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阅读教育重在阅读能力的培养。那么,在实践中我们应该要怎样来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创设阅读环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1.教室的环境布置
促进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我们在幼儿阅读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当的支持、指导,保持幼儿阅读的兴趣、热情,培养幼儿良好阅读习惯。幼儿园阅读活动中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尤为重要,我们向幼儿提供有阅读信息的教育环境,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还能够巩固阅读效果,让幼儿在丰富的阅读环境中,充分感受书面语言,主动地去探索、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班级的环境布置中,我们可以以整个的大环境作为阅读环境,设立图书区、书架等。教师可以绘画一些绘本故事图片张贴在班级的柱子上,将整个的阅读环境氛围展现出来。
2.选择适合的书籍
一本好的图书是教会幼儿早期阅读的最佳助手,好的教材能够提供给幼儿多样的社会生活内容、丰富的情感经验,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插上想像的翅膀,构造出一个个大胆的、异想天开的想法,使他们从中充分体会到阅读的快乐。
二、开展阅读活动,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现象:有些幼儿对于翻书的动作比对于阅读本身更加的感兴趣,他们阅读图书的速度很快。还有个别幼儿只是对图书中鲜艳色彩的图案比较感兴趣,常常无序的阅读图书。对于这两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因为幼儿还没有真正掌握阅读的方式方法,养成好的阅读习惯。我们应特别注意培养、强化,帮助幼儿理解图书内容。幼儿看书时速度快,只大概浏览了一下画面,在我们让他们讲书里的故事内容,却往往一句也讲不出。这要求我们在进行阅读活动时,可以先把书中的内容以故事形式讲一遍,在请幼儿表演排演成了童话剧,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再组织幼儿自主看书。幼儿只有理解了才能产生兴趣。
幼儿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喜欢模仿,我们根据幼儿的这一年龄特点我们采用阅读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从幼儿喜欢的故事、儿歌入手,先由教师形象生动地给幼儿讲述和朗诵,接着让幼儿猜一猜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再出示图文并茂的图书,引导幼儿观察上面的文字,激发出幼儿阅读的兴趣。在阅读活动时教师引导幼儿用手指字,眼睛看字,嘴里念字,脑子记字,让幼儿手、眼、口协调一致能够看着图书并点指图书上的字。
三、设计各种提问,提供幼儿阅读水平
在开展阅读活动时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局限,他们对阅读材料的感知理解较低层次,在阅读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指导不等于代替,引导不等于灌输。因此,我们在与幼儿一起看图书时,与幼儿讨论画面的内容,并设计一些启发式的提问,让幼儿自己进行探索、想象、讲述、表达。在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活动时我们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情景,让幼儿在活动中始终能够保持浓厚的兴趣,展开想象的翅膀。阅读活动是让幼儿通过听、看、想、说,在发展口语的同时思维也得到发展,只有激发了幼儿的听、说、看兴趣,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才能够得到发展。我们还可采用假设性提问,让幼儿展开想像。
多向的提问能够把普通故事变成让幼儿愿意想、愿意说的故事,使得幼儿的思维处于兴奋激动状态,让幼儿乐于表达、敢于表达,这样孩子才愿意于参加阅读活动,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研究表明,3~8岁是幼儿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在这个时期我们如果能帮助幼儿养成“爱阅读、会阅读、能阅读”的良好习惯,形成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就能够为幼儿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最少有以下两大好处:第一,能帮助幼儿找到知识的钥匙。第二,可以为幼儿将来写作能力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总之,我们应充分重视培养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解放思想,勇于实践,积极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我相信,拥有出色的幼儿早期阅读能力,能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出鲜艳的花朵,为他们学习书面语言和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