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狂犬病毒的致死率为99.9%,如果说流感病毒中的青铜,新冠病毒是黄金,埃博拉病毒是钻石的话,狂犬病毒则是王者。
一旦感染狂犬病毒,致死率为99.9%,而不是100%呢?也就是说还有0.1%的存活率,这个概率比较小,但也说明还有一定的积极面发生。
即便是现如今医疗方面取得很大进步,对狂犬病毒致死的原因仍然不是特别清楚。狂犬病的致死率为什么是99.99%,而不是100%?不妨了解下!
是不是感染狂犬病毒就是宣布死亡?
关于狂犬病毒的死亡率,世卫组织给出的死亡率为100%,在我国发表的传染病学中也写,狂犬病毒的死亡率为100%。
但是在我国狂犬病预防控制指南中提及,“国际上却有着狂犬病死亡率99.9%”的说法,这是研究后得出的严谨表述,还是确有其事?仅剩的0.01%,究竟是谁存活下来了?
其实在国际上确实有过感染狂犬病以后没有死亡的案例,全世界目前已知的有超过7名感染狂犬病毒以后依然存活的案例,这些人也就构成了剩下的0.01%的存活概率。
但最终研究结果显示,虽然这些病例没有在感染狂犬病毒以后死亡,但后期却因为狂犬病毒带来的神经系统损伤,对生命造成严重影响。
而对于现如今社会,感染狂犬病以后一定要尽早去接种疫苗,否则很可能会面临与世界绝大多数人一样,因感染狂犬病毒“死亡”的后果。
既然狂犬病毒属于一种病毒,为什么体内的免疫系统不能杀死它呢?
这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天生就害怕狂犬病毒,所以当身体面临狂犬病毒入侵时,不能做到有效防御。
但狂犬病是一种可预防却很难治疗的疾病,主要通过皮肤进入皮下神经组织,到达中枢神经系统,进一步发病,一旦发病后是没有针对药物可治疗狂犬病毒的。
所以当无意之间被流浪狗咬到后,一定要及时去正规的防疫站或者医院接种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的注射在一个月中一共要注射5针,只有全程接种才能有效提高机体抵抗狂犬病毒进一步感染的几率。
曾经侥幸逃过狂犬病毒的0.01%感染者,是怎样产生的?
2004年,美国一位叫婕茜的高中生,曾经在路边捡到过一只蝙蝠,却不慎被蝙蝠咬伤,并没有重视,也没有去接种狂犬疫苗。
于是在37天以后,就出现了狂犬病症状,接下来在密尔沃基市的一家医院,为杰斯专门设计了一种叫“诱导昏迷”的治疗方案。
简单来说也就是通过麻醉剂,尽可能把杰斯的大脑进行麻醉,让其陷入一种假死状态,大脑神经处于萎靡状态,无法正常传递信息,就可以等到免疫系统恢复,起到消灭狂犬病毒的效果。
通过这种方法治疗,杰斯在长达31天的住院治疗后,身体免疫系统确实有了复苏迹象,在接下来的6天内,杰斯体内的狂犬病毒基本完全被消除。
接下来出现的60多例狂犬病毒感染患者,同样也实行了这样的治疗方式,达到了同样效果,将体内存在的狂犬病毒消除了。这些以及将来可能存在的幸运儿共同组成了这稀有的0.01%。
但要提醒大家,但是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成功率也比较低,因为我们无法保证大脑处于麻醉状态下,就没有一丁点儿病毒的信息传递,一旦有传播的迹象,在感染者的可能仍然是死亡。
结语:因此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不幸被动物咬伤或者刮伤,一定要引起重视,是去接种点或者正规医院接种狂犬疫苗,以防万一,因为狂犬疫苗越早接种效果越好,千万不可疏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