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文章

新型肺炎的疫情还在持续,确诊病例数量仍在上升。如何预防新型肺炎成了我们最关心的问题,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月29日下午,国家卫健委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预防公众指导建议有关情况召开发布会。

会议公布了家庭、公共场所、公共交通等多个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指南。

公众预防指南之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用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疾病流行期间公众个人预防指导。

一、?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一)避免去疾病正在流行的地区。

(二)建议春节期间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

(三)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二、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一)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二)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三、健康监测与就医

(一)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四、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

(一)居室勤开窗,经常通风。

(二)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三)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四)注意营养,适度运动。

(五)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六)家庭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资。

公众预防指南之二——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人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在两周内有武汉等疾病流行地区居住、旅行史的人员。

(一)尽快到所在村支部或社区进行登记,减少外出活动,尤其是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三)若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根据病情及时就诊。就医途中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1.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2.如果可以,应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3.时刻佩戴口罩和随时保持手卫生。在路上和医院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4.若路途中污染了交通工具,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或过氧乙酸消毒剂,对所有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表面进行消毒。

公众预防指南之三——家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家庭场所。

一、日常预防

(二)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展览馆等。

(三)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禽肉蛋要充分煮熟后食用。

(四)居室保持清洁,勤开窗,经常通风。

(五)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用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六)外出佩戴口罩。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七)保持良好卫生和健康习惯。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注意营养,勤运动。

(八)主动做好个人及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九)准备常用物资。家庭备置体温计、一次性口罩、家庭用的消毒用品等物资。

二、家庭成员出现可疑症状时的建议

(一)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就医。

(二)避免乘坐地铁、公共汽车等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

(四)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近距离接触。

(五)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果经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

(六)对有症状的家庭成员经常接触的地方和物品进行消毒。

公众预防指南之四——公共场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商场、餐馆、影院、KTV、网吧、公共浴池、体育馆、展览馆、火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公交汽车站等公共场所。

一、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健康监测,若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不要带病上班。

二、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可疑症状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三、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四、?保持公共场所内空气流通。保证空调系统或排气扇运转正常,定期清洗空调滤网,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五、洗手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

六、保持环境卫生清洁,及时清理垃圾。

七、疾病流行地区,公众应尽量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尤其避免前往人流密集和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

公众预防指南之五——公共交通工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预防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新发疾病,根据目前对该疾病的认识制定本指南,适用于飞机、火车、地铁、公共汽车和轮船等公共交通工具。

一、发生疾病流行地区的公共交通工具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二、公共交通工具建议备置体温计、口罩等物品。

三、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做好清洁消毒工作记录和标识。

四、保持公共交通工具良好的通风状态。

五、保持车站、车厢内的卫生整洁,及时清理垃圾。

六、做好人员工作与轮休安排,确保司乘人员得到足够休息。

公众预防指南之六——病例密切接触者的居家医学观察指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应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起采取医学观察14天。在家中观察期间需与医学观察人员保持联系,并需要了解病情观察和护理要点,掌握家庭预防的洗手、通风、防护和消毒措施。

在居家医学观察期间的具体建议如下:

(一)将密切接触者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拒绝一切探访。

(二)限制密切接触者活动,最小化密切接触者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保持窗户开启)。

(三)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密切接触者至少保持1米距离。哺乳期母亲可继续母乳喂养婴儿。

(四)其他家庭成员进入密切接触者居住空间时应佩戴口罩,口罩需紧贴面部,在居住空间中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并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五)与密切接触者有任何直接接触,或离开密接接触者居住空间后,需清洁双手。准备食物、饭前便后也均应清洁双手。如果双手不是很脏,可用酒精免洗液清洁。如双手比较脏,则使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注意酒精使用安全,如意外吞食用或引发火灾)。

(六)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时,最好使用一次性擦手纸。如果没有,用洁净的毛巾擦拭,毛巾变湿时需要更换。

(七)偶然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来捂住口鼻的材料可直接丢弃,或者使用之后正确清洗(如用普通的肥皂/洗涤剂和清水清洗手帕)。

(八)家属应尽量减少与密切接触者及其用品接触。如避免共用牙刷、香烟、餐具、饭菜、饮料、毛巾、浴巾、床单等。餐具使用后应使用洗涤剂和清水清洗。

(九)推荐使用含氯消毒剂和过氧乙酸消毒剂,每天频繁清洁、消毒家庭成员经常触碰的物品,如床头柜、床架及其他卧室家具。至少每天清洁、消毒浴室和厕所表面一次。

(十)使用普通洗衣皂和清水清洗密切接触者衣物、床单、浴巾、毛巾等,或者用洗衣机以60-90摄氏度和普通家用洗衣液清洗,然后完全干燥上述物品。将密切接触者使用的床品放入洗衣袋。不要甩动衣物,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自己的衣服。

(十一)戴好一次性手套和保护性衣物(如塑料围裙)再去清洁和触碰被密切接触者的人体分泌物污染的物体表面、衣物或床品。戴手套前、脱手套后要进行双手清洁及消毒。

(十二)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出现可疑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轻度纳差、乏力、精神稍差、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心慌、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应立即就医。具体指导建议如下:

