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6.7岁,较2017年增加0.2岁,高于世界平均的72.6岁的水平,但距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日本是主要发达国家中人均预期寿命最高的,2018年为84.2岁,高收入国家为80.7岁。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的改善,人均预期寿命显著提高,1963年平均寿命仅为46.0岁,低于54岁的世界平均水平,1969年开始已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并以约每4年提高0.5到1.5岁的速度稳步提高。
中国与世界人均预期寿命历史变化
2、万人医师数
2019年中国每万人拥有执业医师数量为28人,较2018年增加2人,高于东亚国家的日本和韩国,并高于美国26.1人的水平,但仍低于欧洲高福利国家。德国2017年每万人拥有医师42.5人,是全球人均医师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的1.5倍。此外,同为“金砖国家”的俄罗斯,每万人拥有医师数量也是中国的1.4倍。可见中国的基础医疗水平与世界领先水平的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世界主要国家2018年万人执业医师数
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世界平均每万人拥有医师15.7人,其中高收入国家为30.6人,中等收入国家为13.8人,低收入国家仅为3.4人。中国人均医师数量虽已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但距高收入国家仍存在差距。
世界及按收入分组国家的万人医师数
注:中国数据为2019年,标*号为2017年
3、万人病床数
2018年中国每万人拥有医院病床数为60.2张,较2017年增加3张,高于美国和英国。但与同为东亚国家的日本、韩国相比,差距巨大。日本万人病床数为134张,列世界第二,是中国的2倍多,韩国为115张,是中国的近2倍。摩纳哥是世界人均病床数最多的国家,为每万人138张。
世界主要国家万人病床数
注:因多数国家数据不连续,采用各国可获取的最新数据比较
高收入国家每万人拥有病床数为41.6张,中国目前已超过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综合万人病床、万人医师数来看,目前中国约每385人配1名医师,167人配1张病床。这一水平已基本达到甚至超过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但距世界最高医疗水平的国家(德国、日本等)仍有一定差距。
世界及按收入分组国家的万人病床数
注:因数据不连续,采用可获取的最新数据比较
4、重大传染病应对
截至2020年12月10日,中国每百万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为64.23人,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8682.8人,在主要国家中处于最低水平,显示出中国疫情防控成效显著。同为亚洲国家的印度、日本和韩国万人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分别为7054.9、1311.2人和769.1人,是中国的近110倍、20倍和12倍。美国、西班牙和法国万人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分别为44579.7、36409.7和34771.7人,分列世界前三,是中国的近700倍、600倍和500倍,且人数还在不断上升。
世界主要国家每百万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人数
中国新冠肺炎检测和监测能力评分为136.1,在世界主要国家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评分138.2的德国和评分137.3的日本,是美国和世界平均评分的近2倍,显示出中国新冠肺炎检测和监测能力卓越。同为“金砖国家”的俄罗斯和巴西新冠肺炎检测和监测能力评分分别为77.7和64。在主要国家中,西班牙、南非、法国和印度排名垫底,评分不及60,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世界主要国家新冠肺炎检测和监测能力
KnowledgeGroup)注:评分以截至2020年8月23日的数
据和信息为依据,对252个国家的新冠肺炎监测系统、诊断
方法以及检测有效性等方面作出评判后进行综合评分
本文节选自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对比启示及政策建议》,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