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学期汇报七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课题在线教育科研

苏州工业园区“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编号:sky2021105)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刘莹

1、课题提出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课题提出的背景

1、国家政策

2、现实状况

在各类媒体中,青少年生命的消逝几乎每日可见。这些过早凋零的生命,或因天灾,或因校园欺凌,或因自杀,甚至他杀,等等。他们的生命之花尚未绽放便已枯萎。除此之外,青少年生命意识淡薄以及对他人和异类生命的轻视和摧残也令人痛心。面对这些问题,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

尽管我国生命教育起步较晚,但近年来对生命教育的探索和研究不断深化,已逐步从理论层面的教学转向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如生命教育主题班会、大讲堂等实践活动,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生命意识。然而,这些创新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所占比例仍然较小。

在新形势下,《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显性的德育课程,有责任引导青少年全面、系统、科学地看待生命,培养他们乐观积极的生命态度,以及努力创造美好人生的观念。强化生命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

研究意义

实践意义:尽管生命教育的研究数量众多,但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切入点的生命教育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教育活动的结构、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等,创造性地结合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有效探索生命教育的实施效果。通过了解小学生生命发展的现状以及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我们能够总结经验并发现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生命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推动生命教育的健康发展,提高生命教育的实效性。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生命教育目标,是借助情境和案例教学等科学的教学方法,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展现完整的生命教育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的内化,提升他们与自然、家庭、社会、他人的和谐相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学生们在探问与思考生命的过程中,将懂得善待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进而感受生命的真谛,活出生命的精彩。

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其内容在教材中也有所体现。对于显性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以完善和深化;而对于隐含在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则需要教师充分挖掘,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

三、课题的理论依据

1.生活教育理论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作为其生命教育思想的理论依据,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本质及核心,主张在生活实践中接受教育。这一理念强调教育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通过生活实践来传授知识,使教育更具实用性和生活性。

第二个,“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的范围论,主张将教育从学校的围墙中解放出来,让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能更加紧密地结合。这一理念强调教育的社会性和实践性,以促进教育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使教育更加贴近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

第三个,“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的方法论,主张在“做”上教,在“做”上学。这一理念强调实践性和体验性,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和掌握知识,使教育更具实效性和针对性。

2.我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的思考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生命哲学思考由儒家、道家和佛家思想典型代表。儒家思想强调爱护身体和珍惜生命,认为孝道是尊重生命的体现,保护自己生命是尽孝道。在教育方面,儒家思想注重人的内在发展需要和生命的自然成长,《中庸》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为道,修道之为教。”道家在对待生命问题上主张“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即追求自然、人类、天地、宇宙的精神合而为一。老子之“道”呼吁人们重视生命并超越生命,最终体验生命的快乐。佛家在融合儒家和道家关于生命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人的自然生命依存于“心”,即“佛性”,引导人们用心体会生命,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放下外在的条条框框,用心去体会生命,顿悟人生。

3.马克思主义的生命观

马克思主义生命观辩证地指出生命具备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主张生命放在他物、社会的整体关系中进行综合思考,提倡用乐观态度对待生命,将个人奉献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来实现无限的生命价值。

四、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目标

2.通过调查反思与文献研究,提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价值的认识。

3.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生命教育的案例研究,形成有效生命教育实施策略。

研究内容: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以调查问卷方式对所调查学校学生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授课教师进行调查,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重点探究现象背后的原因,为课题深入研究提供客观依据。

2.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与价值

通过文献研究和一线教学经验分析,论证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提升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意义、价值的认识。

3.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及有效策略研究

(1)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

(2)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命教育内容

(3)采取多样、科学化教学,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

(4)面向生活、体验式学习,凸显生命教育的学生主体

(5)发掘家校、社会多资源,构建生命教育的教育合力

研究重点: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现状分析及有效策略研究

5、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方案研制阶段:梳理分析各类数据、报告、案例等资料,制定方案,撰写研究综述,邀请专家完善项目研究方案。

