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紧急事故理,应以下列优先次序处置:
1.保护个人安全,即自身安全与他人安全。
2.保护公共财产。
3.保存学术资料
目录
一、一般安全
二、消防安全
三、水电安全
四、化学品安全
五、生物安全
六、辐射安全
七、激光安全
八、特种设备安全
九、一般设备安全
十、常用安全标识
(一)实验室安全守则
1.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各项规定,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做好各类记录。
2.保证实验室观察窗的可视性,门口
息。
3.保持实验室整洁和地面干燥,及时
清理废旧物品,保持消防通道通畅,便
于开、关电源及防护用品、消防器材等的
取用。
4.各实验室要设置安全管理人员,对
于不符合规定的操作或不利于安全的行
为,应坚决制止,并做好必要的记录。
5.进实验室工作的学生和工作人员
均要参加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新进人员必须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工作。
6.实验室必须严格遵守上级和学校有关规定,根据本实验室特点制订具体的安全管理制度,张贴或悬挂在醒目处并严格执行。
7.为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对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的物品,应按规定领取和存放;对霉变、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应妥善处理;对有放射性物质、高频电源、超高压、大幅度振动、强烈持续噪音、高温高压热辐射、极强光闪烁等的场合及有关设备,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与安全制度及相应保护措施,并由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监督执行。
8.有危险性的场所、设备、设施、物品及技术操作等要有警示标识。
9.实验室严禁乱拉乱接电源,应定期检查线路及通风防风设备。公用电炉要指定专人管理,不得乱用。
10.实验中人员不得脱岗,进行危险实验时需有2人同时在场。
11.对于特殊岗位和特种设备,需经过相应的培训,持证上岗。
12.仪器设备不得开机过夜,如确有需要,必须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特别要注意空调、电脑、饮水机等也不得开机过夜。
13.实验室产生的废弃物要按有关要求进行分类并分别按规定进行处理。
(二)实验室安全个人须知
1.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和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
2.了解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应急方式,采取适当的安全防
护措施。
3.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进食、睡觉等,禁止放置与实
验无关的物品。冷藏柜内严禁储放食物、饮品。不得在实验室
内追逐、打闹。
4.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使用前,应确认其使
用范围、有效期及完好性等,熟悉其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
5.切勿穿拖鞋等露趾类鞋进入实验室。
6.所有盛装化学品的容器都需要贴上正确清晰的标签。
7.实验台上务必保持干净,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
或书本。
8.实验室如遇突然停电,应立即切断所有电器电源,确
保安全。
9.保持安全通道的畅通。
11.实验结束后,应及时清理;临时离开实验室,应随手锁门;最后离开实验室,应关闭水、电、气、门窗等。
12.发现安全隐患或发生实验室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
(一)常见隐患
1.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存放与使用不规范;
2.消防通道不畅、废旧物品未及时清理;
3.用电不规范,随意使用明火;
4.实验室建设和改造不符合消防要求。
(二)火灾的扑救
1.救火原则及器械使用
1.1救火原则。扑救初期火灾时,应立即大声呼叫,组织人员选用合适的方法进行扑救,同时立即报警。扑救时应遵循“先控制、后消灭,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
1.2灭火器的使用
拉开保险插销握住皮管,将喷嘴对准火苗根部用力握下手压柄喷射
注:除酸碱式灭火器外,其他灭火器使用时不能颠倒,也不能横卧,否则灭火剂不会喷出。
1.3消防栓的使用
2.逃生自救
熟悉实验室的逃生路径、消防设施及自救逃生的方法,平时积极参与应急逃生预演,将会事半功倍。
2.1应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千万不要相
互拥挤、乱冲乱窜,应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
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阳台、气窗、天台等往室外逃生。
2.2为了防止火场浓烟呛入,可采用湿毛巾、口罩蒙鼻,匍匐撤离。
2.3禁止通过电梯逃生。如果楼梯已被烧断、通道被
堵死时,可通过屋顶天台、阳台、落水管等逃生,或在固
定的物体上(如窗框、水管等)栓绳子,也可将床单等撕成
条连接起来,然后手拉绳子缓缓而下。
2.4如果无法撤离,应退居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
门窗,还可向门窗上浇水,延缓火势蔓延,并向窗外伸出
衣物或抛出物件发出求救信号或呼喊,等待救援。
2.5如果身上着了火,千万不可奔跑或拍打,应迅速
撕脱衣物,或通过用水、就地打滚、覆盖厚重衣物等方式
压灭火苗。
2.6生命第一,不要贪恋财物,切勿轻易重返火场。
(一)用电安全
1.经常检查电线、插座和插头,一旦发现损伤,要立即更换。
2.实验室电路容量、插座等应满足仪器设备的功率需求;
大功率的用电设备需单独拉线。确认仪器设备状态完好后,方
可接通电源。
3.电器设施应有良好的散热环境,远离热源和可燃物品,
确保电器设备接地、接零良好。
4.不得擅自拆、改电气线路、修理电器设备;不得乱拉、
乱接电线,不准使用闸刀开关、木质配电板和花线等。
5.使用电器设备时,应保持手部干燥。当手、脚或身体沾
湿或站在潮湿的地板上时,切勿启动电源开关、触摸通电的电
器设施。
6.实验时,应先接好线路,再插电源;实验结束时,必须先切断电源,再拆线路。
8.对于高电压、大电流的危险区域,应设立警示标识,不得擅自进入。
9.存在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场所,应避免产生电火花或静电。
10.发生电器火灾时,首先要切断电源,尽快拉闸断电后再用水或灭火器灭火。在无法断电的情况下应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等不导电灭火剂来扑灭火焰。
(二)触电救护
1.尽快让触电人员脱离电源。
应立即关闭电源或拔掉电源插头。若无法及时找到或断开电源,
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不得直接触碰带电物体
和触电者的裸露身体。
2.实施急救并求医。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迅速将其移到通风干燥的地方仰卧。若
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在保持触电者气道通畅的基础上,立即交替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压等急救措施,同时立即拨打“120”,尽快将触电者送往医院,途中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