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9年卫生部《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的定义,健康体检是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进行检查,了解受检者健康状况、早期发现疾病和健康隐患的诊疗行为。具体来讲,健康体检包括收集健康信息、建立健康档案、评估预测健康走向、制定并实施健康计划及健康跟踪管理等。
目前,健康体检服务行业主要还是对体检者提供专业的体检服务;未来,在专业健康体检服务的基础之上,或将对体检对象进行健康管理将成为行业的发展方向。
产业链分析:民营体检中心崭露头角,互联网巨头、金融巨头涉足健康体检产业
中游包括公立体检中心和民营体检中心,目前民营体检中心发展迅速,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我国健康体检行业市场现状分析
——我国健康体检覆盖率落后于发达国家
全球健康检查发展最早始于1908年美国士兵体检;1970年国际健诊学会于美国成立。国际健诊学会(IHEA)分为3个区域:北美洲和南美洲为一个区域;欧洲、非洲、中东为一个区域;亚洲和澳洲为一个区域。
而我国健康体检行业起步较晚,主要经历了指令性体检阶段,目前处于预防保健性体检阶段。
2017年全球重点国家国民健康体检覆盖率统计情况
2、城乡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分别提升至10.03%和7.50%
人们的消费能力是影响健康体检消费需求的重要因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人均可支配收入及消费能力逐年提高;随着城镇居民健康意识的逐步增强,居民的健康消费需求大幅增长,人均医疗保健支出自2000年起大幅增加,个人客户在体检客户结构中的比例逐年增加,有力的推动了健康体检行业的发展。
近几年,我国城市居民的医疗保健支出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呈上升趋势。2018年第一季度,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比分别为10.03%和7.5%。
2010-2018年Q1我国城市和农村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占比统计情况
3、2018年中国健康体检人次将超5.6亿人次,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
根据卫生部发布的第五次卫生服务调查的结果,超过77%的两周患病是慢性病,在城市这一比例超过了80%,男性慢性病患病率为31.00%,女性为35.05%。众所周知,慢性病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定期的健康体检对于慢性病的预防和早期诊治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一些肿瘤疾病的发病早期多数是可以治愈的。总体来看,慢性病发病率的居高不下有力的推动了健康体检行业需求容量的增加。
2011-2018年我国健康体检人次统计情况及预测
从健康体检市场规模来看,2012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已达468亿元,并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到了2016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突破千亿元,截止至2017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接近1400亿元。据前瞻预计,2018年全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元。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以及体检人次的增加,我国健康体检市场前景巨大。
2012-2018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4、未来我国健康体检3000亿市场规模
美国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研究人员经过20多年的研究,得出了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的“90%vs10%”规律,即通过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90%的个人和企业的医疗费用会降低到原来的10%;而未做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的10%的人,医疗费用比原来上升90%。可见,健康体检可以有效节省医疗费用支出。而目前我国的医疗模式是:90%的医疗资源集中于疾病的中晚期治疗阶段,中晚期病人比例高,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实行的新医改旨在解决看病难及看病贵的难题,定期的全面健康体检可以早期发现疾病,是解决看病贵的根本途径。
与医院诊疗服务相比,体检服务可以说具有“低投入、高回报”的特点;同时,由于目前健康体检不属于基本医疗范畴,尚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因而,健康体检机构基本上是社会资本投资的盈利性医疗机构;体检服务的特点也决定了其“低竞争、高利润、稳发展”的经营特点,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形成了一个“黄金投资区”,成为一个新的投资热点。据前瞻预计,2019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将达到1686亿元,到2024年,市场规模达到3284亿元。