(3)深入研究阶段:同步启动子课题研究,通过文献研读、调查问卷等方式,积极开展内涵研究;通过文献比较、经验总结、教学展示、观摩研讨、课例评析等,进行路径研究

(4)中期检查阶段:通过经验总结、行动研究、课例研究,递交中期汇报,撰写学术论文。

(5)课题结项阶段:对课题研究中教师所撰写的优秀论文及优秀案例进行汇编。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汇报,迎接专家审核评估。

2、研究方法

(3)调查研究法:通过对学生、教师发放问卷,进行个别访谈,调查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际情况,获得最新的真实资料,以便于对本论题的观点予以实证分析。

六、研究过程及操作举措

(一)2021年10月~2022年1月:准备阶段

在课题开题之初,我们就明确了每位成员的具体分工,以便大家能够共同参与研究,发挥各自的优势。

2.制定研究方案,成功开题

我们制定《课题研究活动方案》,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整体规划;举办开题会议,邀请专家给予专业指导,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收集资料,加强理论学习

(二)2022年1月~2023年10月:实施阶段

1.开展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厘清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实施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师生读写结合方面的状况,课题组根据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实际,分别设计了《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见附录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实施现状调查问卷》(见附录2)以及《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见附录3),并进行了个别教师访谈(访谈提纲见附录4),开展调查研究并进行调研分析,摸清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确保课题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调查,摸清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生命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部分德法教师生命教育理念薄弱

首先,在教师调查中关于“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应由哪些学科教师承担”的问题,“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是被选频率最高的两个选项。这显示了多数教师尚未意识到自身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角色。此外,多数德法教师并非专业出身,而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可能因缺乏生命教育知识的系统学习和教学训练,导致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未充分挖掘和有效利用潜在的生命教育资源。除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对生命教育知识技能的掌握不够外,教师对自身生活满意度的降低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双重压力也影响了教师的生命质量。

其次,关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问题。师生关系是一种微妙的社会关系,主张师生平等也是现代教育理念之一。然而,现实中有些师生关系尚未达到理想状态,导致部分教师的生命教育方式无法令人满意。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部分教师仍采用说教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缺乏生命化的教育情怀。单纯、枯燥地讲授生命知识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也就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学生缺乏对生命教育的系统性认识

(3)生命教育的社会基础相对薄弱

首先,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平台,也是小学生了解生命教育信息的重要途径。然而,网络上关于中小学生忽视生命价值的悲剧事件仍在大量传播,暴露出生命教育在社会、学校和家庭中的缺失。人们往往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看待这些事件,而忽略了生命教育作为探讨生命存在价值的道德观教育的重要性。

另外,校园暴力事件的频繁发生也是生命教育缺失的表现与后果。部分家长和教师没有给孩子灌输尊重生命、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的理念。这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生命教育的孩子,其人格是不完善的,并缺乏足够的同情心。

当被问及“您所在的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主要形式有哪些”时,多数教师未提及与社区合作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这表明社会力量较少参与到学生生命教育中。尽管少数教师表示曾想过与社区合作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导致活动无法得以实施。

社会资源缺乏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在参与生命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消极应对,是生命教育实践的部分缺失,最终无法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多维一体的教育合力。

2、通过研究分析,找到上述问题的原因

(1)部分德法教师对生命教育内容的把握和传授不全面

此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记忆背诵的方式储备知识,这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怀疑意识,同时也影响了学生对人文性和理解性较强的生命教育知识的深入掌握。部分教师对生命教育的理解不够全面,导致他们的生命教育意识相对薄弱。

(2)教材上生命教育的内容相对不完善

道德与法治教材是小学生获取生命教育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内容的缺失都存在问题,导致学生难以对生命教育有系统性的认识。在新课程背景下,教材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得到了改进,增加了更多类型的生命教育内容,但仍然不够充分,如死亡教育知识的内容。

