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趋年轻化,有人40多岁确诊

大多数人认为,帕金森病主要影响老年人,且多在65岁以后发病。事实上,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帕金森病也会出现在中青年群体中,且发病隐匿。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日,本次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专家提醒,有症状要早诊早治,尽可能降低损害。周仁华与患者交流中。

记者朱虹通讯员陈姝文/图

帕金森有年轻化趋势

有人40多岁确诊

作为老年病,帕金森病的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发病率为1.7%,意味每100人就有1~2人患有帕金森病。由于老龄化的推进,预计到2030年,我国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将达500万,成为仅次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第三号杀手”。

值得注意的是,受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及长期精神压力等影响,帕金森病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帕金森病是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又称震颤麻痹,患者发病年龄多在65岁以上,但近年来,门诊50岁以下患者数量有所增长,曾经有位40岁患者确诊。”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简称“泰州四院”)神经内科主任周仁华说。

4月8日,周仁华在门诊遇到前来复查和开药的患者黄先生,两人已相识十余年。“他今年54岁,是我的老患者,当初确诊帕金森病的时候才40岁出头。”如今,黄先生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现在大多数时候,手部不再不由自主地颤动,走路步伐、速度也正常,还在岗位上继续工作。

黄先生说,当初发现自己患上这种老年病时,如晴天霹雳,得知帕金森病发病时越年轻治疗越难,他一度对生活失去希望。后在周仁华的鼓励和治疗下,他才有了治疗信心,“周主任对我的病情很用心,为预防药物副作用,始终严格控制着药量,我也一直严格遵照周主任的处方用药。”

据了解,目前对于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有内科药物、外科手术及其他辅助康复相结合等治疗方法,起到缓解症状,让患者能够独立生活,且保持较好生活质量的效果。“我们多数用药控制病情,并以最小副作用、最大限度改善患者生活能力为前提,尽可能降低药量。但有些患者并不理解,乱用药,结果导致了严重后果。”周仁华说,同样是40多岁确诊帕金森病,另一位男性患者治病心切,私自加大药量,一天吃8颗“美多巴”(正常药量为1颗半),后出现严重的异动症被紧急送入医院救治。

症状表现错综复杂

切莫自己对号入座

很多人将帕金森症状误认为是人老后的正常现象,加上与其他疾病临床症状相似,造成就诊不及时、误诊率高、治疗率低的现状。有调查显示,帕金森病的就诊率仅有40%,能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则不足40%。尽管帕金森病不致命,一般情况下也不影响寿命,但该病为进展型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合理治疗,容易导致身体机能下降,甚至生活不能自理,致残率较高。

“我们在社区举办科普活动时,发现不少居民以为手抖就是得了帕金森病,其实这种震颤的原因有很多,需要进行区分。不过,行动迟缓、肢体僵硬颤抖等运动症状,以及嗅觉减退、便秘、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都是帕金森病的表现。”周仁华说。

此外,有些患者就诊时,自述睡眠期间会不自觉地蹬腿、乱动胳膊,甚至将同床者踹下床。据悉,有一定比例的帕金森病患者具有睡眠行为异常表现,主要与脑干睡眠调节中枢的神经变性、皮质丘脑环路功能失调有关。周仁华介绍,临床显示,患者的症状表现错综复杂,只有通过专业医生详细检查才能诊断,切莫自己对号入座,随意用药。

虽然发病率越来越高,但至今,帕金森病病因尚未被完全破译,多数研究者认同遗传、环境毒素的接触等综合病因。除了尽早发现帕金森病的先期症状,我们平时要避免或减少接触杀虫剂、除草剂等对人体神经系统有毒的物质,重视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等慢性疾病的治疗。直系亲属中有帕金森病患者的,建议进行疾病易感基因检测,以便在发病初期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降低疾病造成的损害。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环境也在不断变化,患帕金森病的风险可以说人人有份。但也不必过于担忧,大家平时加强体育锻炼,合理膳食,降低患病风险,不失为预防帕金森病的好方法。”周仁华说。

专家名片

周仁华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指导老师。现任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头痛与感觉障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帕金森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预防医学会脑血管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承担省级帕金森病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多次获得泰州市及海陵区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

熟练掌握神经内科脑梗死、脑出血等脑血管疾病、帕金森病、癫痫、肌无力等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技术。擅长诊治神经内科的一些疑难病症。尤其对脑梗死的溶栓治疗及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以及诊治头痛头晕病症有较深的造诣,能精确运用手法复位治疗眩晕症。

