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初步探索友好型医院探索

目前全世界共有400多个儿童友好型城市,中国一个都没有。中国目前还处在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初期阶段。而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是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基础也是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保障。上海市儿童医院至今已有30年历史,2012年上海市儿童医院提出了建设“智慧医院、人文医院、精品医院”的服务愿景,人文关怀正式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在紧紧围绕健康中国的政策要求下,医院致力于从医院环境建设到诊疗服务以及诊疗外的人文服务,全方面的探索儿童友好型医院的标准和路径。

一、“健康中国”背景下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的重要性

(一)“健康中国”战略对提升儿童健康提出了新要求

儿童是未来的劳动力主力,决定着整个国家的未来竞争力。而当下社会儿童的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各类疾病威胁着儿童的身体发育,各类社会问题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自闭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在儿童的身上的病发率越来越高,同时各类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频发,刺痛着成人的神经。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受经济利益的驱动,把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作为城市发展的最终目标,最大限度的利用城市空间、土地和各种资源,以牺牲未来人类的利益为代价。在这种情况下,儿童的利益和诉求最容易受到忽视和伤害。为积极应对我国主要健康问题和挑战,推动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5年卫生部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全民健康是建设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立足全人群的全生命周期连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健康中国”已经成为党中央和各级政府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的理念。而且《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儿童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新时期社会的重要问题,而医院作为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阵地,自然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

(二)医院是保障儿童健康的重要阵地

目前我国的儿童人口已达近3亿,而且还在不断的快速增长中。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非常多,虽然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从2000年的32.2‰、39.7‰下降到13.1‰、16.4‰,但是每一个儿童的健康都深深影响到各个家庭的幸福。医院作为儿童健康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应切实承担起对儿童的生命健康的尊重和保障。在儿童专科医院中,因为服务对象是儿童,整体低龄、体质较为脆弱、病情种类繁多、病情变化速度快、死亡率高等多种原因,对于儿童专科医院以及设有儿科的综合性医院来说,对于科室、医院以及医生的要求都非常高。这种要求不仅体现在诊疗过程中,更体现在医院就诊的方方面面。疾病给儿童带来的不仅仅的生理的疼痛,还会给患儿带来更多的心理伤害。医院作为儿童健康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线,更应该以儿童为本,从儿童的需求出发提供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和更多的人为关怀,为儿童打造儿童友好型医院。

二、关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综述

(一)儿童友好型医院的概念

儿童友好(Child-friendly)这一概念是1960年在心理学、教育学领域提出来的,后来列入了1989年的《儿童权利公约》的内容中。1996年在联合国在伊斯坦布尔召开的人类居住会议上提出,儿童友好型城市就是所有人的友好城市。会议通过了《国际儿童友好城市方案》(ChildFriendlyCityInitiative,CFCI)以此向全世界宣布,只有以儿童的保障和福祉为最基本的目标、最终极的指标,城市才可能成为人类健康平安的栖息地、文明和谐的社会和有序运行的系统。查特吉(Chatterjee)整合了不同的说法和解释,提出了儿童友好的概念,认为儿童友好指的是儿童生活在一个健康舒适的、受保护和关心的、不受歧视的社会环境,并且被忽视时有权利追求。儿童友好应该是在儿童基本权利得到保障的前提下,对儿童人格和社会地位的尊重,重视对儿童人本的关怀,提供有利于儿童身心发展的空间环境,释放“儿童天性”。但目前国内学者对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还很少,并没有一个准确的释义和标准。目前关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医院场域的建筑设计方面,较少的探讨诊疗服务中以及诊疗外的儿童友好服务。

(二)国内关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综述

首先从现有文献来看集中在对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研究,主要从儿童友好城市的标准来分析从而总结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策略与建议。儿童友好型城市建设侧重通过提高活动空间的可达性、安全性、趣味性,优化社会关系网络与儿童社会参与及权利保障等多方面,增加儿童在公共空间的体育活动与交往。另外从社区出发探索建设儿童友好社区的策略与思路,住区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要从相当重视儿童使用者的心理需求和环境行为。儿童友好型住区公共空间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舒适、安全的活动空间,有益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在医院方面,现有的文献主要从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出发研究医院场域内的空间设计,从医院的建设设计方面为儿童提供友好环境。但现有的关于儿童友好型医院的研究非常少,研究的侧重点较为单一,没有从诊疗服务以及医疗服务以外为就诊的患儿提供儿童友好型的服务。