死亡教育知识的不完善,一方面是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并未对教材中的死亡教育知识作出明确要求与建议,另一方面是受我国传统历史文化与民间风俗的影响,人们比较避讳谈论死亡的话题,导致道德与法治课中死亡教育知识的涉及不够充分。

因此,在教材中增添死亡教育的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内容上的不合理,也导致了学生不能对生命教育知识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3)教育部门对生命教育的重视与投入不足

在现实生活里,当人们提及“生命”一词,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个活着的个体,然而却鲜少深入探究生命的构成与特性。因此,人们对生命概念的普遍认识还有待提高。

此外,在我国,制定课程目标这一工作主要由一小部分专业人才负责,包括心理学专家、学科教学专家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等。然而,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与教师意见来制定生命教育的教学目标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3.研究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及有效策略

为了更好地实施生命关怀教育,德法教师需要加强生命情感教育。通过理解、尊重和宽容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在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关爱每位学生,包容他们的不足,化解不良情绪,善于鼓舞和激励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同时,尊重和宽容学生,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培养生命情感的教学理念有助于提升德法教师的生命教育素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理解、尊重、宽容中学习与成长。这不仅是实施生命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道德与法治课中实现个体基本生存素养培养的重要方式。

(2)优化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命教育内容

现在部编版教材作为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的教材版本,从客观角度而言,教材内容要适应全国各个地区儿童,要有针对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基于教材要适用于全国地区儿童的现状,使得教材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与本地区儿童实际生活不符。因此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将教材与本班儿童实际生活有效衔接,依据本班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有选择地将教材“班本化”。如四年级下册第七课《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材呈现了大米的完整种植过程,这一素材的呈现对于北方的儿童可能会有陌生感。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借助北方种植小麦、玉米的过程,让儿童明白粮食的由来来之不易,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的道理,同样能

够实现教学目标。结合儿童生命经历的素材,更贴近儿童成长,他们才会更容易明白和易于接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栏目设置丰富多彩,贴近儿童生命兴趣需要,满足儿童多种使用需求。如文本分析中所涉及到的“交流园”“美文欣赏”“故事屋”“活动园”“阅读角”等,都像是发出的一个个邀请想要引导儿童能够主动参与活动,教师在使用文本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资源,包括教材内的文字、插图、留白、栏目、小主持人提问等,不偏重某个板块,也不忽视某个部分,将各种资源有机结合,按照教材不同的主题和目标要求运用资源。如教材中多处“阅读角”不仅含有故事,还纳入了简短的诗歌或名言警句。教材中每种资源的价值都不是固定的,既要使用这些资源作为辅助,又要懂得运用不同方法充分发掘教材的深度价值。

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成功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对生命教育的接受程度。只有当学生真正参与到有关生命教育的活动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汲取的转变,激发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渴望,以及对生命教育的热情。

集体活动具有娱乐、导向、育人的功能,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活动作为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契机。例如,组织学生到医院做义工,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可以引导学生积极感受生活,深刻理解生命是美丽而脆弱的,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失去就无法挽回。任何一种不负责任的自我伤害的想法和行为,都是对生命的亵渎。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珍惜生命的意识,而且可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此外,通过体验残疾人的不便,可以引导学生以感恩之心善待自己健全的身体;通过各种形式的竞赛,可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与自豪;通过种植花草树木与喂养动物,可以体验生命的神奇与绚烂多彩;在集体活动中的互帮互助,可以感受人与人之间的真切与美好。

在道德与法治课的生命教育教学中,教师还可以推动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对生命的感受。例如,拜访敬老院、参观历史博物馆、工厂、监狱、文物古迹等,可以使学生对社会有更多更深刻的体验与感受,让学认识到生命的丰富与多彩;组织春秋季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领略大好河山,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之美;参加义务劳动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奉献的快乐与满足;参与扫墓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伟大先烈的爱国情怀;组织绿色环保活动,可以让学生感受环境对人类生存的意义。

