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系列解读之九

推动产学研战略联盟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

——《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系列解读之九

财政部会计司

所谓应用型会计人才,是指能够将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会计工作实践的专门人才。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发挥会计人才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是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提供了很好的途径。财政部在制定《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下称“《会计人才规划》”)中,把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作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政策措施之一,明确指出:各级财政部门要推动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要推广以院校教学为主体、以单位实践为补充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各界应当履行社会责任,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共同推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

一、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重要途径

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指在各级财政部门的指导下,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基于会计实务、会计教育和会计研究的实践和创新要求,本着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将会计知识的创新、应用和传播紧密结合,在会计人才培养、会计社会服务、会计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不同形式与内容的交流与合作。

建立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加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既是我国会计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目标,也是协调会计教育与市场人才需求关系的需要,更是发挥会计人才实践作用,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难题,推动会计研究向更高层次和更宽领域迈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落实《会计人才规划》中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工作,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当今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现代意义上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建立,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以斯坦福大学为代表的“特曼式大学”的出现。“硅谷之父”特曼首先提出了学术界与产业界结成伙伴关系的创意,并首创了在产学研合作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旨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的“硅谷模式”。世界很多国家相继建立了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为推动教育进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产学研战略联盟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有着深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特别是多元化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模式是这些国家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我国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虽然起步较晚,但也以较快的速度推进,各省市相继建立了产学研战略联盟,在人才培养、产品开发、技术创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产学研战略联盟将知识的学习、应用、创新紧密结合,实现了在学习中传承知识、在生产中应用知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研究中创新知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不断提升的知识的学习、运用、创新过程,促进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推动了教育进步、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符合人才培养和教育发展规律。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是当今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是会计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将会计人才培养、会计实践活动、会计创新研究有机结合,即培养、锻炼了会计人才,又指导、推动了会计实务的发展,更加快了会计创新的速度。会计人才培养和高等会计教育是人才培养和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发展规律总体一致,因而产学研战略联盟也是当今会计人才培养和高等会计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是社会经济发展转型的客观需要

经济社会越发展,会计作用越凸显。伴随着中国经济由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一元经济到多元经济的转型,会计人才也经历了从简单的记账、算账到参与经营管理和重大决策的转型过程。经济转型强调以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要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对会计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例如,如何加强成本管理、风险控制、有效进行财务规划和资本运作,能够解释和解决实际工作中出现的较为复杂的会计问题。

(三)产学研战略联盟是践行“服务发展,以用为本”,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会计学科是应用型学科,会计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会计理论研究需要会计实践支持,从实践中寻找课题,研究成果又指导会计实践。如会计准则的制定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制定、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和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等会计信息化标准的制定,是对大量会计实践经验提炼、升华和总结的结晶。产学研战略联盟可以将这一过程有效融合,使会计人才的培养、实践、服务、研究有机结合,可以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拓展会计人才的视野,强化会计人才的能力,使“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的会计人才建设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重在使用,提高会计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就是在遵循会计教育规律的前提下,使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能更好地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相协调,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具有高超的管理服务能力。

二、建立以用人单位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产学研战略联盟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企事业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了实现优势互补、利益共享和共同发展,尝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不断探索创新合作平台。在新形势下,财政部总结经验,科学规划,提出“推动会计行业产学研战略联盟”这一重大举措,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思路与要求。各方应该在推进产学研联盟建设中坚持五个“充分发挥”的思想,“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相互合作,加强沟通,努力探索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产学研联盟新形式,构建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平台。

(一)以企业为主体,共建会计创新平台

(二)以高校为中心,深入开展合作教育

通过产学研各方积极投入,合作搭建人才培养平台,在以高校为中心的合作教育中尤显重要。为了培养复合型、具备战略眼光的会计人才,在以高校为中心的教育工作中,应该强调与企事业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引进来、走出去,并通过制度建设,实现人才培养平台的多样化和稳定性。

引进来,强化教研的实用导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必须积极地将企事业单位的实践信息、经验、方法等引入院校。以高校为主导,以企业为补充,打造具有差异的、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高校应该积极发挥师资、学科建设、教研等方面的优势;企业应该努力参与,对经济社会的基本态势、市场与企业的基本需求、人才结构与水平的基本构件与标准等,面向教育主体、对象,进行适时介绍与引导。根据已有经验,高校应该为企业的介入创造优越的条件,使企业积极地参与到合作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由被动参与向主动参与的转变,真正实现会计教研的实用性,夯实会计教育持续发展的基础。

走出去,推进共同培养机制建设。合作教育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强调高校的补充作用,而且应该继续深入,探索新的合作培养机制,真正实现走向企事业单位、面向实践的人才培养平台建设。在已有会计教育工作经验之上,高校应该在毕业实习、论文选题等方面,依托企事业单位,打造专业实习基地,共建学生科研创新平台,充分共享领域内专家的实践经验;在研究生教育模式建设方面,应该通过企事业单位参与,实现指导教师、资金投入、项目选择的共享与合作,例如,培养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博士后培养中资源投入渠道的多元化、“人才+项目”模式等。产学研各方应该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企校合作”模式的多样化、高效化,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搭建广阔的平台。

