉可能会出现痉挛,还可能会伴发大量的流口水,有主动攻击性。死亡期,会慢慢变为抑制状态,四肢会僵直、呼吸困难、口吐白沫,全身器官衰竭而死。
大部分的猫在患有狂犬病毒以后,潜伏期通常没有太明显的症状变化,但是潜伏期一旦度过以后,通常在发病期就会表现为性格上的一些变化,比如说性格突然变暴躁、乱咬、乱抓、挠人、对一些光影或者一些东西具有明显的攻击性。
执业兽医师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主要伴发行为习惯的改变,比如喜欢奔跑或者出现逃跑的姿态。由于早期症状不容易被发现,临床经过期主要出现发出尖锐的叫声、躲在暗处以及攻击人畜等情况。建议做好暴露后的处理,特别是被疑似感染的动物咬伤之后。预防狂犬疾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接种疫苗,建议3月龄时就给猫咪接种。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可能会伴有行为的改变,比如喜欢躲避、逃跑、突然咬人等。当小猫出现剧烈尖叫、喜欢躲在暗处、攻击人畜等情况时一般处于发病期,当小猫出现明显的狂犬病症状时,通常在数天内死亡。预防狂犬病最好的方式就是定期接种狂犬病毒疫苗,可以在宠物医院或畜牧站接种。
主要的病症表现就是精神沉郁、举动反常、如不听呼唤、喜藏暗处、出现异嗜、好食碎石、木块、泥土等物。病犬常以舌舔咬伤处,随着病情一天天加重,患病的狗狗会变得更加狂暴不安,经常会漫无目的的奔走,而且还会出现攻击人和其他动物的行为。整体上观察狗狗,你会发现患病的宠物狗会日渐消瘦、下颌下垂、尾下垂并夹于两后肢之间。而且狗狗的声音会逐渐变得嘶哑,流涎也会逐渐增多,吞咽出现困难。
患病初期通常会出现习性改变,比如喜欢逃跑或者躲避等。患病的狗狗可能会突然的失踪,当再次发现时可能出现体重减轻、毛发上带有血液等情况。如果此时宠物主人去抚摸狗狗,可能会被攻击。然后狗狗会出现狂躁症状,表现为疯跑、攻击沿途的人畜、行为凶猛、神志不清等,建议及时远离,并告知有关部门。
早期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幼犬精神状态异常,时而兴奋时而抑郁,对于外界的光照或者声音极为敏感,对外界产生严重的恐惧不安的情绪。其次,幼犬会出现低烧或者是高烧、食物降低、畏寒、肌肉酸痛无力等。最后,伤口会出现麻木、刺痛,伤口和喉咙处的肌肉会出现紧缩感,产生咽部痉挛。
可能会出现精神沉郁、不爱与人接近、喜欢吞食异物、动作怪异、有时会伸长脖子、流口水、后肢无力等。发展到中期,小狗可能会主动攻击其它动物或者人,在狂暴过后又会出现精神沉郁、四肢无力的症状,但是刺激它又会有攻击的行为;发展到后期,小狗病情严重,可能会直接出现麻痹、抽搐的症状,一般很快就会发生死亡。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猫咪可能会出现意识不清,不认识主人的情况。猫咪狂犬病发病期分为狂躁期和麻痹期,狂躁期的症状主要包括发出比较尖锐的嚎叫、喜欢躲在暗处、攻击人畜以及狂躁不安等;麻痹期的主要症状为后肢麻痹、咽喉麻痹以及大量流口水等。多数情况下,当出现上述症状时,猫咪将会在数日内死亡。
猫咪狂犬病早期会出现焦虑、恐惧、神经紧张及鸣叫增加,但声音没有明显的变化。友好的动物可变得畏缩或易怒,狂躁的动物可变得温驯而富有感情。猫狂犬病的潜伏期为2-24周,但大多数可在4-6周内表现临床症状。
蒲佳琪执业兽医师
执业编号:A012017320458
猫咪患了狂犬病通常会躲到隐匿处,当人或其他动物靠近时,会凶猛攻击。患病猫的瞳孔会放大、弓背、伸爪、持续喵喵叫、叫声逐渐沙哑。随着疾病进展到麻痹期,患猫的行动会逐渐不协调,接着后躯麻痹,然后头部肌肉麻痹,很快地就会昏迷死亡。
猫得狂犬病一般不会吃东西了。猫狂犬病如果有可疑的临床症状表现出来,并已高度怀疑确认感染时,这时候建议完全隔离,不再进食,如果动物开始出现神经症状,根据此病的发病速度,多数在一周内出现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