总之,德法教师应充分挖掘集体活动中所隐含的生命教育素材,培养学生合作、拼搏、进取、奉献的精神,在不断提高生命认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生命教育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实施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有机结合。学校作为专职教育机构,应系统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并发挥主阵地作用。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主要环境,家长对孩子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社会则可以为生命教育提供宣传平台和活动支持。只有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取得生命教育的最佳效果。

学校方面,应该将生命教育贯穿到各个学科中,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等。同时,道德与法治课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主要载体,通过专题讲座、案例分析、情境模拟等方式,使学生深入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社会方面,应该加强对生命教育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媒体和网络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报道正面新闻、宣传生命教育理念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此外,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也应该加强对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力度,推动生命教育的开展。

总之,只有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形成合力,才能有效地实施生命教育。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使学生生在成长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尊重生命,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三)2023年10月~2023年12月:归纳总结阶段

1.整理资料,总结经验,形成系列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汇报,迎接专家审核评估。

3.在学校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推广研究成果。

(一)理论性成果

发表:

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发表于《启迪》202207

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渗透生命教育的策略》发表于《民族文汇》202211

刘莹《如何构建生命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思考》发表于《学生之友》202211

刘莹《浅谈生命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实践》发表于《学习周报》202205

冯靓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资源整合及实践探究》发表于《新智慧》202304

刘莹《利用家庭和社会资源开展学生生命教育》发表于《小作家报》20230925

刘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实践研究》发表于《快乐学习报》20231002

获奖:

刘莹《陶行知“生命观”下的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思考》获苏州市教育学会2022年教育论文评选三等奖202212

汤聚梅《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初探》获2022年全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论文特等奖202303

公开课、评优课:

冯靓琰2023年10月开设新疆霍尔果斯市道德与法治展示课《生命最宝贵》(教案见附录5)获广泛好评。

汤聚梅2021年12月《我有一个梦想》在园区2021年小学道德与法治优质课评比中获得高年级组一等奖。

刘莹2021年10月开设“有效教学研究”区级基地课程道法展示课《家庭的记忆》获广泛好评。

课题组成员刘莹、冯靓琰、汤聚梅多次参加市区级德法课展示、区级德法课评比,取得优异成绩。冯靓琰、刘莹、汤聚梅、蒋弈晨等作为学校道德与法治课程骨干,多次参与协助其他老师进行磨课,取得不错成绩。

(二)应用性成果

(1)我们已开始着手探索在小学生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实效性方案,并已付诸实践。

(2)通过此次课题研究,我们成功地提升了教师们对道德与法治以及生命教育的认识水平,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念和教材观念,同时,也有效地加强了德法教研团队的教学研究能力和科研能力。

(3)学生的课堂体验感与参与度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丰富生命教育的内涵。

附录1:

《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能积极参与本次调查活动,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问题,在你想选的答案上画√即可。同学们放心作答,答案没有对错之分哦。非常感谢!

第一部分基本信息

1.性别

A.男B.女

2.年级

A.一年级B.二年级C.三年级D.四年级E.五年级F.六年级

第二部分问卷内容

1.如果你是男孩,你是否愿意做男孩;如果你是女孩,你是否愿意做女孩?()

A.是B.否C.无所谓

2.有些小说、电影中的人物能够死而复生,你相信人真的能死而复生吗?()

A.相信B.不相信

3.你认为人最重要的是……(多选)()

A.健康B.安全C.成功D.美丽E.帅气

4.你是否喜欢“蚂蚁搬家”、“鸽子觅食”、“小鱼戏水”、“小树长出绿芽”等景象?()

A.喜欢B.不喜欢C.一般D.不太喜欢

5.如果你看到非洲饥荒饿死成千上万儿童,艾滋病夺走人的生命,战争伤及无辜平民,人被害等灾难报道时,你的反应会是怎样的?(多选)()