2.如果可以,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打开车窗。

THE END
1.浅谈医学科普文章的写作降教育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浅谈医学科普文章的写作 综合性医院的职能有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预防,我院已跨入三级医院行列,作为我们医院的医务人员,除了专注于上述职能之外,还负有一个医学知识普及的责任和义务。在临床上,在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许多人因为不懂医学知识而导致许多疾病的发生、加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甚至因为医学知识的匮乏,...http://www.xtsyyy.com/HTML/2012/9/2997.shtml
2.医学科普文章有哪些期刊可以发表医学科普文章有哪些期刊可以发表 医学科普杂志有很多,比如《大众健康》《祝您健康》《家庭医学》《家庭医药》《人人健康》等等,需要注意的是科普期刊是指专门发布科学普及内容的期刊,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向广大读者传播科学知识、推广科学思想、促进科学文化的普及。这些期刊通常采用易懂的语言和图表,以便一般读者能够理解和...https://www.qwqk.net/news7304.html
3.中华医学会·科普号·科普中国网传播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公众健康素养https://www.kepuchina.cn/kepuhao/newkepuhao?id=10445
4.医学科普类英文文章.docx医学科普类英文文章 1 Do Human Beings Carry Expiration Dates? After celebrating her 60th year on the throne in style this pastweek, Britains QueenElizabeth II can now look forward tobreaking some more records. She is already, at 86,Britainsoldest monarch were she to die now, her son wouldimm...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316/7146136111003100.shtm
5.我院科普文章荣获首届安徽医学科普大赛获奖作品三等奖8月15日,由安徽省卫生健康委指导,安徽省医师协会主办的安徽省庆祝第七个中国医师节大会在合肥隆重举行,会上表彰了首届安徽医学科普大赛获奖作品,我院科普文章《短效避孕药的自述:除了避孕我还有你不知道的十个功能》荣获文学作品类三等奖,作者是妇产科副主任医师郭垒。 http://www.ahetyy.com/news_10278.html
6.科普文章皮肤科2016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6433号-1 苏公网安备 32010202010355号 问诊咨询电话: 025-85478037(8:00-11:30,14:00-17:00) 友情链接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http://www.pumcderm.net/list/97_2.html
7.郑重推荐高血脂专题文章荟萃——医学科普类2.肝病与高脂蛋白血症 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证实,许多物质包括脂质和脂蛋白等是在肝脏进行加工、生产和分解、排泄的。一旦肝脏有病,则脂质和脂蛋白代谢也必将发生紊乱。以中老年人最常见的脂肪肝为例,在临床观察中可以看到,不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均有可能引起血脂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含量增高,表现为IV型高脂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103/09/822983_619681260.shtml
1.医学科普文章在哪里发表?科普网站:科普网站是广泛传播医学知识的重要平台,比如中国的大型科普网站如《科普中国》、《科技日报》等,或者专注于医学科普的网站如《好大夫在线》等。 科普报纸:医学科普报刊比较容易发表的报刊有《大众健康报》《家庭保健报》《医药养生保健报》等等,需要注意的是报刊收录的科普文章字符一般在1500字符内,已科普大众...https://www.91xueshu.com/n-yxlwcjwt/11452.html
2.医学科普文章的表达,()是科普品味中最高级的一种。刷刷题APP(shuashuati.com)是专业的大学生刷题搜题拍题答疑工具,刷刷题提供医学科普文章的表达,()是科普品味中最高级的一种。A.论证式B.自述式C.他达式D.访谈式E.以上都不是的答案解析,刷刷题为用户提供专业的考试题库练习。一分钟将考试题Word文档/Excel文档/PDF文档转https://www.shuashuati.com/ti/be899e50b73c4e1cbc970f154e590021.html
3.科普文章走进医院大家都知道内科、外科、妇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等,但一说起核医学科,很多人或许没有听说过,甚至会联想到核弹。核医学是安全利用核素为人类医学健康事业做出贡献的典范,它是利用核物理、计算机成像技术、生物生化等现代科学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及研究的一门新兴学科。 https://www.hseryuan.com/news-28-1101.html
4.北京妇产医院主任医师游川教医护人员如何写好医学科普文章?写科普还要注意一些雷区,避免出现在民族、性别、宗教、文化、年龄等方面产生偏见的信息,注重患者隐私等。 当然,科普文章的表达形式是非常多的。可以用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介绍医学知识,它是普及医学知识、推广医学技术、介绍新产品、新方法和新经验的好方法,也可以采用报告文学、小品、诗歌、童话等生动活泼的文艺性表现...https://www.bjogh.com.cn/xwzx/article/25853.html
5.医护人员评职称必备,医学降科普文章怎么刊登投稿攻略出报后,送报纸,上官网,有证书,收医学全科科普作品。 见刊周期一个月左右,可加急7天左右见报。报社老师v:?yangwei013049 在中国,医护人员评职称通常需要满足一定的学术要求,包括发表论文、撰写科普文章等。健康科普文章的发表可以是评职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能够体现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对社会的贡献。以下...https://blog.csdn.net/weixin_46544772/article/details/139085815
6.降科普我们在路上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随着2018年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获奖名单揭晓,活动进入高潮。此次大赛得到了各地各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共收到医疗卫生机构、科技部门、科协、高校、社会组织、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员推荐的讲解类视频439件、视频类作品904件、平面类作品1266件、动漫游戏类作品168件、科普图书和科普文章类作品1709件、广播电影电视...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534111
7.适合医护的7个副业!下班就能做2. 科普推广、文章投稿点击查询更多医学撰稿岗位 现在的网络媒体发达,许多人都是通过公众号、短视频来了解健康知识。但是,医学作为具有高度专业知识门槛的一门学科,不是专业出身容易在科普时「误人子弟」。 所以,各大媒体、报纸、杂志等都希望与专业医学人士合作,邀请他们撰写医学科普文章或应邀电台健康资讯栏目。这样一...https://www.jobmd.cn/article/qtyzzx/1000767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