三、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初步探索——以上海市儿童医院为例

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前身是“难童医院”,由中国儿科专家富文寿、中国现代儿童营养学创始人苏祖斐等前辈创建于1937年,在战时免费收治了大量流离失所的难童,也是中国第一家儿童医院。这使得医院在建立之初就已埋下了“人文、公益、慈善”的种子。进入新世纪后,厚积薄发的上海市儿童医院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高峰,名头越发响亮,接诊和治愈患儿的数量都稳居上海市第一位。目前上海市儿童医院拥有一批重点学科,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

(一)营造儿童友好医院环境

儿童在舒适的公共空间环境中活动,能够产出更为强烈的安全感、亲切感,能够自由自在地释放本性。从儿童的角度考虑公共空间的设计,能够进一步提高空间环境采光、湿度等硬件指标的设计标准。友好型的公共空间能够满足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利于儿童各方面的发展。

1、符合儿童心理的空间装饰

儿童医院的新院区于2014年6月开始全面运营,以“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的宗旨,将儿童友好的观念贯穿于环境营造中。首先,空间装饰营造出温馨舒适之感,拉近了医院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有效地缓解了儿童就诊时的恐惧心理以及家长们的焦虑情绪。例如输液大厅以及病房内以淡橙色灯光带取代了常用的白色灯光;墙壁上有儿童喜爱的卡通动物图案和绿树小鸟等自然界的造型;病区地面同样以卡通形象进行装饰,并以动物特有的脚印引导患儿抵达不同楼层。通过多元色彩表达、生动卡通形象、装饰用材变化、构筑造型变换、儿童游戏空间引入等,舒缓医疗特有环境对患儿、家长的心理压力,缓解家长焦虑和儿童紧张恐惧感受。

2、符合儿童生理特征的“一米世界”

在新院的公共空间以及公共设施的设计体现了“一米世界”的理念,即以儿童的视角来设计、设置儿童专用设施。所有的卡通形象从儿童的视觉识别高度保持在离地90cm-150cm,便于儿童观察充分识别导视信息。而且还专门设计制作了“儿童画展示墙”,以爱心志愿者的卡通主题画与患儿及社会爱心儿童的画作相结合,并进行设计制作,让患儿产生更多的亲近感,从而削弱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心理。另外卫生间内设置专门的儿童尺寸座卫、洗手池、安全扶手等都体现着儿童的视角。

3、儿童游乐场所

医院在门诊大厅、院内庭院都设计了儿童欢乐角,配以儿童类的游戏设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为前来门诊就医的儿童提供游乐场所。另外对于长期住院的患儿来说,医院设置有儿童活动室,有迪士尼小屋,海洋公园主题小屋,张杰音乐教室。这些活动室的开放,一方面可刺激感官,提供机会让孩子探索和拥有创造性思维,并从中学到或培养手眼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社交技能等。

另外还可以缓解长期住院儿童身体不适、心理生理双重的负面情绪,最后活动室也让他们可以进行正常社交活动,提升患儿自信心,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达到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目的。

4、儿童安全的装饰材料和空间布置

此外,还有很多细节亦体现出医院人性化的理念,例如所有的桌椅均有圆形弧度,门诊室门锁均无锁舌等,以避免儿童在院内产生不必要的磕撞损伤。在装饰材料和家具材质的选择上,以绿色、环保、无伤害为首选,木质家具均为E0级防火板材。在PICU、NICU、新生儿病房,鉴于家长无法陪护,医院设置了视频探视和探视走廊。借助视频,家长能“近距离”了解患儿的现状,借助探视走廊,家长能更真切地看到患儿。医院在功能结构、空间布局及组织形式等方面的科学发展模式,尽可能实现适合儿童特殊心理状况的医疗环境,在满足儿童特殊功能需要的同时,也能够充分适应儿童医疗事业的发展要求。

(二)提供高质量儿童友好的医疗服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存环境的改变、医疗技术的介入,儿童疾病谱每隔20年左右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近年来,由于卫生管理和计划免疫的改进,小儿急性传染病由和肠胃病的发病比例明显减少,而呼吸道感染、先天畸形、心脏病、血液病、恶性肿瘤、急性中毒、意外事故却跃居前位,就医需求日益增强。作为儿童友好型医院最重要的还是要提供高质量、有温度的医疗服务。