A.悲伤B.想有些帮助他们的行动C.为亡者默哀为伤者祈祷D.大骂造成天灾人祸的祸端

E.与我无关F.没什么感觉G.觉得那些人活该

6.在生活中,你认为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多选)()

A.考出好成绩B.被老师和家长喜欢C.实现愿望D.学习进步E.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7.你认为锻炼身体是……?()

A.很重要B.无所谓C.没必要

8.学校里是否有使你感兴趣的课外小组或社团让你参加?()

A.很多B.很少C.没有

9.请挑选出最让你觉得痛苦的事(多选)()

A.家庭破碎B.亲人去世C.长相不佳D.功课不好E.被人嘲笑F.心事无人理解G.被误会无法辩解H.朋友绝交I.宠物死掉K.社会太乱L.其他

10.如果上学快迟到了。在过马路时正好赶上红灯,你会怎样?()

A.绿灯亮了再过马路B.车辆少,就小心地穿过马路C.旁边有人过就跟着过D.赶紧过马路

11.某学生遭两名同学的殴打、敲诈,因为害怕他们报复,她隐瞒了实情。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A.记住其特征,以便报告有关部门B.通过老师和家长解决问题C.寻找机会逃跑D.听从、服从对方E.隐瞒实情,忍气吞声F.坚决反抗,以命相拼G.寻求机会报复他们

12.假如遇到房子着火了,火势不算小,你会选择什么自救措施?()

附录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生命教育实施现状调查问卷》

1.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基本情况()

A.经常B.偶尔C.很少D.从不

2.学校开展生命教育除了课堂教学还有其他形式吗?()

3.家长是否对你进行过生命教育?()

4.教师是否在日常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5.你认为现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的课时安排如何?()

A.非常合适B.比较合适C.一般合适D.不太合适

6.你认为现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是否贴近你的实际生活?()

A.非常贴近B.比较贴近C.一般贴近D.不太贴近

7.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中生命教育内容活动版块的使用情况()

8.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对生命教育内容的处理除了讲授法还有其他方法吗?()

9.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是否会专门为其创设教学环境?()

10.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对教学媒体的使用情况()

11.你认为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生命教育内容对你有帮助吗?()

A.非常有帮助B.比较有帮助C.帮助一般D.没什么帮助

12.你对当前的生命教育满意吗?()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一般满意D.不太满意

13.你认为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如何?()

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重要D.不太重要

附录3:

《小学生生命教育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尊敬的老师:

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参与本次调查活动,请您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回答问题,在你想选的答案上画√即可。请老师们放心作答,答案没有好坏之分哦。再次感谢!

2.学历

A.高中B.专科C.本科D.其他

3.您所任年级为()

4.您所任科目为()

A.语数外教师B.音体美教师C.其他

1.您认为对小学开展生命教育……()

2.如果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并且要求您参加,您会……()

A.积极参加B.服从安排C.拒绝参加

3.您认为校内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多选)()

A.学科教学B.专题教育C.研究性学习D.社会实践E.社团活动F.团队活动

4.您认为开展生命教育最好的方法是……(多选)()

A.传统课堂讲课教学B.通过课堂内外的活动让学生体悟C.学生自学

5.您认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应该由哪些学科教师承担……(多选)()

A.语数外教师B.品德与生活教师C.信息与技术教师D.健康教育教师E.心理辅导教师

F.体育教师G班主任

6.如果要求您参与生命教育的话,你觉得可能存在的困难()

7.目前你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感到如何?

A.非常满意B.满意C.满意与不满意相等D.不满意

附录4:

访谈提纲

1.对于现在使用的部编版教材,您有哪些感受和体验呢?最深的感受是什么?请谈谈您的看法。

2.您认为部编版教材与以往教材最大的不同在哪里?能具体谈谈吗?

3.对于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结构及具体内容,您认为有变化吗?是什么呢?