共同努力,实现合作的制度化、长效化。为了实现“校企”与“企校”合作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必须构建合理的保障制度和约束机制,通过人才管理体制的创建,鼓励参与各方踊跃投入、积极参与,通过运行机制的创新,规范各方的行为和活动。通过校企双方共同努力,建立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中合作教育平台建设的持久性、高效性。

(三)通过重大项目合作,构建产学研联盟

实施重大项目合作,制度化管理尤其重要。企业与高校双方要抓住主要矛盾,从各方的需求出发,找准共同的利益诉求,探寻内外兼顾、当前与长远结合的协调机制,通过契约明晰合作单位的责权利关系,确立投入、决策、风险承担、利益分配、知识产权归属等机制,保障项目合作正常运作。为了吸引人、留住人、培养人,实现关键人才在合作中的稳定性,必须建设高效的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各方应该以“共享”、“共管”为基本思路,将基于院系的高校纵向人才管理制度与通过校企联盟实施的横向管理制度进行融合、创新。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人才管理的矩阵式“特区”。在这一特区内,人才的培养、成长、使用,及效用的发挥,将得到科学、合理、有效地实现,达到人才的“可用、能用、用到、用好”。

三、密切专业院校与用人单位合作,推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会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产学研联盟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创新和进步。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它对传统上作为会计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对作为知识创新骨干和引领力量的科研院所、对作为知识创新主体和用人单位的企业各自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根据形势的变化,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应该加强沟通与协调,密切合作,共同推动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高效培育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标。

(一)以合作为基础,实现会计人才培养由“单一培养”向“群策群力”转变

(二)以高等院校为基础,强化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理论素养

在“合作、开放、群策群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会计人才培养中,高校始终是会计人才培养的基础和主阵地。人才培养始终是、也应该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高校应该根据《国家人才规划发展纲要(2010-2020年)》、《会计人才规划》和高校教育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明确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具体目标,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充实教学内容,更新知识体系,不断革新教学方式,使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标准始终与时代发展的要求保持一致,使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始终与时代进步与知识更新保持同步;既要保证知识传授的广度与深度,保证应用型会计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素养,又要保证知识的前沿性、先进性,使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够与时俱进,紧跟知识跟新的步伐,还要保证知识的传授与知识应用的有机结合,防止学用脱节,保证以用为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得以实现。要更加清楚地认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认识到理论知识对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基础性作用,不断探索高效地进行理论基础教育的新方式、新途径,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提升会计人才的实践能力

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用”是关键,是最终目标。培养学用结合、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的应用型会计人才,要求人才培养工作一方面要时时处处着眼于“用”,要始终以“应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中心;另一方面要求将“用”落到实处,要将人才培养结合到具体企业中去,将人才培养工作放置到企业实践的第一线去,将书本中、课堂上学到的各种抽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工作中去,通过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具体实践过程,在干中学、学中干,活学活用所学知识,真正将知识转化为应用能力,转化为活的生产力和创造力。

同时,应用型会计人才使用的主阵地在企业。发挥企业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这样一种特殊“产品”的“制造”,还发挥着“深入现场、按需制造”的特殊作用,它既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是“供给过剩”时期“按需制造人才”的特殊要求,对人才培养工作的特殊要求。

企业作为处于第一线的生产实践组织和最主要的人才使用者,应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中去,通过主动参与联合培养、积极接纳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把企业生产实践的第一线打造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大课堂,打造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最佳场所,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条件,企业也要在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四)以科研院所为重要力量,培养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保持国家和民族竞争力的根本保障,是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从国际国内竞争、从社会变革的角度看,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经济业务越来越复杂,各种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创新、变化和不确定性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而且越来越成为人类经济活动中面临的最主要压力。这就要求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不能简单地局限于“会用”,还要强调“用好、用活”,要更加注重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应用型会计人才主动进行知识创新的能力、面对复杂情况和危机灵活应变的能力、风险防范和预见的能力,要更加意识到应用型会计人才“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进行创造”的重要性,提高应用型会计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动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必须通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紧密合作,把科研院所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参与力量,在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重要作用,在注重“学”与“用”的同时,通过科研院所进一步培养和提升应用型人才的知识创造、创新能力,促进应用型人才“用好、用活”所学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从整体上提高我国会计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创造力、竞争力。

应用型会计人才是一种“服务发展、以用为本、活学活用”的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是任何一方可以单独完成的,需要产学研各方相互配合、密切合作,通过产学研联盟等多种形式,共同努力,实现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履行社会责任、共同搭建会计人才培养平台

(一)统一认识,将产学研联盟的构建纳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议题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乃至一个行业要发展和振兴,归根结底是人才问题。只有重视和加强人才战略,才能实现发展与复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特别是各级会计主管部门要把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与会计人才培养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产学研合作的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明确联盟构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将产学研战略联盟作为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途径。根据《会计人才规划》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抓好落实工作,按照地区、行业及自身的发展需要,扎实推进会计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构建工作。