1、打造兼具多种功能的综合性儿科医疗服务基地

(1)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条件

上海市儿童医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儿童医院,医院学科齐全,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博士生导师8名、硕士生导师49名,拥有高级职称专家百余名。同时医院作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临床教学基地,设有博士、硕士专业点及博士后流动站。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新加坡、韩国、英国等国的医疗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近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863"、"973"重点攻关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及上海市科委基金项目、上海市卫生局及申康医院发展中心科研项目以及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等的研究工作。以著名科学家曾溢滔院士领衔的上海医学遗传研究所始终瞄准本学科的国际前沿,近50次荣获国家、部委和上海市的重大成果奖励。2017年度门诊量247.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4.4万人次,住院手术量2.7万人次,接诊和治愈患儿的数量都稳居上海市第一位。

(2)成立儿科医疗联合体和长三角联盟

2016年5月10日,“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医疗联合体”签约授牌仪式举行。“儿联体”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核心,联合静安区、普陀区、嘉定区、长宁区四区卫计委,携手四区所辖16家区属医疗机构组建而成,是本市首个多区协作、统筹运行的儿科医疗联合体。“儿联体”将最大限度发挥儿科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和辐射作用,提高区域儿科医疗服务能力,更好地为儿童提供安全、有效、价廉、全程、连续的医疗服务。与此同时由上海市儿童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和安徽省儿童医院牵头建立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儿童医疗联盟”,集中长江三角洲地区儿童专科医院的优势资源,致力于多层次的协同发展,服务地方群众,从而促进整个区域儿科医疗服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提供有温度的诊疗服务

(1)家暴患儿筛查项目

图1:疑似家暴患儿来院就诊处置流程

(2)温暖的听诊器

在儿童医院很多内科的医生身上常常挂有小熊图案的听诊器,一方面为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减缓孩子的害怕,提高听诊的质量和效率,另外一方面也拉近了孩子和医生的关系。每到冬天的时候,医生给患儿听诊时,都会把听诊器焐热再给孩子听诊。这样温暖的细节在儿童医院的门诊与住院部经常出现。医生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患儿在做超声检查时,经常需要涂抹耦合剂,秋冬时节,医生都会将耦合剂加热后再给患儿涂抹。还有很多中医科的医生们为了能够更加精确找到患儿的穴位,平时索性蹲着诊疗。到了冬季,科室最繁忙的周六一天可能有300名左右的患儿前来就诊,一天几百次起落,无怨无悔。

(3)成立家长互助病友俱乐部

基于社会互助理论,各个科室建立了家长互助俱乐部。病友会旨在把患有相同病种的患儿家长组织起来,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及家长心理支持体系建设服务,不仅提高家庭对疾病防治知识的科学认知,学习相应的疾病护理知识,也在患儿治疗过程中,从团队中寻找到支持和帮助,坚定患儿治疗的信心,降低患儿家长在患儿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的负性情绪,为患儿的健康治疗做好充分和积极的准备。在社工部的组织下与医院的不同科室共建立了:阳光爱心白血病患儿家长俱乐部;糖尿病患儿健康俱乐部;“葫芦娃”—神经外科患儿家长俱乐部、小苹果—Alport综合征俱乐部、儿童哮喘夏令营、爱“心”乐园—先心患儿、儿肾家园—肾病患儿等家长病友俱乐部。社工和科室牵头,定期组织患儿和家长开展健康知识科普,适宜户外活动,让家长获取健康护理知识,也让患儿获得与户外接触和同龄互动的机会。

(1)提供医疗慈善救治

上海市儿童医院前身是1937年成立的“上海难童医院”,免费收治贫病难童,帮助患病儿童及家长,这是医院的文化传统,也表明儿童医院在成立之初就携带着慈善的基因。近5年来,医院为使贫病患儿接受更好治疗,共筹得善款3000余万元,帮助2130余名患儿完成医疗救治,同时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30%的速度增长。医院也积极通过实地了解,收集患儿及家长的就医需求,建立或共建基金会,帮助患儿及时得到治疗。目前医院已自建或与基金会共建32个慈善资助项目,覆盖了早产儿、先天性心脏病、脑瘫、肿瘤、唇腭裂等近40个病种,让更多因经济原因无法得到妥善治疗的患儿尽可能得到急需的治疗。

