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在4-10乘以10的9次方之间的。血红蛋白在120-160g/L之间,红细胞应该在3.5-5.0乘以10的12次方之间。血小板在100-300乘以10的9次方之间。
(二)新生儿满月
(三)婴幼儿
(四)学龄前儿童
1.0-3岁儿童日常保健
饮食调养婴幼儿脾胃功能较薄弱,食物宜细、软、烂、碎,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偏食、纵儿所好,乳食五度。起居调摄婴儿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衣着应寒温适宜,避免过暖;婴幼儿要有足够的睡眠,注意逐步形成夜间以睡眠为主、白天以活动为主的作息习惯;经常带孩子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增强体质,增加对疾病的抵抗力。
2.4~6岁儿童日常保健
起居调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作息规律,定时排便;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遵循古训“四时欲得小儿安,常要三分饥与寒”。
大便干结宜进食绿色蔬菜(芹菜、白菜、萝卜等)、水果(香蕉、苹果、火龙果等)、粗粮(玉米、燕麦等);忌食香燥、煎炸、辛辣、油腻食品。
食欲减退宜进食扁豆、莲子、山楂等;忌食寒凉、煎炸、甜腻食品。
一、训练感觉器官
视觉:新生儿所在的房间要宽敞明亮,视力所及处要有鲜艳的物品。
听觉:不要避开人的声音,而且要有音乐存在。
嗅觉:让宝宝闻各种各样的气味。
味觉:让宝宝品尝酸甜苦辣的滋味。
触觉:经常抱宝宝,并有意识地用软、硬等不同材质的东西触碰宝宝,让他能够有所感受。
二、发展交往能力
三、培养观察提问的能力
教宝宝学会看世界。从衣食住行、花草树木、砖瓦泥石等日常所见来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并能够即时地对宝宝的提问作出回应,比如宝宝指天上的星星,爸妈就要立刻告诉他“星星”这一概念,将物与概念对应起来。等宝宝再大些,观察的事物多了,就要引导他进行思考提问,刺激他认识世界的强烈欲求。
四、进行体能训练
爸妈要提高宝宝的体能训练,让宝宝在拥有健壮体格的同时,还可培养大胆勇敢等品格。
五、训练劳动制作
从猿到人的标志就是:开始用手使用和制作工具。人的个体成长也是需要劳动和制作的。但是现在的独生子女的动手能力却很差,其原因在于爸妈的溺爱剥夺了宝宝的动手权力。所以爸妈要鼓励宝宝培养自我服务的能力,将宝宝力所能及的动手权力还给宝宝,让他在做纸工、玩玩具中体会创造的快乐。
六、培养口语能力
这是美育教育的范畴。爸妈与宝宝一起欣赏优美的音乐、给宝宝唱儿歌、打节拍,让宝宝在音乐中感受美,提高审美能力,而且爸妈会发现,音乐会令宝宝的表情、动作、容貌等透出优雅的气质。进而从美育切入,让宝宝接触真和善。
九、给宝宝很好的玩具观
体重(单位kg)
身高(单位cm)
男
女
01月
3.6-5.0
2.7-3.6
48.2-52.8
47.7-52.0
02月
4.3-6.0
3.4-4.5
52.1-57.0
51.2-55.8
03月
5.0-6.9
4.0-5.4
55.5-60.7
54.4-59.2
04月
5.7-7.6
4.7-6.2
58.5-63.7
57.1-59.5
05月
6.3-8.2
5.3-6.9
61.0-66.4
59.4-64.5
06月
6.9-8.8
6.3-8.1
65.1-70.5
63.3-68.6
08月
7.8-9.8
7.2-9.1
68.3-73.6
66.4-71.8
10月
8.6-10.6
7.9-9.9
71.0-76.3
69.0-74.5
12月
9.1-11.3
8.5-10.6
73.4-78.8
71.5-77.1
15月
9.8-12.0
76.6-82.3
74.8-80.7
18月
10.3-12.7
9.7-12.0
79.4-85.4
77.9-84.0
21月
10.8-13.3
10.2-12.6
81.9-88.4
80.6-87.0
2岁
11.2-14.0
10.6-13.2
84.3-91.0
83.3-89.8
2.5岁
12.1-15.3
11.7-14.7
88.9-95.8
87.9-94.7
3岁
13.0-16.4
12.6-16.1
91.1-98.7
90.2-98.1
3.5岁
13.9-17.6
13.5-17.2
95.0-103.1
94.0-101.8
4岁
14.8-18.7
14.3-18.3
98.7-107.2
97.6-105.7
4.5岁
15.7-19.9
15.0-19.4
102.1-111.0
100.9-109.3
5岁
16.6-21.1
15.7-20.4
105.3-114.5
104.0-112.8
5.5岁
17.4-22.3
16.5-21.6
108.4-117.8
106.9-116.2
6岁
18.4-23.6
17.3-22.9
111.2-121.0
109.7-119.6
一.首先,了解学龄儿童的营养和生理特点
二.针对性地为孩子补充所需的营养素
(1)骨骼发育营养素:钙、维生素D、维生素C
钙:钙对儿童的骨骼与牙齿发育十分重要,儿童缺钙容易引起夜惊、多汗、烦躁不安、消瘦等。可适当为孩子增加牛奶及其制品,豆类及其制品,其次经常吃虾皮、芝麻糊和深绿色蔬菜等。
维生素C:促进骨骼和牙齿的生长,增强毛细血管壁强度。
(2)智力发育营养素:锌
(3)“美瞳”营养素:维生素A
3.合理安排孩子的一日三餐
孩子处于身体发育成长的高峰期,合理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将有益于身体的发育。
早餐(7:00~8:30)能量占比:25%~30%
食物:米粥或包子、果蔬、含蛋白质丰富的牛奶、鸡蛋等,加上1-2种坚果,补充不饱和脂肪酸。
午餐(11:30~13:00)能量占比:30~40%
食物:注意粗细、荤素搭配。如米饭或面条为主食。适量的肉鱼禽蛋豆,一定量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