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托幼机构健康检查,儿童保健科:王敏,托儿所幼儿园应该按照卫生部、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有关管理规定,做好儿童、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工作,定义,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于2010年3月1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教育部同意,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其第十八条儿童入托幼机构前应当经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托幼机构,儿童健康检查工作人员健康检查,内容,一、入园(所)健康检查1.体检要求儿童入园(所)前应经具有合法资质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检查,并填写健康检查表。入园(所)体检率应达100%。儿童入园(所)时,托幼机构应查验“儿童保健手册
2、”、“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预防接种证”。对于未按规定接种的儿童需要告知其监护人及时补种。托幼机不应拒绝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但肝功能正常的幼儿入园,儿童入园(所)健康检查表,2.体检内容体格检查的要求除按一般常规外,重点要控制传染病。经检查证明身体健康及近期内无传染病接触方可入园。检查重点包括:(1)传染病:包括皮肤传染病、眼结合膜炎、结核病、甲型肝炎等。(2)营养性疾病:如缺铁性贫血、口角炎、佝偻病(3岁以下的儿童)。(3)感觉器官:视力筛查,注意有无耳道流脓及鼻腔脓性分泌物。(4)口腔:有无龋齿,缺齿和牙龈炎。(5)咽:主要检查扁桃体等。(6)其他:包括血红蛋白等,3.处
3、理原则,对有急性传染病接触史者应暂缓入园,需观察到隔离期满。有甲型病毒性肝炎、眼结合膜炎、结核等传染病者,暂时不宜入园,应及时治疗,待临床痊愈并度过隔离期后方可入园。对龋齿、贫血等病儿,入园后及时矫正。儿童入园(所)的健康检查表及预防接种证应妥善保存,作为儿童健康状况及预防接种的基础资料,观察儿童健康水平的变化及预防接种的完成情况,同时也可作为对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的依据,3.处理原则,离园(所)3个月以上的儿童,需重新按照入园体检项目进行健康检查。有病毒性肝炎接触史的儿童应检疫42日,经体检证实其健康后方可回班。转园儿童持原托幼机构提供的“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儿童保健手册
5、表上,并将登记表附在儿童健康档案内,妥为保存。对其中重要项目还应记录在综合登记表(簿)中,如“未患过水痘者(或腮腺炎、麻疹等)名单”,以便在当地流行该病或园内发生该病时作为重点防患;又如“对某种食物过敏或忌食者名单”,以利营养人员配膳时掌握,3、向家长详细介绍园(所,包括托幼机构的任务,工作情况、收费标准、设备条件等,让家长有所了解。并向家长提出要求配合的事项,如要求自带的物品,不让儿童带的物品;说明在发生传染病时必须离园(所)隔离的原因,以及需要加强联系配合的有关问题,4.与儿童初步接触,与儿童交谈,建立初步的联系,还可以邀请家长带儿童到园(所)参观,熟悉环境与人物,以减少初入园(所)时儿童
6、的分离焦虑,三、定期健康检查,通过对儿童的定期体格检查,全面了解在园(所)儿童的生长发育及健康情况,定期评估儿童体格发育水平,检查有无不利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及时加以干预,并对体检中所发现的疾病及缺点给予矫正;对体弱儿建立专案加强管理,定期健康检查率95%。1.健康检查内容2.健康检查次数3.检查结果的处理,定期健康检查,1.健康检查内容,测量身高、体重,检查咽部、口腔、皮肤、心肺、肝脾、脊柱、四肢等,检测血红蛋白,测查视力、听力。有条件的地区可在定期体检时进行发育筛选。4岁以下可采用丹佛发育筛查询问法等(简称DDST”R”),对可疑者再做DDST;4岁以上儿童可采用绘人试验或学前能力
8、馈健康检查结果。当发现发育、听觉、视觉异常及可疑异常者,应及时嘱家长带儿童来我院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对可疑者应建立专门档案,配合家长做好矫治及随访工作,四、全日健康观察,1.晨间检查2.全日健康观察3.掌握儿童缺勤情况,全日健康观察,1.晨间检查,托幼机构应做好每日晨间检查、晨检内容包括询问儿童在家有无异常情况,观察精神状况、有无发热和皮肤异常,检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晨检应由有经验的卫生保健人员认真执行。检查步骤包括“一问”、“二摸”、“三看”、“四查,一问:通过询问家长了解儿童离园(所)后到来园(所)期间的一般健康情况,包括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及有无咳嗽
9、、流鼻涕等症状,二摸:通常手摸额部及手心,以筛查儿童是否有发热,对可疑发热者应及时测量体温,确定是否发热,三看:要观看儿童精神是否活泼,面色是否正常,有无流泪、眼结膜充血、流鼻涕等,注意皮肤(包括面、额、耳后、颈部)是否有皮疹等,四摸:根据当地儿童传染病流行情况对易感儿童进行重点检查,以便及早发现、及时指导就医。同时检查儿童口袋中是否携带可造成创伤的玩物,如石子、弹子、小刀、玻璃片等,晨间检查后,要将所获得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是否正常,并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对有传染病或其他疾病可疑者,可由家长带儿童去医疗机构确诊及治疗;患病儿童应离园休息治疗。如果接受家长委托需要喂药,卫生保健人员或班级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