(2)为白血病患儿捐发活动

白血病、脑瘫、肿瘤性疾病等重大疾病,让患儿不仅要面对生理上的病痛,还要忍受心理的折磨。由于放化疗的后遗症,这些孩子们必须接受脱发难堪的现实最终变成光头,她们渴望自己能像普通人一样,有个发型、至少是整洁干净的发型。因此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美发美容行业协会、华师大四附中共同发起了“爱从‘头’开始——百人为白血病患儿捐发公益行动”。募集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献自己的长发为孩子们打造一款专属自己的新“发型”。与此同时打造了沪上首个爱心捐发地图,在上海市9个区域,设置了25家爱心捐发点募集头发。前期已为15名患儿添置了真人发制成的假发套,得到了患儿及其家长的高度欢迎。

(3)患儿及其家庭临终关怀

医院的血液肿瘤科以收治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患儿为主,临终关怀的故事也在这里发生着。对已无治愈希望的患儿和家庭成员提供积极整体的照顾,让患儿和家庭成员,尤其是父母在患儿的最后人生旅途中,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都得到保障,减缓病痛给患儿和家庭所带来的痛苦,使患儿和家庭成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慰藉。这是儿童临终关怀的价值所在,也是儿童临终关怀的目的所在。对患有恶性肿瘤的婴幼儿家庭进行临终关怀服务,重点在对家庭成员的服务。在医护团队告知其在现有医疗技术条件下,继续治疗没有意义,临终关怀服务随之开始。社工和其主治医生一起向家长澄清事实,以及过度治疗和结束治疗给患儿可能带来的身体生理上的变化和影响,向患儿家长一一解释说明。联合患儿家庭实际现状,鼓励和支持家长及时主动与其他家庭成员沟通,考虑其他重要家庭成员的意见,在综合考量同时,做出对患儿及家庭做好的选择。

(4)打造沪上首个母乳库

母乳喂养对健康儿童的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对于患病儿童,特别是极低体重婴儿、患有消化系统疾病的婴儿,母乳不仅能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研究显示,母乳喂养可以有效促进早产儿肠道成熟与发育,提供理想的肠内营养、尽快达到全消化道喂养、减少静脉营养,并明显降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感染性疾病,以及生命后期心血管疾病发生。尽管在民间有一些母乳互助组织,但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宝宝食用其他妈妈的母乳是存在一定风险的,因此只有建立专业的母乳库后,医生会对捐献的母乳进行消毒,检测母乳的成分,按照严格的要求储存,才能保证母乳的安全和营养。2016年6月5日,上海市儿童医院正式启用沪上第一个母乳库。现今母乳库日均出库乳量约2000-3000毫升,最高值为4500毫升。成立八个月来平均每天可支持喂养院内约13名早产儿,免费支持了共计3120人次新生儿喂养。

(三)尊重患儿娱乐和受教育权

“为儿童服务就是幸福”是上海市儿童医院的服务宗旨。医院社工部通过链接社会资源,发挥专业志愿者的专业能力,让患病儿童与同龄患儿一样,享有接受学校教育,学习知识,课业辅导的机会,有发展兴趣爱好、娱乐放松的机会,当然也能跟同龄小伙伴一起交流互动的机会等,这些种种的举措都是为了让患儿康复后也能快速的融入到同龄群体中,能在治疗后融入到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中。

1、彩虹湾病房学校

社工部通过对院区周边教育资源的整合和联系,2015年与附近的中学合作,建立“彩虹湾病房学校”。社工部进行项目设计,各爱心学校进行具体的学习服务执行,同时华师大四附中作为长风教育生态共同体的牵头单位,也积极号召共同体内的其他11家学校一起参与进来,根据患儿实际学业服务需求,设置有针对性的学习课程,构建“4+X”课程体系,包括“中文阅读”、“思维训练”、“英文阅读”和“科艺DIY”四门课程。目前病房学校已经开展了3学期,共有300人次的老师来院,共进行了67堂课,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专业老师发挥教师特长,给学龄期治疗的患儿提供学业指导,也使得家长感到欣慰和放心。