THE END
1.如枫胃癌发病趋年轻化:应关注早诊专家胃癌发病趋年轻化:应关注早诊 专家如枫 其肿瘤的负担重11岁至16提高胃癌的早期诊断率是关键 (中国胃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亟需提升 除了传统的手术)加上高盐,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这位专家指出。 饮酒Ⅰ建议16中国每年的新发胃癌病例数占全球新发病例数的近一半,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压力的增大,胃癌患者的年龄...https://bbs.9you.com/forum-239-5.html?id=wap308428
2.肺癌发病率为什么会年轻化肺癌发病率年轻化可能与吸烟、职业接触、空气污染等原因有关。 1、吸烟 烟草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可刺激肺组织导致肺癌的发生,如果年轻人长时间吸烟或者因为家中长辈吸烟而不得不吸二手烟,就会导致肺癌发病年轻化。 2、职业接触 如果年轻人因为工作原因长时间接触甲醛、石棉、煤焦油等致癌因子可能会促进肺癌发生,所以...https://mip.39yst.com/jingbian/zncebhs2llg.shtml
3.我国发病率年轻化趋势明显预防要改变不良习惯降央视网消息:医务人员指出,关节炎是世界头号致残性疾病,发病率极高。近年来,关节炎在我国发病率年轻化趋势明显,这与年轻人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有着密切关系。 不良习惯包括: 不注意保暖,秋冬时节穿短裙、在冷风中露脚踝等,易导致滑膜炎、膝关节炎等; 常穿高跟鞋,导致膝关节磨损; ...http://www.mzyfz.com/html/1640/2021-10-12/content-1523882.html
4.慢病发病率上升且年轻化数字化生活方式或可应对慢病管理挑战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卫生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营养水平和健康状况显著改善,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2岁;但同时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等因素,慢病患者基数不断增大;虽然随着健康中国行动的逐步推进落实,由慢病导致的死亡率及过早死亡率实现了显著降低,但整体仍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降低慢...http://www.xinhuanet.com/video/20231120/b3b35f975c3b4b32814c86056d254340/c.html
5.刘红静:胃癌发病率趋于年轻化了解病因可以有效预防0 0 0 微信 发送 健康大河南 关注https://www.hntv.tv/rhh-8637558784/article/1/1746787647263006721
1.记者对话33岁糖尿病患者——他怎么这么年轻就得了糖尿病?西安新闻网曾经被认为是“老年病”的糖尿病,现如今已经渗入年轻群体。《糖尿病医学诊疗标准(2022版)》建议,将全人群的糖尿病筛查年龄从45岁提早至35岁。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记者近日找到一名患有2型糖尿病的年轻人,跟他聊聊在慢性疾病趋向年轻化的时代,糖尿病是如何找上他的?患病后他对疾病的态度有何变化?https://www.xiancn.com/xzt/content/2024-11/14/content_7016581.htm
2.“重疾年轻化”?年轻人如何拥抱降生活南方+纵向比较来看,年轻人重疾发病率亦有所提升:根据一项对204个国家29种癌症发病率进行的联合调查,2019年50岁以下人群癌症发病率比1990年增加了79%。重疾年轻化,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究其原因,一方面,有体检更加普及、检测水平提升的影响。《2021中国银发人群体检现状数据报告》显示,体检人群分布中,60岁及以上人群体...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311/21/c8320179.html
3.2016降白皮书:恶性肿瘤发病率年轻化降资讯健康一线(vodjk.com)7月29日讯 7月28日,《2016 FESCO Adecco健康白皮书》正式发布。基于FESCO Adecco管理的数十万职场人健康数据,该报告从“数”说健康、热门“打卡”科室、看病难、人满为患的病房和“生育”那点事五大板块进行解读。报告显示,恶性肿瘤等重疾发病率逐年提升,且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 https://www.vodjk.com/yldt/160729/694950.shtml
4.慢生活结直肠癌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这些知识你需要了解3月6日,记者从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了解到,近年来,结直肠癌出现年轻化的趋势,且发病率逐年升高。如何降低结直肠癌患癌风险?医生表示,5年做一次肠镜,基罹患结直肠癌的风险可以降为最低。另外,饮食定时定量,多吃大蒜、洋葱、苹果等,也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生率。 https://www.cqcb.com/manxinwen/manxinwen/2019-03-06/1477546_pc.html
5.干眼发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家门口的干眼症专病门诊高效便民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尤其是电子产品的频繁使用,给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眼健康带来了伤害。研究表明,我国人群的干眼发病率超过30%,并不断呈现年轻化趋势。干眼症作为眼科门诊中第一大类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工作效率与生活质量的最常见眼健康问题。 https://www.jingan.gov.cn/rmtzx/003008/003008005/20230905/bc1c3ec5-5e00-4d49-a60f-ae554afa9bb2.html
6.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近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一览!专区结直肠癌是一种最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且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趋于年轻化。有科学家们推测,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结直肠癌年轻化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城市化加剧和人群饮食结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都市白领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中,小编整理...https://www.bioon.com/article/6792349.html
7.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年轻化,宫颈癌的死亡率呈加速趋势,女性朋友们须...“汪清工作室”以宫颈疾病的诊疗为主,规范宫颈癌筛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使HPV感染的女性降低宫颈癌发生,防癌于未然。 汪清主任本月坐诊时间为2022年1月21日下午,已开启预约通道,请大家多多关注我院微信公众号,了解最新消息。http://www.xcfeyy.com/newsinfo/2317075.html
8.胰腺癌发病率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据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的胰腺癌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胰腺癌发病例数和死亡例数分别为9.22万和8.11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第10位和第6位。据报道,胰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是1:0.99,普遍的生存期只有3个月至6个月。 记者近日从解放军152医院普外科了解到,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防控...http://epaper.pdsxww.com/pdswb/html/2018-08/06/content_184937.htm
9.肿瘤发病老龄化,还是年轻化?肿瘤发病老龄化,还是年轻化? 年龄是恶性肿瘤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人口年龄结构老化(简称“老龄化”)是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以往评价发病年龄时间变化趋势多比较平均年龄或中位年龄,反映的是人口结构老龄化和其他危险因素共同作用下恶性肿瘤的发病年龄变化结果。https://www.zchospital.com/cn/article/5872
10.恶性肿瘤发病率呈年轻化趋势职场人士降状况堪忧界面新闻...环境污染加剧、食品安全堪忧、社会压力陡增,让恶性肿瘤等常见于中老年人的重大疾病发病率逐年提升呈年轻化趋势。 这是近日发布的《2016 FESCO Adecco健康白皮书》中的发现。北京外企德科人力资源服务上海有限公司(FESCO Adecco)调研了基于FESCO Adecco管理的数十万职场人健康数据,发现中国职场人士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https://www.jiemian.com/article/777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