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消瘦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体重低于正常低限的一种状态。通常认为体重低于标准体重的10%可诊为消瘦,也有人主张低于标准体重的10%为低体重,低于20%为消瘦。目前多采用体重指数(BMI)判定消瘦,BMI<18.5㎏/㎡为消瘦。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营养物质摄入不足
吞咽困难:口腔疾病(如口腔炎、咽后壁脓肿、急性扁桃体炎、舌癌等)、食管与贲门疾病(如食管癌、贲门癌及食管损伤等)、神经肌肉疾病(如延髓性麻痹、重症肌无力等)。
进食减少:神经精神疾病(如神经性厌食、抑郁症、反应性精神病等)、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淀粉样变、胰腺炎、胆囊炎、肝硬化及糖尿病引起的胃轻瘫等)、呼吸系统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功能不全)、循环系统疾病(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功能不全)、肾脏疾病(见于慢性肾衰竭)、慢性感染性疾病(见于慢性重症感染)。
营养物质消化、吸收障碍
胃源性:见于重症胃炎、溃疡、胃切除术后、倾倒综合征、胃泌素瘤和皮革胃等。
肠源性:见于各种肠道疾病及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症、蔗糖酶缺乏症、短肠综合征等。
肝源性: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胰源性:见于慢性胰腺炎、胰腺癌、胰腺大部切除术后及胰瘘等。
胆源性:见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癌、胆囊切除术后、胆道功能障碍综合征、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肝胆管癌等。
营养物质利用障碍:糖尿病病人胰岛素缺乏,糖不能被体内细胞利用,从尿中排出而引起消瘦。
营养物质消耗增加
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1型糖尿病等。
慢性消耗性疾病:如重症结核病、肿瘤及某些慢性感染等。
大面积烧伤:因大量血浆从创面渗出,发生负氮平衡而致消瘦。
高热:体温每升高1℃,营养物质的代谢率提高13%,加之病人食欲不佳,持久高热可使体重显著下降。
减肥:主动限制饮食、加大运动量、服用减肥药物等使体重减轻而消瘦。
体质性消瘦:生来即消瘦,无任何疾病征象,可有家族史。
三、临床表现消瘦以体重减轻为最主要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有不同表现,按系统分类包括:
消化系统疾病: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神经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厌食、延髓性麻痹和重症肌无力等,可表现为厌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
内分泌代谢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可伴有畏热多汗、性情急躁、震颤多动、心悸、突眼和甲状腺肿大。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艾迪生病):可伴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乏力、低血压及厌食、腹泻等。
希恩综合征(Sheehansyndrome):见于生育期妇女,因产后大出血致腺垂体缺血坏死而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可有消瘦、性功能减退、闭经、厌食、恶心呕吐和毛发脱落等表现。
1型糖尿病:可有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
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可伴有低热、盗汗、乏力、咯血等;肿瘤可有各种特有的症状和体征;慢性感染可因不同疾病出现相应症状和体征。
神经精神疾病:如抑郁症病人可有情绪低落、自卑、无自信心、思维缓慢、睡眠障碍、食欲不振等症状。
四、伴随症状
1.伴有吞咽困难见于口、咽及食管疾病。
2.伴有上腹部不适、疼痛见于慢性胃炎、溃疡病、胃癌及胆囊、胰腺等疾病。
3.伴有下腹部不适、疼痛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及肿瘤等。
4.伴有上腹痛、呕血见于溃疡病、胃癌等。
5.伴有黄疸见于肝、胆、胰等疾病。
6.伴有腹泻见于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短肠综合征、倾倒综合征及乳糖酶缺乏症等。
7.伴有便血见于炎症性肠病、肝硬化、胃癌等。
8.伴有咯血见于肺结核、肺癌等。
9.伴有发热见于慢性感染、肺结核及肿瘤等。
10.伴有多尿、多饮、多食见于糖尿病。
11.伴有畏热多汗、心悸、震颤多动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12.伴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低血压见于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13.伴有情绪低落、自卑、食欲减退见于抑郁症。
五、问诊要点
一般情况:年龄、性别(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消瘦原因可能不同)、职业(某些职业可能导致消瘦)。
既往史:有无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慢性肝病、慢性肾病等)、有无手术史(某些手术可能影响消化吸收功能)、有无药物服用史(一些药物可能导致消瘦)。
个人史:饮食习惯(过度节食、偏食、厌食等可能导致消瘦)、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睡眠不足、精神压力大等可能导致消瘦)、吸烟、饮酒史(长期大量吸烟、饮酒可能影响健康导致消瘦)。
家族史:家族中有无类似消瘦的患者(某些遗传疾病可能导致消瘦)、家族中有无慢性疾病史(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结核病、恶性肿瘤等,这些疾病可能有家族遗传倾向)。
六、临床诊治
全面体格检查:测量生命体征,进行系统体格检查,重点检查皮肤、黏膜、淋巴结、甲状腺、心肺、腹部等部位。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有无贫血、感染等情况。
尿常规:检查有无尿糖、尿蛋白等异常。
粪便常规及潜血:排查消化系统疾病。
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电解质等,了解营养状况和器官功能。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排查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
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甲胎蛋白等,有助于筛查肿瘤。
感染指标:如C反应蛋白、血沉等,判断是否有感染。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排查肺部疾病,如肺结核、肺癌等。
腹部超声或CT:检查腹部脏器,了解有无肿瘤、炎症等病变。
胃肠镜检查:对于有消化系统症状的患者,可行胃肠镜检查明确有无胃肠道疾病。
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治疗:对于由明确病因引起的消瘦,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因药物引起的消瘦,应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营养支持治疗:合理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营养摄入;对于不能经口进食或进食不足的患者,可给予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支持。
心理治疗:对于因精神因素引起的消瘦,应进行心理治疗。
对症治疗:对于消瘦伴有其他症状的患者,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缓解患者的不适。
随访管理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体重、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评估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合理饮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和心态,告知定期体检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