2、糯米老师绘画课堂

3、“学习伴我行”患儿成长支持小组活动

(四)充分发挥儿童健康教育宣传阵地作用

1、家长学校:精准育儿科普

2、妈咪宝贝帮:新手妈妈育儿社会支持的干预

母亲角色是女性从妊娠到分娩过程中经历并获得的重要人生角色,调查表明20%国内外新手妈妈存在角色适应不良的现象,而良好的母亲角色适应对于女性自身、孩子健康、父母教养行为以及整个家庭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其中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和育儿知识是促进新手妈妈角色适应的重要影响因素。

鉴于此由上海市儿童医院,上海市普陀区妇婴保健院、上海师范大学社会工作硕士教育中心、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社会工作系和上海大学社会工作系联合打造了“妈咪宝贝帮”项目,从家庭、医院、社会等方面给予家长全方位支持。率先探索妇儿类大健康综合教育的新模式,开展从备孕、孕中、宝贝0-12月、1-3岁、3-6岁多阶段健康支持服务。以医务社工小组工作模式为载体,育儿健康教育为核心,引入社工专业、心理专业等非医疗资源,通过系列讲座传授育儿知识,缓解新手妈妈焦虑、引导新手妈妈树立科学的孕育观和育儿观。

四、总结与反思

(一)儿童友好型医院的几个特征

在医院建设中以儿童的视角规划和建设医院,尊重和满足他们的权利与需求,保障他们安全就医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儿童友好型医院不等同于“儿童游乐场”等概念,而是从整个医院的建设体现对儿童的关怀,满足儿童自身的利益。从儿童医院的儿童友好服务,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图2:儿童友好医院的特征

(二)儿童友好型医院建设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

目前全世界共有400多个儿童友好型城市,然而中国没有一个。中国目前还处在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初期阶段。而打造儿童友好医院是构建儿童友好城市的基础。虽然近年来我国儿童医院的短缺得到一定的改善,但面对如此庞大的儿童群体还是显得甚是微不足道。因此社会中应不断的去鼓励积极改建扩建更多的儿童医院、社区医院,这是适应现代的发展水平,符合市场供求变化的过程。在儿童医院的建设和运营中需要充分考虑到儿童群体的特殊性。在医院的环境设计、诊疗服务中以及诊疗外的健康服务中要充分从儿童角度出发,才会使更多的儿童得到社会的关爱,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上海市儿童医院也处在儿童友好型医院的探索中,在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尊重儿童权益,保障患儿身心健康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努力。

(三)充分发挥医务社工的引领作用

五、参考文献

[1]侯彦婷,王心玥.新加坡的社区友好型医院——创造一种社区与医院共享的公共空间[J].城市建筑,2018(14):65-66.

[2]梁巍.让城市回归儿童——儿童友好型城市政策框架及其中国探索[J].少年儿童研究,2018(04):26-28.

[3]王艳艳.基于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公共设施创新服务系统设计研究[J].工业设计,2018(03):71-72.

[4]潘慧娴.荷兰老年友好型医院认证对我国的启示[J].卫生经济研究,2018(01):47-49.

[5]栾恺.基于儿童心理的儿童医疗空间适应性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8.

[6]钟燕芬.儿童友好型住区公共空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

[7]孙颖颖.如何创建儿童友好型城市[A].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持续发展理性规划——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城市总体规划)[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东莞市人民政府:,2017:11.

[8]姚舜禹.基于行为心理的儿童医院候诊空间设计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7.

[9]徐晗.人性化视角下的医疗建筑室内空间设计[D].鲁迅美术学院,2017.

[10]关达宇,赵之枫.儿童友好开放空间:莫斯科与北京的比较[J].中外建筑,2017(04):49-52.

[11]韩雪原,陈可石.儿童友好型城市研究——以美国波特兰珍珠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23(09):26-33.

[12]杨佳泓,赵蓉,杨丽,郑培永,何萍,唐礼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推动市级公立医院持续改善医疗服务的做法[J].中国医院,2016,20(01):4-6.

[13]李维维,宓轶群,刚嘉鸿,葛亮.某三甲医院开展门诊“老年友好型”服务的实证研究[J].中国医院,2015,19(12):36-39.

[14]张洁林.基于“照顾单元”理念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规划策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

[15]林瑛,周栋.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规划与设计——国外儿童友好型城市开放空间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4,29(11):36-41.

[16]江婉玉.基于儿童心理学的儿童医院内部空间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4.

[17]李志鹏.儿童友好城市空间研究[J].住区,2013(05):18-23.

