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是不少人集中体检的日子,体检时,影像科检查一般少不了。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发布了《2023年度十大网络热议健康误区》,其中就有一个关于影像检查的误区——“体检时核磁检查,辐射比X光、CT更大”,被鉴定为“存在误导”。那么,核磁检查究竟是什么原理?有辐射吗?来听专家怎么说。
核磁即“磁共振”,是给人体造了一个磁场,利用电磁波信号成像,既没有放射线,也不会对人体造成辐射伤害。CT与X光都是利用X线进行成像,两者都有辐射,但CT辐射更大,与CT机参数、扫描部位、扫描方式有关系。专家提示,随着X线和CT仪器越来越先进,辐射量已越来越小。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医学影像部主任王培军:磁共振是利用体内氢原子核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运动进行成像的,磁共振是没有X(射)线的辐射。磁共振可以检查的部位很多,包括脑部、血管、肌肉、韧带、脊柱等等,但是我们建议在有症状或医生建议下做核磁共振检查,不同的部位或疾病需要不同的检查设备。
一定剂量内的X光CT检查
辐射不会影响健康
磁共振是没有X射线辐射的。那么,做一次X光、CT检查带来的辐射,对身体会有影响吗?多少辐射剂量是人体可以承受的呢?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