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知识管理方法(精选5篇)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x.2016.05.065

LegalThinkingandLegalSystemManagement

RANLingjun

(InnerMongoliaKeyiheForestBureau,Hulunbuir,InnerMongolia165468)

AbstractInrecentyears,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socialistmarketeconomy,people'slivingstandardscontinuetoimprove,thelegalawarenessisgraduallyenhanced.Legalthinking,asakindofnewthinking,forthe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hasaveryimportantinfluence,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process,onlytohavegoodlegalthinking,comprehensiveuseoftheactuallegalthinkingtosolvesomepracticalproblems,inordertoachievethemaximizationofmodernenterpriseeconomicbenefitsandsocialbenefits.Inthispaper,inviewoflegalthinkinginthe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ofthestatusquoandtheexistingproblems,putforwardsomeeffectivemeasuresandsuggestions,soastoimprovethemanagementlevelofmodernenterprisesinChina,comprehensiveuseoflegalthinkingofmodernenterprisemanagement.

Keywordslegalthinking;modernenterprise;enterprisemanagement;thinkingform;effectivestrategy

0引言

企业管理作为整个企业运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企业中起到了维持经营和发展秩序,减少企业风险的作用,能够使企业达到平衡发展的状态。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我国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提高现代企业管理的水平,满足企业的自身经济利益。因此综合将法律思维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利用法律思维来优化现代企业管理,用法律对企业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其更好地顺应社会的发展。②

1法律思维的概述

1.1法律思维的具体内涵

1.2法律思维的重要意义

法律从事物的外在形式来看,属于一种规范人们行为的方法,但在内在形式进行分析,它还是取决于人们的社会行为和方法,需要综合运用法律思维来看待。如果人们无法正确运用法律思维来看到社会问题,就无法进步,也不能在日常生活中顺利发展。法治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法律思维,法律思维对于法治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属于一种治国方略。随着我国社会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普遍提高,一些新的法律问题也随之出现,只有适时地对法律等一些行为习惯做出调整,从而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才能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利用法律思维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③

2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减少企业风险

将法律思维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企业风险,还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现代企业发展而言即是机遇,只有正确客观地看待企业所存在的风险,利用法律思维进行分析,才能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清楚地知道当什么风险来临的时候,企业应该如何采用措施积极应对,从而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将法律思维广泛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能够从法律的角度积极解决相应的问题,然后企业能够增强其危机意识,建立起全面的预警机制、识别和化解企业可能遇到的潜在危机,这对企业的发展是极为有力的。④

2.2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在法律思维的影响下,企业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把风险治理转化为风险预防,建立起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风险预防机制,法律思维主要是起到警示的作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只有将法律作为准绳,才能尽量避免企业风险问题的发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良好的社会治安。法律思维也是具有强制性、灵活性、责任性,起到威慑作用,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只有利用法律思维才能更好地处理问题,在法律思维的引导下,建立起一整套全面、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防范风险的过程中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减少企业的损失。

2.3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只有积极做好企业风险评估工作,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确保企业能够顺利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现阶段我国很多企业都是粗放型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管理处于无序状态,对于很多员工缺乏教育和管理,没有企业震慑作用,因此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无法提高。只有在法律思维的指导和引导下,企业才能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企业的思维态度,约束企业员工的行为,从法律思维来看到现代企业管理,使其更加规范化、合理化、公正化,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驱动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⑤

3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应用

法律思维自身具有程序性、规范性、平衡性以及基准性等特性,随着我国法制社会的不断健全,经过多年的发展,将法律思维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且得到了实质性的突破,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用法律思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提高企业员工责任意识

3.2弘扬宣传企业文化

法律思维是现代企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平衡企业内部矛盾与外部矛盾的重要措施,只有积极宣传弘扬企业文化才能提高企业员工的文化素质。企业员工应该信守企业承诺,属于一种双向的互动交流模式。例如:在法律内部也是人人平等,法律员工要积极宣传和弘扬现代企业文化,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协调好企业和员工之间的经济利益,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⑥

3.3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按照法律思维能够有效衡量企业员工的行为是否合理,尊重事实,将法律思维作为企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效率,通过平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协调企业员工的之间的关系。在企业日常生活中,企业一方面要明确自身职能,各司其职,明确自身义务。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企业各部分纠缠不清,责任不明确,监管不力等问题出现。企业各部分之间只有相互协调、相互联系,才能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3.4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