[18]郑敏.儿童医院门诊部医疗环境“人性化”设计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

六、作者简介

钮骏(1978-),男,上海市儿童医院宣传文明办主任兼社会工作部主任,社会工作师,研究方向为医院文化建设、志愿者管理、医务社会工作。

余婷(1992-),女,上海市儿童医院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硕士,助理社工师,研究方向为医务社会工作。

李艳红(1991-),女,上海市儿童医院社会工作部,社会工作硕士,助理社工师,研究方向为医务社会工作。

THE END
1.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亲子教育# #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学前教育是指根据一定的培养目标和幼儿的身心特点,对入小学前的幼儿进行有计划的教育。那么,学前教育的重要性有哪些?下面?无忧考网为大家详细解答一下,欢迎大家的关注。 学前教育是儿童发展的重要阶段,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学前教育...https://www.51test.net/show/11047001.html
2.儿童生长发育监测重要性与意义吴雪梅主任医师政府和卫生部门通过对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数据分析,可以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政策,包括改善学校食品、推动体育锻炼等,提高整个社会的儿童健康水平。 4. 促进科学研究: 监测数据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对儿童生长发育数据的分析,深入研究影响儿童健康的因素,为相关领域的科研提供依据。 https://health.sina.cn/iw/aiwenArticle/655d21e510daad2ee94dda21?channelType=DOCTOR
1.浅谈幼儿心理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精选8篇)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浅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论文 篇1 摘要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jiaoyu/667563.html
2.幼儿心理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学前儿童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时期,他们虽然已经具有人体的基本结构和生理功能,但是各器官、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他们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敏感,容易受各种不良因素的伤害。对学前儿童实施心理保健,尽量为儿童创设和利用有利的条件,控制和消除种种不利因素,对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做好...https://www.sdaeu.edu.cn/gh/info/1006/1075.htm
3.幼儿心理降教育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性教育的关键时期是在儿童少年期,这一时期所接受的性教育会影响到他们性自识、性别自我表现、性别角色行为、动情反应以及今后性目标选择,将有利于儿童终身幸福。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从本国实际出发,自20世纪70年代起就将性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将性教育与个体的整体素质发展结合起...https://www.familydoctor.com.cn/xinli/hot/42962/
4.幼儿家庭教育重要性过去的认识里,家庭教育通常认为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幼儿家庭教育重要性,希望有所帮助! 幼儿家庭教育重要性 1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学习场所 3岁前,人的社会化的主要场所是家庭和托儿所;3岁至6岁,人的主要场所在幼儿园;7岁至15岁左右,主要场所在小学...https://www.ruiwen.com/ziliao/jiating/2885893.html
5.学前教育的重要性论文随着各国教育改革对教育质量的持续关注,研究者逐渐认识到传统的质量评价方法中,对教室环境质量等物理因素的关注,并不能保证儿童得到更好的发展。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教育过程质量的重要性;师幼互动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受到了研究者的日益重视。近10年来,研究者们日益强调通过师幼互动来反映学前教育的过程质量。美国...https://www.wenshubang.com/xueqianjiaoyubiyelunwen/2413576.html
6.儿童降问题的重要性为帮助大家复习乡村全科助理医师考试相关知识点,医学教育网编辑搜集整理了”儿童健康问题的重要性“具体资料,如下: 儿童占我国总人口的28.9%,是社会的财富,祖国的未来,今天的儿童就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儿童保健服务的对象为从胎儿直到14岁的儿童,重点是7岁以下者。儿童健康和儿童保健问题的重要性主要...https://www.med66.com/xiangcunquanke/fudaopeixun/qi1912053411.shtml
7.关注幼儿心理降的重要性关注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 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https://www.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00228200253_383591.html
8.降管理师2本文探讨了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过量饮酒、超重、缺乏运动和不合理膳食,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同时,提到了高血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和管理策略,以及预防和控制的方法。此外,还涵盖了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健康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健康风险评估、个人健康行为改变、社区健康干预等,旨在提高...https://blog.csdn.net/robin9409/article/details/123553463
9.大班降活动《讲卫生》教案(通用10篇)3、教育幼儿养成清洁卫生的好习惯。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了解保持个人卫生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难点 做一个爱清洁讲卫生的`好孩子一定要坚持——持之以恒。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模型、儿歌、卡片。 活动过程 1、讲故事 课件展示故事 ...https://www.cnfla.com/jiaoan/109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