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恶性肿瘤将成为威胁中国人健康的致命因素
70后、80后已经成为癌症青睐的对象了。一项保险行业的数据显示,重大疾病平均索赔年龄是42岁!
疾病年轻化
中青年女性易得妇科疾病;中青年男性面临猝死、过劳等问题;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3%。
1/3:有三分之一的病人死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40%:普通疾病的误诊率高达27%左右;重大疾病的误诊率高达40%左右。
85%:英国研究证实:有85%的药品是无效的,对病人最好的措施就是尽量减少医疗干预。
病人死因占比
青少年健康数据
青少年近视率
2019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中国人口老龄化增速世界第一!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也突飞猛进,但人均占比少,同样也面临着人口龄化的难题,成为了经济发展的一道阻力。
2014-2019年中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及占总人口比重情况
二、大健康产业市场广阔
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31.10亿美元,2018年达到63.36亿美元,2014年至2018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9.46%,远超全球市场平均水平,按照目前增长速度,预计2019年我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达75.68亿美元。
预计中国大健康产业营收规模将保持较高增速
目前,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曾将其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特别对于中国来说,目前“健康中国”战略进一步提升了大健康产业的地位,未来大健康产业前景光明。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持续推进,健康产业正在逐渐占据顶层设计的重要位置,成为各方资本竞相追逐的朝阳产业。
目前布局大健康产业主要有三种类型企业:1、以康美药业为代表的医药健康领军企业,其主要围绕原油核心业务打造大健康产业神态,完善产业整体布局。2、以万达、恒大为代表的房地产企业,其力图通过合作、并购、自建等方式快速进入大健康领域,抢占未来发展先机。3、以腾讯、百度、阿里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其希望将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大健康产业向融合,打造新兴领域。
二、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1、高科技化。未来用可穿戴设备、远程医疗、双向音频远程、慢病监测、区块链医学等高科技将在医学领域大范围应用。
2、精准化、标准化和专业化。未来将通过精准的检测、治疗、康养来实现个性化、专业化的全生命周期健康的照顾管理系统。
3、智能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将为大健康产业带来变革。AI智能等信息化技术够提升诊断治疗的智能化的水平。
4、融合化。未来的大健康产业将与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5、国际化。国际合作与资源共享是未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一带一路”大健康驿站建设,为中国与世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搭建平台。
《2024-2030年中国北京市大健康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共九章,包含北京市大健康企业布局案例研究,北京市大健康产业市场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预判,北京市大健康产业投资战略规划策略及建议等内容。
智研咨询推崇信息资源共享,欢迎各大媒体和行研机构转载引用。但请遵守如下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