法律思维是增强企业风险意识的首要条件,也是完善企业风险机制的根本方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有运用法律思维才能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都应该具备风险意识,企业自身只有为企业的发展营造出一个良好和谐的内部环境,才能规范企业行为,减少外部因素对企业行为的干扰。⑦

3.5建立健全企业决策和评估制度

3.6企业员工应该加强互动交流

现代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增强企业的自身能力,结合市场的实际需要,选择外聘律师参与到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应该与当地法院、检察院进行积极的交流,然后企业应该与法律和当地法院进行积极交流,企业管理者和企业员工也应该积极交流和沟通,做好防范措施,通过互动和交流满足企业员工的利益要求,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企业还可以对企业员工进行再培训,企业管理者应该用法律思维去管理企业,开展企业法律咨询、完善企业管理的各项制度、组织开展专门培训,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强烈,因此只有将法律思维广泛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法律意识,将法律思维应用于企业管理中的方方面面,通过提高企业员工责任意识、弘扬宣传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风险意识、建立健全企业决策和评估制度、企业员工应该加强互动交流等方式,贯彻执行企业管理的经营过程中,才能使员工养成法律意识,提高现代企业的管理水平。总之,将法律思维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党和政府、企业本身、企业员工三者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注释

①谌洪果.法律思维:一种思维方式上的检讨[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13(2).

②陈金钊.司法过程中的法律方法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2(4).

③刘勇军,宋卫中.论中小企业法律风险管理的必要性[J].法制与社会,2013.

④张梅.加强法律思维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J].理论学习与探索,2015(1).

⑤吕燕.法律思维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4(21).

⑥王周伟.地方重点院校投资学专业定位与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10.23(5).

关键词:化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

1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健康危害

1.1毒物危害

1.2噪声污染

1.3粉尘污染

2化工企业职业健康管理方法

2.1健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2.2做好对企业员工的健康防护

2.3定期为员工进行体检

为企业员工提供定期的体检,其意义在于化工企业能定期的掌握企业员工的健康状况。在发现了健康状况有所恶化的员工之后,需要将员工从可能造成身体损害的地方隔离,并让员工得到足够的休养,在身体健康状况足以支撑其不轻易受有毒物质污染后再继续工作。

2.4定期对企业施工场所进行检测

化工企业的施工场所是化工企业员工承受诸多污染的主要地点。因此,对企业施工场所的定期检测是有必要的。在对企业施工场所进行检测时,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测,对场所的工业毒物的污染程度有清晰的了解。在检测之后,需要将检测结果向企业广大员工公开,在保障员工知情权的同时,又增强了员工对企业的信任。

2.5优化企业的工艺技术

2.6加强对员工健康培训

3结语

参考文献:

[1]张景钢,刘广亮.化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2):75-77.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等部门联合下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指出,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企业风险管理是指企业围绕总体经营目标,通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经营过程中执行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培育良好的风险管理文化,建立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为实现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认识。这种认识差距主要体现在: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没有很好地分离制约,存在无标准操作现象,管理人员利用内控不严的漏洞贪污受贿、挪用、盗窃公款等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

企业控制环境不理想、控制活动不当。主要体现为公司治理结构权责不分、股权过于集中“一股独大”、董事长与总经理由同一人员兼任、人事政策不相匹配、独立董事制度不落实、内部审计虚设等,导致较多会计信息失真,违法违纪现象时常发生,国有资产遭受重大损失。

对公司内部控制及风险控制的监督薄弱。企业监管机构不健全,一些企业的内审机构,由总经理或副总经理领导,导致内审部门缺乏应有的独立性,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作为外部监督体系,也不尽如人意。

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三、强化风险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方法

(一)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管理

1.建设有效的企业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体系。风险识别就是企业在风险潜伏期就要识别出其危害行为,是风险管理的第一个阶段;简单推测出风险之后,要对此风险进行风险评估,是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风险评估应符合全面客观的原则,对风险发生概率进行评估、对风险进行等级划分。在此基础上规划风险预防的措施方案,规避企业风险。

2.控制战略风险。企业对战略风险的控制,应选择恰当的总体战略,控制企业多元化经营的风险、企业并购风险;控制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方面的风险;控制投资、融资、担保等财务方面的风险。