2019-2024年我国健康体检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与公立医院相比,民营健康体检机构能提高更加人性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医疗服务及更好的医疗环境。预计在未来的5年,民营健康体检机构仍会保持较高的增长趋势。据前瞻预计,2019年,我国专业体检机构市场规模达到185亿元,到2024年,规模达到558亿元。
2019-2024年我国专业体检机构市场规模统计情况及预测
1、健康体检行业乱象频曝光,政策指导规范化刻不容缓
2018年12月2日,著名民营健康体检机构爱康集团董事长兼CEO张黎刚在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上曝出行业内“假体检”的丑闻,引发社会轰动。随着我国健康意识增强,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但由于政策建设相较落后,阻碍了行业良性发展。
健康体检行业乱象频曝光,恶性价格战是罪魁祸首
张黎刚所说的“假体检”,指的是我国某些体检机构存在用护士假冒医生看超声、没有对抽血样本做检查直接给患者出报告的情况。今年我国健康体检行业乱象屡遭曝光:假冒医生签字、超出批准范围进行诊疗、检查报告结果存在问题等,各种乱象层出不穷,让民众心慌。
我国体检乱象的背后,是企业为获利在作祟。一家占地2000-3000平方米的体检中心,开业投资大约2000-2500万。其中,设备费用(放射性诊断、B超、内窥镜、五官检查、红外线成像等)占50%左右,约1000-1200万;剩下人力资源、装修成本、场地租金等合计50%。
以上是开设一家健康体检机构的基本成本,据行业人士分析,若部分体检机构开业时投入资金不足,没有采购分析仪器的话,都得交至第三方机构外包检测,承担一大笔检测费用;即使配置有分析仪器,分析试剂的价格同样不菲。
根据新华社记者的报道,某健康体检机构原价7000元的包含多项肿瘤筛查项目和抑癌基因检测项目等高达45项检查项目的套餐,以打折的形式销售,只需要699元;而另一家健康体检机构的烟酒代谢基因检测原价需要3800元,也采取接近五成的折扣以1980元的价格销售。低价折扣不禁让人对某些健康体检机构是否真的有对采集的样本进行精准分析,得出体检结果产生怀疑。为了获利和揽客,行业内展开恶性价格战,压缩成本是机构唯一的手段,结果都由普通老百姓承担。
2、政策将逐步指导行业规范化
体检机构健康管理服务单一,发展医用可穿戴设备优势、挑战并存
一是能够动态监测健康指标,及时获得的反馈与帮助,帮助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有助于应对慢性病高发的挑战;二是能够提升效率,减少就医次数,节约医疗费用和人力成本;三是我国的医疗资源供给矛盾突出,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于北上广和东部沿海省份的大城市,医用可穿戴设备能够帮助身处偏远地区的慢性病患者获得远程的医疗支持。但同时,我国医用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面临四个方面的挑战。
我国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人工智能应用火热,在体检行业应用前景广泛,如个性化就诊体验、医学影像理解、电子病历挖掘等应用。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医疗问题可逐渐转化为慢病管理和预防问题,将极大地促进体检行业的发展。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我国健康体检行业发展
1、体检行业分级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健康体检准入资格在国内各地并没有充分贯彻,而具备健康体检准入资格的体检机构规范化程度亦不乐观,行业乱象频发。健康体检行业分级管理体系建设有待加强,如对高等级健康体检机构服务项目类别、服务收费定价等方面实施更多的差别化政策。现今公立医疗机构基本服务项目价格已实施“更高等级,更高收费”政策,如广东省珠海市二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服务项目价格按不高于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基本服务项目价格的90%确定,可减少体检机构乱收费现象。
2、健康管理服务种类增加或成未来体检行业发展关键
大部分体检机构健康管理服务提供单一,以体检为主,而检前咨询服务、检后健康评估与干预跟踪服务稀少。以美年大健康为例,美年大健康的健康管理措施集中于制定诊后健康管理方案、提供膳食指导等非医学手段,而的功能医学研究疾病早期预警跟踪信号包括免疫功能失衡、肠道功能下降、荷尔蒙失调、代谢失衡、自由基过多等尚未普及,操作规范性、检后诊疗服务等方面有待加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未来健康管理服务种类增加或成体检行业发展关键。
3、健康体检差异化服务或成体检机构业绩增长重要突破口之一
4、体检报告数据指标解读成改善体检服务重要内容
本报告前瞻性、适时性地对健康体检行业的发展背景、供需情况、市场规模、竞争格局等行业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来健康体检行业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健康体检行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