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杜绝闲置土地白天晒太阳、晚上照月亮。”
“农民种田讲亩产量,而今工业经济也要讲‘亩产量’。”
“要让安徽飞出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远’的‘俊鸟’。”
当下的安徽,“亩均论英雄”改革已成为经济发展中一个高频词,并迅速成为引领发展方向的一个风向标。
目前,安徽16个地市已全部完成评价工作,提前半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全覆盖,首次发布亩均税收和亩均营业收入,分别为16.6万元、355.1万元;截至2022年8月底,全省共发放“亩均英雄贷”1999笔、992.3亿元;安徽省“亩均论英雄”大数据平台上线运行。
外界发现,安徽这一系列首次与创新,蕴涵的是正在大手笔、大力度推进的亩均论英雄改革。
这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深层考量?
01
局长的PPT
说到亩均论英雄改革,很多人并不陌生,这项起源于浙江的改革探索,将一个农业常见术语“亩均”成功引进到工业发展中,并取得明显成效,迅速被江苏、山东、河南等多个经济大省“跟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股新潮流。
安徽也是其中之一,但安徽启动亩均论英雄改革绝非偶然,而是经过精心谋划、周密部署的一场大行动,我们先从一场讲座说起。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阵势?
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于安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通俗点说,过去是以“产业和规模”为王,现在是以亩均“价值和效益”论英雄。
在长三角,有成功示范。在发源地浙江,从2006年开始,经过基层探索、试点拓面、全面推广、改革深化四个阶段,很快就尝到了甜头。从2015年到2021年,浙江省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由18.7万元增至32万元,提升71.1%,亩均增加值由93.9万元增至156.4万元,提升了66.6%。
路径定了,就要全力以赴真抓实干。
02
“五个一”组合拳
实际上,在安徽省级启动之前,省内马鞍山、宣城等地已经先行先试,并很快取得了成效。
“五个一”的组合拳,安徽打的不仅有力度、有广度、有温度,更是打在了安徽亩均论英雄改革的靶点上。
03
“十二法”
十二条“锦囊妙计”,总有一条适合你,做好了也能逆袭成“英雄”。这就是安徽对待企业的鲜明态度:A类企业,加大支持力度;BC类企业,积极加强“辅导”;D类企业,不抛弃不放弃,只为养出更多“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
04
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干必干实
6月30日,比亚迪合肥基地项目整车下线仪式在合肥长丰县下塘镇举行。
在安徽全省上下掀起的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热潮下,所有干部都要树立一种追求:干就干成,干就干好,干必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