3.构建风险管理信息系统。有条件的可以构建电子信息系统,没有条件的,应建立风险信息收集、识别、分析、评估的内部制度,理顺风险信息流程,确保风险信息及时准确到达管理层,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风险信息依据。

(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环境

1.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构建以下制度: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推进和改进激励和约束机制、及时准确披露公司治理结构的状况、设立董事会决策与监管的支持系统、杜绝高层管理人员交叉任职等。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把企业最高管理者自身和其职权行为纳入内部控制的监控范围,明确职责,把公司的财务治理权、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进行合理配置。

2.加强和完善企业制度建设。首先建立“产权明晰、权责清楚、管理科学、政企分开”的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主体明确,最大限度调动企业管理者的积极性,以内发力推动内部控制。其次,完善企业全员培训制度和定期考核制度,加强风险意识培训、监督和考核。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三)加强社会对企业的监督

一、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现状分析

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缺乏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企业资金使用率相对较低以及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等方面。

1.缺乏资金管理的内部控制

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着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现状不佳的情况,缺乏完善的内部管理与控制制度。企业管理中多比较注重生产活动、经营活动,但是对资金管理的重视程度却相对较差。

治理结构不完整的问题会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内部管理效果,造成资金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的情况,企业内部资金管理与控制意识比较匮乏,长此以往则会造成资金回笼延期、资金挪用等问题频频发生,不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

2.企业资金使用率相对较低

纵观企业资金管理的实际情况,普遍存在着整体资金优势难以得到全面彰显等问题,各个项目与业务开展中的资金需求各有不同,内部限制资金难以得到充分利用,资金整体利益损失较大,不利于企业的全面发展。

3.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支持

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价值愈发突出,然而当前很多企业仍然采用着单纯人工财务核算、资金管理操作的方式,工作效率较差、工作质量不佳,且对企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性影响。

还有一些企业尽管应用了电算化信息系统,但是通常局限于财务管理或者某项业务管理中,没有将电算化信息系统与企业各项工作相互融合。企业资金管理中应当构建全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比如可以融入ERP系统、全面预算管理系统、OA系统等等,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安全性与准确性,通过信息实时调整企业的战略发展规划,有效规避市场风险,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创新策略

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创新企业资金管理理念,实现资金管理一体化发展;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保证资金管理全面性开展以及构建现代资金管理平台,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等方式,实现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模式创新,为企业增添更多的生命活力。

1.创新企业资金管理理念,实现资金管理一体化发展

企业在当前激烈的市场发展环境下,需要明确认识到资金管理的重要价值,提升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重视程度。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中,需要与企业的各项业务发展活动密切关联,不能仅仅因为资金紧缺活动便措施良好的发展机遇。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认识到使用风险的管控效果,明确掌握资金流向,合理安排各项资金管理规划,降低所需资金的使用成本,切实发挥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的价值。

比如企业可以将精细化管理理念融入到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活动中,企业可以聘请或者的培养一些优秀的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人才,在监督企业整体资金链与现金流使用动向的基础上,还需要对企业未来的资金流向实施全面分析、风险评估等等,为企业管理人员带来更多的数据支持,基于资金管理的现状做出风险控制,创造更多的企业发展效益。

企业资金管理与使用控制中,需要实时掌握业务信息发展现状,并且将资金管理工作与业务流通工作相互融合,通过资金使用率的管控、资金业务流的管控等等,实现资金管理的一体化发展,将企业各项工作与资金管理活动全面融合,提升资金的使用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实施财务集中管理模式,保证资金管理全面性开展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资金管理的高度集权,特别是在投资管理方面,有助于科学规避风险,提升财务管理的综合效果。企业需要在提升财务集中管理重视程度的基础上,构建全面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实现财务管理的全面化控制,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

财务集中管理的过程中,需要将企业的各个项目、管理活动等融入到企业资金管理活动中,比如可以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编制流程,从财务管理层面、财务执行层面等实施全面性财务管理(详见图1)。资金短缺问题会阻碍企业的发展,故而企业需要坚持集中管理理念,降低发展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C公司是位处我国西部地区的一家省级电力公司,是国家电力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2003年网省公司层面的改革中,剥离发电资产后的C公司将成为一家电网公司,并分属一家区域电网公司。在实际的电网公司管理中,全面调查了解电网全是总装机数量,电力发电需求等等,明确每日供电量以及供电所需支出等。通过这种方式对公司的整体资金实现管理与使用控制,制定明确的电力规划,在满足电力供应需求的基础上,使企业资金管理更加清晰,提升资金的控制与使用率。