4.您认为部编版教材中包含哪些方面的教育?

5.您认为部编版教材还有哪些不足之处?您有哪些建议,能举例说明吗?

附录5:

7.生命最宝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冯靓琰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起始课,《生命最宝贵》是本单元的基础和起点,旨在让学生体会生命来之不易,逐步认识到保护生命不仅要靠父母还要靠自己,树立珍爱生命的意识。本课由“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爱护身体珍惜生命“两个话题组成。第一个话题“我们的生命来之不易”从生命教育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体会母亲孕育自己的艰辛,了解父母养育、呵护自己付出的心血,认识到生命来之不易。第二个话题“爱护身体珍惜生命”引导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哪些行为爱护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想象身体受伤后面对的不便与

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害,从而更加爱护身体,珍爱生命。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开始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想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同时又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常常精力充沛,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但生活经验不足,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比较容易“闯祸”,甚至伤害身体,危及生命。另外,三年级的孩子个性差异大,情绪不稳定,自控力不强,因此让

孩子们知道生命来之不易,懂得爱护身体的重要性和生命的可贵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

1.懂得生命不可重来,有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意识。了解身体受伤后要面

临的不便与困难,以及给家人带来的巨大伤害。

2.知道怎样做才是爱惜身体,珍惜生命的行为。

3.结合疫情,学会自我保护,科学防疫。

【教学重难点】

1.将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2.结合新冠疫情防护知识,学会基本的防护技能。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视频、录音、图文等信息),制作学生成长对比照片电子相册,

导学单,生命祝福卡等。

【教学过程】

课堂导引——成长记忆

播放电子相册——《成长》

出示课题“生命最宝贵”(板书)。

活动一:行为碰碰车

(一)事故引教训,爱护身体最重要

1.乐乐的遭遇(私自骑共享单车,大腿受伤)

播放图片新闻:《男童骑共享单车手柄扎入大腿》

大腿受伤以后,乐乐的生活会有哪些变化?(指名回答)

2.乐乐的遭遇,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教训?(指名回答)

出示:《道路安全交通法》12岁以下儿童不能私自骑车上路。

总结,板书:爱护身体

(二)数据来说话,珍惜生命意义大

1.出示《中国青少年儿童伤害现状回顾报告》。

看了这组数据,你有什么想说的?

2.如果我们遇到巨大伤害,甚至失去生命,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我们的父母。让我们来听一听一位失去孩子的妈妈的心声!(图片)

播放录音《吾儿臭臭》。

活动二:云上交流会

在爱护自己生命和身体方面,你或者他人有哪些做得好的地方,又有哪些,

做得不好的地方?

1.课前,学生完成了导学单。

2.因为疫情,课堂上同学们没法近距离面对面地讨论,所以课前大家分组

举行了云上交流会。

请各小组的汇报讨论成果。

(1)第一组:穿戴篇

汇报方式:小品演绎《阿嚏,阿嚏!》

学生总结发现。

教师总结引导:冷暖自知顾身体(板书)。

(2)第二组:饮食篇

汇报方式:一日食谱讨论,儿歌展示总结。

(3)第三组:行路篇

汇报方式:图片、海报展示,现场问答

师总结:安全大于天,让我们一起:

遵守规则护安全

(板书)

(4)第四组:心理篇

学生视频播放

师总结:面对疫情,时常微笑会乐观(板书)

我们还要用行动去努力做到,(板书:我做到),疫情当下,你们都能科学

防护、珍爱生命吗?

活动三:“防疫”大闯关

让我们进入“校园防疫”大闯关。

闯关过程由安安录音串联:

(一)第一关:是真的吗?

知识竞答:疫情期间防疫知识,判断题,学生用观点牌回答。

(二)第二关:身临其境

要交作业,怎么做?请将课前完成的导学单纸上交。(疫情期间,不能交叉接触,又要保持距离,怎么交呢?)