(二)积极投入,充分履行各自在产学研联盟中的职责与义务

(三)努力探索,寻求通过产学研联盟高效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路径

“天波易谢,寸暑难留”。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当下,积极实施产学研战略联盟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培养尤显迫切。着力做好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之间合作与互动,积极推进产学研战略联盟建设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是中国广大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光荣而神圣的使命。社会各界要抓住时机,扎实工作,开拓进取,通过产学研联盟等多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形式,为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做出新的贡献。

THE END
1.会计面试题:你认为会计理论知识重要还是实践重要?来源: 正保会计网校 2020-06-16 普通 面试问题:你认为会计理论知识重要还是实践重要? 参考答案:我认为同样重要,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特别体现在我们会计职业中。 首先,要想学好会计就必须学习会计理论知识。其次,想要学好会计就必须进行实操,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即使理论知识学得...https://m.chinaacc.com/kuaijishiwu/zzjn/zh20200616164125.shtml
2.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什么区别会计的理论和实践有什么区别心疼自己每一秒 精选回答 会计的理论和实践的区别: 1、理论是指人们关于事物知识的理解和论述。也指辩论是非、争论和讲道理。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 2、内在意识本体与生命本体的矛盾是推动人类自我解放的根本矛盾,其外在化为人类个体及组织、阶级通过生产关系联系的整体对于自然及...https://edu.iask.sina.com.cn/jy/isIb5iQJd3.html
3.公司会计实习心得三篇公司会计实习心得【三篇】 学生实习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下面是?无忧考网为大家准备的公司会计实习心得【三篇】,希望大家喜欢!公司会计实习心得【一】 通过...https://www.51test.net/show/8553758.html
1.财务会计面试题目及答案8、你认为会计理论知识重要还是实践重要? 我认为同样重要,但是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特别体现在我们会计职业中。 9、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工作? ——人事主管最常面试的问题和最喜欢的答案 问题1:如果我录用你,你认为你在这份工作上会待多久呢? https://www.yjbys.com/qiuzhizhinan/show-471849.html
2.会计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21篇)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使我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的会计理论只是纸上谈兵,在财会人员的工作中行不通。 三、足够的耐心、细心是保障 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繁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一点。在开始的实习过程中,整天要对着...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xdth/20230205180942_6381023.html
3.会计助理心得15篇通过实习过程我发现,单单是掌握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的,从刚进大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会计理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吃力,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学过会计知识,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对工作的重要性。 https://www.oh100.com/a/202305/6779526.html
4.会计实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通过实习过程我发现,单单是掌握理论知识对于我们来说是不够的,从刚进大学开始我们就在学习会计理论,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们都基本掌握。但是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很吃力,感觉自己好像从来没学过会计知识,这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实践对工作的重要性。 https://www.ruiwen.com/xindetihui/2443341.html
5.会计专业的认识心得体会(通用10篇)但是在这次实习过程中仍然很吃力,这是我们认识到会计理论如果离开实践过程皆为零,实际操作性和实践性对于会计人员来说至关重要,离开实践环节的会计理论只是纸上谈兵,在财会人员的工作中行不通。 三、足够的'耐心、细心是保障 会计工作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这次实习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在开始的实习...https://mip.wenshubang.com/xindetihui/2684826.html
6.财务实习心得15篇在这次财务会计实践中,我系统地掌握了填制和核对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的会计技能和方法,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通过这次实践,我将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相结合,有了如下深刻体会。 第一,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最重要的 通过实习,我发现我们光掌握理论知识是不够的`。我们从刚进大学就开始学习会计理论,非常...https://www.cnfla.com/xindetihui/3223044.html
7.管理会计研究面临的关键性问题而且尽管案例研究具有许多优点,比如检验实践中的理论应用,为理论假设的提出提供初步的经验证据以及在**会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等等,但是案例研究的桎梏在于其不具有普遍性,如果是真理,那么在所有的企业中都应该适用,即使是指在某一类企业中适用,也不能只通过一家企业来证明理论的正确性。因此,如果要在更加广阔的环境中...https://www.66law.cn/laws/257291.aspx
8.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论文(精选11篇)篇1:会计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论文 在当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和会计制度日趋完善的背景下,企业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与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无形将使会计人员面临的压力也随之攀升,为此,在教学上将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会计教学过程首要任务。本文根据当前会计行业的就业前景,对推行会计教学中理论与实践...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up77m19.html
9.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区别会计实务与理论的差异会计实务和理论是会计学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虽说它们有着密切的联系,可是它们互相间肯定存在着一些差异。在本文中,我们很快就会探讨会计实务和理论的区别,https://www.kuaijipeixunlg.com/xw/716673.html
10.应聘会计面试主要问题10篇(全文)10,你认为会计理论知识重要还是实践重要? 我认为同样重要,但是实践是检验理论的唯一途径,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特别体现在我们会计职业中。 应聘会计面试主要问题 第2篇 一,了解市场需求 1,出纳的要求 任何工作都有自身的特点和工作规律,出纳工作虽然是企业会计工作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组成部分,但做好也并非易...https://www.99xueshu.com/w/filec5zgzxn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