3.构建现代资金管理平台,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逐渐进入到了高速的发展阶段,现代化信息技术逐渐在企业管理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企业需要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到企业财务管理中,构建财务信息系统,满足企业预算、企业核算以及财务分析的实际需求,构建信息化平台,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等实现全面记录,并且积极借助系统中的数据,对企业业务流、资金流等实现全面预测,为企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企业资金流管理平台的建立中,需要将各项发展业务与财务管理活动相互融合、相互关联,将静态化的资金管理活动转变为动态性的资金管理模式,对企业中每一笔资金的流向进行实施监督与管理,满足企业日常生产核算、财务管理以及风险预测的实际需求,构建全面的企业内部信息管理系统,推动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竞争加剧,成本管理进一步提到管理日程上来,也由传统的手工核算方法向电算化核算发展。本文从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招手,并提出了加强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有效办法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建筑施工企业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核算成本管理

成本领先是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成本之一,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可,每个企业也都在根据自身条件寻找更适合自己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每个企业必须重视的问题,而如何有效的实施企业的成本管理,确保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成为现代企业急需解决的课题。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财务成本管理存在的差距较大,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就现在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措施。

一、存在的问题

1.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制约财务成本管理的发展

传统手工会计核算,就是采用一系列的手段,对生产经营活动中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总结,以此来评价,大部分是对财务核算分析基础上,对未来作出预测,从而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核算工作也是对历史数据的总结,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各个方面的量化研究及考核提供依据。从而为成本管理提供可靠依据,长期以来,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我们的核算水平一直都未达到核算工作的最基本的要求。使得财务成本管理的基础数据不充分,直接制约了财务成本管理的发展。

2.考核机制不完善

企业的考核制度看似很严密,如果要执行起来就要增加大量人力物力,否则就存在成本目标管理不到位,或者目标考核机制不能贯彻执行。

3.成本控制缺乏动态管理

成本控制没有与成本发生同步,往往在成本发生后才控制,不能对成本目标实施积极的动态管理,不能充分发挥成本控制的潜能,达不到成本控制的预期效果。

二、完善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方法

1.提高各项目部会计核算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各项目部的核算工作

为提高施工企业的核算质量,一定要抓好项目部数据的准确性,目前由于各项目部的施工条件比较艰苦,难以吸引较高素质的核算员,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在职员工的培训及提高职工福利待遇等方法,提高核算人员的素质以及吸引外来高素质人才。使得建筑施工单位的会计核算人员爱岗敬业,自觉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严格执行会计制度,财经法规,实事求是的记录和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绝对禁止受理违纪业务,坚决抵制弄虚作假、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2.建立健全各项核算制度,并能使得各项制度能够贯彻执行

3.公司总部要加大对项目部财务检查力度,并经常规范核算员核算工作

总体来讲,公司总部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比项目部核算员要高,所以公司总部财务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去项目部检查核算人员的核算工作,以督促他们及时、准确地搜集。从实际出发,合理制定各项指标。上级部门应在制定和下达所属建筑施工单位的经济指标时应充分考虑现实条件,做到所下达的指标切合实际,使各项目部经努力可以完成。