先讨论要注意什么,再请同学现场模拟。

小组现场模拟后,互评纠正。

教师总结:疫情期间,(板书)安全距离严格保持

(三)第三关:观点大辩论

安安的难题:最近疫情得到控制了,好朋友红红邀请我参加生日宴会,我是去还是不去呢?

辩论会

教师总结:为智慧的暖心行动点赞,(板书)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为了宝贵的生命,我们还可以做很多很多。(板书)……

(四)宣读承诺书

让我们一起来承诺:(读板书)

祝贺你们,用实际行动成为了珍爱生命的自护达人!

课堂尾声:生命祝福

每个人的桌肚,都藏着一个信封,请你们打开,找一找、读一读属于你的生

THE END
1.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重要性 我们生活中所有的创造都需要亲自实践。 这是这段时间感悟最深的总结。十年前就知道的道理,十年后的体悟却完全不一样,可能十年后再次提起,自己的领会也还会有新的发现。 自己买车之前,自己坐车,看别人开车,似乎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去往目的地的过程似乎也没那么难。https://www.jianshu.com/p/ad3acf1fa3de
2.关于实践的重要性的名人名言关于社会实践的语句网络文章你了解的关于实践的句子有哪些呢?下面是公开课小编为您收集的关于实践的重要性的名人名言,欢迎阅读,...https://bbs.openke.cn/thread-293477-1-1.html
3.2022年湖北成人高考专升本《政治》考前练习题及答案(6)43.怎样理解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即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重要性? 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包括实践到认识和认识回到实践两次飞跃,其中,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 (1)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实现认识的目的。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单靠理论本身是达不到目的的。正确的理论能够揭示事物发...https://www.hbzkw.com/ck/zzzzt/127383.html
1.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精选9篇)大学生培养实践能力重要性 时下,不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抱怨用人单位筑起的一道道“工作经验”的门槛,制约了他们的择业选择。尽管很多大学生为此放弃了休息时间到处打工积累“经验”,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企业要求的是真正的“工作实践经验”。近七成大学生缺实践经验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inivb6k7.html
2.山东协和学院防御异体侵入机体,清除抗原,具高度专一性。病毒外壳蛋白 免疫系统:防御系统,抗原(进入"体内"的生物大分子和有机体),发炎。 细胞免疫:T细胞本身,分化,脓细胞。 体液免疫:B细胞,释放抗体,导弹,免疫球蛋白(Ig)。 三、蛋白质的元素组成 蛋白质--它是构成生物体的一类最重要的有机氮化合物; 蛋白质不论其来源如何(...https://www.sdxiehe.edu.cn/m/view.php?id=12528
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知识问答群众线路教育2.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 性,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以县处级以上领导机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为重点,切实加强全体党员马克思主义群众观...https://fhxx.szftedu.cn/dyyd_488/dgtjs_7244/qzxljy/201710/t20171017_89210.html
4.高中生社会实践内容(推荐16篇)在这次暑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获益良多,这对我今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启发。 这次的打工是一个开始,也是一个起点,我相信这个起点将会促使我逐步走向社会,慢慢走向成熟。 我的老板在走之前也给了我一些指点,他说:“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本,增长见识,锻炼能力...https://www.hrrsj.com/wendang/qitafanwen/658098.html
5.经典Java面试题汇总及答案解析java问题解析思路面试题45.throw和throws有什么区别? throw关键字用来在程序中明确的抛出异常,相反,throws语句用来表明方法不能处理的异常。每一个方法都必须要指定哪些异常不能处理,所以方法的调用者才能够确保处理可能发生的异常,多个异常是用逗号分隔的。 45.异常处理的时候,finally代码块的重要性是什么?(译者注:作者标题的序号弄错了) ...https://blog.csdn.net/achuo/article/details/84982723
6.社会实践的重要性,简历社会实践经历怎么写很多大学生在临近找工作的时候,都面临没有实践经历的窘境,实践经历对找工作真的有帮助吗?要知道校园招聘中在简历中填写自己相关的社会实践经验,除了能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这同时也是用人单位了解我们的一个渠道。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社会实践的重要性还有简历社会实践经历怎么写。 https://cv.qiaobutang.com/knowledge/articles/573ecd640cf293b287920873
7.实践重要性范文12篇(全文)让学生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能运用英语,和老师学生见面的时候学着用英语交流,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用英语回答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提高英语实践能力。通过这些活动,学习会认识到英语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从而越来越喜欢学习英语,提高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这样英语的实践能力就会增强,如此循环,学生的英语成绩不但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k3t7w9cx.html