4.建立系统的成本分析机制

项目经理部还要做到施工前对项目成本有预测和计划,成本控制目标要层层分解,并与经济利益挂钩,以强化全员经济意识定期召开成本管理分析会。

THE END
1.进厂工作为什么要体检掌握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避免将传染病带进公司,影响他人,确定身体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是否适合这份工作。在通过体检保证入职员工的身体状况适合从事该专业工作,在集体生活中不会造成传染病流行,不会因其个人身体原因影响他人。入职体检有相对固定的体检项目与体检标准,选择专业体检中心能保证体检质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http://m.qicaisi.com/bk-842474.shtml
2.关于组织开展企业员工职业病降体检活动的通知各会员单位:近年来,员工的职业健康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为更好地关切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职业病,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障,商会 各会员单位: 近年来,员工的职业健康越来越受到企业重视。为更好地关切企业员工的身体健康,有效预防职业病,提高企业员工的健康保障,商会将组织开展企业员工职业病健康体检活动。现将体检...http://nbscxcl.com/show-7-2779-1.html
3.公司年度体检意义公司年度体检意义 公司年度体检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1. 强化健康意识:公司年度体检可以提高员工对个人健康的重视程度,增强健康意识和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促进员工主动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2. 早期发现疾病:定期进行体检可以帮助员工及时发现潜在的疾病或健康问题,特别是一些在早期阶段不容易察觉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https://m.dianping.com/ugcdetail/225863394?sceneType=0&bizType=29&msource=baiduappugc
1.企业组织员工体检的意义在哪里?让我来告诉你组织员工体检的意义是什么? 1、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 首先,企业通过健康管理的实施,定期为员工组织体检可以充分的了解到员工的健康状况,并及时进行健康干预,降低发病率,保持员工健康,也不会因为员工的病休或病假耽误工作进度。 其次,这样的措施能够更好的让员工感受到企业的人文关怀,让员工在公司工作更有热情以及归属感,...https://blog.csdn.net/weixin_58568803/article/details/117249602
2.单位体检怎样安排,员工满意度高?海德健康可以安排全科医生或指定专科医生为员工进行体检报告解读,不仅告诉员工身体存在哪些问题,还会详细地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这些问题又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以及日后应该如何调整生活方式等,对体检之后的工作作出专业、详细地指导。 体检,终究是公司或者企业的一项员工健康福利,员工积极主动配合公司和体检机构,既是对自...https://www.haidjk.com/article/347.html
3.员工体检的意义体现在哪里?为什么一定要体检为什么一定要员工进行体验?组织员工进行体检有什么意义呢?下面是泛员网分享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保证工作的效率 既然是工作了,那么在工作上的能力肯定是公司会很在意的,正是因为如此,现在公司组织员工体检的话,其实也是为了保证员工可以在工作方面,不会因为生病等原因而出现缺勤的情况,同...https://www.fanyuancloud.com/articles/2981.html
4.单位体检的目的和意义,旨在评估了解员工身体情况(正规公司都会检查)以上就是单位体检的目的和意义,旨在评估了解员工身体情况(正规公司都会检查),员工参加公司统一组织的员工体检没有必要太过紧张,就算检查出疾病也会有相应解决措施,并不会直接让你失去工作机会,没有必要太过纠结于是否参加体检这件事情。https://www.kanghuwang.com/news/13413.html
5.员工福利的作用公司每年安排员工到专业体检机构进行全面体检并提供健康咨询。 2、其它健康保险 在员工的综合福利规划中还包括:员工人身保险和员工医疗保险福利。 员工人身保险:人身保险为员工提供全球24小时人寿或意外伤害保障; 员工医疗保险:员工可以报销医疗费用,受益人包括员工本人和家属。 https://www.64365.com/zs/699199.aspx
6.员工心理降活动方案(精选13篇)为保障活动顺利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活动方案,活动方案是为某一活动所制定的,包括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等。活动方案应该怎么制定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员工心理健康活动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员工心理健康活动方案 1 ...https://m.fwsir.com/jiaoan/html/jiaoan_20230101112722_2181012.html
7.2023年度银川综合保税区税务局干部职工体检采购项目9、乙方保证为甲方提供符合医疗服务标准的体检服务,如被体检人在体检项目规定有效期时间内出现重大漏诊现象,被体检人及采购人单位保留追究供应商责任的权利。 10、乙方为甲方受检人员提供个性化的体检报告,并对所有受检人员在体检中所发现的偏离正常范围的检查项目提供必要的检查项目临床意义和相关建议。 http://ningxia.chinatax.gov.cn/art/2023/10/13/art_14974_314970.html
8.入职体检的重要性及意义如果没有体检证明就安排入职,等发现该员工已经怀孕再要辞退就很不人性并且是违法的行为了。一些单位是跟医院签订了协议,待入职员工持公司体检通知单可以免费进行体检或者体检完合格后,工作一段时间后可以凭收据报销,这也算是一项公司给员工的福利。入职体检的意义:...http://www.zkung.com/h-nd-2566.html
9.职工体检方案(通用13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那么应当如何制定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职工体检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职工体检https://www.wenshubang.com/fangan/4567787.html
10.降体检服务方案4、参检员工体检之日起,一年内免费享受健康管家服务(预约省内各三甲医院看病服务工作,解决员工看病难的`困扰。 健康体检服务方案2 为落实龙游县20xx年全民免费健康体检民生实事项目工作,深入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切实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根据《龙游县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街道...https://www.oh100.com/a/202303/6489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