8.社会实践的感悟一切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亲身实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践的发展不断促进人类认识能力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问题,促使人们解决问题,随着问题的解决,认识能力不断提高和完善。但我们也要学好课本知识,把实践与知识相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我们的工作能力,因此,我们应珍惜在学校学习的机会。 https://www.ruiwen.com/ganwu/5266943.html
9.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15篇五专业的重要性 实践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的少,选择学烹饪专业的这次实践中自然也比较关注和自己专业相关的事物。虽然在厨房我只是一个打荷的但是能把我学校学到知识真正的运用出来也使我颇然起劲。学校上课的时候。自己对专业的掌握大多属于理论的部分,实际的操作当中有时根本就利用不到这使我明白如何把自己学到理论知识...https://www.wenshubang.com/shehuishijian/3370666.html
10.实践的重要性优美句子汇编200句31、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 车尔尼雪夫斯基 32、实践是思想的真理。—— 车尔尼雪夫斯基 3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马克思 34、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为科学和技术开拓新道路的,有时并不是科学界的著名人物,而是科学界毫不...https://www.mingyanb.com/p/article-1290547.html
11.教师社会实践心得体会15篇七、实践的重要性 在注重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假期社会实践作为促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青年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作为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和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一直来深受学校的高度重视。社会实践活动一直被视为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优秀人才的重要途径。寒假...https://www.oh100.com/daxue/6504546.html
12.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幼儿进入幼儿园之前,教师可借助幼儿园官网、公众号、微信群等媒介与家长进行有关于幼儿生活自理行为方面的知识,沟通时需告知家长幼儿所应该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行为有哪些,帮助家长了解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隔辈教育所产生的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对于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园方可以安排专门教师给予一对一...http://www.xaeduyun.cn/s1nla7/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5f8b9aa59c018ba53b1a001207
13.社会实践的报告(通用10篇)为了这挡生意我做了很多功夫:背熟资料,市场调查,,总结前几次失败原因等等。通过这两个星期的销售实习使我深深明白到推销的重要性和搞推销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根本不是读书时想象的那样简单。同样也使我深刻体会到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实践中去。https://m.unjs.com/fanwenwang/shehuishijianbaogao/20201014101253_2687035.html
14.学习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100题澎湃号·政务5、民族问题具有哪些特征 长期性、重要性、复杂性、敏感性、国际性和普遍性。 6、民族团结政策的内容 反对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促进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团结;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促进祖国的发展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 7、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内涵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370178
15.咸阳市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应知必会问答题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 6.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要贯穿始终的一条红线是什么? 答: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始终。 7.坚定理想信念需要解决好的“总开关”是什么? 答: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8.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实践载体是什么? http://www.snqianxian.gov.cn/xwzx/zwzt/dsxxjy/ztjy/201404/t20140428_1436326.html
16.手工心得体会(精选24篇)一、 实践的重要性 经过上学期的理论学习,我对测量绘图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次的实训,我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认识,也是对这一年大学所学到知识的巩固也运用。从这次实训中,我体会到的理论知识和具体的实训工作想结合的,才能更好地为公司乃至社会服务。 https://www.yuwenmi.com/fanwen/xinde/3714097.html